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加快建设高质高效的区域性农业强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安徽网 发布时间:2024-03-20 浏览量:17

田野春潮涌,春耕正当时。眼下正是春耕春管大好时节,田间地头已热闹起来,颍淮大地勃发农业新气象。

过去的一年,阜阳市锚定高质高效的区域性农业强市建设目标,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按照“一链十群一基地、十大行动强支撑”思路,大力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做好“三头三尾”增值大文章,高质高效推进“千万工程”,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的步伐加快。

粮仓更满了

——粮食总产537.22万吨、增长0.77%

入春以来,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种粮大户徐淙祥种植的1200余亩小麦长势喜人。这几年,得益于当地高标准农田改造,积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生产科技化、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去年,徐淙祥种植的小麦平均亩产650公斤,粮食喜获丰收,农民种地有钱赚。

阜阳作为粮食生产大市,多年来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始终把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5.970-0.06-1.00%)供给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落实中央、省各项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举措,加大改革和投入力度,引导农民多种粮、种好粮。            

2023年,阜阳市大力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粮食播种面积1463.94万亩、增长0.31%,总产537.22万吨、增长0.77%,种植面积、总产均居全省首位。统筹2亿多元资金支持赤霉病防控,投入创历史新高、居全省首位。

农业兴旺,天下安康。紧扣“十四五”时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发展目标,阜阳市编制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力争2025年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在100亿斤以上。

阜阳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阜阳市始终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以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和智慧农业(2.6600.000.00%)工程为支撑,全链条推动稳面积、提单产、降损耗、优品质,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1458万亩以上、年总产量106.6亿斤以上,努力在多种粮种好粮和保障粮食安全各环节上当标兵、走在前。

“钱袋”更鼓了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32元、增长8.1%

2023年,阜阳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57元、增长5.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59元、增长5.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32元、增长8.1%,农民收入跨上新台阶。

农民群众“钱袋子”更鼓的背后,是阜阳市乡村产业的提质增效。近年来,阜阳市聚焦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坚持种养一起抓、粮肉一起抓、头尾一起抓,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不断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前不久,长春新牧科技有限公司向阜阳市捐赠了10万剂优质肉牛冻精,目前这批“芯片”已配至各县(市、区),旨在推进肉牛品种改良,优化群体结构。

为深入谋划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阜阳市出台《阜阳市“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市秸秆饲料化利用量占利用总量40%以上,肉牛养殖规模力争达73万头以上,肉牛全产业链产值达200亿元以上。

阜阳市还积极拓展乡村“土特产”,以示范村镇为引领,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产业发展道路,壮大乡村富民产业。

阜阳市颍泉区闻集草莓种植面积超3万亩,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种植超6万亩,年产值超11亿元;阜南县新村镇芦蒿种植面积达1.6万亩,年产芦蒿3.2万余吨、年产值突破3亿元……近年来,阜阳市坚持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截至2023年底,全市省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55个,其中国家级9个。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高起点建设产业基础牢固、联农带农明显、示范引领突出的新型经营主体,是加快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阜阳市积极引导龙头企业牵头,建立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推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2023年,阜阳市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9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家,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2454亿元,居全省第1位。

乡村更美了

——新建成97个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

由“脏乱差”向“洁净美”转变,由“一片美”变成“处处美”,阜阳市颍泉区行流镇油坊村就经历了这样的蝶变。该村通过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近年来,阜阳市持续推进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提升,“颜值”越来越高。2023年,阜阳市开展农村改厕“提质年”活动,完成2.4万户农村改厕任务,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7.1%,问题厕所“动态清零”。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6.8%、94.6%,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荣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加快推进13个省级精品示范村建设,新建成97个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总量达83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