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阳:系统布局 创新文化建设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文化产业网 发布时间:2023-12-01 浏览量:18

位于阜阳市城南新区的公共文化场馆群

落成不久的阜阳市五道河体育公园成为市民新的休闲地

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走进阜南县段郢乡蒲庄村

临泉县鲁阁村文艺生活多彩

“赶大集”活动走进基层社区

国家级非遗项目程氏剪纸传承人程兴红父女展示作品

2023年1月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活动日

气势恢宏的阜阳市博物馆

2022年9月21日,《阜阳市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印发,为阜阳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做了顶层设计,描绘出总体施策蓝图。一张蓝图绘到底,阜阳市上下坚持系统观念,在思想引领、文化服务、文化产业、“互联网+”、文明素养、文化人才等方面创新举措,实现乡村文化高质量赋能乡村振兴战略。

强化思想引领 让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年,安徽省委宣传部、省委讲师团发布《关于表彰2022年度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个人和优秀理论宣讲报告、微视频的通报》,阜阳基层理论宣讲工作获全省表彰,获奖数量居全省前列。

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与宣传,是强化思想引领、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坚实基础。阜阳市上下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宣传,统筹市县媒体开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专题专栏。截至今年上半年,招募百姓宣讲员7900余人,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6400余场,受众超80万人次。利用“学习强国”乡村大喇叭,播放总书记“每日金句”同期声、最新政策解读和乡村振兴故事等486期。

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加强新时代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拍摄“春风‘阜’面”思政大课堂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微视频15个。打造阜南“王小五”大喇叭工作室、颍上村嫂、界首“党小组之家”等农村思政品牌。目前已打造红色旅游线路4类11条,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1500余场次。

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活动日,制定“我学我说党的二十大”“您有难处我来帮”“而今旧貌换新颜”等活动主题29类,开展集中活动1.5万场,常态化活动10万余场。

提升文化服务 做强做实惠民工程

阜阳市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做强做实文化惠民工程。

当地坚持立足实际、分类指导、科学谋划,有序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阜阳市文化旅游体育局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已建成17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924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并实施免费开放,提供文艺演出、读书看报、娱乐建设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满足群众基本公共文化需求。同时,全市各县市区建成以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为总馆,各乡镇文化站为分馆的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把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保障城乡群众普遍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全市171个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常态化开展培训、宣传教育等业务活动。四季“村晚”(乡村“村晚”)演出超过90场,推动临泉县长官镇长东村入选全国夏季“村晚”示范展示点。“五一”期间举办文化活动近300场次,线下参与人次达40余万。

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推进。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194个公共文化场馆实施免费开放,开展文化惠民巡演乡村行活动13场、“皖北阜地 文化有样”文化惠民演出18场、“送戏进万村”693场、“农村电影放映”5083场。持续推进快乐健身暖民心行动。利用闲置的桥下空间、社区闲置办公用房、物业用房等,丰富体育服务供给。完成维修改造升级小区、行政村健身设施120处,新建百姓健身房3个。

发展文化产业 激发乡村经济活力

阜阳市积极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激发乡村经济活力,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和精神文明建设。

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扎实推进乡村旅游“421”行动,入选安徽省“特色旅游美食村”名录2个,获评省级“精品主题村”2个,获评安徽省后备箱工程基地3家。引导民宿高品质建设,培育徽泉寨生态农庄、陶乡泥韵民宿、白鹭园生态民宿等一批“精品民宿”。

讲好阜阳旅游文化故事。通过景点打卡、美食品尝、非遗展演等多种沉浸式体验直播展示,积极推介宣传阜阳优质文旅资源。联动中安在线文旅频道,开设“跟着主播游阜阳”直播节目17期,每期在线观看量达20万人次。

实施乡村文化品牌培育行动。进一步做好阜阳开源剪纸、安徽姜尚工艺品股份有限公司、临泉县龙笔笔业、阜南县天亿工艺品有限公司等相关文化产业的培育扶持,打造县域特色文化品牌。做好首批8个文旅IP培育,开发出一套代表性强、接受范围广、市场认同性高的文旅IP文创产品。

推动“互联网+” 促进乡风文明进步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阜阳市以“互联网+”模式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促进乡风文明进步,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推动文化数字化。推进数字文化馆(站)、数字农家书屋等建设,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22个县级以上公共文化场馆接入安徽文化云,1826个农家书屋完成数字化建设。组织开展2023年“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非遗传承实践活动18场,传承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

推进乡村网络文明。深入开展“网络中国节”主题活动,累计创作发布图文作品500余篇,短视频133部,总阅读量逾千万。深入开展“清朗”系列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网络谣言、虚假信息和低俗媚俗等违法违规行为。

加强乡村文化网上宣传。组织全市各级新闻网站做好乡村文化振兴网络宣传,围绕春耕春种、乡村旅游、乡风民俗、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等推送《“文化大餐” 送进村》《乡村建起科普馆》等稿件1300余篇,阅读量850余万。

提升文明素养 壮大乡村发展“软实力”

文明乡风是乡村发展不可忽视的“软实力”,阜阳市不断强化文化阵地建设,夯实乡村文化振兴基础。

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实施文明村镇动态管理机制,开展季度模拟测评,强化日常管理和评估指导,推动文明村镇由数量达标向质量提高转变。截至今年上半年,获评全国文明村镇10个、省级文明村镇31个、市级文明村镇345个。推动道德典型选树活动常态化,评选“阜阳好人”30人(其中农村群众27人)。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依托全市应急广播终端,发布播放《消费者权益维护普法小贴士》《宗教政策普法宣讲》等普法音频5万余条次。举办“法治大篷车千村万里行”法润乡村社区主题文艺演出暨法治“村晚”贺新春活动,共吸引18万网友在线观看。举办全市第六届“法治红灯笼,照亮千万家”“法治大篷车千村万里行”民法典主题演出等活动,发放法治宣传图册、普法礼包5000余份。

开展文旅市场整治。分区域、有重点地开展农村营业性演出市场执法检查,严厉打击无证经营、演出内容低俗等违法违规行为,逐步净化全市农村演出市场。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查演出活动328场,出动执法人员1277人次。

培育文化人才 释放创造活力

积极开展文化人才评选、认定、培育工作,充分释放文化人才创造活力。

培育乡村文化带头人。推荐225人入选首批省级“乡村文化带头人”,率先开展市级“乡村文化带头人”选拔工作,经县市区遴选申报、组织专家评审,遴选首批市级“乡村文化带头人”396人。

支持基层文化人才申报职称。规范开展年度群众文化等系列职称评审、认定工作,依托“安徽省专技人员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一网通办。推荐4人参加群众文化系列高级职称评审,3人通过评审取得高级职称,22人通过评审或认定取得群众文化和艺术等系列中级、初级职称。

加强文化人才发展平台建设。支持基层文化人才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推荐阜南天亿工艺品有限公司高甲甲技能大师工作室、界首市卢氏刻花彩陶有限公司卢涛技能大师工作室申报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