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执“双百行动”之笔,绘就乡村振兴“锦绣图景”

来源:无锡日报 发布时间:2024-11-24 浏览量:12

乡村振兴,一个都不能落下。资源有限、现有产业项目少的乡村如何提振发展动能?今年5月起,无锡实施“双百行动”,通过单位帮扶、派驻“第一书记”和“专业人才”,推动近百个经济相对薄弱的重点帮促村、近百个产业基础好且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重点提优村做强做优产业,促进产村人融合发展。

近日,记者走进江阴蒲市村、锡山丽安村、惠山桃源村,近距离感知这些乡村通过帮扶多途径唤醒“沉睡”资源,延伸产业链、拓展新项目、凝聚发展合力的新律动。

链接新业态,实现农文旅多维发展

来到蒲市村蒲市里自然村,游客们有在大片粉黛花海徜徉的,有在小桥流水、大型水车边打卡拍照的,也有在“蒲墅人家”乡村文旅综合体内的餐饮酒店、休闲咖吧休憩的,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幅乡村休闲新图景。

3年前的蒲市村,基础设施薄弱,村集体依靠土地房屋年收益200多万元。2021年成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后,村集体并未将发展眼光只放在参观新四军六师师部驻地旧址、党建宣传墙等红色资源方面,而是不断延长产业链、价值链,提升产业发展活力。

“近3年来,村里疏浚河道2.5公里,新建沿河步道、景观1.5公里,以及停车场、游客中心、餐饮酒店等设施,并延长产业链,打造亲子田园体验点、建设农村电商平台,提高了乡村文旅吸引力。”蒲市村“第一书记”李明说。在他的推动下,村里还和无锡交通产业集团合作开通红色主题中巴专线,并积极引进直升机飞行营地等项目,深入推动农文旅多维发展。预计今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可突破380万元,实现帮扶目标。

优化农业结构,乡村经济有了新引擎

在丽安村水墩上自然村,这两年低效林地变成了简约、精致的小公园,村民屋旁零乱的菜地经过整治成了田块规整、围有小栅栏的小菜园,村中池塘边原先的杂树林也成了有水车、古井、老树的小花园。其间,由村里废弃老房子改造的茶室自5月开张后,客流不断。倚着木屋里的木桌,沐浴着暖阳,品一口香醇的清茶,成了人们享受乡村休闲时光的好选择。茶室经营者陆金莲说,这两年乡村变美了,村里还建起了蔬菜地、草莓园,游客越来越多,让她实现了在家门口创业,附近农户开的农家乐也很火爆,节假日常常翻台。

让丽安村成为游客目的地的,正是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和优化农业结构的“双管齐下”。丽安村一度以苗木产业为主,近几年因苗木行业趋于饱和,出现不少交不出地租的低效林地。去年以前,村集体多次商讨:村级年经营性收入仅220万元,收不抵支,出路在何方?“要‘造血’!”很快,大家达成一致意见,建设水墩上特色田园乡村,逐步将2000亩低效林地改建为市级蔬菜基地,通过共享菜园、青少年实践基地等引流,并由集体投资建设农家乐、茶室后交由村民经营,完善休闲农业产业链。

通过市委办公室结对帮扶、向上争取,村集体今年已争取到1000多万元奖补资金用于村庄美化、修路、建草莓园等20多个项目。时近年底,村里将喜讯上报镇政府:今年村级经营性收入将突破300万元,达到“摘帽”标准,预计到2026年可达500万元。

文化来搭台,推动生态产品价值高效变现

青山绿水间,是一幢幢粉墙黛瓦的农房,里面精品民宿、咖啡馆、美术馆、雕塑馆、微电影馆等文旅新业态如春花般绽放。惠山区桃源村山南头文化艺术村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优化了生态环境,并多方引入文化新业态。如今17家文旅企业、工作室年吸引人流约60万人次。

“文化艺术是特色,但不能一直‘躺’在上面,而要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创新旅游产品,将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结合起来,持续加强引流。”桃源村党总支副书记虞胜洋说。

在无锡市农业农村局、无锡市总工会帮扶下,桃源村新建了市一线职工与劳动模范疗休养基地,拓宽了亲子游、康养游、研学游等精品旅游线路,游客量猛增。7月首批夏令营团队迎来60多名游客,之后无锡市工匠疗休养、培训等活动不断。“预计今年游客量可达70万人次,较去年增加10万人次。”虞胜洋说。

今后,村里将依托基地和乡村振兴大学堂培训点,多方争取培训资源,创新创优培训内容,做强“培训+旅游”深度融合端,带动村集体和村民收入“更上层楼”。到2026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预计突破700万元,较2023年增加200万元左右,有效实现生态产品价值高效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