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5月29日电 从昔日藏于深闺少人问津的水乡古镇,到如今成为游客心向往之的文艺打卡点,西河,这个坐落于青弋江畔、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红杨镇境内,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镇,在短短十年间完成了美丽蝶变。
晨曦中航拍的西河古镇。红杨镇供图
通过将全域旅游融入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建设布局,挖潜资源、筑巢引凤,打造集文化、旅游、生态、休闲、体验、运动等多元产业融合的“城市后花园”,西河古镇所在的红杨镇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2023年,当地乡村旅游游客接待量达100万人次。
“古镇焕发文艺范”
“朱老师扎根西河这十年,始终致力于推动西河古镇文化艺术发展、西河老街保护开发利用,积极宣传推介西河,与西河居民由‘新邻居’变成了‘老朋友’,结下了深厚的情谊。”5月18日,在“感谢西河好乡亲·朱明德在西河十年”共话乡村振兴发展座谈会上,红杨镇镇长杨兴的一席话,引起了现场很多乡亲的共鸣。
2014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退休后的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届理事、中国书画家研究会副会长朱明德,在朋友的建议下来到西河。由此,这位生于河南商丘、长在古都洛阳,自幼深受书画艺术熏陶,坚持数十年笔耕不辍的画家,便开始了与这个江南古镇的“双向奔赴”。
朱明德在教授当地儿童学习绘画。红杨镇供图
“西河的乡亲们,给了我融入生活的机会,让我能深切感受到他们生活劳动的状况,了解徽派文学艺术淳朴厚重的文化底蕴。”十年里,朱明德不但创办了西河第一家美术馆“朱明德画画的地方”,积极用艺术作品推介宣传古镇,而且还主动帮助当地引进文艺人才,借一些知名作家、艺术家之力,为西河和红杨镇的发展引进资源、建言献策。
在当地党委政府和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西河古镇入列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2018年获评3A级景区……越来越浓的文艺范,让沉寂已久的西河古镇重新热闹起来,成为市民游客的打卡之选。
“小买卖越来越红火”
“近年来,红杨镇紧紧围绕‘文化旅游新高地、绿色生态大花园’发展定位,通过资源整合、农旅融合、精品打造,山水休闲游、非遗文化游、亲子研学游、运动体验游等业态蓬勃兴起,全域旅游格局正逐步形成。”红杨镇党委书记华中刚说。
琴友在徽音堂古琴馆开展交流活动。储亚洁摄
越来越红火的“西河小买卖”,既为朱明德和艺术家们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又转化成一个个文艺作品,成为宣传西河的名片。
“章明娟夫妻俩把西河住家改造成三层楼的民宿:西河別院。徽派风格,装修讲究,能接待游客50位……上海一家企业在西河粮库的改造项目叫西河鼎世府文化创意园。目前,民宿、阳光休闲园、商贸都开始启用了。”
“张海英原来卖烤红薯,其老公陶利民在上海打工当瓦工头儿,最多带过一千人。西河旅游开发了,他们办起‘海英面馆’,逐渐成熟,加上各种小炒,还把蒿子粑粑做成品牌。”
西河管委会主任王燕坦言,经过十年的发展,西河古镇上现已聚集了张松画室、弋農古琴、王大仁美术馆、徽音堂等10个文艺类展馆和非遗传承展示馆,二月二百家宴、月上西河·民俗文化节等品牌活动影响力日益扩大,2023年带动旅游收入近800万元。
西河百家宴活动现场。吴琼摄
“乡村振兴汇聚新力量”
乡村旅游离不开社会资本,红杨镇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共建共享”的发展思路,把经营管理交给市场,用政策服务做好配套。
“我们连续9年出台《促进全域旅游加快发展奖扶办法》,累计奖扶资金600余万元,引导企业提升建设标准和服务管理水平,已建成运营精品民宿16家,引进研学旅行基地10家。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中国慢生活休闲体验镇’‘安徽省特色旅游名镇’‘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等称号。”杨兴介绍说。
与此同时,在朱明德和艺术家们的引荐下,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被汇聚到西河古镇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朱老师帮助引进的安徽步月建设有限公司,实现税收近百万元。我们与绍兴市上虞区岭南乡缔结为友好乡镇。现在,红杨发展的路子可谓是越来越宽,朋友越来越多。”华中刚说。
西河百家宴活动现场。吴琼摄
“乡村振兴汇聚新力量”
乡村旅游离不开社会资本,红杨镇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共建共享”的发展思路,把经营管理交给市场,用政策服务做好配套。
“我们连续9年出台《促进全域旅游加快发展奖扶办法》,累计奖扶资金600余万元,引导企业提升建设标准和服务管理水平,已建成运营精品民宿16家,引进研学旅行基地10家。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中国慢生活休闲体验镇’‘安徽省特色旅游名镇’‘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等称号。”杨兴介绍说。
与此同时,在朱明德和艺术家们的引荐下,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被汇聚到西河古镇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朱老师帮助引进的安徽步月建设有限公司,实现税收近百万元。我们与绍兴市上虞区岭南乡缔结为友好乡镇。现在,红杨发展的路子可谓是越来越宽,朋友越来越多。”华中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