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来源:黄山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1-10-11 浏览量:10

各区、县人民政府,黄山风景区管委会,黄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市直和驻黄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黄山市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黄山市气象局        黄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 年10 月9日

目    录

 

黄山市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前言

第一章 发展形势

一、“十三五”时期气象事业进展与成效

二、“十四五”时期气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第三章 主要任务

一、构建精细普惠的现代化气象服务体系

二、构建智慧精准的现代化气象业务体系

三、构建开放协同的现代化科技创新体系

四、构建科学完善的现代化气象治理体系

第四章 重点工程

一、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提升工程

二、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能力提升工程

三、生态文明气象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四、乡村振兴气象支撑能力提升工程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建立合作机制

三、完善人才保障

四、强化财政保障

附件 

一、黄山市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工程项目表 21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根据《全国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安徽省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2021年—2025年)》《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更美丽更富裕更文明现代化新黄山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编制了《黄山市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是未来五年黄山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形势

 一、“十三五”时期气象事业进展与成效


过去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安徽省气象局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全力推进《黄山市“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确定的“智慧气象服务系统建设工程”等四大工程建设,主要任务基本完成,发展目标基本实现。

(一)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投入建设资金1568万元,建成各类气象监测站点213个,地面气象观测全面实现自动化,站点间距由7.2千米加密至6.8千米,单雨量站点间距达3.5公里,实现乡镇全覆盖。歙县、黄山区气象局完成业务平面改造,休宁县、黟县气象局完成气象探测与防灾减灾预警中心能力提升项目建设,祁门县国家基本气象站完成搬迁工作,黄山风景区新一化天气雷达完成双偏振雷达升级改造,黄山市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及智慧气象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二)气象预报预警水平逐年提升。气象预报实现了从站点、落区到格点、数字的跨越,智能网格预报正式业务运行,气象要素预报产品空间分辨率达3千米,最高分辨率可达1千米;时间分辨率0-24小时1小时间隔、逐小时更新,1-10天3小时间隔、逐12小时更新;气候预测空间分辨率可达50千米。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稳定在90%左右,最低气温准确率达到87%。气候预测准确率降水达到76%、气温达到82%。2020年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85%,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38分钟。

(三)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持续增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完善,基层防灾减灾“六个一”基本能力建设全覆盖。台风、暴雨、低温雨雪冰冻、干旱等重大灾害性天气实现不漏报。成立黄山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实现重大气象灾害全网快速发布。率先在全省开展地质灾害实时定向预警发布工作。全市25个乡村、社区成功申报全国或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四)公共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优化升级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监测预警系统,道路交通气象服务技术体系更加完善。完成5个县(区)乡村振兴气象服务专项建设,推进祁门红茶、三潭枇杷等特色农产品“气候好产品”评价工作,利用“惠农气象”为90%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直通式智慧气象服务,实现农业种、管、收全过程气象保障服务。“十三五”期间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平均为91分,其中2020年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达93分,创历史新高。

(五)生态气象保障能力有效增强。建成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固定作业点1个,流动作业点7个,地面增雨烟炉13个、增雨火箭发射架7台,人工影响天气保障能力达85%。人工增雨助力抗旱蓄水、改善空气质量、森林防灭火、服务重大活动等作业实现常态化。建立旅游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开展“塔川秋色”观赏预报、大众摄影指数预报等特色旅游气象服务工作。创新气象旅游融合发展,推进黄山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歙县三阳镇等七地入选“安徽避暑旅游目的地”。出台《黄山市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开展黄山市高新区区域气候可行性论证。 

(六)气象人才科技创新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比例由“十二五”末66%增加到81%,高级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比例由“十二五”末的5%提高到10%。连续举办三届“徽州百工”气象业务技能竞赛,6人获“黄山市技术能手”。休宁县气象局杨勇完成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共主持安徽省气象科研项目11项,黄山市科技项目2项,自立项目40余项,取得科技成果12项,发表学术论文44篇,取得软件著作权1项。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空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协同推进气象科技创新。

(七)气象事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气象现代化纳入市辖县政府绩效考核。印发《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更美丽更富裕更文明现代化新黄山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气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防雷减灾体制和业务技术体制重点领域改革。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得到有效落实, “十三五”期间落实财政资金1085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7726万元,比“十二五”增长52%,市县两级财政投入是3124万元,比“十二五”增长203%。

(八)党的领导和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持续加强全省气象系统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大力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政治功能不断增强。五年来,全市气象部门获地方党(工)委表彰的先进集体3个、先进个人10人,1人获“全国气象部门优秀共产党员”,3人获“安徽省防汛救灾先进个人”。全市有全国文明单位1个,新增省级文明单位1个,省级文明单位达3个,市、县级文明单位实现全覆盖,市气象台气象服务室获“安徽省巾帼文明岗”称号,3人获“黄山市五一劳动奖章”。

“十三五”时期,黄山气象事业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对照全国、全省先进水平和我市安全与发展需求,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困难和瓶颈制约。一是气象监测站网布局需进一步优化。新安江流域、库区、山区等气象灾害和次生灾害易发多发区的气象监测能力仍显不足。中小尺度强天气系统垂直探测能力较弱,智能协同观测格局尚未形成。二是灾害性天气预报精准性仍需提高。突发性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灾害风险预警、评估技术存在短板。农村地区雷电灾害监测预警及防护基础薄弱。三是气象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比较突出。生态、旅游、农业、交通、林业等专业气象服务技术和保障能力需要强化。四是气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成果对气象业务支撑仍然不足。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不够。五是公共财政保障不足。与先进地市相比,支撑气象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投入还有较大差距。

二、“十四五”时期气象发展面临新的形势

迈入新发展阶段,迫切需要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气象现代化。气象事业是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公益事业,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重要指示,指明了新时代气象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任务,是新时代气象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气象局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气象强国的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提出了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的目标要求。市委发出了全面建成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动员令。立足新发展阶段,只有加快推动我市气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气象现代化,才能充分发挥好气象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贯彻新发展理念,迫切需要创新驱动和深化改革,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推动黄山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遵循发展规律,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气象事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努力提高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坚持创新发展,要求我们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突出创新的核心地位,利用黄山大力实施“科创+”加快建设创新型黄山新机遇,加快气象科技创新,提升重大战略气象服务保障的科技支撑能力,努力在大气环境立体探测新安江流域气象、生态旅游气象、交通气象、农业气象等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在业务、服务和管理创新上取得新进展。坚持协调发展,把协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抢抓黄山“融杭接沪”,全面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协同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气象保障能力,并着力解决我市气象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坚持绿色发展,把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围绕我市打造美丽中国美好安徽建设先行区,强化气象科技支撑,保护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气象保障能力建设。坚持开放发展,把开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充分利用政府、部门、社会资源,构建省、市、县联动、多部门共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机制。坚持共享发展,把共享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不断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提供更加普惠智能、便捷高效的服务产品,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提高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服务保障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做好气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要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市委提出“开放+”“科创+”“旅游+”、美丽乡村、平安黄山建设等,这都要求我们坚持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为出发点,以推动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战略方向,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黄山气象的担当。要加快补齐我市气象监测能力不足、气象服务供给结构不能完全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服务品种和质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气象需求等方面的短板。优化气象业务服务布局,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天气气候并重,聚焦新安江流域安全、生态旅游安全、城市防洪安全、农业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不断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坚持趋利避害并举,聚焦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生态评估等方面,提升绿色发展气象保障服务能力。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把黄山气象事业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及市委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气象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以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进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积极构建精细普惠的气象服务体系,智慧精准的气象业务体系,开放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科学完善的气象治理体系,为黄山建成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提供更加有力的气象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对气象事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2.坚持创新驱动。以需求为导向,聚焦气象关键技术,充分运用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保障能力。

3.坚持系统发展。着眼于全市气象发展一盘棋,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和协同性推进,统筹利用中央和地方资源,加强市县协同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4.坚持深化改革。健全黄山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破解影响和制约推进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的难题,着力激发气象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

5.坚持统筹开放。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气象事业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交流合作,构建气象发展新格局,推进气象信息资源更好共享和应用。

三、发展目标

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对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战略任务,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支撑保障作用更加凸显。到2025年,建成更加完善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业务体系、创新体系、治理体系,气象现代化水平达到全省第一方阵。在流域气象、旅游气象等领域达到全国领先地位。(具体目标见附表)

“十四五”时期气象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

2020年

2025年

1

气象灾害监测率(%)

80.9

85

2

智能网格预报准确率(%)

83

85

3

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分钟)

38

45

4

气候预测准确率(%)

76

78

5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分)

>90

>90

6

气象服务公众覆盖率(%)

99

保持99以上

7

人工影响天气保障能力(%)

85

100

8

信息共享率(%)

77.1

84

9

科技创新成果产出(分)

44.2

50

10

气象人才保障度(分)

81

85

11

气象标准化水平(分)

78

85

 

第三章 主要任务

 

一、构建精细普惠的现代化气象服务体系

(一)夯实综合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优化暴雨、台风等重大气象灾害监测识别评估指标体系,完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提升重大气象灾害风险定量化评估业务能力。针对中小河流、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农业、林业、交通等重点领域,提高气象影响预报及气象次生灾害风险预警业务能力。建设新一代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发展应急广播等预警信息快速传播手段,建立社会全媒体资源快速精准传播体系。加强农村多雷击地区雷电防护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雷电灾害防范能力。推进气象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健全气象科普宣传长效机制。

(二)提升生态文明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强化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状况气象监测、生态风险气象预警、生态经济气象支撑、生态治理气象保障服务。开展气候变化对重大工程和城市规划等评估认证,推进风能、太阳能资源精细化评估。加强最新高分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开展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保障能力,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气象服务保障能力示范建设。积极挖掘生态资源,全力服务“大黄山国家公园”创建,全面推进 “中国天然氧吧”“安徽省最佳避暑旅游目的地”等气候标志品牌创建。服务地方需求,为我市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成效科学评估和区域和城市碳汇潜力监测评估提供技术支持。

(三)提升乡村振兴气象服务保障能力。优化完善农业气象观测网络,推进气象、农业农村部门间设备共建、数据共享,依托两部门试验站网和平台,联合开展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及种业等气象服务技术研发和产品应用。围绕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需求,开展茶叶、果品、设施农业等特色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评估及灾害防控、关键农事活动农用天气预报等服务。强化市、县气象部门联动,为“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提供针对性服务。发展农业农村气候资源挖掘利用、农业天气指数保险等服务。

(四)提升气象赋能高质量发展服务能力。实施“气象+”行动,推动气象融入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气象服务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优化全链条气象服务业务流程。推动气象服务纳入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加强趋利增值型旅游气象服务产品研发,开展旅游与康养特色气候资源评价,助力泛旅游产业发展。面向公众衣食住行健康等需求,开展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分众化气象服务,创新公众气象服务业态和模式。引导气象服务消费,打造气象服务社会化发展基础支撑平台,支持社会、市场等多元力量开展气象服务。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实现气象为国防建设由应急保障向常态保障转变。

二、构建智慧精准的现代化气象业务体系               

(五)发展立体化、高密度、精密化的气象观测。补齐新安江流域、库区、山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等气象灾害和次生灾害易发多发地区气象监测短板,优化升级地面自动气象站网。完善天气雷达观测,建立地基遥感廓线观测,深化气象卫星、高分卫星气象监测产品运用。以服务碳达峰碳中和为重点,增强气候及气候变化观测能力,开展温室气体及碳观测、臭氧立体观测、大气辐射观测。加强部门协作,强化农业、交通、雷电、风能太阳能、重点领域等专业气象观测能力建设。强化智慧协同观测及观测数据应用,加强运行保障与科技支撑能力建设,提高综合气象观测数据质量和效益。

(六)发展无缝隙、递进式、精准化的气象预报。利用双偏振多普勒雷达资料开展定量估测降水,提高降水预报的准确性、提前量和精细化水平。发展基于影响的预报和基于风险的预警业务,完善覆盖延伸期、长期、中期、短期及短临的无缝隙、递进式预报产品。构建多尺度灾害性、极端性、高影响天气以及重大气候事件、气候异常的客观化、概率化预报预测系统,打造智能型、协同性、开放式的气象综合分析与预报服务平台。

(七)发展全自动、全覆盖、精细化的气象服务。完善黄山市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提升数据统一加工、存储、管理、分析与服务支撑能力。增强气象通信能力,实现海量数据高效传输,推进行业部门间数据交换共享和社会化数据汇交共享。建设市级融媒体气象服务中心,打造全市公众气象服务新媒体矩阵,建立全媒体气象信息传播体系,实现市、县政务媒体、主流媒体权威气象声音全接入。以气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为基础,实施“气象+行业”行动,为应急、自然资源、水利、旅游、农业、林业、教育、生态环境、交通、住建、卫健、地震、消防救援等重点行业提供数字化气象服务产品,深度融入各行业智能化决策平台和运营管理系统,实现全过程实时交互、全链条在线服务。

三、构建开放协同的现代化科技创新体系

(八)加强气象关键技术研究。加强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与气象融合应用,大力发展智能数字气象业务。聚焦数字化预报技术,发展短临、短中期和延伸期精细化数字预报技术,研发气候灾害和极端气候事件精细化预测技术。聚焦智慧气象服务,发展用户需求智能感知、气象信息精准推送、气象服务产品智能制作、气象服务行为智能分析等技术。聚焦旅游气象服务,开展面向旅游安全和旅游气候资源挖掘的气象服务技术研究。聚焦流域气象服务,开展新安江流域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技术研究,发展流域生态治理气象监测评估技术。聚焦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开展生态改善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和研究试验。

(九)完善科技创新协同机制。持续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和科研立项模式,强化科技人才政策激励,提高科研业务质量和服务效益。强化省市合作,加强与安徽省气象局、周边地市气象局科技、人才等方面合作,建立区域协同生态保护、防灾减灾、人工影响天气、旅游安全、农业、交通等气象服务关键技术研究。加强部门内外、行业相关科技力量之间的协同协作,调动政府、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力量积极参与,打造气象科技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和跨行业协同创新,推动成果转化应用。

(十)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强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保持和提升气象科技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多岗位互动交流,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快优秀青年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热爱气象、勇于创新发展的气象领军人才、首席气象专家、青年气象英才和气象后备人才,为气象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到“十四五”末,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达98%以上,高级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15%以上,至少1人取得正高级职称。 

四、构建科学完善的现代化气象治理体系。

(十一)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切实履行“放管服”改革各项职责。落实“标准地”改革任务。实施好行政审批“双公示”“好差评”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体系建设。构建“云+端”的气象技术体制、大数据为中心的气象业务体制。优化市、县业务服务布局分工和流程。拓展服务领域,提升供给能力,打造服务品牌。分类推进专业气象服务发展,完善专业气象服务机制,鼓励和引导多元主体提供气象服务。规范气象国有企业运行机制。

(十二)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进一步推进地方性气象法规体系建设,着力推进社会关注、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立法项目。加强气象部门自身建设,切实增强法治观念,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和依法推进气象事业发展理念。依法履行气象管理职责,利用大数据和气象标准加强对事业、企业、行业的服务和监管。提高气象普法实效,营造与气象法治建设相适应的社会氛围。

 

第四章 重点工程

 一、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提升工程


(一)气象监测系统完善工程建设。升级和完善屯溪国家基准气候站、祁门国家基本站气候观测设备,开展乡镇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网优化和升级改造。围绕服务需求,部署建设双偏振雷达、相控阵雷达、激光雷达、三维闪电定位仪、大气电场仪等设备,建立地基遥感廓线观测系统、GNSS/MET水汽观测系统,实现温度、湿度、风、水凝物、云和气溶胶的垂直协同连续观测,探索应用无人机和小卫星的空基天基气象探测,形成流域立体精密观测网。建设徽州区标准化国家气象观测站,实现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全覆盖。配套建设黄山新机场对比观测实验站。

(二)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工程建设。构建数据与应用、服务深度融合的算法平台,研发气象数据业务支撑系统,全面提升数据处理分析能力。研发本地数值预报模式,开展多模式和分类型的效果检验评估,着力提升本地高时空分辨率和多要素预报的精准度。完善黄山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建设。强化智能气象预报预警和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能力,建设灾害性天气临近智能预警业务平台和流域面雨量精细化预报预警业务系统,构建与应急、水利、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互动共享的气象风险预报预警系统。

二、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能力提升工程

(三)新安江流域气象服务保障工程建设。建设完善高密度、多要素、智能化的中小尺度气象监测系统,推进规模适度、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新安江流域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建设,以满足新安江流域防洪、城市防涝、地质灾害防范、生态气象服务的需求。细化新安江流域面雨量预报预警、长期预报、短期气候预测和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工作。

(四)交通恶劣气象条件监测预报预警工程建设。围绕全市主要公路(重要的桥梁、隧道、地质灾害点)及水路建设针对交通安全的气象监测设备,提升恶劣气象条件监测能力,形成一体化全域覆盖交通气象监测网和多部门信息共享平台。研发黄山市交通气象信息服务与预警平台,实现恶劣气象条件实时监测、智能分析和定向预警。

(五)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围绕山区气象防灾减灾特点,推进全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和黄山数字气象科技馆建设, 加强气象科普创新团队建设,打造黄山气象科普品牌。强化气象防灾减灾和农村防雷安全科普宣传,提升气象科普的社会效益。完善气象科普管理机制,加快科研成果向科普产品的转化。 

三、生态文明气象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六)生态气象服务提质工程建设。建立气象、生态、林业、农业、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生态气象监测共建共享机制,建设负氧离子监测站网、温室气体及碳观测网、臭氧垂直廓线监测系统和大气辐射观测系统等,提升生态系统保护气象综合监测服务能力。推进气象与生态部门的数据共享、会商研判和应急联动,联合开展臭氧粒子、酸雨污染防治等基础研究,建立突发环境事件气象预报服务平台,开展输入型大气污染物跟踪监测、区域传输预警和气象条件对主要污染物影响的定量评估。做好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月潭水库提质增效等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七)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建设。聚焦生态环境、水库蓄水、森林防火、农业干旱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区域,优化探测装备布局。建设黄山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可视化平台,实现作业过程、作业装备和人员动态全流程实时监管。按照服务需求,完善作业点功能布局,加快标准化固定作业点和增雨焰炉设施建设,完善弹药存储与安全管理。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试验示范基地,联合开展云雾观测、人工增雨(雪)、改善空气质量等生态修复型人影研究试验和关键技术攻关。

四、乡村振兴气象支撑能力提升工程

(八)特色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建设。更新歙县、祁门县国家级农业气象观测站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系统,建设遥测式区域土壤水分观测系统。在各县(区)选取1-2种特色经济农作物,建设作物气象自动观测系统,形成覆盖全市的农业生态系统综合观测网。开展农业气象环境、灾情、墒情等标准化特色农业气象智能观测,制定本区域农业生态系统智能观测规范与标准。建设皖南山区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开发黄山市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系统,推进5G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中的融合应用,提升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水平。

(九)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开展农村气象灾害风险调查、风险识别、研判和区划,完善山洪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提升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和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预警能力。开展气象预警信息多平台跨接融合项目的实施,实现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和气象灾害风险预警系统与农村广播“村村响”等系统无缝对接。强化乡镇气象信息员技术培训,提升气象信息员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开展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产品。大力推广农村防雷实用技术,提升农村防雷减灾能力。

(十)农村雷电防护示范工程建设。结合本区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整理归纳近年雷电灾害统计数据,选取雷电灾害发生较频繁和严重的乡村区域,对易发生或已发生过雷击灾害的公共建筑物、古文化建筑进行直击雷防护装置改造,并配套建设雷电感应防护装置。示范建设野外雷电防护应急避雷亭及区域性防护仿生树避雷针,预防野外劳作雷击事故的发生。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对气象事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在气象事业发展中“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领导作用。建立健全规划有效实施的保障机制,实施清单式管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完善对规划实施的全过程监督评估与动态修订机制,提高科学化水平。

二、建立合作机制

做好本规划与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协调。深化安徽省气象局与市政府合作共建机制,完善联席会议制度,推进规划有序落实。深化气象、应急、自然资源、水利、文旅、农业农村、林业、教育、生态、交通、住建、卫健、地震、消防救援等部门在灾害防御、专业服务、工程建设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开放交流合作,完善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人才交流等配套政策措施。

三、完善人才保障

加强气象高层次科技人才选拔培养,建设一支热爱气象事业、勇于创新发展的优秀气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抓好气象业务科技关键领域科技创新攻关。加大本规划实施过程中涉及的气象及相关专业高层次专业人才引进力度。优化气象人才培养、评价、激励政策,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四、强化财政保障。

完善气象双重领导和与之相适应的计划财务体制,建立气象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清单,积极向上争取中央财政投入。强化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更好地发挥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鼓励社会资源参与气象服务供给。加强气象重点工程项目的总体设计和建设内容的科学论证,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强化重点项目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


附件:

黄山市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工程项目表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建设内容

预计完成时间

一、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提升工程


(一)

气象监测网络系统完善工程建设


1

天气雷达、地基遥感廓线观测系统、GNSS/MET水汽观测系统建设工程

购置双偏振雷达、相控阵雷达、激光雷达以及地基遥感廓线雷达、GNSS/MET水汽观测仪、三维大气电场仪、闪电定位仪等设备,配套建设基础和网络设施。

2022—2025年

2

气象监测站网优化及升级改造工程

优化监测站网布局,对全市气象观测站点进行升级改造,围绕新安江流域、库区、山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等气象灾害和次生灾害易发多发地区增设气象监测站点。

2021—2023年

3

徽州区国家气象观测站建设工程

按国家级站点标准建设25*35米观测场,配套建设300平方米业务用房。

2023年  底前

4

黄山新机场对比观测实验站建设工程

按照对比观测要求,建设对比观测实验站,配套建设简易业务用房。

2022—2024年

(二)

气象预报预警能力提升工程建设


5

黄山市数值预报模式开发与检验评估

基于WRF数值模式开发本地数值预报模式,建设市县一体精准预报服务平台,开展多模式(EC细网格、GRAPES_GFS和华东模式)与本地模式预报效果检验评估。

2021—2023年

6

黄山市气象风险预报预警系统

基于气象灾害风险普查信息,建立本地气象灾害风险预报预警模型,整合应急、水利、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资源,建设集智能分析、实时预警、资源共享、融媒体制作发布等一体气象风险预报预警服务系统。

2022—2024年

7

黄山市气象大数据服务系统

依托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天擎”系统,优化升级黄山市气象大数据服务系统,形成“数算一体”的“云”+“端”气象服务新模式,提升数据分析、处理和服务能力。

2022年  6月前

二、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


(三)

新安江流域气象服务保障工程建设


8

新安江流域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建设

围绕新安江流域气象服务需求,建设中心业务用房以及共享网络中心机房、业务平面、视频会商系统等。

2022年 底前

(四)

交通恶劣气象条件监测预报预警工程建设


9

全域覆盖交通气象监测网建设

围绕全市主要公路(重要的桥梁、隧道、地质灾害点)及水路建设针对交通安全的气象监测设备(观测要素包括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降水、能见度),提升恶劣气象条件监测能力。

2021—2025年

10

智能交通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研发黄山市交通气象信息服务与预警平台,实现恶劣能见度实时监测、智能分析和定向预警。

2022年 底前

(五)

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11

气象科普馆

围绕本地常见气象灾害,运用5G、大数据、VR虚拟现实等技术建设多功能气象科普展馆,提升气象科普效果。

2022—2024年

三、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六)

生态气象服务提质工程建设


12

生态气象观测系统

围绕生态气象服务需求,建设负氧离子监测站网、温室气体及碳观测网、臭氧垂直廓线监测系统和大气辐射观测系统等,提升生态系统保护气象综合监测服务能力。

2021—2024年

13

臭氧监测与突发环境事件气象预报 预警系统

整合部门资源,通过共建共享建设臭氧垂直廓线监测系统,联合开展臭氧粒子、酸雨污染防治等基础研究,建立突发环境事件气象预报服务平台,开展输入型大气污染物跟踪监测、区域传输预警和气象条件对主要污染物影响的定量评估。

2024年 底前

(七)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建设


14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可视化平台

建设本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实现作业过程、作业装备和作业效果等全流程实时监控。

2022年 底前

15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网建设

按照人影作业标准化要求和服务需求,在每个县(区)建设1-2个固定标准化作业点。在各县(区)新建8-10增雨焰炉,形成密集增雨作业网。新建1个市级人影装备和弹药临时存储库。

2021—2024年

16

人影试验示范基地

建设实验示范基地,联合开展云雾观测、人工增雨(雪)、改善空气质量等生态修复型人影研究试验和关键技术攻关。

2024—2025年

四、乡村振兴气象基础支撑能力提升工程


(八)

特色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建设


17

农业生态系统综合观测网建设

更新歙县、祁门县国家级农业气象观测站自动土壤水份观测系统,建设遥测式区域土壤水份观测系统。选取本地特色茶叶、菊花、枇杷等农产品,建设作物气象自动观测系统,开展农业气象环境、灾情、墒情等标准化特色农业气象智能观测和服务。

2022—2025年

18

皖南山区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建设

建设皖南山区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开发黄山市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开展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评估、气候好产品评价等技术研究和服务。

2021—2023年

(九)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19

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多部门资源,通过共建共享,建设覆盖全市农村的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快速传播和气象科普宣传设施,提升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2021—2023年

(十)

农村雷电防护示范工程建设


20

农村雷电防护示范工程建设

选取雷电灾害发生较频繁和严重的乡村区域30栋易发生或已发生过雷击灾害的公共建筑物或古文化建筑,进行示范性直击雷防护装置改造,并配套建设雷电感应防护装置。建设20处野外雷电防护应急避雷亭及区域性防护仿生树避雷针,预防野外劳作雷击事故的发生。

2022—2024年

黄山市气象局黄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黄山市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docx,黄山市气象局黄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黄山市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