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舟山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落实省厅三农“369”行动和“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要求,紧扣“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目标,围绕“保基础、抓融合、秀美丽、强数字、共富裕,促振兴”六大方面聚焦发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争当渔农村改革先行者、城乡融合示范区和乡村振兴海岛样板地。
(一)保基础,打好“粮、猪、菜”保质保量保供组合拳。坚决从讲政治的高度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全力护好“米袋子”、拎稳“菜篮子”。粮食方面:强化3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种粮属性,抓好粮食生产,提高产量质量,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9万亩以上;制订粮功区整治优化方案,切实抓好“非农化”“非粮化”和抛荒整治,大力推行粮功区“区块负责制”,加强农田小水利、防汛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地力提升,新建高标准农田1500亩、提标改造8400亩。生猪方面:稳步提高生猪生产力,督导岱山万头猪场建成运行,确保全年生猪存栏6.5万头以上、年出栏家禽达到30万羽以上。蔬菜方面:加大政策引导,扩大速生叶菜类蔬菜种植面积,建设精品蔬菜基地(基地防灾减灾设施提升)4个,落实叶菜类蔬菜保障型生产基地500亩以上,确保全年蔬菜播种面积10万亩以上。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运行推广好“舟叁鲜”等区域公用品牌。深化“肥药两制”改革,推进“肥药两制”示范区建设。
(二)抓融合,构建具有海岛特色的乡村产业新体系。依托农业五大平台、8个省市重点农业乡镇和9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加快构建以多业态复合为特色的海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不断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抓好现有农业发展平台的提档升级,在定海、普陀、岱山各打造1个乡村产业融合示范区,创建嵊泗枸杞国家级特色农业强镇。提升发展乡村旅游、渔农家乐民宿、文化创意等美丽新业态,培育一批有特色的美丽乡村夜经济精品村、精品路线,建成省级休闲乡村3个。对标渔农产品线上销售走在全省前列目标,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充分运用网上农博、农播、舟叁鲜等平台,推动特色渔农产品、渔农家民宿网上营销。积极招引落地一批重大项目,推动农业农村成为扩大有效投资的新增长极和新型消费的目的地。
(三)秀美丽,打造具有舟山气质、海岛韵味的新时代美丽乡村。立足全域美丽,实施以美丽小岛、美丽乡镇、美丽风景带组团发展和空心岛(村)保护复兴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3+1”全域发展行动,打造具有鲜明舟山辨识度的新时代美丽乡村,加快实现“全域共美、全域成景”。重点在美丽小岛建设上下功夫,在景区化风景带建设上显特色,通过一艘游船、一条精品游线,把若干个美丽小岛串联起来,变“零星小岛盆景”为“连线海岛风景”,2021年,重点建设提升美丽小岛4个、美丽乡镇5个、美丽风景线4条,积极争创省新时代美丽乡村标杆县。继续巩固提升渔农村人居环境质量,高标准开展新一轮“整洁村庄”专项行动,深化“洁美杯”竞赛,实施推广“一张网格管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一把扫帚扫到底、一把剪子剪到底”等“四个一”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提升渔农村精细化管理水平。注重乡村“微空间”改造,打造一批美丽庭院和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用绣花功夫装点美丽乡村。
(四)强数字,加快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以“数字改革年”建设为契机,加快数字技术在生产管理、产品流通、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领域的应用,推动农业农村数字化变革。推进机关整体智治系统建设。全面推进“三农”主要领域核心业务数字化,构建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系统观念和改革思维,不断提升农业农村系统干部多跨高效协同、工作闭环管理的能力。深化数字政府系统建设。打造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乡村振兴集成应用,集成和提升“肥药两制”、集体“三资”管理、低收入农户帮扶等业务系统,完善舟山市渔农村闲置农房信息发布与交易服务平台。深化数字经济系统建设。重点推进数字农业园区、数字农业工厂(数字牧场)建设,基本实现主要乡村5G信号全覆盖。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快农产品销售物流体系数字化改造,培育直播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推进数字社会系统建设。推广应用“浙农码”,创新开展美丽乡村数字服务、“跟着节气游乡村”等场景应用,探索建立与产业发展、行业管理、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相匹配的数字乡村服务发展体制机制。推进数字法治系统建设。建立完善市县农业农村系统联动执法机制,加快执法监督数字化转型,实现对事中事后监管的数字化监督,推动形成“审批-监管-处罚-监管评价”的农业农村执法全流程功能闭环。
(五)共富裕,提高渔农民富裕富足水平。千方百计拓展渔农民增收渠道,努力打造共同富裕的海岛样板。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能级。实施《新一轮村级集体经济提升发展五年行动计划》,逐村分类分档制定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幅指标,督导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因地制宜推广实施飞地抱团、资产盘活、特色产业型、服务创收等经营模式,集中各方力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确保提前1年完成省定相对薄弱村清零任务。以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通过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改革、普陀省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试点和定海马岙省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2021年重点创建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示范区4个。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实施低收入渔农户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行动,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完善“两不愁三保障”长效机制,开展贫困学子“人生导师”结对帮扶等海岛特色帮扶工作,确保低收入渔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
(六)促振兴,夯实乡村振兴基层基础。提高“四治融合”水平。以善治示范村、清廉村居创建为依托,突出抓制度、抓示范、抓督导,推进扩面提质,加快构建“党建统领、农民主体、三治融合、整体智治”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深化“两进两回”行动。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整体构建“两进两回”政策体系和工作平台,全力畅通人才、科技、资金等“进岛下乡”通道。实施“海岛农创客”培育行动为主抓手,大力培育农创客、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引在外乡贤、知识青年回村创业,全市力争新引进大学生和人才回乡500名。守牢安全底线。常态化抓好渔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密落实非洲猪瘟、草地贪夜蛾等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措施,抓好农业安全生产,做好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加强渔农家乐安全管理,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