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对近700户农房逐步开展翻建,一边逐步腾退小散企业、整治水面和耕地,马不停蹄招商引资发展农文旅产业……近年来无锡市锡山区厚桥街道谢埭荡村一直为推进产村融合而忙碌。村书记华东明认为,当前是乡村数十年来建设任务最重、变化也将最大的一个阶段。
新形势下如何振兴乡村?“唯有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瞄准产—村—人融合发展多措并举,使乡村与城市协同共进,乡村才能迸发新活力。”无锡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吴立刚说。和谢埭荡村一样,无锡很多乡村已着力优化资源配置,不遗余力扮靓颜值、振兴产业。
三级联动,构筑现代农业“底座”
去年起,无锡重新构筑现代农业“底座”,大力发展区级农业科技园、镇级农业产业园和村级农业特色园。“以前是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企为主的多点开花状,存在的问题是难以对有限的资源高效整合,也难以更好地激发经营主体积极性。现在开展园区化建设,就是要推动市、镇、村劲往一处使,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吴立刚说。
镇村联合共推,让谢埭荡村下决心对芡实特色园附近的20多户农房和宅基地进行腾退,为全村农文旅产业配套民宿。“村里有近500亩芡实产业园,以及澳洲龙虾、刀鱼等特色水产资源,放大资源优势、发展农文旅产业一直是我们心心念念要做的事。如今有了街道鼎力支持,我们向农业产业链要更高效益的信心更足。”华东明说。目前这里已有11户农房腾退,后续还将腾退10余户。
在宜兴新庄街道,依托镇村联合发展平台运行的渎韵农业产业园,在去年和今年共将拿到上级3000多万元专项资金。“资金扶持力度为本世纪以来最大,镇级产业园与百合花开、南淋生态稻麦等村级农业特色园加强了联动发展。”园区负责人钱东明说。受市级农业科技园以科技引领产业发展启发,产业园今年联合种植百合的农场和大户,投入500万元建设百合花开产业园技术交流中心、百合育种基地,借助南农大之力对当地的药用百合功效等进行系统研发,以彰显百合的经济、生态价值,拓展销路。园区农产品产地仓等项目也在积极推进,配套农产品仓储、物流、溯源等设施。预计项目运营成熟后,园区主导的百合产业亩均收入将较去年增长30%以上。
创新模式,推动乡村更绿更美
提升百姓宜居宜业幸福感,推动更多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向乡村,打造形态优美、独具韵味的乡村风貌是基础和关键。
近年来,在全省率先聘请美丽乡村设计师打造各美其美的乡村,在全国首创“乡村美学”概念并有序推进——这些新举措传递出无锡建设美丽乡村的新视角:美不是几个景观的拼凑,而是运用美学规范对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精心打造,对山、水、林、田、房等资源优化整合。
在新吴区鸿山街道大坊桥村,村民种的菜地都用篱笆或青砖围起来,新建的休闲广场、园路等采用青石板、卵石、瓦片等铺装,村庄入口的景观小品采用磨坊、石盘等老物件点缀,展现浓郁的水乡韵味。村里还对漳家浜等自然村划分功能定位,建成了乡土文化展示片区、艺术村落文化展示片区、示范居住片区等村落新貌,村庄于去年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今年清明时节,来赏花、踏青的游客增至4万多人次,较以往正常年景增加1倍多,附近农家乐、农产品销售额也增加3成以上。
按照规划对重要交通节点——沿路、沿河、沿线、沿景区的乡村风貌成片优化提升,推动美丽乡村从点状分布向区域集聚,是该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又一亮点。在惠山区锡西大道沿线,已建成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2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8个、市美丽乡村示范村20个。一批批游客涌向这里,观花海、体验枇杷番茄等采摘乐趣、赏农田里白鹭飞起等农景……环境美丽、产业兴旺、群众受益的示范带已基本形成。
近日无锡市启动全域美村长效管护达标行动,促进乡村管护提档升级。无锡市农业农村局人士介绍,早前由于缺乏系统整治,乡村乱堆乱放现象较普遍,无锡在全省率先整区域开展“一推三治五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新性引入红黑榜评定机制。至去年,全市乡村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此次长效管护达标行动首次由镇(涉农街道)对乡村风貌建设和管理水平按优秀、良好、达标、不达标要求细化考核,将更好地推动乡村长治久美。
党建引领,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无锡要实现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要通过党建引领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更好地激发农村发展后劲。”吴立刚说。
乡村治理工作面广量大,唯有做到精细化管理才能“长治久安”。近年来不断完善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模式成为有效抓手。在惠山区洛社镇秦巷村,形成了微网格员“一级哨”、片区网格员“二级哨”、志愿者等多元团队“三级哨”组织体系,这些“先锋哨所”向镇、村综合指挥站传递基层动态,织密了基层社会治理安全网。信息显示,该市市(县)区、镇(涉农街道)、村(社区)三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均已实体化运作,形成广覆盖、智能化、大联动的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将企业生产监控探头接入平台等智能化治理新举措也在逐步推行中。
优化村民议事形式,加强乡村协同治理,是近年来该市乡村治理的新旋律。秦巷村27个自然村都设立了议事点,每个点配备议事骨干、议事长及网格员,每个网格配有议事站。前不久,租房居住的外来人员向议事骨干反映缺少公厕,议事站了解情况后,立即向村委反映。不到2周,公厕问题就解决了。“网格+议事点”机制,让更多百姓提高了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为促进共同富裕打好了基础。
对志愿者、党建先锋户等实施积分兑换,以及门前三包、村规民约等机制广泛推行,乡村治理“微动力”不断增强。秦巷村通过让村民凭文明积分卡到村委将泡沫箱免费换环保花箱的形式,使村民在不到1个月里,就改掉了爱用废弃泡沫箱种花草的旧习。目前全村630多个泡沫花箱都换成了环保花箱,村庄环境更美、更生态。乡风文明、治理高效,成为吸引人们前往乡村干事创业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