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区人民政府各部、委、办、局,各街道,各区级机关,各人民团体,区属企业集团:
经区委、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2024年黄浦区深化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办公室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2月7日
2024年黄浦区深化推进基层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 全面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 , 认真贯彻落实 十二届市委四次全会 和 三届区委七次全会精神,持续深化我区基层治理现代化“1+N”政策体系,贯彻落实新一轮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六大计划”,全面实施党建领航、组织领向、制度领先、服务领跑、头雁领军“五领工程”,深化发展“零距离家园”工程,着力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黄浦样本”,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
一、强化党建引领,把牢治理方向
以党建领航工程为牵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1.全面落实党的领导。 进一步强化区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各直属党(工)委主体作用。强化街道党工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优化社区党委、行政党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居民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深化打造机关党建服务基层治理新格局。积极顺应经济社会结构变化,以区域覆盖、行业覆盖、重点覆盖、人群覆盖为抓手,不断扩大党的建设全覆盖。开展党的基层组织政治功能提升工程,推动党的组织生活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健全严把入口、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党员管理体系。 ( 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区级机关党工委、各街道、区相关部门 )
2.找准街道发展定位和路径。 紧扣“心脏、窗口、名片”的总体定位和党的建设“走在前列、不辱门楣”的殷殷嘱托,扎实做好主题教育检视整改、市委巡视 反馈 和区委巡察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坚持立足街道区位、资源等各方面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定位目标,拓展格局思路,充实工作内涵,明确实施路径。鼓励治理模式创新、治理方式重塑,加强探索实践,努力破解难题、啃硬骨头,提高治理效能,打造更多工作特色和亮点。 ( 责任单位:各街道、区相关部门 )
3.扩大“零距离家园”品牌效应。 坚持加强工作推进与经验总结相结合,积极组织申报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案例和全国社区党建创新案例等评选活动。持续举办“零距离家园·开放麦”,努力打造成为全市基层治理工作交流平台。更好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探讨基层治理发展路径,扩大“零距离家园”品牌影响力。 ( 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地区办、各街道、区相关部门 )
4.推进“四百”大走访常态化制度化。 总结提炼“四百”大走访“三进三问”行动经验做法,推动基层干部综合运用线上线下结合、错峰上门入户等方式,全覆盖联系企业、群众,及时掌握包含人、房、企、铺信息在内的基础治理信息。落实“零距离”服务包制度,建立健全线上线下常态化走访联系、社区精细化分类治理、错时上班延伸服务、问题逐级销项解决四项工作机制,让企业、群众有困难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了事。 ( 责任单位:区委党建办、区民政局、 区金融办、区地区办、各街道 、区相关部门 )
5.营造良好宣传舆论氛围。 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充分发挥黄浦独有的红色资源优势,深入推进“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深化季度基层治理媒体通气会机制,聚焦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做好正面宣传,讲好黄浦基层治理故事,促进社区共同体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提升及时发现和应对处置的能力。 ( 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地区办、各街道 )
二、优化组织体系,增强工作合力
以组织领向工程为驱动,持续推动组织体系和治理体系一体严密,加快构建权责清晰、运行顺畅、协同高效、充满活力的基层治理体制。
6.优化完善街道机构职能。 落实新一轮机构改革有关要求,强化完善街道机构设置,推进派驻机构下沉,构建党委领导、党政统筹、简约高效的街道管理体制。 持续推进城运管理体系实体化建设、实战化运作,完善 街道城运中心综合指挥枢纽平台 运作机制 。 梳理明确街道城市建设管理事务中心职能定位,加大业务指导力度。着力提升街道营商工作专业性,加强人员培训,创新激励机制,提升实战能力。 ( 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编办、 区城运中心、区房管局、区金融办、区地区办、各街道 )
7.持续为基层减负赋能增效。 巩固“四减”成果,制定落实《黄浦区关于推进居民委员会减负赋能增效的实施意见》,切实落实“一办法两清单”,健全“四减”防反弹回潮的常态长效机制。制定年度区下派居委会事务任务清单,建立健全意见征询机制,确保目标任务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实施性。强化对区级部门事务下沉街道、居委的准入把关,推动相关工作机制落实落地。加强对街道在政策、人员、经费、培训指导等方面的支撑保障,由职能部门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 ( 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区地区办、各街道、区相关部门 )
8.做优做强“零距离家园”三级平台。 推进“街道 — 街区 — 居民区”三级平台一体建设。街道层面由街道党工委牵头建设“零距离家园”联盟,协调解决社区年度重大公共议题。街区层面由网格党组织牵头建设“零距离家园”共治联盟,探索依托平台实现街区内组织共建、资源共享的有效路径。居民区层面由居民区党组织牵头建强“零距离家园”理事会,不断扩充理事会成员、丰富社区治理资源、规范运作流程,着力提升居民议事协商能力。 ( 责任单位: 区委党建办、 区地区办、各街道 )
三、加强制度建设, 提高治理效能
以制度领先工程为抓手,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加快实践创新、加速复制推广, 着力 提升建立完善和执行落实制度的能力。
9.坚持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 基层 治理 全过程。 着眼“人民建”和“为人民”有机统一, 不断 完善发展基层民主的载体、程序和机制 , 发挥社区代表会议(社区委员会)、“零距离家园”理事会、人大代表“家站点”、政协委员工作站等平台作用,广泛组织居民群众、社区单位、“两代表一委员”、统一战线工作对象、群团组织力量等开展基层民主协商, 切实 将群众参与作为制定政策、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必要程序 。 ( 责任单位: 各街道 、区相关部门 )
10.持续深化发展黄浦首发首创制度 。 以 “三会”制度实践25周年 为契机,全面总结实践成果,进一步梳理机制、再造流程, 建设示范型 “三会”实践基地 15处 、 发掘“三会”金牌讲师15人 ,切实提升“三会”制度能级。 拓展运用新时代宝兴里旧改群众工作“十法”,不断提升干部群众工作水平,推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众工作网络,助 力 “两旧”改造高质量推进。推动不同类型社区在居民区党组织引领下,因地制宜制定《住户守则》, 持续丰富居规民约内涵,不断 拓展应用场景 覆盖, 推动《住户守则》 在黄浦形成 新实践 。 ( 责任单位: 区地区办、区民政局、区司法局、各街道 )
11. 复制推广网格治理平台建设模式。 加快向全区各街道30个综合网格工作站复制推广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平台建设的“瑞金模式”,体现整合优势,提高实战实效。深入实施网格党建提质计划,持续优化“街道 — 综合网格 — 居民区 — 微网格 — 楼组”五级治理架构。建立 健全 职责准入清单, 加快 推动 管理、服务、安全等资源力量下沉 综合网格。 持续加强社区微网格“两个覆盖”,强化“零距离”楼组党建,进一步 配齐配强网格人员力量,制定配套考核办法,激发网格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推动数字化技术与传统治理方式深度融合,不断提升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平台化运作、信息化支撑工作水平 。 ( 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地区办、 区城运中心、各街道 )
12.探索实践 党建引领 街区治理模式 。 借鉴党建引 领 街区治理的老西门街道“文庙模式”,探索实践不同特质的党建引领街区治理有效模式。 引导驻区单位、社会组织、报到党员、新就业群体等多元力量同向而行, 加强 商务、房管、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市场监管 等多部门协同, 探索构建多部门常态化联勤联动、 快速发现处置问题、 企业群众共同参与的街区治理格局。多措并举擦亮“功能社区”服务品牌,持续做好“十进楼宇”服务工作,切实增强开放街区企业、居民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深入挖掘街区特色,优化街区业态布局,丰富街区文化活动 。每个街道探索打造至少一个党建引领治理的 街区。 ( 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 区金融办、区商务委、区房管局、区文化旅游局、区卫生健康委、区市场监管局、区民政局、区地区办、各街道 )
13.分类推进 党建引领 小区综合治理模式 。 借鉴党建引领小区综合治理的打浦桥街道“蒙西模式”,坚持统筹推进、软硬件结合,区分不同类型小区,创新探索党建引领小区综合治理有效模式。充分凝聚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治理合力。推进居民区“两委”成员与业委会成员、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推动实现业委会规范化运作评价率 达到 100%。 持续深化“红色物业”建设,健全党建引领物业治理 联席 会议制度, 持续 推进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建设 。 实施一批党建引领小区综合治理示范项目建设,覆盖全区30%的居民小区。完成 70个老旧小区 物业 提标 管理。 ( 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 区房管局、区民政局、区地区办、各街道 )
14. 持续 深化“美好社区 · 先锋行动”。 在各街道全覆盖滚动推进项目建设, 以“出工作实效、出典型案例、出党建成果、出决策建议、重治理过程”为目标,进一步强化上下联动、条块结合、政学合作、媒体推动,全力推进基层治理重 点 难点问题解决,打造更多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基层治理示范点位,不断扩大成果覆盖面 。 ( 责任单位: 区委组织部、 区地区办、 各街道、 区相关部门 )
四、提供优质服务,增进民生福祉
以服务领跑工程为根本,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真正让生活在黄浦的群众感到舒心、暖心 、 安心 。
(一)持续提升居住品质
15.加快推进“两旧”改造。因地制宜开展方案设计,多措并举破解瓶颈难题,实现受益居民3000户以上。 成片旧改力争实现全面收尾。 ( 责任单位:区建管委、区房管局、相关街道 )
16.高效推动老旧房屋修缮。坚持“1+N”工作思路,着力打造蒙西小区(二期)、市民新村等精品小区。全年实施各类旧住房修缮改造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以上,受益居民6100户以上。持续挖掘历史风貌保护新亮点,统筹推进南昌大楼、钟和公寓、淮海坊一期等3处修缮项目,打造更多衡复风貌区内精品空间。 ( 责任单位:区房管局、相关街道 )
17.稳步做好配套设施建设。多途径、多形式打造更多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有针对性地加强新增可加装电梯居民区的签约“破零”工作,全年完成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100台以上,完成200台老旧电梯安全评估,为50个小区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创建停车资源优化项目1个、开工建设公共停车位150个、新增错峰共享停车位60个、建成示范性智慧公共停车场(库)1个,建设智慧道路停车场的比例达到80%。 ( 责任单位:区房管局、区建管委、区市场监管局、各街道 )
18.着力提升街区环境。启动新一轮架空线和杆箱整治行动,达到“线清、杆合、箱隐、景美”的整治效果。巩固背街小巷专项治理成效,保实效达标率保持在90%以上。全年拆除违法建筑2万平方米。新增各类绿化4.7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2.2万平方米,专用绿地1万平方米,立体绿化1.5万平方米),新建绿道1公里。新增口袋公园3座。按照“能开尽开、分类指导、安全有序、分批推进”原则,积极鼓励、引导绿色资源开放共享。 ( 责任单位:区建管委、区城管执法局 〔 区精细化办 〕 、区绿化市容局、各街道 )
19.切实筑牢城区安全防线。健全优化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动”机制,重点完善矛盾纠纷前端排查预警机制、律所参与联动机制和基层工作规范,持续健全平安志愿者服务机制,积极引导群众在协商中凝聚共识、化解纠纷,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市版”。统筹推进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积极做好各级各类专项应急预案,提高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发挥街道城运平台和区城运平台互联互通功能,推动重点领域要素共享共用,完善区 — 街道 — 社区应急通信装备配置,将社区安全风险消弭在萌芽状态。 ( 责任单位: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区应急局、各街道 )
(二)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20.全面推进“零距离家园”三级实体阵地建设。加强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功能建设,按照布局体系化、功能综合化、信息集成化要求,每个街道完成1 — 2个集党建、行政服务和便民服务为一体的“有流量、走得进、坐得下、还想来”的大体量、多功能、综合性的示范型“零距离家园”党群服务阵地,全区新建100个群众身边的“零距离家园”小站,推动场所设施共用、力量资源共享,提升空间综合利用效率,全面实施、有力推进街道 — 街区 — 居民区(楼宇)三级“零距离家园”党群服务实体阵地建设。 ( 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地区办、各街道 )
21.深入推进“一街一路”“10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动态更新“一图一表”,加强对社区规划师的能力培训与考核,探索扩大群众参与的有效路径。推进实施“一街一路”示范区域项目,依托“党建引领城市管理精细化指数”,建立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项目建设成果的宣传推广。 ( 责任单位:区规划资源局、区城管执法局 〔 区精细化办 〕 、区地区办、各街道 )
22.多措并举稳就业。紧盯重点群体,加大政策性岗位开发力度,发挥“黄浦创卡”带动效应,健全孵化示范基地等创业载体的认定评估体系,积极帮扶创业。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
23.全面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完善“五边形”社区养老服务体系,重点推动养老服务“全区通享”“养老服务集市”等特色工作。全年新增社区长者食堂3家,社会化“长者餐厅”拓展至40家,新增家门口养老服务站10家、家庭照护床位签约500户,改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200张,完成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300户。 ( 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各街道 )
24.精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稳步推进黄浦文化中心建设工程项目,不断优化区公共文化设施与功能布局。聚焦“全民全龄全域全时”美育目标,开展“艺美黄浦”公共文化内容配送,组织举办好“上海市民文化节”“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等重点活动。 ( 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局 )
25.提升基层卫生服务水平。拓展家庭医生服务范围至校园、商业楼宇、养老机构,引入家庭医生助理,全区常住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42%以上。依托社区“三中心”,开展签约居民健康评估,探索实施分级分类“健康管理服务包”。社区发热诊室规范化建设率达到85%以上。 ( 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 )
26.持续优化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布局。统筹谋划、按需实施,推动实现2个社区市民健身中心、3个市民健身驿站、4个长者运动健康之家落地,完成50个健身苑点、3条市民健身步道建设,改建1个市民球场。开展线上线下公益体育服务配送,服务受众线下4000人次、线上20万人次。 ( 责任单位:区体育局、各街道 )
27.积极探索推进社区商业高质量发展。引导便民服务网点布局,促进社区便民服务组合发展,扎实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工作。改建1家标准化菜场 并 进行智慧化升级。聚焦“优化布局、数字化赋能,填补盲点、创建示范点”要求,优化新增早餐网点15家。 ( 责任单位:区商务委、各街道 )
(三)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下的“四治融合”
28.突出自治强基。加强楼组建设指导,探索建立以“楼组、楼群、楼宇”为单位的群众自治机制,广泛开展议事协商,充分整合社区资源,推动破解治理难题,在全区打造100个示范“零距离楼组”。充分发挥各类自治平台作用,注重问需问计于民,协助实施好民心工程、民生实 事 项目,谋划落实好各街道、所院办队、各居民区三个层面“为民办事项目”,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长效机制。 ( 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区地区办、各街道 )
29.坚持法治为本。全面落实街道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基层综合执法效能。健全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加大 司法部公民法治素养试点项目复制推广力度 ,进行工作总结并形成相关报告。 推进 上海市 法治建设示范街道、全国及上海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工作。 ( 责任单位:区司法局、区城管执法局、各街道 )
30.注重德治教化。坚持为民、惠民、靠民理念,深化推进“5+3”专项行动,切实抓好全国文明城区常态 、 长效、全域创建工作。坚持不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组织开展好“风尚在黄浦、修身在黄浦、模范在黄浦、文明在黄浦”等系列活动。以“一街一城一园一线”志愿服务品牌为引领,汇聚构成多元、服务常态的志愿力量。持续深化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加快打造“10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扎实推进全民阅读工作,坚持举办思南赏艺会、昆曲雅音会等项目,打造更多具有黄浦特色的市民修身品牌。 ( 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各街道 )
31.强化数治支撑。完善“首席数据官+数据专员”机制,制定数据采集、归集、治理、共享、开放、应用等规则,夯实基层治理数据底座。持续推广应用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深入对接市级平台数据,打造应急管理、协商议事、民生服务等各类创新应用场景。建立“数字吹哨”制度,加强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与区、街道城运中心的对接,建立健全基层线上约请、部门报到制度,形成数字化的问题处置闭环。持续推进“双千兆”网络建设,实现全区具备条件的小区地下车库信号全覆盖。探索信息化与网格化管理、人房企铺数据库应用融合发展, 开 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一网同治”试点工作。 ( 责任单位:区大数据中心、区民政局、区科委、区房管局、各街道 )
五、聚焦队伍建设,提升能力素养
以头雁领军工程为支撑,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以实战实用实效为导向,持续提升基层治理队伍整体能力素质。
(一)多措并举充实队伍力量
32.优化队伍配置。持续推进“三个一批”,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干部到任务重、矛盾多、压力大的街道和居民区“两委”交流任职或挂职锻炼。全面落实《黄浦区门楣之光·基层治理人才选拔培养实施办法》,加快培养基层治理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后备梯队。保障居民区党组织书记事业编制使用需求,通过定向招录拓宽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职业发展空间。制定落实社区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切实增强社区工作者基层服务效能。 ( 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编办、区民政局、各街道 )
(二)分层分类加强能力培养
33.分层次、分领域开展业务培训。 结合区贯彻落实《 2023—2027 全国和上海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实施方案》的要求, 建立年度基层治理骨干培训计划同级备案机制,统筹培训对象、频次和内容。充分发挥党校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做实黄浦“零距离”学院,建立健全覆盖内容广、细分程度高、黄浦特色鲜明的党员教育课程库、师资库、阵地库、案例库。聚焦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重点领域、重点对象、重点任务,办好“2+X”专题培训班、“一把手”领导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党建引领物业治理专题培训班等班次,着力提升干部履职能力。探索形成区街联动、条块协同、科学系统的梯队式社工培训模式,培养兼具专业理论和实务技能的社区工作者骨干队伍。职能部门和街道加强对下沉队伍的培训和使用,打造“一专多能、全岗都通”的下沉队伍。 ( 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地区办、区民政局、各街道、区相关部门 )
34.加强实践实训。强化“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导向,持续开展“零距离比学赶超,高质量创先争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现场观摩活动和现场推进会,充分展示、交流各街道工作新探索、新成效,努力营造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书记工作室“传帮带”作用,采取跟班挂职、实地观摩等方式提升实战化能力。 ( 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区金融办、区地区办、各街道 )
(三)始终坚持严管厚爱并重
35.优化考核评价。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导向,持续优化以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满意为目标的居民区考核评价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推荐、晋升职级、评优表彰、参加各级培训等的重要依据,积极推荐提名优秀居民区党组织书记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加强编外人员管理,探索形成有效的常态管理制度。 ( 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编办、各街道 )
36.畅通交流和晋升通道。分类有序推进街道综合执法队伍间转任交流。探索开展文化旅游、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行政执法队伍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人员跨部门交流,充分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 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城管执法局、区文化旅游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应急局、各街道 )
37.加强先进典型选树宣传。深入挖掘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统筹开展“担当作为优秀居民区党组织书记”“新时代居民区先锋堡垒”“新时代居民区好班长”“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最美物业人”“先锋楼组长”等典型选树,逐步建立起先进典型库。统筹各级各类资源做好典型事迹宣讲展播,持续掀起宣传热潮,带动基层干部扎根一线、干事创业、争优创先。 ( 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区地区办、各街道 )
(四)持续凝聚各方合力
38.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推动成立社区基金会,依托区社会组织与基层治理实践实训基地搭建服务平台,加强本土化社会组织培育。依法依规开展社会组织登记审批工作,以“三年全覆盖”为目标优化综合监管体系。积极推动与群众密切相关、符合基层治理需求,且基础条件、内部治理、工作绩效和社会评价情况优秀的成熟机构参加等级评估,提升高等级社会组织占比。 ( 责任单位:区民政局 )
39.持续建强“第二梯队”。对标建立适应新时代基层治理要求的骨干队伍要求,持续充实社区基本力量、骨干力量、社会力量、增援力量“四种力量”。 推动结对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居民区党组织“第二书记”“第二微网格长”,全面推广居住地报到党员担任“第二楼组长”制度。 加大对社区能人 、 达人发掘培育力度,通过常态化沟通联系、个性化任务分配、及时性表彰反馈,增强这类群体与社区之间粘性。 ( 责任单位:区委党建办、区区级机关党工委、区地区办、各街道 )
40.推动党群组织力量下沉。发挥统战各界资源优势,深化打造“黄浦同心汇”工作品牌,以基层社区需求为导向,持续挖掘、推动落地各类民生服务项目。集中力量推进重点企业建会,推进楼宇、园区“小二级”工会及工会小组建设,积极推行扫码入会。充分发挥黄浦青志协引领作用,持续探索青年力量参与居民区、业委会建设的有效途径与机制。年底前全区市级青年中心活跃数稳定在50家以上。推动街道“家中心”提质增能,推动“全职妈妈”等各类主题型妈妈社群参与社区治理。推进“最美家文明联盟”家庭志愿者专业化、长效化建设,持续发挥街道分联盟作用,以“小家庭”带动全社会形成文明新风尚。 ( 责任单位:区委统战部、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