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林长制的意见》,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为林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支持安徽省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意见,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围绕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实现林业高质量发展,注重整体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统一、目标设定与方案实施相统一、党政主导与群众主体相统一,积极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创造出更多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
——打造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试验区。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一规划,整体施策,全地域联动,全要素配套,宜林则林、山水同治、田湖共修、乔灌草结合,大力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建设多元共生、健康可持续的自然生态系统。
到2025年,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目标责任体系更加完善,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五绿”协同推进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初步实现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自然生态系统更加完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森林覆盖率超过31%,林木总蓄积量达到3.5亿立方米,林业总产值达到7000亿元,湿地保护率超过52%。
(一)强化护绿,切实保障林业生态安全
2.加强林业资源安全巡护。全面建立县、乡、村护林组织体系,普遍配备护林员,结合扶贫开发,在贫困地区设立公益性护林岗位,面向贫困户选聘生态护林员。开展跨区域联防巡护,运用无人机、视频监控、卫星监测等现代化手段,推进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源头保护网格化和信息化,实现林业资源安全巡护全覆盖。
(二)加快增绿,推进森林资源高质量发展
5.推进城乡绿化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四旁四边四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全面创建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和园林城市(县城、城镇),大力建设城郊公园、郊野片林、环城绕村林带、城乡生态廊道,带动乡村绿化美化,实现城乡人居环境增绿共美。
7.推动区域林业生态整体提升。重点打造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4条生态廊道。皖江和淮河地区推进长江森林城市群、淮河森林城市群建设,加强沿江、沿淮湿地修复,实施环巢湖十大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江淮分水岭地区聚焦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治理,大力推进荒山荒坡和村庄绿化。皖北平原地区加快完善农田防护体系,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农林多业融合发展。皖西大别山地区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打造森林生态安全屏障。皖南地区加大自然生态、古树名木和古村落保护力度,推进生态文化融合发展,建设新安江生态画廊。
8.完善林木采伐管理。开展森林督查,严厉制止和惩处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用林地、乱挖滥采野生植物等违法行为。推广森林经营单位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严格按批准的方案实施森林采伐。按照采伐量不大于生长量的原则,改进人工用材林采伐管理,探索林木采伐许可和监管制度改革,建立县域内限额总量控制、结构优化调整、区域综合调配的林木采伐管理机制。
10.加大林业执法力度。加强林业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落实“一林一警”责任,开展多部门联动、跨区域联合执法协作。积极推动涉林公益诉讼,建立林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机衔接的工作机制。依法解决涉林产权和利益纠纷。按照谁破坏、谁赔偿的原则,严格林业生态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
(四)科学用绿,促进林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
13.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发展。促进林业产业创新和企业创新,将生态保护、生态利用融入林业产业发展全过程,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森林认证,发展绿色生态产品。积极培育木本粮油、特色经济林、苗木花卉、竹藤、森林文化等新兴产业和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新业态,形成区域化产业集群。实施林业精准扶贫,促进贫困人口从林业获得的收入逐年增长。
(五)深化活绿,创新林业发展支持保障机制
16.拓展林业投融资渠道。深化政银担合作,引导金融机构与林业经营主体对接,用好国家财政贴息、保费补贴等政策。支持林业经营主体以林地经营权、林木所有权、大型机具等生产设施和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以及林权抵押贷款。多层次搭建林业融资平台,探索运用企业债券、投资基金、森林资源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新型融资工具,筹措林业发展资金。
三、保障措施
(二)健全推进机制。坚持分区突进、彰显特色,2019年10月底前编制完成市县创建规划,全面启动创建工作。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适时将改革成果上升为法规制度。省林长制办公室要加强分类分级指导,细化“五绿”任务、履责、评价方案,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对各地创建工作进行跟踪分析、督促检查和效果评估,及时总结推广创建成果。
(四)营造良好氛围。加强舆论引导,积极利用多媒体融合、多平台传播,全方位宣传改革的目标和政策,凝聚社会共识,引导公众参与,形成强大合力。总结推广林长制改革的新鲜经验和成功案例,选树先进典型,营造激励创新探索、深化创建实践、争当改革示范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