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根据《安徽省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编制了《池州市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是未来五年池州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形势
第一节 “十三五”时期气象主要成就
过去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安徽省气象局的正确领导下,池州气象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成就,气象保障池州经济社会和人民安全福祉取得显著效益,气象整体实力进一步提升。
气象监测预报和预警传播能力稳步提升。长远谋划,补齐短板,集聚最大资源和力量,如期实现池州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目标。市县级预警中心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东至国家基本气象站、青阳国家气象站完成搬迁,并成功入选中国气象局第二批“百年气象站”目录。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实现自动化。完成池州L波段低对流层风廓线雷达的选址工作及可行性研究。全市124个区域气象站的日常维护保障实现社会化。依托“十三五”信息化项目提升了网络防护能力和高清视频会商系统升级改造;依托山洪项目优化了交通气象站的布局;依托高速公路项目实现了业务平面升级改造和数据共享。天气预报实现了从站点、落区向格点、数字的跨越,智能网格预报产品最小分辨率达到1小时1公里,定点时序图、流域面雨量、逐小时短时临近预报等新产品在全市防汛抗洪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气象服务社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按照市政府颁发《池州市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实施方案》,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气象服务覆盖城乡、全民共享。推进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成立突发事件预警发布中心。加强与应急管理、交通、旅游、自然资源、水利、住建、生态环境、农业、林业等部门的合作,实现信息直通共享,发展基于影响的专业气象服务;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责任人实现村级全覆盖。完善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体系建设;完成基层防灾减灾“六个一”建设,每年更新防灾减灾预警责任人;完成决策气象服务支持系统,推进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的精细化服务;持续推进“惠农气象、聚农e购、爱上农家乐”平台在基层的广泛应用,提升服务影响力;开展农业重大气象灾害影响调查评估,深入开展农产品品质评价服务,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开展乡村气象灾害风险识别,强化贫困地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提升贫困地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打造安徽避暑旅游目的地、“中国天然氧吧”等品牌。
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有效提升。开展常态化岗位练兵活动;联合市总工会、市人社局举办三届市级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选派优秀业务人员参加省气象局和中国气象局交流学习。推动气象科研项目获得地方政府支持,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组织申报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1项,安徽省气象局预报员专项3项,新技术集成项目2项;1项目获得2018年池州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气象发展环境得到优化。地方气象法规体系得到完善,气象标准在社会管理中的支撑作用得到彰显。“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水平稳步提升,防雷安全监管体制与机制进一步完善,在池开展防雷检测业务的社会企业达80%以上,服务市场开放度大幅提升。大力推进重点改革任务,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得到加强,“十三五”期间财政总预算规模为“十二五”的2倍。市气象局和所辖县气象局全部实现业务用房及配套设施标准化,基层台站面貌极大改善。副高级职称人数增加10人,为“十二五”末的5倍。5人取得专业技术七级岗聘任资格,4人次入选全省气象部门第四批优秀业务科技人才,其中1人次获“中青年科技骨干”称号、3人次获“基层台站青年业务技术骨干”称号。
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显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持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大力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政治功能不断增强。五年来,全市气象部门获地方党(工)委表彰的先进集体8次、先进个人10余次。多次获地方党建调研优秀成果奖,首次获全国气象部门优秀共产党员、全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市五一劳动奖章、全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等称号。市气象局顺利通过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复核,蝉联第十二届安徽省文明单位、第九届池州市文明单位。市局机关党总支多次荣获“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建创新品牌”先进基层党组织;“风云守护365” 荣获第四批安徽省文明单位创建十佳品牌。
“十三五”期间,全市气象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对照全省先进水平和我市高质量发展需求,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困难和短板。一是气象监测站网布局需进一步完善。相较全省先进地市,特别是沪苏浙,全市无中小尺度强天气系统垂直观测设备,地面监测覆盖度在长江池州段、牯牛降等重点区域还不够,现场应急监测服务手段缺乏。二是灾害性天气预报精准性仍需提高。突发性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灾害风险预警、评估技术存在短板;农村地区雷电灾害监测预警及防护基础薄弱。三是气象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比较突出。生态、旅游、农业、交通、林业等专业气象服务技术和保障能力需要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有待加强。四是气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成果缺乏,对气象业务支撑不足。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还不够。五是公共财政保障不足。与先进地市相比,支撑气象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投入还有较大差距。
第二节 “十四五”时期气象面临的形势
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扛起推动池州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了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气象强国的战略目标。迈入新发展阶段,中国气象局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气象强国。市委发出了全面开启现代化“三优池州”建设新征程的动员令。重任在肩,时不我待。只有加快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好气象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因此必须要增强担当意识,立足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落实省气象局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认真分析市情、局情,加强前瞻性思考、战略性布局,明晰主攻方向,科学编制池州市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整体性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聚焦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三优池州”提供有力支撑。
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明晰池州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突出创新的核心地位,紧紧围绕“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战略任务,利用池州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美丽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新机遇,加快气象科技创新,努力在大气环境立体探测、生态气象、旅游气象、农业气象等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在业务、服务和管理创新上取得新进展。坚持协调发展,把协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认真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气象保障行动方案》的相关任务,协同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气象保障能力,着力解决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坚持绿色发展,把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围绕打好长江生态保护攻坚战、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气象科技支撑,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坚持开放发展,把开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充分利用政府、部门、社会资源,构建省市县联动、多部门共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机制。坚持共享发展,把共享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面向人民美好生活,大力发展智慧气象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提高现代化“三优池州”建设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将“生态气象综合观测平台”、“湿地涵养人工增雨作业工程”列入“重点水利工程项目”专栏,气象领域应急系统建设列入池州市重点领域“三大系统”建设内容。这都需要围绕新需求,优化气象服务业务布局,坚持天气气候并重,趋利避害并举,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作用,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保障国家战略、普惠精细的气象服务体系。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聚焦河流湖泊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城市防洪安全、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不断提高气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要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构筑生态文明屏障,努力提升气象服务的供给水平。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池州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要以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进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形成池州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到2025年,我市基本建成适应池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气象现代化体系,监测精密度、预报精准度、服务精细度显著提高,气象现代化水平位列全省第一方阵,气象服务现代化“三优池州”建设能力显著增强。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重要指示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对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要求,聚焦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把握池州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美丽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新机遇,以推进池州市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现代化“三优池州”提供优质气象保障。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党对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领导,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为池州市气象事业发展提供政治保证。
坚持创新驱动。突出科技引领,坚持创新在气象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顺应信息化、智能化趋势,聚焦短板弱项,强化研究性业务,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坚持深化改革。进一步健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障体制机制,激发气象发展活力;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改革,聚焦服务需求,提升气象服务能力。
坚持开放合作。加强气象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推动气象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作与交流,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气象发展。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气象现代化业务体系,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充分发挥,气象服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能力显著增强,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更加深入,科技创新对气象现代化的贡献率、依法履行气象社会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气象现代化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前列,在生态气象、旅游气象等领域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具体指标见附表)
“十四五”时期气象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 指标 | 2020年 | 2025年 |
1 | 气象灾害监测率(%) | 80 | 85 |
2 | 智能网格预报准确率(%) | 83 | 85 |
3 | 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分钟) | 38 | 45 |
4 |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分) | >90 | >90 |
5 | 气象服务公众覆盖率(%) | 99 | 保持99以上 |
6 | 人工影响天气保障率(%) | 90 | 100 |
7 | 气象正研级高级工程师(人) | 0 | 1 |
8 | 气象科技成果转化率(%) | 45 | 60 |
9 | 气象标准化水平(分) | 80 | 85 |
第三章 主要任务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努力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不断提升气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效益,为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现代化“三优池州”建设提供坚强气象保障。
第一节 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提升气象精密监测能力。开展智慧城市气象观测,新建风廓线雷达、相控阵天气雷达,开展一站多能立体观测。提升国家级台站基本气候变量观测覆盖度,在东至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增加大气成分观测设备,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开展观测试验,奠定国家气候观象台遴选基础。优化和升级区域自动气象站网,在地质灾害隐患点、重点河流河段以及重点行政村新建集成式区域自动气象监测站,提升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监测能力。
提升气象精细化预报能力。围绕智能网格的实时滚动订正,强化省级智能网格预报产品的本地化应用,逐步实现智能网格预报实时滚动订正和突发灾害天气的智能预警,建立智能数字气象新业态。发展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预警技术,完善从分钟到年,从天气到气候及其影响的无缝隙全覆盖的网格预报预测体系,提高预报精准度,延长预见期。厘清气候预测产品清单,建立工作制度和流程,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气候趋势预测产品。
提高气象灾害风险防范能力。修订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推进气象防灾减灾法治化、规范化和现代化。进一步推动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应急、水利、气象、发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业、教育、公安等部门会商研判与应急响应机制,建立高效合作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逐步形成有利于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的机制。开展精细化到乡镇的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及区划,推进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区划成果的应用,完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和地质灾害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提高重点区域以及灾害高风险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坚持城市和农村防灾减灾并重,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和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健全气象防灾减灾社会参与机制。
提升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建立气象、应急等部门合作机制,提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推进省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与应急广播系统的全面对接,进一步扩大预警信息在农村到村到户到人。继续开展“靶向发布”能力研究,研究面向媒体渠道的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建设,完善预警信息发布和传播制度,加强预警信息传播机制及能力建设。
第二节 提升生态文明气象服务保障能力
提升服务生态环境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业务和应急联动机制,开展空气质量指数(AQI)预报、污染物传输路径溯源研究,推动空气污染气象条件评估技术由定性向定量发展。完善面向森林、湖泊、湿地、城市等地表不同生态功能区的生态气象监测站网,增强卫星遥感生态环境监测评估能力,构建空地一体的生态气象监测体系。开展城市生态、干旱等卫星遥感监测评估气象服务,加强卫星在长江岸线、升金湖湿地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地表生态环境变化的动态监测,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灾害的影响调查等提供监测评价产品。
深挖气候资源助力绿色发展。围绕绿色池州美好家园建设,加强气候资源监测能力建设,推动生态小气候和生态系统保护。完善生态宜居、旅游、康养及气候好产品等气候标志评价技术指标,配合开展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气候资源普查及基础信息一张图建设,推进气候资源评价业务体系和支撑能力建设。加快气候资源利用、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国家气象标准和地方气象标准的推广和应用。探索开展“东部新城区”气象服务,推进区域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
提升应对气候变化气象支撑能力。构建地空天一体化的温室气体监测网络,提高温室气体监测与评估服务能力,为池州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气象科技支撑。开展生态气候承载力评估、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影响评估。围绕长江岸线、升金湖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等开展气候变化承载力评估,提供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的气象科技支撑与服务。开展风能太阳能、水资源实时监测,加强重点地区风能、太阳能、水资源精细化评估应用能力,开展面向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与利用的气象保障服务。
第三节 提升乡村振兴气象服务保障能力
提升农业生产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围绕打造长三角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建设,针对粮食安全及重要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生产气象保障需求,优化完善农业气象观测网络,提升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分析评估能力。积极开展特色农产品种植适宜性区划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提升水稻、油菜等重要农产品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测及产量预报水平。强化农村气象灾害科普宣传,提高村民防灾避灾意识和能力。
强化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气象服务保障。围绕本地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需求,针对茶叶、九华黄精、池州鳜鱼、皖南土鸡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开展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及关键农事时期天气预报等服务。强化面向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富硒农业、设施农业及“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等特色产业的针对性气象服务。完善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指标模型,围绕石台硒米、硒茶及九华黄精等特色农产品积极打造“气候好产品”品牌。开展农业农村气候资源利用、农业天气指数保险等气象服务。依托惠农气象APP,进一步深化面向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
提升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能力。完善监测指挥体系,增强作业保障水平。建立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保障体系,开展助力森林防灭火、大范围空气污染防治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规范地面人工增雨作业点和设备建设水平,完善人影物联网体系和人影安全监管系统,形成组织完善、服务精细、保障有力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现代化水平。完成全市三县一区地面自动化作业设备及固定作业点标准化建设和搬迁工作。建设规范的人影弹药存储仓库,实现弹药集中安全存储。进一步优化调整地面作业点布局,积极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第四节 提升气象赋能行动服务能力
提升基本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增强自动感知、个性定制、按需推送、在线互动、情景体验等公众气象服务供给能力,逐步推出分众化、场景式智慧气象服务。推进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在公交车、站台以及出租车的播放,建立联动机制。探索气象服务公众号与政府公众号、主流媒体以及其他新媒体的融合机制,进一步扩大气象信息的传播面。开发贴近公众生活的气象服务产品,探索健康气象预警技术,联合卫健委推进健康气象及生活指数类服务产品研发,为人民高品质生活提供特色公众气象服务。
提升行业气象服务能力。基于智能网格预报产品,改进完善环境、农业、交通、水利、旅游等重点行业气象预报,开发更有针对性的行业气象服务产品。发展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和基于影响的气象预报业务。提升交通安全气象服务能力。气象、公安、交通、航空等部门协同推进高速公路、铁路、航道、航空等安全运行气象保障服务。围绕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气象服务,气象、公安专线互联互通,实现气象监测预警与交管应急处置的互通融合。深化全域旅游气象服务。推进全域中国天然氧吧创建,避暑旅游目的地申报评选,促进康养产业发展。气象、文化旅游部门联合完善旅游气象监测站网,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旅游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气象森林公园和典型气象景观,依托池州市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开展面向公众的智能化旅游气象服务。提升重大活动应急气象服务能力。针对重大体育赛事、应急、抢险救援等重要活动,强化精细化气象决策服务支撑能力建设,适时启动现场应急观测、现场预报服务,确保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到位。
提升公民气象科学素质。围绕“百年气象站”建设,发挥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气象科普宣传活动。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系建设东至县气象天文科技馆,申报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建立气象科普经费多渠道投入机制,完善气象科普激励机制,推进气象科普作品创作和资源共享。加大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对外开放,推进气象科普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事业活动,提升科普品牌社会影响力。
第四章 重点工程
第一节 气象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工程
围绕池州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综合应用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打造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细服务的气象综合防灾减灾工程,为现代化“三优池州”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
气象立体化精密监测。围绕长江在池州建设1部L波段低对流层风廓线雷达,在池州和东至各建设1部X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在东至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布设1套大气成分观测设备。完成全市22个单雨量站升级改造。在池州国家气象观测站建设1套闪电定位仪和闪电通道成像监测系统,融入全省雷电观测网。围绕现场应急需要,购置1辆移动气象应急响应车,架设C波段移动天气雷达和应急会商系统。建设完成高分东至县中心。
气象无缝隙精准预报。改造池州市气象防灾减灾中心机房。建设中心站服务器、私有网络云存储设备和虚拟应用平台,全面提升数据存储、处理分析和应用能力。建设池州市市县预报预警服务一体化系统,研发本地化的精细化到乡镇的预报预警产品,提升气象预报预警的智能化水平。
气象全覆盖精细服务。探索建立红色预警信息靶向全网发布机制,建设面向公众的预警靶向发布系统。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在墩上河口村、梅村珍溪村等防灾减灾示范社区(村)建设4个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园地。在贵池架设1座100米测风塔,融入全省风能观测网,观测10、50、70、100米等不同高度风向风速,提升风能监测评估能力。
第二节 绿色池州生态气象保障工程
围绕生态优先、绿色池州建设,面向生态旅游、生态保护与修复、城市生态发展需求,构建覆盖池州市生态、旅游、农业等气象监测站网和预警服务平台,服务池州生态、旅游、绿色发展。
生态气象服务能力提升。开展升金湖等重要湖泊湿地生态监测,与铁塔公司合作,依托其基础设施建设1个温室气体通量观测站,开展CO2、CH4、氮氧化物通量及气象六要素等气象观测,提升“碳达峰、碳中和”的气象保障能力。开展牯牛降等重点山地的森林生态监测,建设森林梯度观测系统,实施干旱、森林防灭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生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
绿色农业气象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农业生态气象监测网,选择涉农部门“四情”调查基地,布设10个农业气象综合观测站,开展土壤含水量、作物实景及双梯度小气候要素的自动观测。
全域旅游气象服务能力提升。在全市4A级以上国有旅游景区布设大气负离子、大气电场仪、紫外线观测、实景观测等观测设施。
人影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完成全市三县一区地面自动化作业设备升级,开展4个固定作业点标准化建设,完成贵池区墩上河口村标准化作业点搬迁。在市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建设人影弹药标准化存储仓库。在升金湖布设微波辐射计、微雨雷达、二维视频雨滴谱仪等观测设备,开展生态修复型人影作业试验,实施湿地涵养生态修护工程。
第三节 气象台站基础能力提升工程
按照气象现代化建设要求,在“十三五”期间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完善市县级台站基础设施功能,优化布局,提升园区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完成业务用房、业务平台的升级改造和台站气象科普设施建设。
建设面向社会的气象科普基地。市气象局调整防灾减灾中心现有业务用房布局,建设室内外气象科普设施,创建“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东至县气象局依托气象观测基地,联合相关部门和企业,建设东至县气象天文生态科普基地。
市县级气象台站智慧园区提升建设。市气象局、东至县气象局实施“新基建”下台站智能化改造工程,建设智慧园区管理系统,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应用,完善智慧感知和电子监控功能,推动传统台站向数字化台站转型,强化业务支撑平台硬件和信息网络。
市级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功能优化建设。实施防灾减灾中心业务楼升级改造,建设池州市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用房,建设青年职工周转用房,建设永久性围墙。实施大院绿化和业务用房气象文化氛围提升项目,强化气象台站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硬件支撑能力。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常态化、制度化。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确保规划发展目标和各项重点任务顺利完成。做好与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衔接,做好与省级规划、区域规划、专项规划的协调,确保总体要求一致,空间配置和时序安排协调有序。
第二节 加强财政保障
健全双重气象计划体制,加大气象现代化建设投入力度,强化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更好地发挥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鼓励社会资源参与气象服务供给,推动相关专业气象服务纳入本级政府购买服务清单。
第三节 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队伍建设
进一步优化气象科研团队,确定防灾减灾、旅游等科研主攻方向。建立重大项目申报激励机制。加强科技成果应用登记、转化和评价工作。加强气象高层次科技人才选拔培养,建设一支热爱气象事业、勇于创新发展的优秀气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抓好气象业务科技关键领域科技创新攻关。加大气象及相关专业高层次专业人才引进力度。优化气象人才培养、评价、激励政策,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第四节 强化法治建设和气象改革
坚持依法行政,完善法治建设布局。加强法规规章体系建设,提升依法管理气象事务的能力。完善气象事业发展相配套的地方性规范性文件制修订,全面推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鼓励气象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申报。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务服务事项从网上、掌上、窗口“可办”向“好办、愿办、实际办”转变。优化“不见面审批”标准化办事流程。加快落实“标准地”改革,进一步推进区域性气候可行性论证评估成果应用。
第五节 加强监督检查
加强监督检查,完善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制度,健全规划实施评价标准,将规划约束性指标分解到年度进行督促检查考核。加强规划实施的咨询和论证工作,规范气象工程项目建设程序,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附件
池州市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工程项目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主要建设内容 | 预计完成时间 |
一、气象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工程 | |||
1 | 气象立体化精密监测 | (1)在池州建设1部L波段低对流层风廓线雷达,在池州和东至各建设1部X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 (2)在东至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布设1套大气成分观测设备。 (3)完成全市22个单雨量站升级改造。 (4)在池州国家气象观测站建设1套闪电定位仪和闪电通道成像监测系统。 (5)购置1辆移动气象应急响应车,架设C波段移动天气雷达和应急会商系统。 | 2022—2025年 |
2 | 气象无缝隙精准预报 | (1)改造池州市气象防灾减灾中心机房,建设中心站服务器、私有网络云存储设备和虚拟应用平台。 (2)建设池州市市县预报预警服务一体化系统。 | 2022—2024年 |
3 | 气象全覆盖精细服务 | (1)建设面向公众的预警靶向发布系统。 (2)在墩上河口村、梅村珍溪村等防灾减灾示范社区(村)建设4个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园地。 (3)在贵池架设1座100米测风塔。 | 2021年 底-2024年 |
二、绿色池州生态保障工程 | |||
4 | 生态气象服务能力提升 | (1)在升金湖与铁塔公司合作,依托其基础设施建设1个温室气体通量观测站。 (2)在牯牛降建设森林梯度观测系统。 | 2022年 -2025年 |
5 | 绿色农业气象服务能力提升 | (1)选择涉农部门“四情”调查基地,布设10个农业气象综合观测站。 | 2022—2025年 |
6 | 全域旅游气象服务能力提升 | (1)在全市4A级以上国有旅游景区布设大气负离子、大气电场仪、紫外线观测、实景观测等观测设施。 | 2022—2025年 |
7 | 人影服务保障能力提升 | (1)完成全市三县一区地面自动化作业设备升级,开展4个固定作业点标准化建设,完成贵池区墩上河口村标准化作业点搬迁。 (2)在市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建设人影弹药标准化存储仓库。 (3)在升金湖布设微波辐射计、微雨雷达、二维视频雨滴谱仪等观测设备,开展生态修复型人影作业试验。 | 2022—2025年 |
三、台站基础能力提升工程 | |||
8 | 建设面向社会的气象科普基地 | (1)市级围绕本地常见气象灾害,运用5G、大数据、VR虚拟现实等技术建设多功能气象科普展馆,提升气象科普效果。 (2)东至县气象局依托气象观测基地,联合相关部门和企业,建设东至县气象天文生态科普基地。 | 2022—2024年 |
9 | 市县级气象台站智慧园区提升建设 | (1)市气象局、东至县气象局实施“新基建”下台站智能化改造工程,建设智慧园区管理系统。 | 2025年 底前 |
10 | 市级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功能优化建设 | (1)实施防灾减灾中心业务楼升级改造。 (2)建设池州市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用房和永久性围墙。 (3)建设青年职工周转用房。 (4)实施大院绿化和业务用房气象文化氛围提升项目。 | 2022年 -202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