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常州钟楼区邹区镇主动融入市“532”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两湖”创新先行区、乡村振兴实验区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全力打造城乡融合的“邹区样板”。白墙黛瓦的国风农居,清澈见底的小区景观河……今年6月,常州市钟楼区邹区镇杏塘家园的371套宜居农房交付,这标志着殷杏泰片区(殷村村、杏塘村、泰村村)现代化宜居农房改造的完美收官。
新孟河的西岸,殷村职教小镇、殷村家园小区独领风骚,东岸的泰村家园和杏塘家园,在希望的田野中交相辉映,一幅以产教融合为主题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这一系列新征程、新气象的背后,是人大代表深入基层“末梢”,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提供的一份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样板。
市人大代表的建议,推动乡村蝶变
陈礼斌,常州市人大代表、殷村村党委书记、侨裕集团董事长。作为一名村书记、企业家,他早在20年前就开始科学规划,推动科教兴村战略。2017年,殷村职教小镇不负众望入选了第一批江苏省省级特色小镇名单。
随着一所所学校搬来职教小镇,陈礼斌意识到,仅靠不到2平方公里的殷村村,职教小镇发展将很快面临国土空间要素瓶颈,而殷村村的日新月异也让一河之隔的泰村和杏塘百姓的内心落差巨大。2021年,在常州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闭会期间,陈礼斌向所在代表小组提出了“连村成片”发展美丽乡村的建议。不久,钟楼区正式组建“殷杏泰产教融合试验区”工作专班,启动该片区美丽乡村建设谋划。在2022年初的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陈礼斌又提交了《关于加快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 探索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新样本的建议》,围绕项目资金支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集中居住区涉及永久基本农田调整等提出了针对性建议,矢志不移为深化农村改革、为殷杏泰片区发展试水破题。
省人大代表的建议,落地一项改革
一边是陈礼斌等人大代表承载着民意的建议,一边是钟楼区大力推进“殷杏泰产教融合试验区”建设,殷杏泰片区的蝶变在悄然孕育,同时一个个问题也开始逐渐显露。
比如,殷杏泰片区内计划要保留部分建设用地,拟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方式实现,这部分建设用地未来将用于盘活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资源,增加村民收入渠道。然而,钟楼区还不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试点地区,集体存量建设用地无法入市。又如,杏塘村、泰村村的集中居住区建设,均涉及永久基本农田土地性质的调整,审批层级高、难度大,亟需政策破题。
做好基层“传声筒”,当好群众“代言人”。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在2022年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代表提出了书面建议。好消息很快传来。2022年3月,殷杏泰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项目成为全省首个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省级试点项目。
联络站和问政,助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
近年来,钟楼区全面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建设,打通镇(街道)人大代表之家、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民生实事(重点项目)工作联络室、民情议事坊等载体平台,所有代表“进网格”全覆盖,人大“神经末梢”向企事业单位、村庄和小区深度延伸,形成人大阵地的矩阵网络。殷杏泰片区现代化宜居农房改造项目,正是钟楼区人大通过矩阵网络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站在泰村家园的大道上,看着白墙黛瓦的新家园,泰村村民朱建强内心的幸福写在了脸上。早在2021年泰村家园样板房建设前,朱建强就非常关心家园的建设,当时钟楼区人大在泰村家园建设现场设立了人大代表联络站,他三天两头就会去转一转,和村里的人大代表荆波、蒋红伟等人聊聊天,说说心里话。“当时我比较关心新房子窗户的事,专门通过荆波询问了项目方,得知是传统的移窗。”朱建强把消息跟同小组村民们一说,大家心里就犯起了嘀咕,于是找到荆波、蒋红伟等人大代表,讲述了看法。第二天,两位人大代表就将村民的意见与项目方、施工方进行了面对面沟通,一段时间后项目方最终听取了村民的意见,放弃移窗而使用了密封性更好的开窗。
“泰村集建区分房如何保证公平公开公正?”“集建区建好了只是解决住的问题,有什么举措保障泰村增强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增收?”……去年9月,邹区镇人大专门组织了“泰村和美乡村建设”人大代表问政会,对泰村家园项目的收尾和分房工作进行问政,并在泰村家园分房时组织人大代表全程监督。以“问政”的形式督促政府及职能部门落实举措,在观点交锋、思想碰撞中擦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火花”,找到推动镇党委政府改进工作、疏堵解难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