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新征程,砥砺谱新篇。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一次制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擘画“十四五”发展蓝图,引领我们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会议。全会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全市农业农村系统把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三农”各项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更多“三农”力量。
稳住“米袋子”“菜篮子”,保障重要农产品供应
“十四五”主要目标提出农业基础要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业农村实现长足发展是“十四五”和远景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农村是全面现代化和整体现代化的薄弱环节和亟待补齐的短板。
“我们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积极探索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幸福农民同频共振,走出一条符合中央要求、契合南京实际、顺应群众期盼的乡村振兴新路子。”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蒋晓平说道。
优质稻米、休闲农业、经济林果、有机农业……在六合竹镇镇,优质农产品较多,但不少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竹镇镇党委书记李舜表示,将要坚持产业强基,把果品蔬菜作为主导产业,推动果品蔬菜扩面提质;坚持龙头带动,打造农企集聚区,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区级以上龙头企业达20家、区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达20家;坚持质量从优,拓宽产销新渠道,力争实现全年带动销售竹镇优质农产品3000万的目标。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是农民增收的保障。蒋晓平告诉记者,南京市要聚焦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住“米袋子”“菜篮子”,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提品质、扩产能,保障绿色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着力提高全市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加快推进村企联建,资本驱动农村焕新
产业兴旺,吸引资本是关键。
在“网红打卡地”大塘金,有江宁区最大的民宿文化产业集群,引入了民企投资3000万元打造了健康养老项目。
据江宁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人才和技术“上山下乡”,江宁区“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已经取得良好开局。截至目前江宁已签订企村联建项目113个,以及10个南北联建项目,总意向投资额148亿元,其中,超30%的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下一步江宁区将进一步摸排需求清单,完成行政村项目合作需求、企业合作意向的再调查摸排;动态跟踪项目进展,明确村企双方任务分工、时间节点;强化政策服务保障,以最大努力做好规划、土地、金融、人才服务;树立特色示范典型,总结提炼联建行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引导村(社区)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特色实现产业振兴,争取形成一批具有江宁特色的乡村产业集群,带动街村发展、富民增收。
“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既有助于盘活农村的闲置资产资源,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又有助于企业拓展发展空间,激活市场活力、拉动社会内需,必将催化新一轮乡村振兴的快速发展。蒋晓平表示,下一步南京将持续深化村企合作行动,推进南京市村企合作行动继续走在全省前列,着力打造一批彰显省会水平、体现省会担当、展现省会形象的联建典型,走出一条具有南京特色的企村合作发展路子。
农业园区创新“加持”,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充分发挥浦口国家农创园、溧水国家农高区农业科创策源地作用,激活农业创新资源,助力创新名城建设。”蒋晓平说道。
位于浦口区的南京国家农创园,是农业农村部在全国范围内批复建设的全国首家、长三角地区唯一一家现代农业产业科创中心。
农创园管办负责人周蓉蓉表示,要坚持“农业硅谷”总体目标定位,努力建成南京创新名城“特色名片”、打造全国农业科技“金字招牌”,为乡村振兴事业提供坚强科技支撑。农创园将聚焦高端人才、科研平台和科技企业,打造全国唯一的集群式农业院士创新基地,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等科研平台,将园区打造成为创新集聚地。同时聚焦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全国农业科技直通车等重大活动,聚焦生态体系和主导产业,打造高价值创新产业地标。
乡村振兴涉及面广,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广大乡村人民群众福祉。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牢记总书记“带好头,领好向”的谆谆嘱托,扛起省会担当,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城乡融合进程,力争到2022年勾画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模样”,即城乡空间布局优化、乡村产业特色鲜明、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乡风文明程度较高、人民群众生活美满,把广大乡村建设成为现代化南京的亮点和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