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去秋来,金风送爽,丰收的日子近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翻开上半年农业农村发展成绩单,夏粮再获丰收,农村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种业合作推深做实、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希望的田野上,一幅幅欣欣向荣的场景,汇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丰”景。
种好粮,端稳“饭碗”
“真是个难忘的夏收,抢农时、赶进度,今年小麦平均每亩打了1200斤,接下来的这季也得管好,确保全年粮食好收成。”禹会区马城镇白衣村田间,种粮大户路鹏飞边查看水稻长势边说。
麦熟一晌,贵在争抢。今年,蚌埠市小麦成熟期遇上连阴雨,夏收遭遇意想不到的困难。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小麦主产区迎难而上,挑灯夜战,人歇机不歇、多方聚力,确保夏粮应收尽收,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来自安徽省统计局的数字显示,蚌埠市夏粮总产量155.52万吨,比上年增长1.75万吨,同比增长1.1%,粮食丰产丰收殊为不易。
粮食再获丰收,不仅“饭碗端得更牢靠”,而且有利于稳物价、保民生,巩固农业农村良好发展形势。从发展的全局来看,也有利于充分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添了信心和底气。
夏耘秋收,季季压茬。蚌埠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完成玉米播种196万亩,水稻播种178万亩,大豆播种41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13.5万亩,全面完成夏种计划。肉蛋奶、蔬菜、水产品产量持续增长,“菜篮子”产品保障有力。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3年度新建高标准农田12.3万亩、改造提升13万亩建设任务已全面开工。
蚌埠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负责人赵天聪表示,当前正值中晚稻产量形成和大豆玉米生长关键期,也是极端天气多发时期和病虫害高发期。接下来,要进一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两强一增”行动,推动更多现代生产要素不断向田野集聚,突出重点环节,盯住玉米、大豆关键生育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指导服务,开展统防统治,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全力以赴打好秋粮丰收这场硬仗。
产业兴,强农富民
正是葡萄上市的季节,走进固镇县石湖乡园林场种植基地,空气中弥漫着“阳光玫瑰”特有的玫瑰馨香,这是安徽汇农秸秆集团负责人谭琪一年中第二个农忙季。除了做秸秆生意,谭琪在当地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建起了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基地。
“阳光玫瑰是种晚熟品种,8月成熟上市,一直可以卖到11月底,在市场上价格高,效益好,亩均利润可达6万元。”谭琪告诉记者,特色产业具有“人无我有”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走绿色、创新、开放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传统产业也能跻身价值链上游。
今年7月,安徽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在黄山市召开。省委书记韩俊强调,要强化产业兴旺,坚持做足特色、做强龙头、做优业态,争创一批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加快推进“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壮大预制菜“徽派品牌方阵”,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带动更多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8月15日上午,省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学习报告会举行,邀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作专题辅导报告。报告会结束后,市委书记黄晓武在蚌埠分会场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进一步提高站位,从宏观上加强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和认识,切实提升做好“三农”工作的能力水平,加快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市。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蚌埠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勇表示:“我们将按照市委部署要求,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围绕生产链部署加工链、围绕加工链部署产业链,加快建设农业强市,让田间连着车间,同时瞄准高端市场,加快培育绿色食品产业,让特色农产品亮品牌、涨身价。”
今年3月,一场全市规模的银企对接会直接开到了主产县。作为安徽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及首批“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基地,怀远县常年种植糯稻90万亩,产量超50万吨,培育了一批糯稻深加工企业,形式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
围绕糯稻产业,金融机构和怀远县糯稻生产加工深入对接,最终促成了5家金融机构与15家糯稻生产加工主体成功签约,为糯稻产业发展“解渴”。
产业欣欣向荣,乡村美美与共。近年来,依托糯稻等特色资源,蚌埠市紧扣“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打造农业全产业链,连农带农,由卖“原字号”更多向卖制成品转变,推动产品增值、产业增效。同时,以金融产品创新为着力点,主动靠前服务,推动糯稻等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链条化、品牌化、组织化发展,乡村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今年5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公布了2023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创建名单,蚌埠市牵头申报的安徽省沿淮糯稻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
在田间,重点推广“大田托管”“农资销售+技术服务”等新型服务模式,各地积极开展“六统一”农业社会化全程托管服务试点,试点面积23.07万亩,争取中央财政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2139万元,在全省系统中占比14.33%,居第一位。加快“数字皖农”建设,新增数字农业工厂8个,新增数字农业应用场景10个。
业态融,文旅赋能
传统产业如何搭上流量经济的快车道?
今年5月,一部电视剧《长月烬明》带火了蚌埠。蚌埠市趁热打铁,抓住热度,在高铁蚌埠南站广场举办蚌埠特色农产品展销会,助力蚌埠产农产品“出圈”。
“只要在微波炉里加热一分钟,美味的烧饼夹里脊就可以吃了。”蚌埠尔康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范迪瑞对自家产品很有信心,“我们用氮气保存的食物温度不会改变,水分也不会流失,很大程度保持了食物原有的营养,卖得很好。”
“过去我卖原料,比如莲藕、莲子,现在我们把莲藕做成了即食藕片。”五河县上殿湖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晓凤说。
在长三角,一只只“大成”鲜食鸡通过长三角城市群内的大型会员店、生鲜超市、连锁餐饮、电商平台、学生营养餐、农贸市场等渠道,受到越来越多长三角市民的青睐,并成为Costco、叮咚买菜、美团买菜、盒马、麦德龙、大润发、老乡鸡等会员店、生鲜超市、电商平台及连锁餐饮巨头的稳定供应商。
从田间到餐桌,从卖原料到卖产品、卖品牌和服务,背后是农业全链条增值的生动体现。在蚌埠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科负责人葛春晖看来:“当下,是流量的时代,以流量为主的商品交易方式已然成为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经济特点。”
借流量之力,成振兴之势。借势《长月烬明》热播,推动蚌埠“网红”城市“破圈”,变“网红”为“长红”,成功举办“5·19蚌埠龙虾啤酒嗨玩节、蚌埠龙湖音乐节、固镇伏羊节。”
诗意乡村,可以有多美?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推出2023年第二期“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蚌埠市龙子湖风景区、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韵莲苑、八大集千亩荷塘、四方湖景区、沱湖湿地风景区,大巩山樵子涧景区入选。
通过典型示范,蚌埠正引领带动更多乡村实现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乡村特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目前已成功培育10个市级精品主题村、6个市级特色美食村、10个市级后备箱工程基地、8家精品民宿。今年上半年,蚌埠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约883.4万,收入约21.79亿元,乡村焕发出新的活力。
“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上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上走在前列。”蚌埠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