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环城公园,过去的水岸小区门前路,帝景一号路二号路等,现在都被正式命名为“企宁路”“景云西路”“景云东路”等规范的名称,这些都彰显出了“乡村著名行动”取得的看得见的成效。今年以来,砀山县结合“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工作先行先试,抓实特色,边行边改,积累经验,着力推动“乡村著名行动”走深走实,赋能乡村振兴。
一、规范乡村地名标志设置,创新乡村特色地名标志
砀山县积极探索“互联网+”的管理服务模式,建设了二维码地名标志管理系统,创新设置T形二维码道路名称标志牌和门(楼)牌,并标示砀山城市L0G0。二维码系统展示地名文化、特色产品等信息和查询、缴费等便民服务功能,标识设置为社会各界提供准确地址定位。目前已完成92条道路22537块路牌、门牌设置,各镇驻地设置街路巷二维码标志牌162块,国道、省道沿线农村居民点地名标志牌设置160块,国道G310至文家河梨花观赏路线的村设置特色地名标志牌20块,健全了乡村地名标志导向体系。
二、推动示范区域辐射带动,积极助力乡村文明繁荣
选定良梨镇魏寨村、李庄镇吴庙村为示范点,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形成“一条线”“一张网”“一片区”模式,将“乡村著名行动”打造成地名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品牌。
(一)依托魏寨村深入打造酥梨小镇
1.善用地名文化,发展乡村文旅。打造特色精品民宿街区——魏寨民宿片区,结合传统诗词、地理方位、建筑特色等命名了听荷书屋、坡上、树屋、有客等13间特色民宿,创新精品民宿、农家书屋、艺创基地、培训交流四种功能,让游客从单一的网红店享受到更多的文化体验。
2.活用地名标志,发挥导向作用。联合交运局命名、标识村级街路巷13条,编码262个门牌号。利用本土梨树文化元素设计制作特色门牌和地名标志牌,搭建区划地名信息平台,将道路标志牌、乡村居民点、道路街巷、公共服务设施、旅游景点、助农兴农企业等点位以“一张图”的形式来展示场景,绘制了村级平面示意图及导向图,以此助力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发展。
3.巧用墙体文化,打造文化阵地。积极挖掘乡村文脉,在“五小园”的手绘基础上,重点绘制道路街巷地名文化墙,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向游客讲述砀山部分地名文化故事。
4.妙用示范引领,实现抱团发展。推动地名标识品牌建设,创新编制“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从魏寨村到良梨村形成“一条线”,设置服务代理中心、法治广场、百姓大舞台、物流点、益农信息社等引导标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5.多用民俗文化,传承文化保护。深入挖掘皖北特色民俗文化,建设五巷一馆,其中侯楼民俗文化村和皖北农耕文化馆,将农村文明史融入到和美乡村建设中,修复改造房屋150平方米,新建展馆900平方米,收集展品千余件,使民俗文化与地名文化相得益彰。
(二)依托吴庙村深入做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
示范点吴庙村命名了村级道路并设置了二维码门牌和路牌,重点打造省级非遗蓝印花布、百年梨树园、香油坊、印染坊、关帝庙等15个特色区域,设置标识标牌35个,形成村级布点图。设置红色墙、红色游园,组织老党员义务维护墙面、讲解村史文化、红色历史;并将吴庙村历史古迹、文化遗产、道路命名等串联成线,编撰17个故事,通过导游解说的方式带领群众了解传统斗羊、戏曲唢呐、蓝印花布、吴庙村历史由来、抗金名将吴阶等吴庙文化,推动乡村地名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组织实施地名信息服务,深入保障地名成果展示
聘请第三方组建专业技术队伍,充分利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制作调查目录清单。组织县镇村三级开展高德、百度地名核查上图工作,修改完善地名信息,形成乡村地名点亮对比表。采集上传638处居民点、乡村旅游景点、助农兴农企业等地名信息点,76个重点推荐宣介地名词条,点亮“中国酥梨之乡”特色名片,实现“一次采集、多方共享”。
四、深入挖掘地名文化资源,切实讲好地名文化故事
(一)弘扬地名文化,讲好地名故事。举办“赓续历史文脉,留住美丽乡愁”地名文化展、《这场展览,带您探寻砀山地名之魅力!》地名文化网络展,拍摄全景VR宣传片、《梨树王》《梨花广场》等地名短视频,通过抖音、公众号发布《老崔说砀山》《三省井》等地名文化短视频,讲好地名故事。出版《砀山县地名志》(约61万字,收集地名3183条)、《砀山县地名录》(计40.9万字,收集地名2931条,是砀山县第二个地名志书),全面反映砀山各类地名的更迭、县域面貌的变迁和行政区划调整等,记载了砀山地名历史脉动。
(二)发挥联检作用,助力平安边界。以皖鲁线第五轮联检工作为契机,联合山东省单县在“三省井”边界文化公园举办了特色文化展。组织砀山年画、砀山兰花印染技艺、砀山蝌蚪文等6个非遗项目,以及部分企业代表,携带非遗文化作品及砀山地理标志产品、特色农产品参加展示。
地名是一方水土一方人对一定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是记忆的乡愁和历史的符号,而“乡村著名行动”是地名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下一步,砀山县将通过地名方案编制、建立乡村标准地址和数字门牌建设、信息共建共享、地名“一张图”绘制、继续打造示范点以及成果汇编等,打通地名服务“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