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如今正如火如荼。为留住青山绿水、记住乡情乡愁,常州市以改革实践回答“时代之问”。从思路到做法,从特色到“样板”,“一户一个景、一院一幅画、一家一片园、一村一抹韵”,正日渐成为常州乡镇村落和谐宜居的真实写照。
礼诗圩村航拍图
美丽乡村“升级版”吹响号角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千百年来,人们的心中都有一个田园梦。当“耕读传家”景象渐渐模糊,质朴悠远的乡愁无处寄托,乡村发展向何处去,成为一道令人深思的考题,也成为一道“时代之问”。
常州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特色田园乡村是美丽乡村的“升级版”,是对“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进行挖掘和提炼,在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的基础上,对乡村的形态、功能、个性进行修复和重塑,努力让乡村展现新的颜值、焕发新的活力。
塘马村航拍图
2017年,常州在美丽乡村示范区(点)“两区十点”的范围内,优选溧阳、武进、新北等地区创建积极性高、工作基础好的项目,积极向省田园办申报,最终共有溧阳市溧城镇八字桥村礼诗圩、上兴镇余巷村牛马塘、别桥镇塘马村塘马、戴埠镇戴南村杨家村和武进区雪堰镇城西**村陡门塘等5个村庄项目在全省184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跻身试点行列,入围数量超过全省首批试点的10%。
梅林村一角
2018年,新北区西夏墅镇梅林村龙王庙和溧阳上黄镇浒西村南山后两个村,以及郑陆镇查家村查家湾,新北区西夏墅镇东南村大薛家和韩村,西夏墅镇梅林村夏家村,金坛区薛埠镇仙姑村,溧阳市竹箦镇陆笪村5个村庄先后被列入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第二批、第三批试点。
仙姑村一角
抓住“形、魂、人”三要素
2018年10月,常州出台《常州市农村土地资源统筹配置示范点培育行动方案》,以“村强、民富、景美、人和”为总目标,在全市范围内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村、特色田园乡村、美丽乡村示范项目、农村人居环境重点村、传统村落等重点区域的共计60个示范点开展培育行动。
以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契机,常州市住建部门会同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了部分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以及修编,与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等充分衔接,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设计,重新审视乡村多元价值,为乡村发展划定“路线图”。
“如何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乡村建筑‘西洋化’、乡村生活‘空心化’?常州给出的答案是抓住三个要素:在风貌塑造上留住乡村的‘形’,在文化传承上留住乡村的‘魂’,在宜居宜业上留住乡村的‘人’。”常州市住建局村镇处处长傅康说,发挥乡村独特禀赋,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整体进步,“半城半乡”的二元关系转化为“伴城伴乡”的伙伴关系,将形成更有生命力的“乡村美学”。
为此,常州建立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全面整合农村生活污水整治、263专项整治、农村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等各条线资金优先保障试点项目村。依托苏皖公司、龙控集团等融资平台,为试点村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撑。同时成立试点村建设现场指挥工作组,在项目引进、技术指导、资金筹措等方面实现无缝对接。抽调各类技术人员常驻现场,组建专家库,指导项目建设各类示范试点项目建设,提供乡村人才交流平台。探索推广乡村建设的设计师负责制,引导优秀规划师、建筑师、建造师服务乡村,推动乡村高水平建设。此外,还组织开展专业化培训,把当地村民培养成为村内公益性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的重要力量。
找准乡村“性格”,各美其美
为了使美丽乡村实现从“形态美”到“内涵美”的华丽转型,从“一处美”到“一片美”的纵深推进,从“一时美”到“持久美”的常态长效,常州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积极发挥工匠文化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溧阳牛马塘村由于部分村民是百年前从温州迁徙而来,因而当地以中华薯文化特色文创农业为基础,以温南文化传承为灵魂,以山水田园和乡村生活为载体,以乡村民宿、客民文化、田园体验和文创活动为纽带,打造集特色农业、田园生活、民宿文化于一体的具有传统意蕴的山村居所。
塘马村
溧阳塘马村以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为出发点,以红色记忆、红色文化为系脉,重点发展生态有机米生产基地,打造集田园生产、田园文化、田园居所于一体的江南农耕乡村田园。
溧阳杨家村根植于溧阳独特的山水田园基因,以优势特色农业为内核,以休闲旅游业与现代农业为导向,打造集高品质农业生产、乡村休闲旅游、山水康养度假、农业创业产业于一体的江南丘陵地区特色田园乡村。
武进陡门塘以田园为底、特色为脉、富民为本,紧紧围绕“水系、道路、景观、文化、旅游”五大元素,依托太湖湾旅游度假区辐射带动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旅游观光型生态农业,打造回汉交融、山枕水绕、林果飘香、村富人淳的特色田园乡村。
新北龙王庙发挥近郊优势,依托水乡格局,以草坪经济和休闲旅游为特色产业,统筹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融合,打造宜居宜业、景色宜人、城乡互通的特色田园乡村。
条条振兴路,村民致富路
城里人也可以拥有一块自己的土地种菜栽瓜吗?如今,成为“网红村”的溧阳塘马村村民告诉你,可以!
漫步村中,时常可见道路一侧分割成块、挂着“我家自留地”牌子的土地,这些就是村里拿出来出租给城市居民的。如今的塘马村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村庄建设,流转村民土地发展产业项目,城市居民可以聘请本地菜农当“田园管家”,既增加了集体收入,又提高了农民收益。村中还引进木林管家物业公司,对村庄环境进行保洁,村民做保洁员,每月可领1500元工资。
不仅如此,塘马村还扶持一些有才艺、有能力、有技术的村民自主创业,“看菜吃饭馆”“原乡面馆”“肯买愿卖馆”等项目,令村民由被动变主动,利用自有房屋、特色手艺等开展自主创业,在家门口就业、致富的同时,村民生活习惯也在新环境中悄然改变。
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走多元化特色发展之路,其中特色产业是基础,特色生态是重点,特色文化是内核。常州结合试点村实际,深入引导试点村庄依托自然禀赋和特色资源,挖掘、找准最有优势的1至2个特色产业,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完善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力争让农民在农业全产业链、一、二、三产融合各环节都能受益。不仅是塘马村,礼诗圩村与电商平台合作的“共享农家厨房”项目,借助App进行线上预约销售,盘活了百姓厨房、菜园。“现在我们这里还有常州面积最大的荷塘。”溧阳溧城镇八字桥村党总支书记黄涵君介绍,礼诗圩村依托江南水乡文化氛围,加上当地盛产的“水八仙”特色产业,打造农旅结合品牌,通过线上线下销售、配送到家等经营模式推动农产品销售,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为全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提供“常州经验”
桃花源式的田园画卷,是广袤乡村最具魅力之处,近年来,常州市住建部门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全市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村庄净化、绿化、美化和道路硬化,改善环境面貌。规划布点村庄逐步完成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乱堆乱放、工业污染源、农业废弃物、疏浚河道沟塘“六整治”,实现公共设施配套水平、绿化美化水平、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道路通达水平、建筑风貌特色化水平、村庄环境管理水平“六提升”,全市规划布点村庄普遍达到《江苏省村庄环境整治分类标准》中的二星级“康居乡村”标准,并创建50个三星级“康居乡村”;非规划布点村庄以“三整治、一保障”为主要内容,达到《江苏省村庄环境整治分类标准》中的“环境整洁村庄”标准。
查家湾
去年,常州市住建部门牵头起草《常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指导推动各辖市区开展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完成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覆盖1389个村庄,覆盖率超80%,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同时,对2017年新建的村庄生活污水设施进行抽查摸排,抽查的已建设施运行率达80%以上。另外,新北区在全省46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县(市、区)考核评比中荣获第一名。
今年,常州市住建部门继续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行”模式推进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实现污水治理专业化运行、市场化运作、日常化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已经新增完工项目167个,累计覆盖1556个规划发展村,另有65个项目在建。下一步,将更高质量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向更美跃升,努力为全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提供“常州经验”,让乡村成为提升常州城市能级的重要承载地和生态休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