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县人民政府,黄山风景区管委会,黄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规划》已经市政府第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8年6月19日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法院,市检察院,黄山军分区,驻黄各单位,各群众团体。
2018年6月21日印发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规划
2018年6月
目 录
前 言 1
一、规划背景 3
(一)发展现状 3
(二)环境分析 6
二、总体要求 9
(一)指导思想 9
(二)发展原则 10
(三)总体思路 12
(四)战略定位 13
(五)发展目标 14
三、打造全域生态保护体系,夯实绿色发展生态本底 20
(一)科学绘制黄山新安江流域发展生态红线 20
(二)全面加强示范区内生态修复 22
(三)全面推进示范区污染防治 26
四、培育高效生态产业体系,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29
(一)科学谋划多业态产业体系 29
(二)重点培育七大主导产业 32
(三)加快培育生态经济新型业态 46
(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48
五、构建空间布局体系,建设宜居宜业生态家园 50
(一)严格功能分区 50
(二)打造生态经济产业空间布局 52
(三)打造特色生态经济产业园区 57
(四)全面提升城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58
(五)加快重点镇与美丽乡村建设 60
六、完善生态经济制度体系,促进区域协调持续发展 61
(一)全面推进生态经济示范先行先试 61
(二)建立跨区域合作协调机制 64
(三)建立生态保护开发工作机制 65
(四)生态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 67
七、保障措施 69
(一)加强组织领导协调 69
(二)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69
(三)加强规划监督考评 70
(四)强化重大项目建设 70
前 言
党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高度,并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面对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更高要求,面对现代化建设日益趋紧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日益强烈的诉求和期待,建设生态经济示范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新安江流域保护与发展工作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成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国家建设生态文明战略全局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出发,建设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是落实“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是深入实施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抓手,是贯彻落实安徽省“绿色发展行动”、“三河一湖一园一区”生态文明样板工程的具体体现,是在黄山市生态保护巨大成就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重要路径,是加快建设黄山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积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关键支撑,对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加快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先行区、建设更美丽更富裕更文明的现代化新黄山具有重要意义。建设好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有利于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为国家江河流域绿色开发提供良好示范。
本规划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等文件为统领,以国家部委、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文件为指导,以黄山市十三五规划等为依托,并与《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黄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黄山市各区县、各职能部门十三五规划等相衔接。
本规划地域范围涵盖黄山市全境,面积约为9807km2,是指导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和编制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以近期2017~2020年为重点,远期为2020~2025年。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现状
1.生态环境本底状况
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黄山市是长三角和安徽省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生态条件优越,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是重要的自然生态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旅游区。全市森林覆盖率82.9%,比全国平均水平(21.66%)高61.24个百分点,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空气质量优良率97.3%,地表水优质率保持100%,比全国平均水平(57.3%)高42.7个百分点,稳居全省第一。现有各类木本植物1104种,占全省木本植物总数的83.7%;各类脊椎动物490种,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物种有28多种,被誉为“华东地区物种基因库”。境内新安江上游是千岛湖主源,入湖水量占千岛湖总水量的60%以上,太平湖是全国水质最好的湖泊之一。
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黄山市是全国第一个拥有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地和世界地质公园的城市,是著名的旅游名城,旅游资源品位高,密度大。全市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街、名镇、名村19处,中国传统村落43个。此外,黄山市是徽商故里,徽文化发祥地,“程朱理学”、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徽派盆景、徽州“四雕”以及徽剧、徽菜、徽墨、歙砚等,无一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园中的瑰宝。徽州村落布局、徽派建筑、水口园林、村规民约等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理念,生态文化深入人心。
独特的中医药资源。黄山市是中医药资源大市,新安医学的发祥地,历史上名医辈出、代不乏人,是传统中医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最好的地域之一,也是历代中医名医世家数量最多的地域之一,具有丰富的中医药历史、文化、生态和自然资源,发展基础坚实。新安医学作为黄山市独具特色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突出、地位特殊。
生态文明建设初见成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加强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先后出台了《安徽省黄山市创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方案》、《黄山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关于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先行区实施方案》、《黄山市贯彻落实安徽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纲领性文件,成立了黄山市生态强市建设领导小组、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等组织机构,示范区建设制度保障有力。黄山区、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获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黄山风景区入选首批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在全省率先实施农药集中配送,全面完成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任务,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国家低碳城市试点。
生态资源产业化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黄山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努力开发生态产品,绿色食品成为黄山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生态农业试点区、无公害食品和绿色产品基地等,逐步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生态化。深度开发生态旅游,依托黄山、新安江环境优势,加强对徽文化的挖掘,以旅游、文化产业为代表的三产服务业不断壮大,其生态友好的产业特质不断凸显。在第二产业中,黄山市全面推进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全部关停整治,区域生态循环经济体系显著加强,资源集约综合利用水平,正逐步实现工业经济生态化。
2.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2016年,黄山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57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4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225.2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295.2亿元,增长8.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8:39.0:51.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7%、42.6%和54.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897元(折合6308美元),比上年增加3103元。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2.0%。财政收入99亿元、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597.7亿元、增长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3.1亿元、增长11.4%,外贸进出口总额6.5亿美元、增长3.1%。全年旅游接待量5187.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50.1亿元,分别增长11.2%和12.3%,其中,入境游客215.2万人次、增长10.3%,过夜登记游客855.8万人、增长6.9%。
在城乡建设中,黄山市围绕打造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加强城市设计,强化规划管控。中心城区“一环三片”格局初步拉开,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99.41平方公里,黄山经济开发区、歙县经济开发区是全省产城一体融合发展试点。城镇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成功摘取中国人居环境奖。在全省率先启动美丽社区建设。
(二)环境分析
1.面临的机遇
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从国家战略来看,生态文明建设上升成为国家战略,中国已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继“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十八大党章后,大量明晰、可操作的生态环境保护细节,首次出现在十九大报告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被细化为多方面的具体部署。党中央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持续推进并写入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国务院《关于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在保护中求发展,探索江河流域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实践经验,成为新时期新安江生态保护发展的必然选择。
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生态环境的迫切需求成为生态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从生态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社会总体进入小康,很大一部分人开始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其中就包括生态环境良好、生命健康。公众对优美的环境、清洁的水源、洁净的空气以及优质农产品等生态产品的需求逐步增加,生态产品的稀缺性进一步凸显,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最迫切的民生需求。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追求将成为未来黄山生态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产业转型与消费升级使得生态经济发展显得紧迫而必然。随着国家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有序推进,这将有利于黄山市努力将绿色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以产业结构优化推动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加快构建生态有机的绿色农业体系、环境友好的绿色工业体系、集约高效的绿色服务业体系,逐步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考核体系,努力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区域政策平台为生态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十八大以来,安徽省深入实施创新型生态强省战略,致力于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支持创建新安江生态示范区。制定了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并专门明确了安徽省绿色发展行动实施方案,特别强调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在安徽省“三河一湖一园一区”生态文明样板工程施工方案中,着重提出要推进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构建皖南山区绿色生态屏障,根据新安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这为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指引。这些已有的工作,为全面系统地推进黄山市生态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更为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搭建了良好的工作平台。
2.存在的问题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黄山市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偏低,总体属中部欠发达地区。流域内的歙县、休宁、祁门是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流域内上下游发展水平相差较大,上游发展愿望强烈。此外,修建新安江水库的移民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彻底解决,由于山多地少,移民生产资料缺乏,移民区陡坡耕种比较普遍,水土流失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由于产业结构和布局还不尽合理,真正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还存在着较大困难。
生态资源资本化机制建设较为滞后。黄山市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但真正转化为生态资本,有效实现经济价值的却很少,生态经济与经济价值严重不对称。在以往发展中,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只注重生态系统服务的市场价值,忽略其生态效益及其价值,缺少对生态系统的应有保护和投入,导致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时有发生。而近些年,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崛起,各界又重点关注黄山的生态效益和价值,限制其开发生态的直接市场价值,但对其又无法提供足额的补偿。这种矛盾使得黄山生态资源资本化变得更加困难。在实践中,黄山市在生态资源直接利用、间接利用、使用权交易、生态服务交易、发展权交易、产业化等活动中也没有形成有效的发展模式,生态资源资本化机制建设较为滞后,这都是未来生态经济发展的阻碍。
流域生态环境压力依然较大。新安江流域降雨量总体较为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当枯水季节上游来水量锐减,直接影响水环境容量和水体自净能力,生态环境保护形势趋于严峻。黄山市以山区地貌为主,坡度较大,暴雨径流冲刷力强,水土流失问题不断加剧。随着人口和消费水平增长以及城镇化速度加快,生活污染产生量不断上升,农业面源污染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日益凸显。
产业转型升级需进一步加快。黄山市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但仍存在着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传统发展模式和思路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总体上新旧动力转换青黄不接,旅游服务业业态单一、总体竞争力有下滑趋势,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未能完全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在生态经济发展上,新兴业态培育能力不足。核心的生态旅游产业,产品老化,竞争力不强,国内外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面临着转型升级、不进则退的严峻挑战。这迫切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中高端绿色产业体系,全面构筑黄山生态经济新优势。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认真贯彻执行安徽省“三河一湖一园一区”生态文明样板工程中对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决策部署及安徽省绿色发展行动实施方案,明确“1-2-3-4-7”发展战略,以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为前提,以科学构建生态经济体系为核心,探索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着力构建山水相济、人文共美的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为我国江河流域生态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二)发展原则
1.坚持生态优先,严格保护
在黄山市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摆在首要位置,把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在环境保护与发展中,把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努力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
2.坚持水陆统筹,系统优化
在环境保护中,强化联防联控,加强源头控制,全面推进新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统筹推进工矿企业、城镇生活、畜禽养殖、农业面源等污染治理。在产业发展中,要结合生态红线划分,实施生态空间管控,从陆地、江河互动协调的生态大格局出发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统筹水生生态文明与陆生生态文明建设,两者齐抓共建,全面推进生态修复与保护。
3.坚持绿色发展,重点突破
牢固树立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明确发展定位,发挥生态优势,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中找到最佳结合点、在生态底线与百姓增收底线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经济社会要建立在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生态环境受到严格保护的基础上,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体系。
4.坚持系统联动,区域协调
将发展经济与发挥黄山生态优势相结合,立足区域内特色资源、文化历史、产业禀赋,因地制宜,构筑特色发展平台,发展特色产业经济,塑造区域整体竞争优势,提升区域发展水平。加强新安江上下游区域联动,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创新黄山与浙江等区域的联动机制。建立黄山市各区县联动机制,从市级层面对所属区县的生态经济进行统筹安排,强化资源整合、政策支持、项目布点,加大协同推进力度,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
5.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
生态经济发展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引导民间资本推进生态经济健康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强化责任担当,研究破解制约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加快制度建设,突出制度供给,不断释放改革红利,探索构建生态经济现代化治理模式。
(三)总体思路
全面树立与践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理念,在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前提下,科学构建生态经济体系,即:树立一个核心目标,处理好两项关键任务,打造三个产业链条,构建四大支撑体系,着力培育七大主导产业集群。
一个核心目标:在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前提下,在生态保护与建设已取得的巨大成就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打造山水相济、人文共美的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经验和做法,引领全国的生态经济发展。
两项关键任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是生态经济的“一体两面”,二者相辅相成,要统一于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建设实践当中。
三个产业链条:按照经济建设实践与生态本底的远近关系,努力打造原生、共生、伴生三大生态产业链条。坚持“一举多得”的理念,合理对自然生态资源进行直接开发,培育原生产业链;坚持“天人合一”的理念,充分释放优质生态环境的优势培育共生产业链;坚持“一衣带水”的理念,充分利用跨流域合作吸引江浙等长三角地区的各类产业资源落户示范区,培育伴生产业链。最终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和谐统一。
四大支撑体系:通过打造全域生态保护体系,夯实绿色发展生态本底。通过培育高效生态产业体系,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通过构建产业空间布局体系,建设宜居宜业生态家园。通过完善生态经济制度体系,促进区域协调持续发展。
七大核心主导产业集群:重点培育绿色食品、生态旅游、徽文化产业、中医药大健康、汽车电子、新材料、绿色软包装等七大支柱型产业集群。
(四)战略定位
全国江河流域生态经济发展示范区。突出新安江流域和江河生态特色,加快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与和谐人水新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走出一条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生态经济之路。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提高的生态经济示范区,为全国生态经济发展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在发展中树立全国生态经济建设标杆。
长三角地区重要饮用水源地与生态屏障。充分发挥流域生态功能,提高流域水资源保障能力,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引擎之一的长三角地区提供强有力支撑,全力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战略水源地,构建皖南山区绿色生态屏障。
美丽中国生态宜居宜业典范区。黄山市在全面打造生态文明的新形势下,要率先转型升级,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持续稳定提高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民福利水平,在宜居的同时更要宜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以自然水系、山体为背景,营造具有古韵文化特色的山水人居环境,在美丽中国建设中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宜居宜业美丽家园。
生态资产市场化、价值化先行试验区。高度重视新安江上下游跨流域合作基础和优势,构建优势互补、合作互惠的区域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与浙江省探索打造“一衣带水”的产业合作典范。积极探索建立新安江流域生态资产产权制度,进一步深化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合理完成生态价值实现。深入挖掘新安江流域内生态产品,推行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将黄山市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探索生态的资源化、产业化、市场化制度创新,进一步提升和实现生态资源价值。
(五)发展目标
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分阶段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经济区建设。近期到2020年,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在部分重点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到2025年,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全国生态经济发展创造出一批典型经验。
1.近期目标
到2020年,基本形成生态经济体系,基础设施趋于完善,水资源保障能力和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高度融合,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
——生态竞争力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全国领先,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广泛推行,森林覆盖率、水环境和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水体、大气、土壤和流域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良,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新安江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降低,流域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一步提高,流域上下游联防共治机制基本建立,建立与完善皖南山区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森林覆盖率稳定到83%,湿地面积不低于221 km2。生物多样性保持稳定,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
——生态经济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生态经济产业体系初步确立,绿色食品、生态旅游、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徽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比重显著提升,汽车电子、绿色软包装、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市重点支柱产业,生态经济七大主导产业占GDP比重达到70%以上。生态文明程度得到显著提高,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较显著的成效,区域生态经济形成。
——宜居宜业典范城市建设取得成效。积极争创“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基本建成“一核双轴五区十园百点”为骨架的生态经济空间格局,经济、人口布局向均衡方向发展,全市空间开发强度、城镇空间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取得重要突破,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自然秀美。县域经济、特色小镇综合实力和发展动能显著增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6%。
——生态经济制度保障体系基本确立。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在示范区内先行先试,优化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市场化体制机制,建立跨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加强与浙江合作,将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打造成为“一衣带水”的产业合作典范。
2.远期目标
到2025年,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成为全国生态经济样板。生态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成熟,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得到传承和融合,居民幸福指数显著提升,成为全国知名的生态宜居宜业区,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幸福的国家级生态经济区。
——生态保护体系全面建立。流域综合管理能力大幅增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生态环境相关指标继续维持全国领先水平。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湿地保护面积持续稳定,湿地生态功能不断增强,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质量不断提高,水土流失面积持续减少,城镇公共绿地面积不断扩大。
——生态经济体系全面确立。生态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人均经济指标、生态指标走在全国前列。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工业结构显著优化,生态旅游、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绿色食品成为全市主导产业,生态经济七大主导产业占GDP比重达到85%以上。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确立。
——建成现代化宜居宜业中心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成熟,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得到传承和融合,居民幸福指数显著提升,成为全国知名的生态宜居宜业区,与邻近的长三角发达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紧密衔接,发展体制机制深度融合接轨,发展差距全面缩小。
——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成为全国典范,生态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基本形成,生态经济制度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全社会形成绿色价值取向,生态文明理念显著增强。
3.指标体系
《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规划》指标体系以国家、省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规划等为依据,结合黄山市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开展实施情况,包括生态空间、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制度四大类36项指标。
表1 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
指 标 | 2016年值 | 2020年目标 | 2025年目标 | 指标属性 |
一、生态空间 | ||||
1.生态保护红线 | —— | 划定并执行 | 划定并执行 | 约束性 |
2.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 | —— | 划定并执行 | 划定并执行 | 约束性 |
3.城镇开发边界控制线 | —— | 划定并执行 | 划定并执行 | 约束性 |
4.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 | —— | 10 | 8 | 预期性 |
5.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 | —— | 100 | 100 | 预期性 |
6.湿地面积(千米2) | —— | 221 | 221 | 预期性 |
7.森林覆盖率(%) | 82.9 | 83 | 83 | 预期性 |
8.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 | 100 | 100 | 100 | 预期性 |
二、生态环境 | ||||
1.PM2.5年均浓度值(微克/立方米) | 28 | 省下达 | 全国领先 | 预期性 |
2.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95 | 全省领先 | 全国领先 | 预期性 |
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万吨) | —— | 省下达 | 全国领先 | 预期性 |
6.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 —— | 85 | 90 | 预期性 |
7.污水集中处理率(%) | —— | 75 | 85 | 预期性 |
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城市100% 农村— | 城市100% 农村80% | 城市100% 农村100% | 预期性 |
三、生态产业 | ||||
1.人均GDP(美元) | 6308 | 10000 | 14000 | 预期性 |
2.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 | —— | 省下达 | 全国领先 | 预期性 |
3.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 | 省下达 | 全国领先 | 预期性 |
4.拥有国家、省和市创新型(试点)企业数 | 75 | 120 | 300 | 预期性 |
5.旅游总收入(亿元) | 450 | 650 | 1000 | 预期性 |
6.七大生态产业占GDP比重 | —— | 70 | 85 | 预期性 |
7.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 | —— | 5.5 | 10 | 预期性 |
8.秸秆综合利用率(%) | 81.5 | 90 | 90 | 预期性 |
9.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 | 90 | 100 | 预期性 |
10.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 | 40 | 60 | 80 | 预期性 |
11.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千克/亩) | 25.1 | 24 | 23 | 预期性 |
12.单位GDP建设用地面积降低率(%) | - | 21 | - | 预期性 |
四、生态制度 | ||||
1.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 | —— | 完成省任务 | 完成省任务 | 约束性 |
2.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 | —— | 建立并试行 | 全面实施 | 约束性 |
3.绿色发展绩效评价机制 | —— | 建立并试行 | 全面实施 | 约束性 |
4.公众对生态经济发展的满意度(%) | —— | 80 | 90 | 预期性 |
5.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 | 7.5 | 8.0 | 10.0 | 约束性 |
6.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比重(%) | 1.0 | 2.0 | 3.0 | 约束性 |
7.环境信息公开率(%) | 90 | 95 | 100 | 约束性 |
8.公共交通出行比例(%) | —— | 25 | 30 | 预期性 |
三、打造全域生态保护体系,夯实绿色发展生态本
(一)科学绘制黄山新安江流域发展生态红线
1.严守生态安全控制线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要求,依法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并实行严格保护,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台账系统,制定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方案,分区分类开展受损生态系统修复,改善和提升生态功能。强化生态保护红线及周边区域污染联防联治,重点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内河湖综合治理。
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巩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从严管控非农建设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加大永久基本农田建设力度,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和整备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整治,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大土壤改良、地力培肥与治理修复力度,不断提高永久基本农田质量,探索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激励机制。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建立健全“划、建、管、护、补”长效机制,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情况纳入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做到“管得住”“建得好”“守得牢”。
严格城市开发边界管理。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各类新城、新区、开发区、产业园区等,不得在城市开发边界外选址。城市开发边界外的城镇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应符合既有镇(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和农民建房的相关规定。确需在城市开发边界外进行单独选址建设的各类特殊用地,应尽量不占或少占用耕地、湿地和重点生态公益林地,避免占用基本农田。
2.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
结合生态经济发展属性,严格执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3版)》,制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
在第一产业中,将新安江、阊江、太平湖等主要河湖周边迎水面15-25度坡耕地列入禁止种植区域,并逐步取消种植。禁止使用高毒农药,减量使用化肥,水源地周边三公里以内、河流沿线一公里范围内禁止开垦种植,禁止毁林、炼山开垦,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新安江流域范围内全面禁渔,太平湖以大水面增养殖为主体,严禁施肥养鱼,严格控制库湾养殖,禁止利用未经处理的畜禽废弃物发展水产养殖。将林业的“木材采运”列为限制类产业,坚持限额采伐,禁止建设纸浆原料林基地,禁止破坏林地发展中药材养殖,限制消耗林木资源发展食用菌。严格执行《黄山市畜禽规模养殖禁养区划分方案》,逐步实现畜禽养殖有机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在第二产业中,将黑色金属采选、常用有色金属矿采选等采矿业列为禁止产业。将棉丝麻印染精加工等纺织类产业列为禁止类产业。将颜料制造、化纤浆粕制造等列为禁止产业。将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行业列为限制类产业,将采矿业的非金属矿采选和其他采矿业等列为限制类产业,并要积极推进工艺升级,2年内完成矿产生态治理。其他所有非禁止类工业项目只允许进入产业园区发展,在其他地区禁止、限制发展。将电力水生产和供应列为限制产业发展,严格控制水电发展,禁止新建无生态需水保障措施的水电站。
在第三产业中,禁止在河流源头及国家一级公益林和一级保护林地范围内新建旅游酒店宾馆。禁止在核心风景区进行与风景观赏无关的任何建设活动。将房地产业在风景名胜区、一级公益林、重点水源保护区域内列入限制产业。禁止新建和扩建高尔夫球场项目。
3.实施生态环境分区分级管控
以环境主体功能区划落地实施构建“基础骨架”,以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确立“生态高地”,共同形成黄山生态安全总体格局。以保护自然生态安全、维护人居环境健康、保障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等为目标,开展分区分级保护,大力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分层次推进空间用途管制落地。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制约空间开发行为,加快研究制定有利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配套政策,制定差别化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形成符合各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的导向机制,系统提升生态保护水平,不断增强生态服务功能。
(二)全面加强示范区内生态修复
1.加强流域内水生态修复
加强水源地保护。加强两口一源管理,优化取水口、排污口布局规划,划定禁止排污区、限制排污区和河岸生态保护空间,保护饮水和供水安全。改造和扩建现有水源地,新建水源地,提高供水能力,构建以月潭水库、富堨水库、泗洲湾水库等骨干供水工程为依托,面上小型蓄引提工程并举的“以点带面、多源共保”的水资源配置格局。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河道生态需水,逐步开展生态用水调度;制定和完善应急供水水源。健全水源保护区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制度,严格落实饮用水源保护区监管责任,严格执行饮用水源的水质控制标准,依法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环境监管和监测。
推进水生态修复。严格河湖管理,全面实施河长(湖长)制,落实到村,责任到人,任务到段。整治新安江干流及丰乐河、率水、横江、练江、漳河等主要支流,全面开展调查,综合评估生态环境影响,提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维护河道生态流量,保护和恢复河道滩地、浅水区及河床环境。加大对新安江流域的增殖放流力度,维护水域物种多样性,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促进水资源节约利用。加强农业节水,在灌区实施节水改造工程,继续加强流域小型自流灌区及小型扬水灌区渠道续建配套建设,开展生态茶园、果园高效节水示范工程。限制高耗水工业,推行工业行业用水限额和限排相结合的定额管理制度,鼓励园区内企业之间多级串联用水。加强城镇节水,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节水标准的产品、设备,鼓励居民家庭选用节水器具,积极推进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建设滞、渗、蓄、用、排相结合的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2.保护和培育森林生态系统
实施森林生态保护修复。全面加强535万亩公益林管护,提高公益林管护能力和水平。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与凭证采伐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完善并落实天然林保护政策。加强林地管理,严格控制林地向非林地逆转。加强古树名木保护,落实分级鉴定、建档管理、挂牌保护和生长环境治理措施,持续开展古树保护性修复。完善森林防火责任、信息、救灾体系,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和应急除治体系建设,积极预防和治理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全面实施林长制,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深入推进省级森林城市(镇)、森林村庄和森林长廊创建活动。加强森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不断提升全市森林质量。
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等重点资源开发的监控,严格控制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交通干线等环境敏感区域周边的矿山开采活动。完善黄山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加强旅游开发监管,重点对生态敏感区域旅游开发项目的环境监管,积极开展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本底调查与评估工作,加快全球环境基金“黄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建设。推进黄山国家公园规划建设工作,加强休宁皖南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建设,维护生物多样性。
4.构建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
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全面实施新安江干流、横江、率水、练江、境内青弋江、阊江支流防洪治理,提高全市重要河流的防洪排涝能力。推进流域内“堤(岸)、疏、蓄、滞”综合治理工程布局,提高沿江(河)城市的防洪标准,进一步完善沿河黟县、休宁县、歙县、徽州区等重要城镇防洪保障体系,实施完成黄山市塘坝清淤扩容工程。实施完成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加强河湖沟通综合治理,切实加强阊江、秋蒲河等生态河道整治和修复,开展重点河湖及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工程、坡耕地综合整治工程、崩岗治理工程和山洪沟防治工程。
5.推进湿地生态系统恢复
启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恢复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促进湿地的生态系统发育,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实现湿地景观的自然化。加快湿地植被带建设,高标准建设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加快休宁横江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对过度利用、遭受破坏或其他原因导致生态功能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的湿地进行综合治理,开展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
专栏1 新安江流域水生态修复重点工程 屯溪区:加大佩琅河、率水、占川河等主要河道治理力度,实施南溪南片、紫阜片、闵口片、瑶干片、上资片等区域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 黄山区:加快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实施太平湖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和黄山区国家级生态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九龙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徽州区:推进丰乐河水利遗产廊道公园建设,实施丰乐河综合治理项目。 歙县:加快丰乐灌区建设,推进新安江流域王村段治理,做好新安江段沿江及布射河、丰乐河、富资河、扬之河等河流生态保护工程。 休宁县:全面推进月潭水库建设与开发,加强横江湿地公园建设,继续实施“以电代燃”试点县项目,发挥好水电梯次开发综合效应。 黟县:重点实施新安江流域黟县片生态保护项目、长江流域黟县片生态保护项目,推进实施太平湖流域和青弋江支流河道综合治理。 祁门县:新建西坞里中型水库,实施祁门县阊江综合治理项目、大北河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项目、山洪灾害治理项目、文闪河道整治项目。 |
(三)全面推进示范区污染防治
1.提高示范区水污染综合防治水平
积极落实《黄山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水环境控制单元,加强水污染防治。强化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开展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和达标建设。深入开展河道整治,大力整治水质较差水体。利用良好的环境景观资源,积极创建高标准景区,培育休闲旅游新业态,大力推进天然饮用水资源开发利用。
2.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持续开展“三线三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巩固成果、拓展延伸、常态长效。大力开展垃圾污水治理、建筑治理、广告标牌治理、矿山治理和绿化提升行动,打造一批环境优美的沿线、沿边风景线、景观带和城乡社区,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加快“三区两线”范围内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加快建成全市农村污水、垃圾治理PPP项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3.全面推进农村面源污染防治
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大力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加快完善农药集中配送体系,探索实施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集中配送制度,实现农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促进农业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加强废弃农膜回收利用,选择农膜使用量较大的县,开展废弃农膜回收利用试点。加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大力支持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标准化改造和建设,严格执行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在新安江全面禁渔,全面推广生态养殖,推广池塘循环水养殖。推进以秸秆资源利用为基础的环保产业发展。
4.加强固体废物控制与管理
加强工业园区污染源防治,推进清洁生产,加大排污企业工艺改造和废水治理力度。严格执行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强化风险污染源在线监控与实地巡查。建设黄山市固体废物管理网络,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和经营许可证制度,严禁危险废物擅自处置。设立黄山市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对餐厨废弃物、建筑垃圾、城市污泥、固体废弃物、危险废物、废旧纺织品等进行集中资源化回收和规范化处理。
5.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重点控制工业燃煤污染和水泥行业粉尘污染,实施工业废气污染源全过程控制。积极推进非重点行业工业企业烟尘治理工作和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加强对建筑工地和交通运输的管理,严格施工工地环境管理,禁止在城市施工现场搅拌砂浆,严格查处建筑运输车辆对路面造成扬尘污染。抓好夏秋两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严格机动车尾气污染监管。加强对城区餐饮服务经营场所的油烟排放监督检查,加大餐饮业排污治理力度。
6.开展土壤污染防治
深入实施《黄山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有序开展治理与修复,到2022年,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任务。涉及排放重点重金属等重点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增加土壤环境影响的评价内容,并提出防范土壤污染的具体措施。需要建设的土壤污染防治设施,落实“三同时”制度,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
四、培育高效生态产业体系,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一)科学谋划多业态产业体系
借用生态系统中生物间形成的原生、共生、伴生关系,对黄山市现有的产业门类进行梳理,描述以黄山新安江流域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产业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1.原生重点业态
原生重点业态是围绕生态本底进行产业开发的内部产业链,生态保护中“一举多得”。主要包括绿色食品生产、田园综合体、生态旅游三大类产业,力争到2025年原生重点业态产值占GDP比重达到40%。
绿色食品生产。绿色食品生产依托新安江山水林地生态资源优势,以绿色食品加工为重点,直接开发生态资源,且适当开发不会对生态产生破坏。目前已形成茶叶、中药材、果蔬食品、饮料、蜂产品、饮用水等优势产业。未来可以进一步突出黄山区域优势,形成高度集聚发展的重点产业,重点打造黄山的绿色名片。
田园综合体。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在田园综合体中,一二三产业互融互动,通过各个产业的相互渗透融合,把休闲娱乐、养生度假、文化艺术、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农耕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拓展现代农业原有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
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产业是黄山市生态经济产业的重点与龙头。黄山市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决定了其发展旅游业具有比较优势。黄山属于《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核心区,大力发展旅游业也是必然选择。要将生态旅游业作为全市城乡统筹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点产业和首选产业。
2.共生重点业态
共生重点业态指由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存在,带动和影响了其他产品或服务产业发展,生态与产业协同并进,环境与产业“一脉相承”。黄山市共生重点业态主要发展大健康产业、民宿、节庆会展等产业,力争到2025年产值占GDP比重达到20%。
大健康产业。大健康产业链可划分出五个环节:产、研、学、医、养、康。从旅客健康养生养老消费需求出发,以新安医学支撑,构建全健康产业链,推进高端医疗、养生养老、健康保健、生物制药、技术研发等产业协调发展。
民宿。结合黄山市特色小镇及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有特色、有温度的精品民宿产业,努力打造“徽州民宿”的品牌。将民宿发展与配套旅游项目结合起来,不断丰富民宿周围业态,增加精品民宿吸引力,提高徽州民宿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引领精品民宿做强、做优。
节庆会展。借助黄山文化旅游的人气,大力发展会展商务,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博览会、展览展销活动、大型会议、体育赛事活动、文化活动等,全面提升会展经济,提升现代商业氛围。围绕徽文化、民宿文化、新安医学文化、传统古村落文化、国际交流文化,积极组织开展节庆活动,增强黄山市文化旅游活力。
3.伴生重点业态
生态伴生产业是在产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下带动形成的与生态本底无直接联系的产业形态,其对生态不会产生破坏,但能创造较高的经济社会收益。充分发挥新安江流域与浙江省等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一衣带水”的“同流异域”区位合作优势,积极吸引浙江省等地智能制造、科技、金融、商务、文化创意等环境污染小、产业附加值高的新兴业态,力争到2025年伴生重点业态占GDP比重达到40%。
电子信息。依托休宁电子信息产业园和祁门电子电器产业园,重点发展光电子产品。以金马集团、昌辉集团为龙头,引导汽车零部件企业提高汽车电子产品比重。
汽车制造。黄山市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拥有良好资源、市场优势和装备技术存量优势,未来发展新能源汽车是黄山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汽车产业二百亿目标、实现黄山“整车梦”的重要举措。
新材料。黄山市新材料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分布在黄山经济开发区、黄山工业园区、徽州经济开发区、歙县经济开发区等地。在产业领域选择上,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发展新材料、精细化工、香精香料等产业,加强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企业集群效应。
电子商务。以电子商务为发展主线,重点构建B2B、B2C为核心的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平台,发展移动电商等新业态,构建具有完备电子商务产业链的电子商务园区。
(二)重点培育七大主导产业
1.绿色食品产业
以水生态产品和有机农副产品为抓手,突出高品质饮用水、茶产业、泉水鱼、森林产品等发展重点,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绿色食品产业体系,建成长三角地区最大的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重点打造如下:
做大水产业。立足优质水资源优势,以“优先开发地表水—做特中高端矿(山)泉水—延伸发展特色饮品”为主线,着力构建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效益显著、“大美黄山”与徽文化元素突出的天然饮用水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天然饮用水资源开发利用,打造饮用纯净水、饮用矿泉水、饮用山泉水、特色饮品以及泡茶专用水、母婴专用水等特定用途特定人群用水相结合的多品种、多层次、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围绕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需求,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培育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完善天然饮用水产业链条,健全天然饮用水产业体系,降低产业综合运营成本。
专栏2 黄山市饮用水产业布局 黟县:发展中高端矿泉水。依托黟县经济开发区和康师傅的龙头引领示范作用,建设天然饮用水产业示范园,带动全市天然饮用水产业集聚集约发展。 黄山区:立足喷玉泉、龙王井、芙蓉泉等水源点水源优势,发展中高端天然矿泉水。加大对太平湖湖心优质水源的开发利用力度,引进国内外知名饮用水企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中低端天然饮用水。加强对高山棚矿泉水、玉河矿泉水、五里坑矿泉水等待开发水源地的水质检测和功能定位。 徽州区:利用蜀源龙鹿泉重点发展高端天然矿泉水,在现有泡茶专用水、婴奶冲泡专用水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产品类别。重点打造无极雪品牌。 歙县:立足“清凉峰”水源出水稳定、品质优良的特点,重点发展中高端天然矿泉水和养生保健功能性饮料。加快许村下蒲田-上丰红庙矿泉水勘查区块普查进度。 休宁县:依托新安江水源头的区位优势,以水土保护为主,重点发展中高端天然山泉水。 |
做强黄山茶产业。营造“美丽黄山·名茶之都”产业形象,把茶产业打造成黄山市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全面打造“四大名茶产区”——黄山毛峰茶区、太平猴魁茶产区、祁门红茶产区、屯溪绿茶产区。重点打造“特色名优茶产区”——新安源银毫产区、歙县大方茶产区、歙县滴水香茶产区、黄山白茶产区、黄山珠兰花茶产区、祁门安茶产区、黟县古黟黑茶产区等。以黄山工业园区、休宁县经济开发区、歙县经济开发区、屯溪区工业园区、祁门县经济开发区、黟县经济开发区为重点,打造茶叶精制加工优势区域。依托“谢裕大”“华绿园”“黄山神草”“老谢家茶”等茶叶深加工品牌企业形成黄山茶叶深加工优势基地。深入推进“名茶之都”建设。大力发展生态茶园,全面推行立体栽植模式,通过良种化、规模化、生态化建设,逐步实现基地绿色增效。
打响泉水鱼产业品牌。以山泉流水养鱼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契机,逐步将山泉流水养鱼打造成黄山新名片。高标准建设休宁县溪口、流口、板桥、汪村和璜茅、岭南、龙田区片,祁门县环牯牛降区片,黟县青弋江流域,歙县天目山脉、长陔区片,徽州区洽舍、富溪区片,黄山区环黄山、环太平湖风景区等区域的山泉流水养鱼特色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太平湖生态友好型增养殖。
专栏3 泉水鱼重点项目 黄山区:在耿城、乌石、焦村、新明等冷泉水资源相对丰富的乡镇重点发展以泉水养殖的冷水性鱼类。 休宁县:建好板桥、汪村、龙田等核心示范区,抓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推进山泉流水养鱼在业态和规模方面不断发展。实施泉水鱼标准化养殖示范工程。 祁门县:阊江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项目。 |
培植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围绕黄山贡菊、徽州香榧、三潭枇杷、山泉米、泉水鱼、皖南花猪、皖南中蜂等十个特色农产品,以小产区生产模式,推动精细化发展,逐步建立小产区生态环境体系、小产区品质量体系、小产区全过程控制体系、小产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高设施蔬菜比重,积极发展高山蔬菜、食用菌、山野菜等特色蔬菜,建立优质蔬菜生产供应基地。
2.生态旅游业
厚植生态绿色发展理念,在旅游业中全面塑造生态文化,打造新安江流域特色的生态旅游产业,并将其打造成黄山市生态经济的重点产业和首选产业。
全面推进黄山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全域旅游目的地。在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两极核心的基础上,培育新的增长极核,重点培育古徽州文化旅游区、齐云山生态旅游区、新安江山水画廊和太平湖、月潭湖旅游度假区,形成全市旅游业多极化支撑的格局。依托黄山市其他重点旅游景区点,整合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要素,形成板块状的旅游集聚区。发挥全市乡村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点的渗透功能,通过完善支撑服务体系,打造多层次的全域旅游目的地体系。结合各地特色的景观、环境、人文、创意,营造“车在画中行,人在景中游”的意境,推进全域十条旅游风景道建设。在黟县建设生态慢行特色民宿文化旅游公路,在黄山区建设环太平湖旅游公路,在休宁建设田园风情景观公路,在祁门建设茶乡花海旅游线路。
深入推进旅游多业融合,丰富生态旅游产业体系内涵。一是推进旅游与农业融合。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徽州传统村落保护,建设一批有山水依托、乡土记忆、地域风情的特色旅游小镇(村)、名镇名村,推出一批民宿客栈、非遗展示、乡村民俗体验等乡村旅游度假产品,加快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移步换景”的乡村风貌。加快发展休闲农业,打造乡村旅游精品景区;二是推动旅游与休闲度假融合。努力把黄山风景区打造成国际精品旅游景区和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把太平湖风景区打造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重点推进齐云山生态旅游区和月潭湖旅游区建设,形成以“两山两湖”为重点的世界级旅游观光度假胜地。加快生态旅游项目建设,把牯牛降景区打造成国家生态旅游实践区。大力开发以城市休闲、水上休闲、山地休闲、温泉休闲、乡村休闲和休闲小镇等为主题的休闲度假产品,打造一批休闲度假基地。三是推进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大力推广山地户外运动项目,重点建设一批健身休闲设施。积极发展水上健身运动项目,加快培育航空运动项目。以山地自行车、徒步越野、马拉松、登山、水上运动等为重点,培育和打造一批富有地方特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户外运动品牌赛事,提升国际国内外影响力。四是推进旅游与教育结合。大力发展研学旅行,重点围绕自然和徽文化遗产资源建设研学旅行基地,建设黄山摄影、写生、影视培训基地。
专栏4 生态旅游业重点布局 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傍霞小镇、鬲山旅游休闲度假区、中国黄山?国际养生度假区、谭家桥国际旅游小镇、黄山旅游度假村、幸福新世界休闲养生度假区、渔亭古码头文化旅游开发、新安江国际文化长廊、新徽天地、“欧洲之星”欢乐谷、齐云山自由家营地 研学旅行产品:黄山国家地质公园研学基地、徽州礼仪文化研学基地、生态文明研学基地、徽州古村落研学基地 健康运动旅游产品:徽州古道综合开发、奇瑞黄山宿营地、齐云山自由家营地、岚逸度假营地、“黄山168”国际徒步探险基地、黟县山地车骑游系统、黄山太平湖国际帆船俱乐部、 乡村旅游产品:红旗茶事体验园、龙山湖农业旅游休闲开发、小阜村有机生态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歙县休闲农业基地、黄山有农生态观光园、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黄山区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留村农事体验园 旅游综合开发:花山片整体开发、月潭湖综合开发、西溪南古村落旅游综合开发、呈坎镇灵山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五溪山旅游开发、黟县城东片区现代旅游服务业综合区、黟县老城区保护和旅游开发、黄山东部景区开发、石山口旅游综合开发 |
做大做强民宿产业,形成全域旅游目的地的支撑。一是以“风情黄山,诗韵徽州”为目标,以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为载体,重点打造黟县山水田园风光体验、休宁梦乡村、徽州区徽文化体验、黄山区黄山公园休闲旅游体验、祁门健康养生体验等为重点的民宿品牌,发挥现代民宿业在提升产业、致富农民、繁荣农村的引领作用,构建“三产联动、多业融合”的“民宿+”生态经济新业态。二是打造徽州民宿名牌。培育徽州民宿的龙头企业,打造特色民宿连锁品牌。组织全国性的“民宿产业发展论坛”。设立民宿产业发展资金,支持黄山市现代民宿业整体宣传营销工作,重点用于“风情黄山,诗韵徽州”民宿品牌形象塑造。建设中国民宿设计博览园。加强与国内外重点旅行社对接,通过政策倾斜引导其开发特色民宿旅游线路。加强与黄山市其他旅游景点的互动宣传,推进旅游产业内部融合发展。三是打造民宿集聚村。黄山市形成以高端民宿为引领、中高端综合体为支撑、高中低兼具的民宿产业结构,打造个性彰显、特色明显、适应不同群体的民宿产业格局。鼓励民宿布局由零星分散向区域集聚发展,打造民宿集聚村,建立民宿自律和服务组织(服务中心或旅游公司等),规范市场秩序。四是优化民宿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古民居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建设,做大做强中国徽州民宿交易中心,将其打造成中国民宿交易第一品牌。
专栏5 黄山市民宿产业发展布局 黟县:凝炼不同乡村的品牌,打造主题村落,推行组建乡村客栈联盟,形成“一村一品”的差异化民宿发展格局,启动黟西北地区旅游开发。重点推进关麓精品民宿体验区、五溪山旅游开发、协里生态发呆农场、西递“自在谷”文商旅综合开发。打造“黟县民宿”特色品牌,构建民宿连锁品牌。探索“民宿+共享汽车”经营模式。 休宁县:做好休宁梦乡村民宿品牌,抓好历史文化遗存、古民居、古村落、古驿道等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开发,积极开发民宿体验乡村旅游业态,推进新派民宿群落项目。 屯溪区:积极开发休闲农庄、特色农家乐、乡村庭院等民宿业态,培育环屯溪乡村旅游集聚带。 徽州区:打造“徽州农舍”,形成一种全新理念的民宿发展模式。加大对西溪南古村落民宿旅游综合开发力度。发挥“隐居呈坎”、“唐模法国家庭旅馆”的品牌示范效应,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建设特色民宿,不断创新民宿业态。 黄山区:重点培育以自驾、康体、养生为主要特色的民宿产品,推进中部环城、南部环山和北部环湖三个民宿集聚区发展。 歙县:以古街、古村、古牌坊、古祠堂等为载体,形成以徽州古城为核心,具有浓郁徽文化特色的徽文化民宿旅游产品。 祁门县:以中国传统古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等为依托,打造精品民宿小镇。实施柏溪九都山民宿开发项目。围绕新安医学打造养生民宿项目。 |
3.徽文化产业
努力发挥徽文化底蕴厚实的特色,以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和文化强市为目标,做大做强徽文化产业,打造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标杆。
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加快推进旅游与徽文化、乡村慢生活、民宿等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休闲游、度假游,提升全市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开辟文化体验旅游线路,开发文化旅游商品,建设重点文化旅游示范区。加大对68个中国传统村落、168个省级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模式的政策引导,推动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实现双赢。加快建设徽州文化与生态长廊、徽文化产业园等创意文化产业园,打造创意文化旅游示范基地。
做响徽州礼仪文化产业。紧密围绕“梦幻黄山,礼仪徽州”城市主题形象,深挖徽州礼仪文化。借鉴祭孔、祭黄等大型庆典,举办徽州礼仪文化活动,打造礼仪传习基地,设计徽州的“集体礼仪”,鼓励引导国内外青少年开展研学旅游。全面拓展礼仪文化产业,积极构建礼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格局。建设徽州私人博物馆联盟。
做大做强手工艺品加工产业。大力扶持徽州四雕、徽墨、歙砚等具有地方文化特色传统产业发展,同时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积极开发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非遗产品,扶持发展一批民间工艺、现代艺术品等专业村,打造中国黄山非遗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
构建会展经济产业链。继续办好黄山旅游节、中国(黄山)非遗大展、徽州古城民俗文化节、黟县国际乡村摄影大展等节庆活动,营造深厚的文化旅游氛围。加强与国内外会展组织的合作交流,不断开拓文化会展项目。鼓励“线上+线下”会展模式,大力发展数字会展。加强与国内外会展组织的合作交流,不断开拓文化会展项目。建立“投资—回报”机制,采取冠名权出让、承办经营权招标等方式,充分挖掘广告、票务等资源价值,努力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优化创新影视传媒产业结构。依托现有条件促进百佳摄影点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互联网+”、延伸产业链、探索建设摄影产业园、开发摄影旅游产品体系。搭建国际展示平、创办国际高端摄影节庆展会,壮大摄影、策展、营销人才队伍,发展摄影特色文化。打造全国一流的区域性影视园区,定期举办中国黄山国际微电影大赛,培育旅游演艺市场。推动建设黄山文化创意合作试验区,大力发展新媒体。
专栏6 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 生态文化旅游业:新安江国际文化长廊、徽文化创意产业园、徽州文化园国际旅游度假区、黄山耿城镇现代文化旅游产业园、国际茶文化园、前城·黄山徽州艺术家创作基地、翰山文化创意产业园、盐铺儒家文化园、中国黄山.黄帝文化主题公园、淋沥山山越文化展示观光区、占川民俗园、祁红文化博览园 徽州礼仪文化产业:徽州礼仪文化博物馆、徽州礼仪实景演出、礼仪徽州小镇、中国红茶文化展示中心、状元文化旅游区、篁墩程朱阙里寻根文化旅游 手工艺品加工产业:徽商非遗产业园、中国黄山非遗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歙县文化艺术展示中心、黟县徽州三雕传统技艺创新产业基地项目、中国传统古村落永丰文化产业项目 会展产业:黄山国际会展中心、黄山国际年会小镇、徽商论坛永久会址、美丽之冠会展中心 影视传媒产业:黄山影视创意文化园、外边溪摄影村、中国黄山国际摄影村、古城岩影视基地、黄山秀里数字电影文化元园、河马动画数字影视游戏基地、黄山风景区国家地理3D 影院 |
4.大健康产业
依托黄山市优越的生态环境禀赋和以新安医学为代表的医养文化,全面打造“绿色徽州,养生福地”大健康品牌。
以“医”为主体,大力发展中医医疗及相关第三方服务。加大对黄山市新安医学研究中心的扶持,建设以新安医学文化研究成果展示为核心的养生康复旅游体验(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心。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创新中医医院模式,实施中医馆(国医堂)进社区工程。继续推进中医药“四名”(名医、名药、名科、名院)和“三进”(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工程。鼓励社会资本进行医疗投资合作,举办各类中医康复机构,开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推进与浙江、江苏等地的优质医疗资源合作,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以“药”为特色,做响新安中医药品牌。稳步发展中药材种植, 开发利用中药资源,形成若干个各具特色的大宗中药材种植基地,在全市重点建设若干个中药材优良品种培育基地和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推动省级中药材专业村镇建设,打造中药材区域经济。加快发展现代中药产业,规划建现代中药工业园,鼓励和支持中药企业开发中药新品种及传统验方,鼓励和支持将特色中药制剂开发成中药新药。支持“祁门蛇伤药”品牌产业发展,打造新安医学的特色“名片”,选择有条件的中药企业发展中药国际贸易,打造中药服务贸易示范区。
以“健”为纽带,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合理布局、积极发展各类健身服务、康复服务综合体。支持建设以“康复理疗、运动养生、药膳食疗”为核心的国际养生保健旅游基地,打造多元化户外运动休闲健康基地,促进中医养生保健产业、运动休闲健康产业规模化。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专业健康咨询、体检、康复机构,推行全过程的健康管理,加强科学健身指导,丰富中医健康体检和运动处方服务。将中医药优势与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相融合,探索体医结合新模式。
以“养”为核心,打造全域休闲养生大格局。深挖黄山道教养生文化着力推进休闲娱乐、医疗保健、教育培训、文化创意、会议会展、养生(养老)地产、养生用品制造等休闲养生产业的发展,打造国内外外知名的休闲养生基地。打造中医药健康养生小镇,积极建设国家级健康养生小镇结合中西医医疗技术和传统康复养生手段,打造具有黄山特色的疗休养行业,满足不断增长的高端疗休养需求。支持举办代表性强、发展潜力大、符合市场需求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展览和会议。
以“食”为重点,延伸绿色食品产业链。积极开发各类健康食品、保健品,做响黄山养生保健产品品牌。以国际化市场为目标,以国家批准的保健食品、名贵药材滋补精品、国际有机食品、功能食品为主题,组建全国性保健食品专业突发与零售市场,推进保健食品生产与销售、线上与线下联动。鼓励社会力量提供食品药品检测服务。
专栏7 黄山市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重点项目 大健康产业项目:康美药业“智慧+大健康”产业项目;黄山?美丽之冠项目;幸福新世界休闲养生度假项目;黄山徽州医养游项目;黄山鹿鸣谷; 中医药种植项目:以祁门为中心的祁蛇、祁术等道地药材种(养)殖基地;以歙县为中心的皖南山区特色中药材产业基地;现代医药工业园;新安医药健康产业创新服务(创客)中心; 中医科研与服务项目:新安医学养生康复旅游体验中心建设项目;祁门蛇药与蛇毒生物医药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中国黄山蛇博园项目;新安医学博物馆; 中医医疗服务建设项目:黄山市中医医院新安医学项目;新安医药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项目;黄山太极中医药生命科学园区项目; 中医药保健养生:建设养生保健示范区、养生产业园区、中医养生一条街;支持黄山区中医医院开展医养结合试点; 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建设融健康养生知识普及、养生保健体验、健康娱乐、新安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生态休闲疗养旅游于一体的中医养生康复旅游基地;建设1-2个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1个新安医药健康产业创新服务(创客)中心; 休闲养生基地:齐云山公园、黄山国际养老中心、金盆湾旅游开发、天之红庄园旅游开发、徽州ai健康谷;徽州瑜伽小镇 |
5.汽车电子产业
发展电子信息、汽车电子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等细分产业,共同打造千亿级智能制造产业群。
以企业创新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依托祁门电子电器产业园和休宁电子信息产业园,以祁门黄山电器、睿基新能源为骨干,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保障,促进电子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不断提高信息产业的附加值、创新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创建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与元器件产业集群,将黄山打造成为创新资源密集、产业特色鲜明、创新环境优越、在全国具有影响的电子信息生态科技新城。
以全面转型促进汽车电子及零部件产业提升。以昌辉汽车电器、安徽众泰等形成的产业集聚优势,重点发展车用电器、动力系统、车身系统等,引导相关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向大而全和小而专两个方向发展,建立汽车电子及零部件分层配套体系。
以合力共赢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安徽众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引导众泰福特新能源汽车项目在黄山进行产业布局。以轮毂电机为核心,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底盘,打造集聚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电池、模具、塑料件、仪器仪表等的综合配套产业集群,以区域专项需求实现黄山整车突破。加大公共领域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出租车“油改电”换购计划,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以集聚集群提高装备制造产业层次。依托黄山富田精工高性能伺服控制智能装备的关键技术研发,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顶尖的一次性卫生用品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基地。在通用基础件领域和专业基础件领域,分别依托盛锐精工、黄山工业泵、屯溪高压阀门等企业和安徽省铣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黄山机床工具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主攻高端制造环节,把黄山建设成为皖南地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6.新材料产业
做强做优精细化工产业。改造精细化工产业,依托歙县、徽州区循环经济园区已形成的产业基础,加大对现有企业的培育,扩大产业规模。突出支持循环经济园环氧树脂废水治理、香精香料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链整合,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端化、精细化发展,重点开发高性能化、专业化、绿色化产品。在巩固已有精细化工产业的基础上,加大研发力度,加快精细化工实验室建设,提高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规模。
培育新材料产业。立足创业园建立高质量的“孵化器”,集成和创新科技成果,通过园区化、规模化、链条化、集约化,提升综合竞争实力。积极采用无污染、低消耗、高附加值的新技术、新工艺,加快研发和检测分析机构建设。以产业集群形成竞争优势,把握竞争的主动权和市场开发的先机。
7.绿色软包装产业
大力发展绿色软包装产业,加快建设国家火炬黄山软包装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强化资本运作,实施跨界发展,加快延伸扩展绿色软包装产业链,将塑料薄膜产业、油墨与胶粘剂产业、制版产业、特种纸产业、环保荧光颜料产业,扩展到物流、商标图文设计、中介、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并延伸机械设备产业、废气物回收利用产业,打造产业链更加健全、集群优势愈发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增强、经济效益持续提升的绿色软包装产业集群。围绕行业存在的共性技术难题,紧跟国际发展方向,在塑料软包装生产工艺技术提升、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包装安全、功能性包装、功能性薄膜应用、塑料应用基础等方面进行研究。
(三)加快培育生态经济新型业态
工业机器人。建设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区,引进国内外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重点开展在汽车零配件、电子信息材料、新材料、绿色软包装等领域的研发、集成、应用,初步建成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
汽车服务。建设黄山汽车服务业产业园,拓展汽车金融、汽车租赁、汽车文化、汽车营地等业务,培育特色汽车服务龙头企业,构建集汽车服务业相关配套设施于一体的汽车展贸综合体,打造长三角地区汽车服务业中心。打造黄山汽车音乐节。
3D打印。制定支持3D打印发展的实施方案,建立3D打印产业联盟及企业孵化器,成立3D打印研究院,构建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品推广等于一体的3D产业链。引导工业园区和制造业企业对接应用3D打印,推进工业级和家用级3D打印产品市场化,打造长三角地区3D打印产业发展集聚区。
大数据。建立黄山市大数据产学研示范基地,联合国内外知名高校开展大数据应用研究,发挥大数据在中医药研制、智能制造、生态保护等方面的作用。建设大数据应用产业园,在主要工业园区开展物联网产业园建设试点,构建数据资源、数据应用软件、IT(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等大数据产业链。
生态众筹与碳金融。以生态本底资源作为基础,通过互联网众筹方式筹集生态保护资金,同时可享受生态休闲养生度假产品奖励等方式实现创新。完善碳排放权交易规则、交易系统和交易标准,支持黄山市碳排放权交易所、江南林权交易所开展排放及排污、林业碳汇试点,在国内率先形成完善的碳金融服务体系,打造服务全国的碳交易平台。
专栏8 新业态重点项目 工业机器人:鼓励黄山金马股份有限公司、黄山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昌辉汽车电器(黄山)股份公司、精立机械有限公司等,发展人机智能交互、柔性生产等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方式,推广智能化控制系统和工业机器人应用。以皖南机床、富田精工、盛锐重工等为基础,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业。筹建绿色硅谷产业园。 汽车服务:中洲汽车贸易城、齐云山自由家营地、奇瑞黄山宿营地、黄山自驾营地、黄山好莱坞汽车特技表演场项目。 大数据:黄山智谷科技园、智慧小镇(云计算大数据创意产业园)、黄山声谷产业园、安徽旅游信息大数据中心、智慧交通黄山基地、中国APP测试中心。 生态众筹与碳金融:黄山天九鑫旺国际金融港项目、筹建皖浙赣生态众筹金融中心。 |
(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1.构建循环型产业链
积极争取各类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示范,推进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积创建一批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着力引进关键“补链”项目,形成多产品、多链条的生态工业网状结构。打造特色循环农业,以发展大循环农业为重点,促进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旅游业等产业之间的良性循环。倡导绿色消费模式,发展循环型服务业。
2.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采用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大力推广低碳技术和产品,构建环境友好的绿色工业体系。推动地区龙头企业开展实施绿色制造体系集成项目,引领带动本地区企业绿色发展。推进国家级和省级低碳城市试点。
3.深入推进节能降耗
大幅减少能源消费排放,推动形成绿色能源结构。严格实施能源消耗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实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低碳行动和重点产业能效提升计划。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力度,推进重点用能企业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和公共机构等领域的节能,开展节能产品进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和家庭活动。
4.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实施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控制基本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开发强度。鼓励建设多层厂房,严控限制类项目用地。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节材产品、再生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和过度包装,降低原材料消耗。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执行取水许可制度,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推进农业节水和城市节水。推进矿产资源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5.发展清洁能源
建设安全稳定清洁的现代能源体系,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采用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光伏+”模式建设光伏电站,稳步推进风电场建设,扩大生物质能利用,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
五、构建空间布局体系,建设宜居宜业生态家园
(一)严格功能分区
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控制开发强度,明确功能区布局,综合调控各类空间开发需求,探索空间开发管控的新模式,引导和约束各类开发行为。
1.生态保护空间
生态保护空间主要分为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限制开发区域。本规划范围内限制开发空间主要分布在歙县、黟县、祁门县、休宁县、黄山区,占全市面积的90%以上。该区域局部地区生态系统退化,土壤侵蚀敏感程度高,是全市水土流失集中分布区。经济实力不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抗灾能力相对较差,工业发展条件相对较差。
禁止开发区域。本规划范围内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世界文化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1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处、国家森林公园4处、国家地质公园2处、国家级湿地公园2处、省级森林公园4处、省级自然保护区7处,总面积约900 KM2。今后新设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地质公园,自动进入国家禁止开发区域名录。
2.城镇发展空间
本规划范围内,城市市区由中心城区和甘棠城区组成,中心城区包括屯溪组团、岩寺组团、新城组团。黄山市城镇主要包括中心城区、甘棠城区、各县城所在地镇、重点建制镇和其他集镇。
严格保护城镇及周边自然山水资源,有效保障生态开敞空间,构建“一群两轴两区”的城镇体系空间布局。
“一群”:南部城镇群,以黄山市南部中心城区为核心,建成黄山市城镇密集区,与城市呈一体化发展、密集分布的城镇群圈层。
“两轴”:东西向、南北向两条城镇发展轴。东西向慈张公路西线、皖赣铁路、杭瑞高速(G56)发展轴。南北向京福高速铁路、京台高速(G3)、205国道沿线发展轴。
“两区”:环黄山城镇密集区和世界文化遗产地城镇密集区。
3.农业生产空间
——基本农田集中区。该区域是农田分布集中度较高、基本农田所占比例大,需要重点保护和整治的区域,土地现状以耕地为主,面积为1008.43 K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0.42%。
——林业发展区。区内林地主要分布在黄山区、歙县、休宁县、祁门县、黟县等。区域土地面积5767.22 K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9.59%。
——一般农业发展区。包括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等区域的部分乡镇。区域土地面积为1389.21 KM2,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4.35%。
(二)打造生态经济产业空间布局
按照依据现状、突出特色、兼顾长远的原则,以及培育黄山市经济发展增长极的要求,统筹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村镇布局优化、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将黄山市新安江流域建设成为以“一核双轴五区十园百点”为骨架的生态经济空间格局。
一核:生态经济核心发展集聚区。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歙县县城、休宁县城为支撑,区域内重点镇为节点的生态经济核心发展集聚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电子信息产业,形成综合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物流中心和商贸金融中心,全面支撑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建设与发展。
双轴:两条生态经济开发轴线。南北向生态经济廊道:以合铜黄高速、205国道、黄景高速等交通要道为依托,串联黄山景区、黟县、黄山市区、休宁县等重点生态保护区域,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发展城郊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东西向生态经济廊道:以黄祁高速、杭瑞高速、326省道、215省道等交通要道为依托,串联祁门县、黟县、休宁县、黄山市区、歙县等主要产业经济园区,要加强现代化交通体系建设,积极培育优势产业,着力发展生态经济。
五区:打造黄山市新安江流域发展的五个发展次中心区。建设甘棠、休宁、黟县、祁门、歙县五个生态经济发展次中心,按照各自区位优势,支撑各自主导产业。甘棠城区,黄山风景区北部接待服务中心,推动“一湖四门”开发,实现山上山下联动发展,建设集山水观光、会议商务、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山城综合旅游区;歙县,重要的徽文化展示中心,休闲旅游城市,循环产业区,县域政治、文化、商业中心,交通物流节点,生态宜居的山水园林城市;休宁县,区域性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黄山市生态旅游休闲产业基地,黄山、齐云山风景区旅游商品生产供应基地;黟县,以徽文化为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以古徽州盆地田园城乡聚落为特色的文化景观地,徽文化核心区重要旅游集散服务中心,特色旅游产品制造和展示交易基地,县域政治、经济、服务中心;祁门县,以构建黄山市域次中心为目标,积极推广“祁红”品牌,构建出以山区资源加工和休闲服务为主导的生态型城市。
十园: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十个生态经济示范产业园区。结合黄山市各区县现有优势产业,以园区、景区等为载体,引导各产业集聚发展。
示范区 | 主导产业 |
现代文旅产业集聚示范区 | 现代旅游业、文化服务业、休闲度假服务业、节庆会展、体育运动 |
民宿产业集聚示范园区 | 民宿、文化旅游、田园综合体、休闲农业 |
电子信息产业园 | 高新电子、汽车配件、机器人制造、新能源材料 |
绿色食品示范园 | 饮用水、茶产业、休闲旅游食品、茧丝绸 |
汽车制造产业园 | 汽车零配件制造、新能源汽车、整车装配 |
新材料示范园 | 精细化工、绿色包装 |
智能制造产业园区 | 制造加工系统、高端机械制造、智能制造产品设计服务与信息系统服务 |
大健康产业示范区 | 休闲养生旅游业、休闲养生食品加工业、养生医疗与健康管理、健康养老业、生物医药 |
茶产业集聚区 | 绿茶产业、茶干、茶饮料产业、竹木深加工、中药材产业、祁门红茶 |
电商与物流产业园 | 科技服务、金融、文化创意、仓储、物流、广告等产业 |
百点:以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建设为核心,建设百家生态经济产业示范点。重点打造20家特色小镇、20个田园综合体、20个休闲养生基地、20家特色生态产业村、20家生态经济龙头企业。
表4 黄山市生态经济百家示范点
生态示范点 | 重点区域及项目 |
特色小镇 | 首批重点建设黎阳休闲小镇、太平湖运动休闲小镇、谭家桥知青微型产业集聚区、西溪南创意小镇、潜口养生小镇、深渡山水画廊小镇、齐云旅游小镇、溪口汽配小镇、宏村艺术小镇、西递遗产小镇、祁红故里小镇、黄山文创小镇等12个特色小镇,积极开展第二批市级特色小镇培育工作。 |
田园综合体 | 屯溪区:浯村农业观光示范园、博村休闲果园、绿色朱村田园综合体 黄山区:耿城金桥村现代农业综合体、太平湖渔乐综合体、乌石田园综合体 徽州区:呈灵潜农事体验示范区、谢裕大茶文化田园综合体 歙县:新安江山水画廊田园综合体、溪头田园综合体、蜈蚣岭田园综合体 休宁:板桥流水养鱼示范区、流口与祁门凫峰示范区、五城茶干田园综合体 黟县:桃花源里农耕文化示范区、黟县有农田园综合体、卢村田园综合体 祁门:平里祁红田园综合体、倒湖十八湾茶乡田园综合体、桃源田园综合体 |
休闲养生 基地 | 月潭湖风景区、蓝田休闲养生度假区、横江水利风景区、齐云山风景区、鬲山休闲养生度假区、牯牛降生态旅游区、“黄山168”国际徒步探险基地、龙门乡中高端养老度假小镇、谭家桥国际旅游小镇、黄山幸福新世界休闲养生度假区、西村林场生态休闲度假区、淋沥山山越文化展示观光区、华夏谷快乐体验区、倒湖十八湾—祁红故里旅游区、花山谜窟休闲度假区、新安江山水画廊景区、呈坎镇灵山旅游区、瑶源小镇、太平湖风景区 |
特色生态 产业村 | 黄山区:山岔村、猴坑村、庄里村、南安村 屯溪区:瑶源、朱村、南溪南 徽州区:容溪村、琶村 祁门:牯牛降、西塘村 黟县:柯村、宏村、秀里 歙县:许村、蜈蚣岭村、棠樾村 休宁:祖源村、岭南村、徐源村 |
生态经济龙头企业 | 绿色食品:谢裕大、安徽省祁门红茶发展有限公司、黄山市超港食品有限公司、国药祁红 生态旅游:月潭水库有限公司、黄山旅游集团、新安江旅游发展公司、市文投公司、齐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徽文化产业:黄山徽州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黄山徽文化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黄山徽字号雕刻文化有限公司 大健康:康美药业、黄山市新安医学研究中心、美丽之冠(黄山)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智能制造:金马公司、昌辉汽车电器(黄山)股份公司、祁门黄山电器 新材料:安徽恒(新)远新材料有限公司、黄山永新集团 |
(三)打造特色生态经济产业园区
依托现状优势产业和重大项目,打造十大特色生态经济产业园。将示范园区作为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优化园区空间和功能布局。
1.推进园区集聚特色发展
修订完善园区规划,结合黄山市生态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聚焦特色优势,科学选择1—2个主导产业,引导各类园区错位发展。围绕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优化区域要素资源配置,加快主导产业和首位产业培育,带动和促进上下游企业聚集与产业链延伸,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调整优化对各区县和园区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建立新增项目的布局协调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同源、同类、关联度高的项目集聚建设,坚决避免同类项目无序竞争、盲目落地。
2.推进园区集约高效发展
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严格规范土地出让行为,落实园区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的要求,继续抓好园区“双清双控”,盘活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出。以科技含量、环境影响、投资强度、产业效益作为选资标准,提高入园项目档次和质量,建立健全园区“腾笼换鸟”倒逼机制,完善项目进入和退出机制。加大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园区公共平台建设,实现多种信息资源共享,完善园区配套功能,提升支撑能力。推进园区产城融合发展,将园区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范围,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形成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发展格局。
3.加强园区的循环改造
引导企业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加快构建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能源梯级利用、产业持续发展、环境充分保护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支持企业、工业园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争创国家和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单位。鼓励企业通过资源共享、废弃物利用等途径发展循环工业。倡导绿色消费模式。推进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完善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撑机制,健全统计考核评价制度。
(四)全面提升城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1.推进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城市对外交通。进一步完善由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构成的“双十字”交通枢纽,形成以屯溪为中心,东至杭州、上海,南至福州、广州,西至南昌、武汉,北至合肥、北京的快速立体交通圈。以科技化、信息化管理为主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打造皖浙赣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加快推进城区路网建设。通过内通“断头路”、外联环城线的办法,改善微循环,缓解市、区县城区内部交通压力,逐步形成干线与支线相衔接,内环与外环相配套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体系。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推进各类交通方式无缝衔接,建立以大运量快速公交系统为主体、其他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提高城市出行效率。
改善城镇交通条件。加强市、区县城区和各个城镇与交通干线、交通枢纽的连接。推进新一轮国省干线公路网和农村公路网规划项目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危病桥改造,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加大对农村客运、城镇公交站点建设力度,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提高小城镇与农村主要公路交通的通达便捷度和安全可靠性,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
2.加快“海绵城市”建设
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设计理念,集成应用适宜黄山气候特征、符合资源特点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采取自然手段与人工措施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保护河湖、湿地、坑塘、农田、沟渠等“海绵体”;加强城市绿地、花园、地下管网、可渗透路面等配套设施建设,大幅提高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雨水的能力,有效预防城市洪涝灾害,削减径流污染负荷,补充地下水,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继续推进城镇宜居环境工程建设
全面推进宜居环境建设,继续提升新安江、横江和率水沿河景观环境,加强城市自然山体的绿化和改造,增设一批具有生态特色的城市公园;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加快旧城区改造治理,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为人民群众营造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舒适、高效便捷的人居环境。抓好旅游景区及周边环境、公路铁路沿线整治。创建特色景观带(廊道),建设宜居环境建设精品示范工程。推进城市精细管理,建设智慧城市。
4.完善供水、供气、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城镇水源地保护,坚持“厂网并重”,加快城市供水设施建设和改造,扩大公共集中供水设施的服务范围;加快城镇燃气管网、燃气场站等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燃气用户,因地制宜发展大中型沼气、生物质燃气,加快建成宁国至黄山管道天然气工程。适度超前建设电力设施,加强供电网架建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负荷需求。
(五)加快重点镇与美丽乡村建设
1.重点镇建设
按照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优先培育区位、自然和交通条件较好,经济基础较好,人口规模较大,环境承载力较强的中心镇,实施重点中心镇建设示范工程,支持有条件的中心镇加快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镇、工业镇、商贸镇和交通枢纽型城镇,着力抓好屯光镇、汤口镇、呈坎镇、王村镇、深渡镇、溪口镇、宏村镇和金字牌镇共8 个全国重点镇,以及耿城镇、徽城镇、海阳镇、祁山镇等12 个省级重点镇建设发展。
2.美丽乡村建设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按照“以点带面、连线成片”的发展思路,对全市美好乡村建设进行全域规划、系统布局,加快编制未来十年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扎实推进“三线四环三片”示范区建设。以乡镇驻地行政村中心村为重点,科学规划村庄建设,优化村庄空间布局,大力培育中心村、整治自然村、打造特色村,不断提高美丽乡村建设品质品位。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徽文化保护、生态保护融合发展,让美丽乡村彰显徽州文化的独特魅力。把改善人居环境与发展生产、富裕农民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产村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努力形成村美民富的良好局面。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能人大户等参与美好乡村建设,建立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
六、完善生态经济制度体系,促进区域协调持续发展
(一)全面推进生态经济示范先行先试
1.进一步优化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
建设常态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巩固完善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成果,推动建立上下游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继续加大体现生态补偿的政府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争取力度,支持和促进黄山市新安江流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申请安徽省地方财政对黄山市新安江源头地区提供生态补偿。
创新绿色产业投融资机制。用市场化手段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引导上下游共同设立新安江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资金,用好用活新安江绿色发展基金,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生态资源向生态资本转变。
探索建立基于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生态补偿合作方式内容,进一步拓展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构建“黄杭生态文明创建共同体”。开展太平湖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完善补偿标准和测算方法,充分体现黄山市生态补偿合理诉求,研究增加水量、生态等方面的定量化指标。科学评估黄山市新安江流域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合理测算保护方因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而损失的发展机会以及增加的机会成本,研究明确补偿对象、内容、方式等,完善安徽浙江两省生态服务功能有偿使用的生态补偿机制。
健全新安江流域水环境分区管理体系。把新安江流域划分为横江黄山市控制单元、练江黄山市控制单元、率水黄山市控制单元、新安江黄山市篁墩控制单元、新安江黄山市街口控制单元等5个控制单元。对各单元水质目标、管理目标、污染成因,针对性地采取控源、治理、修复、风险防范等措施,在项目与投资方面应给予差异化考虑。
2.构建绿色发展绩效评价机制
建立生态经济发展目标评价体系。建立绿色发展指标体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市县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开展生态经济建设评价,每年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扩大公众参与,促进生态经济发展共建共享。
加强生态经济统计监测能力建设。强化统计部门与相关部门联动,建立健全生态经济建设指标统计体系,积极探索生态资源产出率计算方法,逐步建立生态经济统计制度。
建立完善党政领导干部政绩差别化考核机制。完善体现不同主体功能区特点和生态经济发展要求的市县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办法,突出生态经济发展指标完成情况考核,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权重。实行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生态经济建设一岗双责制,适时修订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完善环境责任追究制度。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制度、生态环保督察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强化对党政领导的环境保护目标考核,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
3.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经济的支撑作用
将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作为黄山市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的核心载体。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中,将生态经济作为重点内容进行部署。实施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太平湖生态保护、产业园区生态转型、主体功能区区域控制等工程,探索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全面打造生态产业体系。
强化生态经济推动环境综合治理的能力。开展生态经济体制机制改革综合实验,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生态环境监管能力、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等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经济改革成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生态经济发展为途径,以培育生态文化为支撑,调整优化空间布局,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大生态和环境保护力度,为生态环境优质且脆弱地区实施保护和开发提供典型示范。
4.营造全民共建共享的绿色发展氛围
探索建立培育发展生态文化的体制机制。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绿色发展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加快生态文化载体建设,使其成为传播与弘扬生态文化方面的重要阵地。加快建设并形成一批以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美丽乡村为主体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加强对企业、城乡社区等基层群众的生态文明教育和科普宣传。
广泛开展绿色发展公益活动。设立生态文明建设公众论坛,引导环保志愿者推进生态公益活动。建立完善环境信息公开、违法行为有奖举报、政府重大决策听证等制度,在建设项目立项、实施、后评价等环节,提高公众参与度。
树立绿色生态文明理念。引导消费者树立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运用价格、税收、信贷、市场准入等手段,调节消费行为。开展绿色低碳出行行动,全面推行绿色办公。严格限制发展高耗能、高耗水服务业。
(二)建立跨区域合作协调机制
1.全面加强与浙江等区域的战略合作
充分发挥“一衣带水”的同流异域合作经验和优势,要进一步创新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合作模式,在黄山市与杭州市毗邻区域划出一定范围,筹划建设新安江流域合作试验区,打造皖浙一体化发展、东中部合作发展、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先行示范平台。通过共建新安江流域合作试验区,建立联合工作领导小组、管理机构、开发建设公司3层管理运行架构,实行统一规划、合作共建、独立经营、利益共享。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试验区开发建设、管理运作,探索建立试验区开发建设的市场化利益机制。安徽、浙江两省在管理权限范围内共同赋予试验区同等的支持政策和先行先试政策。研究设立新安江流域合作试验区发展股权基金与生态众筹基金。
2.建立与国外流域之间的对话合作
推动与西欧莱茵河、俄罗斯伏尔加河、美国田纳西河、韩国汉江等流域建立对话合作机制,与外国学界、政府、国际知名环保企业以及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在污染防治体系建设、节能环保、循环型城市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积极争取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赠款,鼓励外商投资兴办污染防治、资源节约利用、生态建设等项目,拓宽利用外资渠道。
(三)建立生态保护开发工作机制
1.建立生态资源产权管理制度
在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水流、湖泊、森林、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能,统一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机制。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制度,鼓励和引导地区间、用水户间的水权交易。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平台,探索设立林业碳汇基金,推进碳汇造林和碳减排指标有偿使用交易,支持江南林业产权交易所建设成为辐射全省的区域性林权交易市场。探索推进用能权交易制度建设。
2.探索资源市场交易机制
推进省级市县一体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试点工作,在全省率先建立林权、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等自然资源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行有偿出让制度。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多元化碳金融服务业务,推进碳减排项目实施。推广绿色信贷、能效信贷,探索排污权抵押等融资模式。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探索开展巨灾保险制度建设。
3.建立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提高新安江流域生态监管水平。完善水环境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建立常规监测、移动监测、动态预警监测三位一体的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推进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完善水环境质量自动化监测网络。加强基层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各类环保专项行动,重点打击重污染行业企业、饮用水源保护地、污水处理厂等存在的环境违法现象。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工作,建立完善污染防治、循环经济、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红线保护、生态补偿、绿色消费等领域的地方性法规。实行严格的污染物源头控制制度,严格落实新建项目环保准入机制,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加强环境损害鉴定评估能力建设,推动开展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
(四)生态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
1.投融资体制创新
坚持运用市场化手段,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新安江生态经济区建设。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拓展规范、稳定、透明、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建立“双管齐下,各方努力,协调配合,紧密衔接”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地方政府投融资体系。加大政府资金的支持力度,市级预算内投资及专项资金向示范区倾斜。
继续用好新安江绿色发展基金,探索生态众筹融资模式。要加快BOT、TOT、资产证券化融资等项目融资方式的运用,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融资机制。发挥政府信用和协调功能,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与合作,积极为新安江生态经济区融资提供便利。鼓励投资公司通过经营理念、规划、设计、品牌等“无形资产”来经营土地等“有形资产”,加大对新安江流域重要地段的物业开发力度。
2.政策机制创新
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加大对示范区内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争取中央财政加大对生态经济示范区转移支付力度,重点安排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建设。对环保、绿化、节能、减排、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给予长期的政策支持,应依法予以减免相应税收。
加强金融政策支持。支持按照相关管理办法设立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股权(产业)投资基金、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基金和行业性的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区域内城市商业银行创新发展,并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银行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按规定程序和条件给予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加大对政策性险种财税支持力度,鼓励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包括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等)、环境保险和科技保险等专业保险品种。
3.科技体制创新
完善创新驱动政策体系。落实和完善黄山市科技创新激励政策,重点推进科技创新投入方式、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协同创新机制和科技人员激励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衔接配套生态经济建设政策体系。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政策落实力度。积极利用首购、订购等政府采购政策,扶持科技创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4.人才机制创新
把培育创新型人才作为支撑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长远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一手抓人才引进,一手抓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研究制定加快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保护开发的人才政策,建立宽松的人才引进渠道,落实相关补贴政策,做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
健全人才引进开放机制,充分依托杭州市等地雄厚的科技力量,以及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扩大生态技术交流与合作。面向国际国内吸引和招揽各类各方人才,重点引进对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科技领军人物和拔尖紧缺人才。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协调
成立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各相关部门、区县及项目建设负责人组成。下设办公室和新安江流域生态经济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实行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负责建设工作的领导、指导和调度,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坚持多规合一,协调各方,利益均衡,形成合力,真正做到举全市之力,共同建设好、发展好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按照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要求,形成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市级负责统一规划、调度、落实重大项目的实施,对县(区)进行具体指导。
(二)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做好本规划与黄山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对接。建立各部门、各地区上下联动、统一调度的项目储备、资金统筹、协调推进、督导监管制度。完善跨流域治理工作机制,建立考评体系,健全安徽、浙江两省高层协商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重大事项。逐级建立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确保落实规划目标任务。开展先行先试,优先开展国家相关试点示范工作,构建生态经济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开展资源产出率统计试点和山林碳汇试验区建设。开展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再生资源回收等试点工程。
(三)加强规划监督考评
对本规划中的各项指标要纳入各区县、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并分解落实到市直有关部门、开发区和各区县政府,实行目标责任制。市直有关部门、开发区和各区县政府要将约束性指标和各项任务分解到年度,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加强规划实施情况和各部门承担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跟踪督查,特别加强对重要发展目标进行监测,对战略重点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对重大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跟踪,并定期向市政府汇报,必要时由市政府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使公众深入了解本规划确定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蓝图。推进规划实施的信息公开,健全政府与企业、公众的沟通机制,加强社会对规划实施的监督。
(四)强化重大项目建设
加大重大项目支持。对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按照国家规定政策,在规划编制、产业布局、审批核准及投资安排、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支持。坚持以项目为载体,制定生态经济发展工程计划。对于既定的工程项目,要逐一建立工作责任制,明确各项工程的责任单位、资金来源和年度建设计划。精心组织工程项目的实施,加强重点工程项目跟踪管理,定期分析通报项目建设情况,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各种困难和实际问题,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