目 录
第一章 “十二五”回顾......................................................................... - 8 -
一、发展成就...................................................................................... - 8 -
二、问题与挑战................................................................................ - 16 -
三、发展机遇.................................................................................... - 17 -
第二章 “十三五”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 19 -
一、指导思想.................................................................................... - 19 -
二、基本原则.................................................................................... - 19 -
三、发展目标.................................................................................... - 20 -
第三章重点任务.............................................................................. - 24 -
一、夯实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 24 -
二、优化结构,提高主导产业发展水平........................................ - 24 -
三、深化链条,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 25 -
四、科技引领,提高农业科技支撑水平........................................ - 26 -
五、构建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 27 -
六、兴林示范,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水平........................................ - 28 -
七、创新开放,提高农村发展活力水平........................................ - 29 -
八、成果共享,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水平........................................ - 30 -
第四章空间布局与区域发展.......................................................... - 32 -
一、空间布局.................................................................................... - 32 -
二、区域发展.................................................................................... - 32 -
第五章重点建设工程...................................................................... - 49 -
一、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工程................................................ - 49 -
二、农田改造提升工程.................................................................... - 49 -
三、农业“强龙带动”工程................................................................. - 50 -
四、农业科技创新工程.................................................................... - 51 -
五、农业信息化推进工程................................................................ - 53 -
六、优质农产品放心工程................................................................ - 54 -
七、低碳循环农业示范工程............................................................ - 54 -
八、“两新”主体培育工程................................................................. - 56 -
九、农业功能拓展工程.................................................................... - 56 -
十、森林增长和生态提升工程........................................................ - 57 -
十一、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 58 -
第六章保障措施.............................................................................. - 60 -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 60 -
二、出台政策,加大投入................................................................ - 60 -
三、改革创新,激发活力................................................................ - 61 -
四、规范执法,完善服务................................................................ - 61 -
(本章不含枞阳县内容)
“十二五”以来,铜陵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 “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以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为目标,以全力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村民生进一步改善,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基本实现。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1.主要农产品总量持续增加。201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6.54万吨,比“十一五”末增产0.85万吨,增长5.4%,再创历史新高。
2.蔬菜、瓜果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到2015年,铜陵市专业蔬菜、瓜果基地面积2.1万亩,全市白姜种植面积约0.5万亩。蔬菜、瓜果总产量达到11.4万吨、3.5万吨,比“十一五”末增产0.3万吨、0.2万吨,增长2.7%、增长5.9%。
3.畜牧业保持生态健康增长。2015年肉蛋总产量达3万吨,比“十一五”末增产0.83万吨,增长38.2%。其中:全年肉类总产1.9万吨,增长19.5%;蛋鸡生产大幅增长,禽蛋总产1.1万吨,增长89.7%。
4.渔业生产保持发展态势。2015年,铜陵市水产养殖面积7.6万亩,其中: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5.2万亩,占养殖面积的68.5%。水产品总产量达2.46万吨,比“十一五”末增产0.35万吨,增长16.6%。
(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
2012年铜陵市被农业部认定为安徽省唯一的整建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各级农业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示范区综合评价居全国前列,提升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目前示范区建设初具规模,示范区确定的白姜、凤丹、蔬菜、水产畜禽、优质稻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景象。每年共整合各类财政资金支农总投入近5亿元,全市社会工商资本投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资金达10多亿元,示范区建设有力的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推进
1.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到2015年,铜陵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178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发展到158家、省级20家,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4个,龙头企业带动能力逐步增强。
2.品牌创建成效显著。目前铜陵市9个基地被省农委认定省级标准化基地,铜陵新桥高科技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铜陵四洋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安徽联发畜牧科技公司优质生猪养殖科技示范园、铜陵白姜科技示范园等被认定为2012—2013年度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11家省级蔬菜标准园,5家国家级蔬菜标准园,42个基地获得无公害产地认定,10个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7个部级畜禽水产健康养殖场、1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市已有4个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8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81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月亮”牌茶干、“和平”牌生姜、“白暨豚”牌小磨麻油、“铜凤”凤丹皮、“栖凤”牌雷竹笋、“四洋”牌水产品等获得安徽省著名商标称号。“江南”牌油脂、“佘家贡”牌生姜、“齐松”牌生姜等商标获市知名商标称号。铜陵生姜、铜陵凤丹分别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
3.利益联接机制不断健全。全市逐步形成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农户”或“专业合作社+农户”等为主要形式的经营链条。到2015年,拥有家庭农场146个(其中:省级家庭农场1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94个(其中:省级以上示范社14个),拥有成员1.2万人,带动农户近4万户。
4.农产品加工产值稳步增长。到2015年,铜陵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65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20亿元,增速44.4%。
(四)现代林业产业快速发展
“十二五”期间,铜陵市紧紧围绕建设现代林业示范市的总体要求,坚持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以大力发展森林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努力扩大森林资源总量,提升森林质量,大力发展具有铜陵特色的现代林业。铜陵市率先出台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扶持政策,2013年、2014年全市森林增长工程考核位列全省第一。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29.26 %,林木绿化率33.48%,活立木总蓄积量164万立方米。
1.推进森林增长和绿化提升工程。到2015年,全市森林面积51.5万亩,开展省级森林城市、省级森林城镇、省级森林村庄建设,其中:省级森林城市1个,省级森林城镇6个、省级森林村庄43个,实现城市绿化面积0.5万亩、城镇绿化面积0.38万亩、村庄绿化面积1.38万亩,完成省下达森林长廊示范段建设任务59公里。铜陵市环境质量、农村环境质量、重点流域、局部地区生态得到明显改善。
2.着力推进森林资源保护。坚持依法治林,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加强林木林地资源管理, 重点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严格林木采伐和林地征占用审批制度。推进全市湿地保护与利用建设工作。将尽快完成整体规划的编制工作,通过编制全市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进行整体布局,分类实施,对大宗湿地的建设方向予以明确定位,在湿地建设上打造铜陵特色。完成黄山松材线虫病三道防线铜陵建设项目;完成“十三五”森林采伐限制编制、审定工作;完成全市全国第三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年度工作任务;完成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申报和兑现工作。
3.继续推动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化解林业企业和林农经营风险。完善林业要素市场,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完善森林资源流转制度,加快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增强全社会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同时,加快争取把油用凤丹种植纳入农业政策性保险范畴。此外,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安徽分中心目前已挂牌。
4.凤丹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重点突出在种植、育种、加工等方面积极扶持和引导,全市油用凤丹产业呈现出资源聚集、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到2015年,铜陵市油用凤丹种植面积2万亩。油用凤丹产业链不断延伸,先后开发出凤丹精制饮片、控释型防霉防蛀剂、东方参、凤丹籽油、凤丹籽油软胶囊等多种高附加值产品。
(五)农业功能进一步拓展
“十二五”期间,在强化农业食品保障的同时,不断开发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依托江南文化园、凤凰山景区等,充分挖掘铜陵市良好的农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和生产生活等旅游资源,开发以休闲林业、渔业、牧业、农家乐等为主的观光农业。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4A景区1个(江南文化园);3A景区1个(永泉农庄);2A级旅游景点2个(凤凰山景区和新桥高科技企业示范园);2013年铜陵国斌水产综合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获得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称号,2014年铜陵四季养殖有限公司获得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2个,分别是义安区顺安镇凤凰山村、老洲乡光辉村;省级12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单位达42个,农业观光园10多个,从业人员600余人,年接待8万人,创造营业收入近900万元。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对于增加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三产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六)生态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
森林覆盖率达33.57%。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化肥农药使用强度年均下降1个百分点,生物农药使用上升到16.2%,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2.7%以上,畜禽养殖场污染物排放基本达标。循环农业建设有效开展,推广了“果园养鸡”、“稻田养鸭”、“粮经轮作”、“立体循环生产”等一批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建设了一批池塘循环流水养殖工程、氮磷流失生态拦截系统,目前,铜陵市义安区正积极开展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
(七)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十二五”期间,铜陵市共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100多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优质品率达95%。农作物配方施肥技术应用面积70%左右,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应用面积950万亩次,推广化学除草面积300万亩次。举办各类农技培训4500场(次),受训农民12万多人次。全市农机装备水平高速增长,截至2015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8.4万千瓦,亩平均动力在全省处于前列。全市机耕面积57.2万亩次,农作物机耕水平91.2%,机械化收获面积40.0万亩次,机收水平59.7%;机播面积25.1万亩次,排灌、运输和植保基本实现机械化,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在全省处于最高水平。
大力推进农业物联网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2012年,义安区被省物联网建设领导小组确定为全省十三个农业物联网项目建设试点县之一。已建成义安区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指挥调度中心),在三泉公司和水产总公司建设了两个二级平台(三泉种植企业中心、水产企业中心),七个应用示范点:水产养殖、设施大棚蔬菜、水稻工厂化育秧、水稻“四情”监测、有机水稻生产、铜陵白姜种植、粮食仓储监测等。
(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
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强化农业基础的紧迫任务。“十二五”期间,铜陵市先后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旱涝保收农田示范项目,建设面积9万亩,投资0.7708亿元,农业发展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
(九)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初显成效
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集中、城乡协调的居住生活区、产业集中区和生态保护区;城乡产业一体化布局,初步形成了既保持相互联系,又错位发展的产业分工体系;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低保、养老、医疗在全省率先实现并轨,城乡教育由均等化向现代化迈进,保障性住房实现应保尽保;城乡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城乡党建新格局初步形成;农村户籍和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全市74万户籍人口已全部登记为“铜陵市居民户口”,发放流动人口居住证约3.6万张,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工作已基本完成并转入常态化管理,农房测绘工作全部完成,承包地确权发证试点工作已全面启动。
(十)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加快
铜陵市美丽乡村建设紧紧围绕“按照节点、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的要求,系统谋划,精心实施。2013年以来,铜陵市已建成79个中心村,其中:省级中心村42个(2013年10个、2014年16个、2015年16个),累计投资43569.7万元,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实现了“地洁、水清、有序、村美”的要求,成为城乡一体魅力新亮点,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效。
(十一)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十二五”期末,铜陵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898元,比“十一五”末增加10632元,年均递增19.8%,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全面提升。
“十二五”期间,铜陵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虽然取得较快发展,但也还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田基础设施相对陈旧,标准化池塘改造及畜禽健康养殖设施提升任务还十分艰巨。农机装备水平还有待提高,农作物施肥,蔬菜等园艺作物机械化水平较低。二是铜陵市农业所占比重小。整个铜陵市地域面积相对较小,主要以工矿业为主,农业体量较小(即使在枞阳县划归铜陵市后,其农业体量在全省地级市中依然靠后),优质农产品品种少、数量低、质量无保障将会降低铜陵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如何利用有限资源提升农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将是铜陵市十三五期间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三是产业化及科技创新水平相对不高。铜陵市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数量较少(义安区、郊区等20家,枞阳县11家),远远低于与其邻近的芜湖市、安庆市。尤其枞阳县、义安区等县(区)水产产业化发展最为薄弱,至今没有加工企业支撑,产业链条急需延伸,产业化经营的组织链接、运行机制亟待改革和完善。同时,强有力的科技型、创新型市场主体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技术不多,地方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发挥还不够。目前铜陵市还没有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也没有农业类上市公司。四是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化肥农药使用强度较大、农业面源污染现象依然存在,土壤修复以及废弃矿区等森林绿化等还需进一步加大建设。此外,农村各项改革有待深入推进,农业投入还需持续加大。
(一)大的政策更加有利
多年来,国家始终把“三农”问题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党和国家重视“三农”始终不会改变。实施一系列有力、直接、范围广的强农惠农政策,农业投入力度将逐步加大,农业补贴标准将逐步提高,农产品保护收购和贮备机制将逐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将逐步改善,在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将进一步提高,为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创造了良好发展环境。
(二)大的战略向前推进
长三角经济区是中国最早和最成熟的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区,铜陵市位于长三角经济区辐射区域;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国家级示范区,对接长三角地区,铜陵市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轴”上的沿江市;长江经济带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铜陵市是长江经济带地区中心城市之一;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是全国乃至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区域,铜陵市是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七市之一;2015年底,国务院批复同意铜陵市行政区划调整,将枞阳县划归铜陵市管辖,扩大了铜陵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空间。长三角经济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长江经济带、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以及行政区划调整均从国家战略高度突显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性,随着国家大的战略不断深入和推进,将为铜陵市现代农业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大的格局逐步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铜陵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城镇化率、工业化率相对较高,经济呈持续加速发展态势,推动经济实力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在此格局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拓展,铜陵市现代农业发展后劲十足。
(四)大的抓手更加突出
随着铜陵市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皖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陈瑶湖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等现代农业园区的创建和不断发展,将现代农业园区当作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抓手、大平台、新机遇,打造现代农业园区集群,集聚农业产业优势,整合各种资源要素,为现代农业尤其是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更高更大更快发展。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铜陵市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抓手,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理念,按照“2483”发展思路,即实现两个目标(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围绕四个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智慧农业、都市农业),主抓八个产业(稳粮、扩蔬、兴林、优畜、强渔、旺游、重加工、促流通),构建三个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产业和经营三大体系),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推动“四化同步”和城乡统筹发展,实现铜陵市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的发展新局面。
1.坚持绿色生产,确保可持续发展。坚持发展绿色农业,把绿色化作为一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创立切合市情农情的升级转型模式,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统一。开展绿色增效示范行动,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保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量不降低,质量有提高,供给有保障。
2.坚持消费倒逼,推进产业融合。立足市场导向,改变传统思维,由生产型向消费型导向转变,以销定产,由消费倒逼流通、倒逼加工、倒逼生产、倒逼产地,产加销协调发展。调优农业产业结构,组建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做强品牌农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互动和城乡协调发展。
3.坚持科技支撑,推动转型升级。坚持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依靠科技支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准确把握农业科技创新方向,提高农业生产数字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构建智慧农业。加大对外开放,健全开放竞争合作用人机制,实现多领域互利共赢。
4.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加大新型主体培育,不断提高新型农民综合素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因地制宜发展都市农业,让城乡居民共享农业发展成果。
5.坚持改革创新,促进统筹发展。不断推进农村土地制度等各项改革,破解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增强活力。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的长效机制,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构建城乡一体新格局。
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进一步保障;建成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主要形式,与行业协会、农村经纪人、网上电子商务等相结合的农业组织化体系;农业科技支撑水平显著提升,农业物质装备实力大大提高;基本实现资源节约型和可持续利用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的经济、生态、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我市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到2020年,具体目标如下:
主要农产品有效安全供给水平大幅提高。粮食总产量81.9万吨、蔬菜总产量40万吨、油料总产量6.5万吨、肉蛋奶总产量12万吨、水产品总产量11.7万吨,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保持100%。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趋于合理,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5,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4.5亿元,创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25个以上。
生产组织经营方式进一步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产业化经营机制日趋完善,品牌农业加速发展。家庭农场85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100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0个,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0个,主要农产品品牌化销售率90%以上。
农业科技支撑水平和农业物质装备实力显著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5%,农业信息化覆盖率95%,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75%。
农业资源有序利用,农业生态系统功能有效增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0%,主要农作物化肥及农药利用率均提高到40%、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7%。
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农民增收明显加快。农业总产值93.2亿元,年均增长3%;现行标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987元,年均增长10%。
表2-1 主要指标
类别 | 指 标 | 2015年 | 2020年 | 年均递增率 |
农产 品有效 安全 供给 | 粮食总产量(万吨) | 80.1 | 81.9 | 0.45% |
油料总产量(万吨) | 6.03 | 6.5 | 1.51% | |
蔬菜总产量(万吨) | 34.5 | 40 | 3.00% | |
白姜产量(万吨) | 0.7 | 1.3 | 13.18% | |
肉蛋奶总产量(万吨) | 10.06 | 12 | 3.59% | |
水产品产量(万吨) | 11.07 | 11.7 | 1.11% | |
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 | 100 | 100 | -- | |
农业结构、生产组织经营方式 |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 | 54 | 60 | 2.13% |
畜禽养殖规模化比重(%) | 62 | 72 | 3.04% | |
农产品加工率 | 40 | 60 | 8.45% | |
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 | 2.45 | 2.5 | 0.40% | |
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亿元) | 1.2 | 4.5 | 30.26% | |
家庭农场数量(家) | 588 | 850 | 7.65% | |
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个) | 1070 | 1100 | 0.55% | |
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个) | 231 | 250 | 1.59% | |
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个) | 6 | 50 | 52.81% | |
农业科技支撑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55 | 65 | 3.40% |
持证农业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比重(%) | 15 | 25 | 10.76% | |
农业信息化覆盖率(%) | 80 | 95 | 3.50% | |
农业基础设施及物质技术装备水平 | 高标准农田面积比重(%) | 59.6 | 81 | 6.33% |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 65 | 75 | 2.90% | |
农业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 83 | 90 | 1.63% |
化肥利用率(%) | 32 | 40 | 4.56% | |
农药利用率(%) | 36 | 40 | 2.13% | |
森林覆盖率(%) | 24.39 | 27 | 2.05% | |
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 | 农业总产值(亿元) | 80.4 | 93.2 | 3.00%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1169 | 17987 | 10% |
注:2015年完成包含枞阳县数据。
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目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把全市的基本农田建成“路相通、渠相连、林成网、田成方、涝能排、旱能灌、地力高”的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重点推进设施农业、农业生产机械化和农产品加工的发展,提高农业现代物质装备水平,“十三五”期间,努力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和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点建设。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扶持农机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强化测土配方施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开展绿色增效示范行动,包括:粮食绿色增产模式、畜牧绿色低碳循环模式、渔业绿色健康养殖模式、特色农业绿色增长模式、休闲农业绿色体验模式等攻关行动。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市场需要,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促进农业内部各主导产业协调发展,促进一二三产协调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铜陵市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平台,按照“连点成片、建园成区、区域联动”的推进方式,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和主攻方向,全面优化提升主导产业布局和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及以农产品现代流通等为代表的服务业的发展。全力推进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不断提升林业产业化水平。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促进农业主导产业集聚、农业功能拓展。充分利用“互联网+现代农业”技术及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等特色资源,形成设施先进、技术领先、功能完善、生态平衡、环境良好的农业功能区,促进特色优势产业适度集中和品质提升。
一是促进农业产业化链条延长。围绕铜陵市主导产业,积极培育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群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建设专业化的现代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和以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中心,加强电子商务体系、现代化营销队伍建设,拉伸农产品销售链条。二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层次拉高。加快产业化经营主体管理理念、工艺技术、厂房设备更新换代,积极引导培育组建龙头企业集团,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三是促进农业产业化机制紧密。深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联合社)+多个合作社+农户”的等多种生产经营方式,推动产业整合,密切利益联结机制,使产业化各经营主体间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合作体,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等形式入股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参与分红。四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积极参与都市园区、休闲农业和品牌基地等新兴业态,拓宽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五是促进农业产业化政策完善,加大农业产业化优惠政策支持力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到2020年,力争实现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零突破。
加大农业科技资源的整合力度,积极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和科技人才培养体系,构筑科技密集型现代农业。在生产清洁、农牧结合、产业循环、沼气处理等方面研究和推广一批农业区域生态循环模式。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等新型农业技术,推进农机农艺融合,重大关键技术物化补贴。大力实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建立健全市及县(区)调度指挥系统,推进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大田生产、设施种植、畜禽水产养殖(尤其是循环水养殖)等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在促进工业品、农业生产资料下乡的同时,为农产品进城拓展更大空间。加强运用电子商务大数据引导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强化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驻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子商城,鼓励农业企业及商贸企业建立自主品牌电子商务平台,拓展铜陵市农产品销售渠道。到2020年,打造1个市级平台,建设2个示范县(区),培育20家示范企业,培训200名专业素质过硬的电子商务人员。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加大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农业产学研推协作联盟,合作推进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支持龙头企业建立研发产品技术中心,力争在生物育种、农产品加工、生态循环农业等领域取得突破。深入开展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和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到2020年,大专以上学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人员占比达95%。围绕农业生产关键环节或全程,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创新,到2020年,培育100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主体。
一是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应用高新病虫害防治技术,扩大“三品”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覆盖面,在蔬菜、水果标准园和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率先实现无公害生产全覆盖,加强质量可追溯能力建设,推行农产品二维码等制度。到2020年,全市“三品”认证数量227个,力争将永兴岛打造成有机岛,并形成有机农业示范带动。围绕枞阳大闸蟹等主导产品,打造枞阳大闸蟹等国家地理标志,扩大品牌覆盖面和知名度。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按照市级整合、县级加强、乡镇完善的原则,建设属地管理、权责一致的三级监管机构,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力度。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加大检测力度,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和有奖举报制度。四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警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和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故进行及时有效处理。五是构建品牌培育体系,支持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开展紧密合作,注册商标,鼓励各类经营主体争创驰名商标、安徽省著名商标等,提升品牌社会公信力。加快建设市级农产品检测中心,“十三五”期间,积极推进铜陵市争创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紧紧围绕建设现代林业示范市的总体要求,坚持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以大力发展森林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努力扩大森林资源总量,提升森林质量,划定森林、林地、湿地、物种生态红线。加大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矿山生态恢复、湿地保护建设。进一步优化林业基地结构,积极推进林业产业化。推进废弃矿区和尾砂库植被恢复,实施重点工程造林,培育和壮大林业产业。大力开展森林进城,园林下乡活动,力争到2020年,实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标,枞阳县实现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目标。坚持城市与乡村绿化并重,生态与景观并举,积极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以林业生态培育为抓手全面构建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7%。在加大林业生态建设的同时,大力创新和利用“资源-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促进废弃物从污染治理向资源化利用转变。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着重推行农业清洁生产、标准化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加强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大力推进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一是坚持改革创新理念。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鼓励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土地联合和社会化服务等多种形式,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有效整合县乡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管理平台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平台;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设立融资风险补偿基金,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为重点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试点工作,扩大农业保险覆盖率,到2020年,农业保险深度达1.5%;推进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建设管护改革,推进“两证一书”制度试点扩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完善林权投融资新模式。到2020年,基本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二是积极培育新型主体。加快培育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引领带动示范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同发展;积极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甲级队”,通过兼并重组、参股联合、支持上市等方式,重点培育极具发展潜力的大企业,形成引领行业发展的“排头兵”;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鼓励开展股份合作和成立联合社,并努力将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家庭农场主、专业大户等培养成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到2020年,全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00人。三是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各种展会平台,加强引导铜陵市农业企业“走出去”,积极推进外面企业“引进来”,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农业企业合作,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为铜陵市现代农业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一是规划引领,科学布局。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产业规划,逐村整体推进,逐步配套完善。2019年前完成省规定的中心村建设、自然村环境整治标任务,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与省同步完成。二是加大建设,改善条件。实施环境整治工程,加大农村垃圾专项整治、农村污水处理和改厕力度,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实施宽带下乡工程、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农村能源综合利用工程(秸秆生物质燃料、光伏发电等),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美好幸福家园。三是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以美丽乡村产业规划为指导,积极创新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色规模农业,开拓农业休闲功能。大力促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创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四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进“一村一品”,加大产业开发力度,发展特色产业扶贫;加大财税等政策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规模,创新金融扶贫;倾斜支持贫困村发展教育,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搞好教育扶贫;推广良种良法、节水灌溉等新技术,加快科技扶贫示范村和示范户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扶贫。五是公共服务均等,城乡协调共进。引导优质教育资源、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延伸,积极推进农村文化中心和体育健身场地建设,不断提升农村教育发展水平,便捷农村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丰富群众文体活动。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进一步健全新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为主的多层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缩小城乡福利差距。完善城乡一元化户籍制度改革户口迁移政策,优化城乡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使城乡居民共享现代农业发展成果,促使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提升铜陵在皖江城市带中心城市的地位。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62%以上,城镇化水平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将有很大提升。
以铜陵市各县(区)区域特征和优势产业发展区域为基础,本着大集中、小分散、条块相结合的原则,围绕“优化提升、绿色生态、融合发展”的核心思想进行农业产业发展合理布局,提出全市未来现代农业发展“一轴、一带、两翼、八产业”的总体布局方案,通过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一轴驱动、一带引领、两翼齐飞、八产支撑”的空间发展格局。
(一)一轴,即现代农业发展轴
沿S320、S103、G347东起义安区钟鸣镇,中至郊区大通镇,西至枞阳县会宫镇、官埠桥镇,是铜陵市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轴,横穿铜陵市中部,围绕该轴,打造铜陵市现代农业最强中部。沿线分布有义安区城山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含新桥高科技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中国南方牡丹产业园、中华白姜文化产业园、大通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普济圩现代农业示范园、枞阳元宝洲现代农业示范园、陈瑶湖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山生态示范村、横山生态休闲示范园、晓春生态农业示范园等特色园区,集中了农业循环经济、农业高新技术生产示范基地及都市休闲农业观光基地,具有良好的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基础和条件。该区域是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科技、人才、信息、服务等要素的集聚区和辐射扩散源,对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牵引作用。
(二)一带,即沿江设施农业产业带
沿长江两侧发展以设施渔业、设施蔬菜为主的高效种养模式,涉及义安区部分沿江乡镇,郊区灰河乡、大通镇,普济圩农场以及枞阳县老洲镇、汤沟镇、长沙乡、凤仪乡等乡镇,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循环水养殖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以及环保休闲于一体,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主题,打造高效设施农业样板示范带,使之成为我国长江经济带上重要的现代农业开放窗口。重点将义安区老洲乡以及枞阳县凤仪乡、铁铜乡等乡镇建设成为集名特优设施农业生产、示范、采摘、观光、农家乐以及特色渔游于一体的江中绿洲,成为“铜池安”城市居民都市休闲的后花园,共享现代农业发展成果。
(三)两翼,即江南翼-义安区、郊区等和江北翼-枞阳县
在市域范围内,长江以南区域即为江南翼,包括义安区、郊区等,突出发展以农耕文化、观光休闲、高新科技为标志的都市型农业。江南翼城镇化率、工业化率较高,农业比重较小,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地形地貌等资源条件,并实施养殖总量控制,在确保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的同时将生态农业建设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新农村建设与生态休闲度假相结合,使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发展成为推动该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在市域范围内,长江以北区域即为江北翼,主要为枞阳县,突出发展以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为标志的生态型农业。枞阳县为安徽省农业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以及畜禽养殖大县,农业体量较大,依托现有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资源优势,发展适度规模种养业,开展农业绿色增效建设,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升级转型。同时在该区域突出畜禽养殖-养殖废弃物处理-种植基地消纳-秸秆综合利用-畜禽养殖的生态循环路线,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实现区域农业废弃物“零排放和全消纳”为目标,开展绿色循环生产。
(四)八产业,即重点培育八大优势特色产业
1.绿色粮油产业
积极发展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推广普糯系列、武香粳系列等优质适生品种,继续推广水稻“优质高效精量栽培”技术,提升培育壮秧、机插秧和抛秧、肥水管理、防早衰保粒等关键技术,推进整村、整镇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创建,2020年,粮食面积稳定在174万亩,油料面积稳定在28万亩,良种覆盖率保持100%。抓好15个绿色增产示范片(区)、30个绿色增产示范村和30个绿色增产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创建工作,打造全省粮食绿色增产的先行区。
优质水稻生产基地:以枞阳县陈瑶湖、枞阳县白荡湖周边乡镇,普济圩等区域水稻生产集中区为重点,兼顾义安区、郊区部分乡镇,对基础进行完善提升,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力争实现绿色水稻基地80万亩。在普济圩农场建立1-2万亩良种繁育基地,完善粮食良种繁育研发推广体系,确保粮食良种供应。
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围绕枞阳县沿江乡镇,具体包括枞阳镇、山镇、汤沟镇、老洲镇等区域,重点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力争实现绿色基地9万亩。
2.精品蔬菜产业
围绕铜陵市和“长三角”等市场,在稳定常规蔬菜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发展设施蔬菜、特色蔬菜,扩大反季节蔬菜供应量。重点推广蔬菜节水灌溉、设施栽培和反季节栽培技术以及生姜组培技术等,到2020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6万亩以上(不含白姜等特色蔬菜和水生蔬菜),全市蔬菜年总产量达到40万吨,地产菜自给率达到60%以上。积极开展特色农业绿色增长模式攻关,创建省级蔬菜标准园20个,国家级蔬菜标准园8个。建设6个年育苗200万株以上的蔬菜集约化育苗厂,加快蔬菜“三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到2020年,完成铜陵白姜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总占地面积11100亩,其中:铜陵白姜种植基地9800亩, 200亩美丽乡村(农民上楼)、300亩白姜深加工利用基地、500亩农产品交易和物流园和300亩白姜文化创意展示园。
标准化蔬菜基地:到2020年,发展标准化蔬菜基地5.05万亩。其中:在郊区大通镇和悦洲建立0.35万亩标准化专业化蔬菜基地,在义安区老洲乡、西联乡老观圩、胥坝乡等地建立2.2万亩标准化专业化蔬菜基地,在普济圩农场建立0.5万亩标准化专业化蔬菜基地,在枞阳县沿江乡镇及三个江心洲发展标准化蔬菜基地2万亩。
特色蔬菜基地:在义安区天门镇、顺安镇、钟鸣镇,郊区灰河乡等区域建立白姜等规模化特色蔬菜基地,白姜种植面积1.5万亩。
水生蔬菜基地:在义安区在西联乡、东联乡圩区、东湖地区,枞阳县汤沟镇等区域发展水生蔬菜2万亩。
3.现代林业产业
紧紧围绕打造现代林业示范市,实施森林增长和生态提升工程,大力发展油用牡丹产业,增加经果林面积,把发展优质丰产经果林作为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阴优势从事林果、林花、林菌、林药等林下种植,林禽、林畜等林下养殖以及森林旅游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加强森林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提升绿化质量水平,大力发展具有铜陵特色的现代林业,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为建设生态山水铜都和幸福铜陵奠定良好的生态基础。“十三五”期间,全市林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
速生丰产林基地:到2020年,结合中低产林改造和松材线虫病除治,义安区、郊区洲圩区、丘陵区新增速生丰产林面积1万亩,总面积达到10万亩;义安区、郊区洲圩区结合抑螺防病,以意杨、泡桐为优先发展树种,面积发展到7.7万亩;枞阳县江洲滩及湖滩发展意杨2万亩。
经济林基地:到2020年,新增经济林6.9万亩。其中结合中低产林改造,到2020年,在义安区低山区、丘陵区形成笋竹两用林4.3万亩,在低山区青檀1.6万亩;在枞阳县发展美国薄壳核桃等木本油料基地1万亩。
牡丹基地:凤丹牡丹是铜陵传统的林业特色资源,药用、观赏、油用价值兼具,文化底蕴深厚。建设铜陵国家牡丹种质资源库,在义安区顺安、钟鸣等乡镇打造中国油用牡丹良种选育和生产基地,到2020年,牡丹种植基地达3万亩。
苗木花卉基地:到2020年,发展花卉苗木基地3.5万亩。以培植开发乡土树种和引进培育新品种为主,提高花木档次,使种苗花卉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义安区及郊区花卉苗木在现有2万亩基础上在中部丘陵及南部低山区再发展0.5万亩,枞阳县发展花卉苗木基地1万亩。
茶园开发:到2020年,建立茶园基地3万亩。结合荒山及中低产田改造,在铜陵市郊区发展白茶1万亩,在枞阳县发展白茶、绿茶2万亩。
森林、湿地旅游开发:在扩大森林公园规模的同时,开发后山区特色森林旅游资源,规划和实施铜官山森林公园项目,把铜官山建成铜陵城中绿岛;完善天井湖基础设施,重点保护开发东湖、天目湖、陈瑶湖、枫沙湖等湿地资源。
4.循环低碳畜牧业
全市畜牧业以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调整优化畜禽养殖布局,依法划定禁养区,关闭、搬迁禁养区内现有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十三五”期间铜陵市畜牧业积极开展畜牧绿色低碳循环模式攻关,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适度规模养殖,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注重动物福利,提供优质畜产品,全面提升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水平。开展农牧结合、粮改饲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到2020年,全市肉蛋总产量达12万吨,重点创建市级以上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45个、保种场(区、库)5个,农牧结合示范基地25个。
生猪:在义安区顺安镇、钟鸣镇、天门镇,郊区大通镇,东湖传统优势区域,枞阳县义津、雨坛乡、麒麟镇、白湖乡、汤沟镇、钱桥镇等乡镇,按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建设要求,提高标准化水平,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落实种养消纳的土地。稳定现有规模企业发展水平,取缔治污不达标、泔水直接养殖的养殖场(户)。推广发酵床养殖模式,做到零污染排放。加大枞阳黑猪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力度,建设杂交利用体系,重点发展扩繁基地2个,分别在枞阳县义津、雨坛乡、麒麟镇建设保护区。每年重点规划整合出栏1000-2000头生猪标准化养殖场3-5个。到2020年,全市年出栏生猪40万头。
蛋鸡:在义安区顺安镇、西联乡等乡镇,建设蛋鸡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继续做好规模龙头企业产业相关配套工作。重点推广京红、京粉、海兰等专业品种,提高鸡蛋品质,做好品牌化建设。2020年,全市存栏蛋鸡100万只。
肉鸡及兼用型鸡:在义安区天门镇、钟鸣镇、顺安镇等乡镇,重点发展黄羽肉鸡养殖;在义安区天门镇、钟鸣镇,郊区大通镇、铜山镇等乡镇重点发展地方品种皖南三黄鸡养殖;在枞阳县老洲镇、陈瑶湖镇、周潭镇、横埠镇、枞阳镇等乡镇,重点发展土种蛋鸡养殖。充分利用地区山场、林果地资源,发展林下养殖模式,改善饲养环境,提高产品品质,拓展生态休闲功能。每年重点改造建设年出栏3万只以上的肉鸡标准化养殖场4-5个。2020年,全市年出栏肉鸡及兼用型鸡1500万只。
水禽:在义安区西联乡,郊区大通镇、灰河乡,普济圩农场,枞阳县官埠桥镇、陈瑶湖镇、会宫镇、雨坛乡、汤沟镇、老洲镇等乡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适度推广稻田养鸭、鸭鱼联合生产等生态养殖模式,降低养殖密度,保护水体环境。加大枞阳媒鸭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力度,支持良种繁育场建设,重点发展扩繁基地1个。每年重点改造建设年出栏1-2万只的肉鸭标准化养殖场1-2个,存栏0.5-1万只的蛋鸭标准化养殖场2-3个。2020年,全市年出栏肉鸭50万只、存栏蛋鸭300万只。
草畜:在义安区钟鸣镇、天门镇,郊区铜山镇,普济圩农场,枞阳县金社乡、汤沟镇、钱铺乡、雨坛乡、周潭镇等乡镇利用山区、圩区内丰富秸秆资源,发展适度规模牛、羊养殖。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滩开展人工种草,鼓励利用冬闲田种草与开展农田间作套种牧草,以养定种,推进草畜配套,满足草食畜禽青绿饲料供应。2020年,全市年出栏肉牛1万头、肉羊3万只。
5.健康水产业
以渔民增收、渔业增效、保障水产品质量、提高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依法管理为保障,切实转变渔业增长方式,优化渔业产业结构,提升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水平,积极推进现代渔业建设,促进全市渔业又好又快发展。至2020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47.1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1.7万吨,其中:名特优产品占总量的50% ,全市水产品产能年均增长1.11%。“十三五”期间,铜陵市水产业重点开展渔业绿色健康养殖模式攻关,建设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8万亩、集中连片池塘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30个、循环流水养殖示范基地8个。水产业由当前纯养殖向加工、流通环节延伸,全市渔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合理,水面资源利用效率、水产品供应能力和渔业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建设渔港2-4个,为渔民提供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长江渔业资源保护带:铜陵沿江江段建立以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为主的保护带,重点保护长江江豚、刀鲚、“四大家鱼”等水生生物资源及水域生态环境。
湖泊生态渔业示范区:以枞阳县白荡湖、菜子湖等内陆湖泊为重点,示范湖泊生态环保渔业,实施水域生态修复,以生产有机、绿色、无公害鱼、蟹等水产品为目标,调整鱼类放养结构与密度,建设铜陵湖泊生态渔业基地,发展保水渔业。
稻渔综合种养基地:遵循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益、发展生态养殖的原则,在普济圩农场、优质水稻种植区域推广稻虾、稻蟹、稻鳅等综合种养模式,实施“稻渔双千”工程,实现亩产稻谷千斤,亩增收千元以上。规划面积8万亩。
现代渔业示范基地:按照“生态、健康、循环、集约”的要求,围绕枞阳县白荡湖、铜陵东西湖地区着力打造现代渔业示范基地,实施池塘生态修复、水产良种繁育、工厂化养鱼、循环水利用等新技术,发展安全、节能、节水、环保型、自动化渔业,提高全市渔业装备和工程技术的总体水平,推动高效、生态水产健康养殖方式的普及推广,推进现代渔业产业化进程。规划现代渔业示范基地 2万亩。
高标准连片精养鱼塘基地:在沿江乡镇、省道320两侧以及利用南夹江改造工程,按照设计先行的原则,建设百亩连片精养鱼塘2.5万亩,重点发展名特优养殖,以龟、鳖、珍珠、美洲鲥、河豚、长江刀鲚、沙塘鱧、泥鳅等为特色主导品种,重点完善池塘标准化改造和进排水系统,配备微孔增氧系统、叶轮式增氧机、自动投饵机,推广“循环水养鱼”、“生态浮床”等健康养殖技术,实现亩产吨鱼的目标。
6.休闲旅游业
利用打造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契机和区位优势,以农业优势产业和精品农业园为依托,积极开发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千方百计延伸一产产业链,接“二”连“三”。以铜陵市城区为核心,重点打造20公里内农业观光、采摘、科教、餐饮、购物旅游圈,覆盖铜陵市江南区域全境以及枞阳县陈瑶湖镇、周潭镇等北接合肥都市区,南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相关乡镇。重点开展休闲农业绿色体验模式攻关,到2020年,创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25个以上,休闲农业产值年增长15%以上,总产值达6亿元。对农村经济贡献进一步提高,逐步形成“农游兼顾,以农为主,以游为辅,以农生游,以游促农”现代休闲农业体系。
观光农业优势区:在义安区顺安镇、钟鸣镇、老洲乡,郊区大通镇、枞阳县老洲镇、周潭镇以及普济圩农场等区域,重点打造名优特瓜果、蔬菜生产、展示、采摘及农家休闲、旅游观光为主的现代农业旅游观光示范基地。
生态休闲渔业优势区:在义安区天门镇、顺安镇,郊区大通镇,铜官山区等地结合湖泊、池塘等有利水面资源以及枞阳县菜子湖、枞阳县白荡湖、枫沙湖、陈瑶湖等大水面打造集休闲、垂钓、美食、购物、娱乐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渔业示范基地。
特色休闲农业优势区:以凤凰山为核心,主要分布义安区顺安镇、钟鸣镇,建设中国南方凤丹产业园,配套凤丹观赏、标准化种植基地;在义安区天门镇着力打造中华白姜文化产业园,体现以白姜文化为基础的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等旅游功能。在枞阳县义津镇等西北部乡镇打造打造景观林、观赏园。
现代农业科普优势区:由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区为核心布局,兼顾汤沟示范农场等,展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等科技。
民俗文化优势区:在义安区顺安镇等乡镇依托“安徽民俗文化节”、“三月三庙会”、“江南小镇”等民俗文化节事旅游资源,将其与与农业发展紧密结合,促进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互动发展。
森林旅游优势区:以凤凰山景区、铜官山森林公园、叶山森林公园、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基地、东湖湿地公园、浮山国家森林公园(含浮山、将军庙林场)、陈瑶湖、沿江湿地保护区等为重点强化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乡村绿化、美化建设与休闲观光生态旅游紧密结合,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
7.农产品加工业
做大做强铜陵市农产品精品品牌,促进铜陵市农产品加工业向区域化、基地化、品牌化、外向型方向发展,积极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甲级队”和引领行业发展的“排头兵”。通过优质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实施,力争用5年时间打造“一个产业化联合体,一片绿色生产基地,一式紧密型合作机制,一个优质品牌”的产业化格局。
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5,农业规模以上企业、农业固定资产投入大幅增长;5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0家,其中:5亿元以上3家,1亿元以上12家;5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集聚区7个;树立6个省级著名品牌或知名商标,新增2个驰名商标;农产品综合加工率60%;积极引导1家极具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以力争实现上市为目标组建优势龙头企业集团;力争实现2家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
(1)加工产业发展重点
①粮食加工:着力培育年加工能力20万吨以上的龙头企业,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碎米、米糠、稻壳综合开发利用能力。积极引导粮食行业省级龙头企业突破以大米及简易食品加工为主的传统加工产业发展层次,生产功能性、营养型米制食品以及糯稻食品开发。积极扶持枞阳县苦荞麦加工产业,扩大产品的应用领域,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苦荞麦饮料、休闲食品等。
②油料加工:积极推广物理精炼等制油新技术、新设备,重点鼓励枞阳县等县区发展大型食用油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快油菜籽饼粕等副产品的开发和利用。
③棉花加工:进行棉纺产品精深加工,提升竞争力。提高长绒棉加工效益,加强对棉籽、短绒等副产品开发利用研究,解决棉花加工档次低,品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使产品优质化、系列化,并向印染、服装加工等产业延伸。
④果蔬加工:加大生鲜果蔬、净菜等加工,围绕水生蔬菜开展饮料、休闲食品精深加工,实现基地专业化、产品优质化、加工规模化、营销网络化,形成块状经济效益,把铜陵市建成全省有影响力的果蔬创汇基地。
⑤畜禽产品加工:重点发展生猪、家禽等畜禽屠宰与加工,并加大对枞阳黑猪、媒鸭的开发力度,建立完善的肉制品加工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积极培育本土畜禽养殖、加工企业以及招商引资的畜禽加工企业集团,生产冷却家禽肉、冷冻小包装家禽肉、低温肉制品、冷却猪肉、禽蛋产品等深加工制品,同时强化对畜禽血液、骨组织的深度开发。
⑥水产品加工:“十三五”期间,水产品加工产业作为铜陵市重点产业进行培育和发展,义安区、枞阳县等水产品加工业实现零突破。着重在淡水渔业资源丰富地区,开发冷冻调理食品、冷藏保鲜鱼制品、风味鱼制品、海鲜酱、即食食品和休闲食品等,发展青虾、小龙虾加工,蟹黄粉及蟹类调味品加工以及加工废弃物开发甲壳素等精深加工产品,并建立健全水产品加工HACCP全程质量控制体系。
⑦特色农产品加工
白姜加工--重点进行以高端、健康、保健为主题的深度开发。依托安徽和平姜业等企业进行深加工。
凤丹加工--加大对凤丹精深加工的引导和扶持,依托北京同仁堂等企业发展特色药用、保健食品。
茶叶加工—以绿茶、白茶和核心,在茶叶加工工艺、茶形茶色以及生物技术的利用方面做好开发,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提升茶产品档次。
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加大对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再利用,开展有机肥、生物质燃料、秸秆制木塑板等加工,减少环境污染,形成环境友好型农业。
(2)区域布局
向工业园区集聚。重点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铜陵农业循环经济试验区、枞阳县综合工业园等工业园区集聚,打造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并配套完善的招商引资政策。
立足种养优势区。在传统种养优势区,鼓励与当地优势农产品资源相适应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落地建设,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
提升现有企业。对于铜陵市各地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鼓励其强化技术改造,优化厂区布局,促进产业升级。
8.农产品现代流通业
围绕“物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形式,努力构建适应铜陵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以农业物联网为核心,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信息网络平台、物流政策支撑平台为支撑,市、县、镇三级物流节点为架构的铜陵市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积极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备,有效构建电子商务体系,推动铜陵市农产品流通产业的良性发展。重点加强电子商务交易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线下实体流通与线上电子商务相结合的农产品现代物流经营体系,构建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农业物联网,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基本形成。到2020年,完成铜陵市传统农产品流通方式的全面升级。全市实现90%的农副产品通过物流体系进入市场,其中:不低于40%的农副产品通过电子商务体系销售。全市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基础设施、信息平台支撑能力大幅提高,物流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物流运输周期和半径明显增长。
(1)区域布局
构建线下物流节点。一级节点:构建全市大区域综合性农产品物流园区(铜陵农业循环经济试验区农产品物流园),二级节点:在枞阳县、义安区等县(区)建立农产品配送中心(批发交易市场),三级节点:依托当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商贸企业、农资经营企业等构建进村到户的配送网点。
建立线上电商体系。积极引导农产品电子商务新型经营主体进驻淘宝等固有电商平台,重点培育有实力的经营主体自主建立电子商务综合交易平台,对接本地农产品基地,提升各类农产品经营主体甚至普通农户营销能力,进一步扩展铜陵市农产品贸易渠道。
线上线下经营模式互动结合,融合发展,顺应“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推动并帮助农民工返乡利用好电子商务进行创业。
实施绿色增效、品牌建设、主体培育、科技推广、改革创新五大示范行动,推进企业为载体的生态小循环,园区为载体的生态中循环,县域范围的生态大循环。到2020年,把示范区基本建成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聚集、设施装备先进、科技水平领先、经营机制完善、辐射带动明显的安徽领先、全国一流的以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为主题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表5-1 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工程重点项目一览表
工程及项目 | 重点发展及支持方向 | 目标 |
安徽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县创建工程 | 以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为总抓手,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为平台,实施“五大示范行动”,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品牌化运营的产品生态圈、联合体组织的企业生态圈、复合式循环的产业生态圈三位一体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 到2020年,力争义安区、枞阳县创建安徽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成功,积极争取铜陵市创建安徽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 |
按照建设良田、应用良种、推广良法、配套良机、推行良制的要求,重点在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区域建设高标准农田,探索农田建设集成农业物联网和生态农业技术的有效方式,创新标准农田建设管护和资金管理机制,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打造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技术集成化应用示范基地,全面提升铜陵市农田基础设施水平。
表5-2 农田改造提升工程重点项目一览表
工程及项目 | 重点发展及支持方向 | 目标 |
高标准农田项目 | 包括: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项目、增粮工程项目等。建设一批集中连片、设施完善、技术集成、高效生态的高标准农田,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 到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60万亩,耕地基础地力提高0.5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5个百分点,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达到旱涝保收标准。灌溉工程灌溉保证率达85%以上。 |
耕地质量提升项目 | 大力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以地力培肥、土壤改良、养分平衡为主要内容,以高标准农田工程建成区、占补平衡耕地项目区、耕地质量问题突出区为实施重点,着力提升耕地内在质量,为粮食和农业生产夯实长远基础。 | |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 | 推广作物高效节水灌溉,有序推进高水平节水自动化灌溉设施建设。 |
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与农民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的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着力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力强、实力雄厚的农业龙头企业,尤其积极培育在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中担当龙头作用的农业企业,增强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表5-3 农业“强龙带动”工程重点项目一览表
工程及项目 | 重点发展及支持方向 | 目标 |
农产品加工流通技术改造项目 | 围绕铜陵市优势农产品加工流通产业,鼓励重点骨干龙头企业通过加工流通新建或改造项目,实施技术改造工程。着力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克、高端产品开发、技术装备升级、资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减少等方面,加大技术改造推进力度,促进技术提升,产品升级,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 | 到2020年,拥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50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35个;培育以企业为龙头,多个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为成员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0个,其中:省级示范联合体20个;主要农产品品牌化销售率90%以上。 |
产业融合项目 | 围绕适合融合、有基础、成规模的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由从事农产品流通、加工的龙头企业或联合社为龙头,组合多个从事种植、养殖基地建设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以农业为基本依托,以农产品流通业、加工业为引领,通过产业间相互渗透、前后联动,将农村一二三产业有机整合,实现产业链条延伸、产业范围扩大、产业功能拓展和农户就业增加、渠道增多、收入增长。 |
以铜陵市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平台,大力引进各类人才,加强与安徽农业大学、省农科院、长三角涉农高校等科研机构合作,加快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和农业科技企业,构建实施农业科技重大专项和平台建设,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重点建设现代良种、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装备、农业社会化服务等五个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表5-4 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重点项目一览表
工程及项目 | 重点发展及支持方向 | 目标 |
现代农业良种及种苗产业发展平台 | 围绕铜陵市主导产业重点推进现代农业种苗产业发展,确保良种覆盖率100%。包括:农作物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项目、园艺类良种繁育及生产示范基地项目、畜禽良种繁育项目、水产良种繁育项目等。 | 到2020年:全市力争引进优良品种100个,推广应用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生产、养殖技术、种苗繁育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100项;全市土壤修复率达到50%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以上;精深加工产品技术专利25个;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96万千瓦以上,大中型拖拉机增加到1800台,联合收割机增加到950台,谷物烘干机械600台套,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75%以上,水稻机耕、机收基本达到全面机械化,油菜机收水平大幅度提高,生姜、凤丹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保鲜环节实现机械化;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67个,农机作业服务大户8000个,社会化服务组织机械化作业量占农机作业总量的70%以上,引进各类农业高层次创业人才500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以上。 |
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平台 | 包括:土壤修复技术推广应用、虫害防治技术应用等。土壤修复技术推广应用方面,针对部分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土传病害、污染等问题,通过土壤修复技术攻关,把现有的土壤增碳技术、甲壳质改良土壤技术、微生物降解技术等进行集成,形成一套土壤修复技术规程集成。 | |
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及产品研发平台 | 重点承担农产品加工环节技术更新、新产品开发、老产品改造等方面建设。鼓励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农业产学研推协作联盟,主要建设研发服务中心、中试车间等,购置检测研发设备、产品中试设备等。 | |
现代农业装备应用平台 | 重点培育本地农业装备服务公司,加快设施装备、植保装备、智能化农机装备等现代农业应用装备平台建设。 | |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创新平台 | 支持服务型农业企业、服务型联合社主要面向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农资供应、良种推广、配方施肥、节水灌溉、农机作业、统防统治、收储加工、质量检测、信息化管理等某些关键环节或全程服务,突出农机农艺深度融合,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保障,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依托“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动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农业信息化体系。积极推进“互联网+生产”行动,加大农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积极推进“互联网+营销”行动,培育新型流通业态,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积极推进“互联网+服务”行动,建立农业信息技术、政务便民服务等“云”平台。
表5-5 农业信息化推进工程项目一览表
工程及项目 | 重点发展及支持方向 | 目标 |
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项目 | 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实现铜陵市农业企业信息协同、企业内外部协同,将农业企业的上下游、厂商和客户集合起来,构建“供、产、销”一条龙、集成现代管理技术的电子商务平台,营造一体化的虚拟市场,扩大铜陵市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增强铜陵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到2020年,年交易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电商企业10家,培育农村网店150家;建成市、县(区)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系统,建立70个农业信息化物联网示范点,信息化到村覆盖率达到95%,实现全市农业远程教育系统全覆盖,发挥信息化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 |
农业物联网建设项目 |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发展向集约型、规模化转变,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强化政府物联网平台作用,鼓励企业、农民合作社以及种养大户等开展农业物联网建设,并与政府物联网平台进行有效衔接。 | |
信息网络城乡一体化项目 | 以“数字铜陵”建设为抓手,以电子政务、社区信息化、数字城管为重点,构建市直部门与农村社区办事服务厅链接贯通的便民服务信息网络,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开展信息化知识下乡活动,加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打造城乡一体化的审批服务平台。 |
以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为抓手,以完善已建成的市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站)监管服务体系为基础,以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为重要措施,以农产品生产全程监管为保障,大力实施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工程,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表5-6 优质农产品放心工程项目一览表
工程及项目 | 重点发展及支持方向 | 目标 |
绿色增效示范项目 | 重点支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大绿色增产示范片、示范村,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农牧结合示范基地,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蔬菜标准园、标准果园等创建工作。 | 到2020年,无公害农产品148个,绿色食品59个,有机食品20个,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保持100%。全市“一村一品”专业村达210个。农业加工产品出厂合格率100%,不发生突发性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
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项目 | 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开展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通过原辅料进厂全面检测、生产过程在线监测、成品出厂全项检测三大检验检测环节,以保障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
深入推进农业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化,大力推广施用绿肥、有机肥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扩大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明显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全面实施农作物秸秆禁烧,建设运行一批秸秆多元化综合利用项目。加强生态技术研发和应用,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表5-7 低碳循环农业示范工程项目一览表
工程及项目 | 重点发展及支持方向 | 目标 |
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 | 鼓励从事本地区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牵头,联合与其产业关联度较高、循环模式联系密切的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共同参与项目实施。与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紧密结合,以农药化肥减量施用、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秸秆综合利用为主,兼顾资源利用多样化和废弃物处理不同方式,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 到2020年,重点拓展经济作物科学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90%以上,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达到60%以上,力争有机肥施用比例提高到20%,主要农作物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全市池塘健康养殖比重达到80%以上。铜陵市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达到18处,积极推广秸秆沼气,沼气农户后续服务覆盖率达100%,提高农村沼气使用率。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农膜回收率达80%以上。 |
稻渔共生综合种养基地项目 | 积极推进“稳粮增效、以渔促稻、质量安全、生态环保”的稻渔共生综合种养产业化新模式的发展,实现土地、水体资源的综合利用,达到一地两用、一水双收、节本增效、协调发展。鼓励从事稻渔综合种养的地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或农民合作社开展稻-虾、稻-鱼等稻渔共生种养模式的产业化基地建设。 | |
农副资源饲料化利用示范项目 | 对粮食、果蔬等农作物生产及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进行饲料化开发,推动粮食作物饲料化利用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农民合作社,相关企业开展粮食作物全株饲料化、高湿农副资源商品化、低质农副资源优质化建设。 | |
沼气工程项目 |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支持资信良好、运行稳定、有向农户长期供气意愿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农工商一体化企业等多种建设主体承担项目建设。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要在畜禽粪便或秸秆资源丰富、农户居住相对集中的村庄建设,向附近农户供气,并实现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鼓励建设主体多元化。 | |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 | 积极推进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支持农作物秸秆代木、桔秆生物质燃料、秸秆生产食用菌、秸秆生产有机肥、秸秆机械化还田等。 |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着力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两新”并行、“两新”融合,培养造就现代农业经营者队伍,铜陵市在发展现代农业体系建设的同时,着力实施“两新”主体培育工程。
表5-8 “两新”主体培育工程项目一览表
工程及项目 | 重点发展及支持方向 | 目标 |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 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养工程,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农民职业技能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优化创业环境,完善和落实鼓励自主创业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农民以创业带动就业。 | 到2020年,持证农业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25%;发展家庭农场850家,发展专业合作社1100家。 |
新型经营主体培育 | 继续通过贴息、补助、奖励等形式,支持以家庭承包农户为基础,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产业化联合体等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 |
围绕提高农业效益,不仅在“内部优化”上花气力,还在“内外联动”上下功夫,要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在做优二产上要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形成全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互动。在“做活三产”上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大力挖掘农村文化资源,强化农业产品、农事景观、乡土文化的创意设计。
表5-9 农业功能拓展工程项目一览表
工程及项目 | 重点发展及支持方向 | 目标 |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重点解决好景区、景点的道路及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改善景区、景点的面貌。 | 到2020年,打造28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35个农业休闲基地,建成150个星级农家旅馆,开发2-3个省级森林公园新景点以及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新景点。 |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创建项目 | 因地制宜推广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型、现代农业园区科普教育型、生态养生休闲度假型等休闲农业模式,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农业产品,积极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建设一批有特色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村的重点项目,积极创建示范点。 |
实施森林增长工程和生态提升工程,加快城乡绿化,建立丘陵、山地、平原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有利于发挥森林的固碳减排等功能,巩固和扩大现有生态建设成果,增强铜陵生态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表5-10 森林增长和生态提升工程项目一览表
工程及项目 | 重点发展及支持方向 | 目标 |
“三上”工程 | 森林上公路、铁路,森林上江河湖滩,森林上废弃矿山。 | 到2020年,实现森林城市创建目标,创建省级森林城镇8个;创建省级森林村庄和市级村庄绿化示范村67个。全市森林蓄积量达450万立方米。 |
“四创”工程 | 创建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森林长廊。 | |
“五进”工程 | 森林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医院、进公园游园。 | |
“六推”工程 | 推广林下生态种植、推广林下生态养殖、推广林下种养加一体化、推广林下生态旅游、推广互联网+林下经济产品信息化平台建设以及推进林业经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导群众脱贫致富,促进林业经济发展。 |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四个富有”城市,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由“以点为主”向“由点到面”战略转换,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协调推进产业发展、社会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打造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表5-11 美丽乡村建设工程项目一览表
工程及项目 | 重点发展及支持方向 | 目标 |
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工程 | 围绕“两治理一加强”(治脏、治乱、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开展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在“两治理一加强”的基础上,开展生活污水处理、沿街建筑立面改造、环境景观综合整治,塑造乡镇特色风貌。 | 从2016年开始,两年左右时间全面完成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任务。中心村建设、自然村环境整治在2019年前全市完成省规定的目标任务。实现整治率100%,达标率100%的目标。 |
省级中心村建设工程 | 围绕垃圾处理、安全饮水工程、卫生改厕、房前屋后环境整治、道路畅通、污水处理、沟塘清淤、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村庄绿化、村庄亮化,开展省级中心村建设。市、县级中心村重点落实五项建设任务,即垃圾处理、安全饮水工程、卫生改厕、房前屋后环境整治、道路畅通等。 | |
自然村环境整治建设工程 | 以干净整洁为目标,以清理垃圾杂物、清理乱堆乱放为重点,广泛开展自然村整治,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突出垃圾清理、突出四乱治理、突出线边整治。 |
加强和改善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明确职责,形成合力,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各涉农部门各负其责,建立部门间快速、高效的工作协调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把现代农业发展作为重要考核内容,纳入干部考核目标责任制。农业主管部门认真履行规划指导、政策落实、项目落地、协调服务职能;发展改革部门积极支持规划内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财政部门落实各类农业补贴补助资金;其他部门立足自身职责,加强协同,推进规划实施;县(区)政府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农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保障工作经费,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完善惠农政策,建立健全政府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强化农村金融服务。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市、县(区)两级财政形成合理投入比例,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农业发展资金适当向农业园区倾斜。
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靠改革添动力,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深化水利和林业改革。创新农业经营和服务机制,优化资源和要素配置,实现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创新农业科技机制,加强农业部门与科研院所联合,加快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科技推广。传承农业农村优秀历史文化,营造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完善市、县(区)、乡(镇)的三级联动长效机制,提升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主动意识、服务意识。
加快健全农业法律法规体系,为规范农业行政行为,切实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突出矛盾与问题奠定法制基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农业综合执法体系,整合执法力量,健全执法队伍,全面推进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提高农业行政执法水平。落实执法责任制、评议考评制、责任追究制。深入开展农业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农民和农村干部的法律意识,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宽松、公平的法制环境。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提高行政管理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