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你会发现无论走了多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乡村情结。
说起皖南的乡村,人们总会习惯性地加上一个形容词,“美丽”。确实,皖南乡村有青山绿树、小桥流水;更美在乡风民风、文化文明……
镜头拉近,不难发现,在乡村振兴的宏大叙事里,还有一系列富有烟火气、鲜活生动的故事和一群可爱可敬的人……值得我们用心慢慢感受,用脚步细细丈量。
不同村落,故事、人物虽各有不同,耐心品味,皆蕴含着乡村振兴的“众生相”。在此方面,宣城市宣州区花园村和兴洋村不失为两例良好的探索样本。
花园村党群服务中心。汤恒云供图
改变的不只是人居环境
乡村振兴往往给人最直观的变化便是人居环境,但改变的其实远不止于此。从根本上来看,乡村振兴更是一次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的变革重塑。
花园村位于宣州区澄江街道,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
2008年以来,全村大多数土地因城市建设相继被征用。由于征迁,村里矛盾频发,村组财务混乱,干群关系紧张。全村大多数村民成为上班无岗、就业无技、种田无地的“三无”农民。
面对诸多难题,花园村敢于“第一个吃螃蟹”,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股改、发展助推‘三变’、活权释放活力”的改革之路,实现了从“三无村”到“亿元村”的蝶变。
花园村因在全省第一个开展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第一个实行村集体资产自主经营、第一个拿到合作社工商营业执照,被誉为“安徽股改第一村”。此后,该村也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股改十年来,花园村创新发展模式,探索“一企一策”经营之道,抢抓现代服务业“风口”,相继实施了花园养老、花园酒店、花园配送、花园物业、花园央厨等6个实体项目,集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2022年,花园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214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422元。
视野移至宣州区杨柳镇兴洋村,一番“香”飘振兴路的美好图景便在眼前徐徐展开。
但回首过去,兴洋村也曾一度为人居环境差,基础设施薄弱,土地利用率低等乡村发展“共性问题”而苦恼。
发展的拐点来到2021年,为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新增兴洋村为定点帮扶村,成立焦甜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花园村新旧村貌对比。汤恒云供图
该公司搜集皖南地区的芳香植物,待引种实验后,选择经济效益较高的品种移栽至位于杨柳镇的香料园进行示范化种植,实现焦甜香香料作物的自主种植、自主研发、自主调香,并围绕香料作物的预处理、粗加工以及绿色高效提取、产物全利用等,加强研企合作,延长产业链,高效实现成果转化。
种植园区内,大马士革玫瑰,香蜂草、迷迭香、鸢尾花、鼠尾草、紫罗兰等各类高档香料作物遍布,不时有游客前来“打卡”。下一步,兴洋村还将建设集香草种植、文旅、研学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园,加速多产融合。
“土地租金、务工收入”让村民获得了稳定的经济来源,特色种植也带动养殖户转型升级,不少外出务工的青年也纷纷返乡就业。
近日,兴洋村入选2023年度安徽省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如今的兴洋村,一块块种植着香料、水稻、苗木的高标准农田整齐连片、规则排列,“颜值”正悄然向“价值”转化。
俯瞰兴洋村。邱裕生供图
不在别处,在我们身边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
与“乡村振兴”相遇,总有一批人选择迎难而上,扎根乡村,倾力奉献。
而他们,不在别处,就在我们身边。
比如,“爱折腾”的村书记——李开富。“我是个爱折腾的人!”是花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开富的自我评价。2008年,面对当年村里的发展困局,李开富放弃了自家经营十年的涂料厂,一心带领全村开办公司,自主经营村集体资产,多次赶赴经济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寻求发展机遇。在酒店项目资金周转困难时,他带头抵押自家房产,为其集资。他也曾在农产品配送项目起步薄弱时,直接住在配送中心,每天凌晨起床,率先垂范,为工人传递精神力量。
在李开富的“折腾”下,村民慢慢从失地农民成为持股股民,集体经济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但面对利益分配时,李开富始终坚持底线原则,果断拒绝亲人户口回迁分红和村民新婚延期定股等私人请求。多年来,在他的带领下,“知识化、年轻化”的花园村党员干部朝气蓬勃,干事创业氛围浓厚,这个“爱折腾”的村书记“折腾”出全村的幸福生活。
比如,两度放弃公职难舍乡村的“拼命三娘”——汤恒云。汤恒云是花园村党总支副书记,她用15年时间真正诠释“扎根”的内涵。2008年,铜陵人汤恒云来到花园村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为尽快融入乡村,汤恒云不断登门拜访,仅用一个月便整理出了村中第一本户籍人口花名册。
“当时大学生村官可以解决身份问题,但是如果我接受安排,就要被派到其他地区。”2010年,汤恒云不顾家人的反对,放弃事业编,继续留村。
2012年,婚后长期两地分居的汤恒云在家庭的压力下,考上了铜陵乡镇公务员。但在铜陵的日子里,汤恒元仍坚持每个周末回村帮忙。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2013年,汤恒云还是放不下对花园村的热爱,辞去公职,自此安心留在花园村,发光发热。
“外乡人”变亲人,汤恒云成为了村民的贴心人。
花园村农产品配送中心。汤恒云供图
再如驻村更“驻”心的第一书记——邱裕生。他是安徽中烟派驻兴洋村第一书记。在村中,初次见到邱裕生,一身运动装,骑着电动车,从正在平整的土路上一路颠簸而来,衣服上略带黄土,晒得黝黑的皮肤在阳光下泛着光……“在村里一天,我就要想着如何能让村子以后持续发展,而不是我在的这几年。”邱裕生“上任即开干”,每天与时间赛跑,将争取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时刻放在心上。“我们希望,一年四季,老百姓在产业园里都有活儿干,有钱挣。”在保持和加强管理原有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邱裕生把让群众增收始终摆在前列。
兴洋村香料种植园内大马士革玫瑰盛开。邱裕生供图
还如,“接力”致富蓝图的新老搭档——仰忠清和翟光宏。仰忠清是村里的老书记,2021年翟光宏从他的手中接过乡村振兴的接力棒。“好的带头人,我认为要有经济实力、办事能力、执行力和商业头脑。我们自己不缺钱,就是想为村里做点事情。”如今,作为乡村振兴督导员的仰忠清依然活跃在田间地头,跑前跑后,为村中产业园的建设贡献余热。到花园村学习,请教老书记,服务驻村人才……做过驾校教练的退役老兵翟光宏也将自家多年经营的养殖场交由老父亲管理,自己则一心扑在“大家的事儿”上。
背后的村书记“众生相”
乡村振兴,是一个呼唤人才同时造就人才的舞台。
近年来,一大批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宣州区村书记们,扎根乡村,投身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在成就自身梦想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
从他们身上,不难看出一些“共性”,可为当前和今后做好乡村工作提供宝贵借鉴。
其一,让群众受益放在第一位。衡量工作得失的标准,就看是否让群众受益、使群众满意。“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这些村书记始终全心全意办好群众需要的、想要的实事,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一点点累积起来,乡村振兴事业有了“源头活水”、生生不息。
其二,最快的脚步是“坚持”。花园村自股改成功已经走过15年,兴洋村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规划先行”,代代接力……就这样,十多年如一日,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跑,两村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坚持办好一件事”的执着,一以贯之又与时俱进地寻找最适合乡村发展的路径,是这些村书记带领全村发生巨大变化的重要原因。
其三,眼睛向下,脚踏实地。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所作的决策才能击中“痛处”、挠到“痒处”、恰到“好处”。多年来,这些村书记一次次深入村民家中,与村民们处成“家人”“贴心人”,先后赶赴区内外先进村落深入调研、深度交流、深层总结,只为把村情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多做出一些带有“泥土味”的科学决策。
其四,迭代创新是有效的打法。定力不等于定式,迭代创新才是有效的打法。在不同阶段,往往会出现不同的内因外情,会有新的进展、新的问题、新的需求、新的机遇,这就需要与时俱进、创新打法。“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从花园村先后在康养服务、住宿餐饮、生鲜配送等领域“抢滩登陆”,再到兴洋村借助香料种植发展农文旅融合,这些便是村书记们多年来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现实工作中的折射。
兴洋村风光。邱裕生供图
乡村振兴,宣城态度
10月8日,宣城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在宁国召开。宣城市委书记李中强调,要强化产业带动,持续招大引强,强化产业链思维,进一步做强龙头、做优产业、做响品牌。要突出生态优先,打造更加舒适的人居环境,营造更为便利的农村生活,培育更有质量的生态经济。要注重文化赋能,把先进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主体相结合,大力推进古村落保护活化利用;借力求突破,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要夯实人才支撑,注重充实干部人才,着力吸引外来人才,大力培育乡土人才。要推进治理创新,大力弘扬“和”文化,打造坚强战斗堡垒,深化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宣城市委副书记、市长何淳宽在主持会议时指出,各地各部门要明确目标方向,以“千万工程”经验为指引,持续强优势、补短板,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要狠抓任务落实,注重规划引领,下足“绣花功夫”,以微改造、微提升打造乡村新面貌,以更开放的视野引育乡村振兴“合伙人”,聚力推动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以更大的激情、更高的热情、更深的感情投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干出实效。
“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1】
未来,宣城乡村振兴的发展列车将如何驰骋?乡村又将如何蝶变?相信这里会涌现出更多“众生相”,带领村民,创造乡村振兴的宣城景致。
参考资料:
[1]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传递六大新信号 。新华网.201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