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宣城4月11日消息 最美人间四月天。春日的安徽宣城,是画里的江南人家。从宣城市区驶至水东镇宗村路口右拐,一座依山而建、巍峨耸立的石头寨出现在眼前。远远望去,古寨以独特的建筑艺术和人文景观,点缀于绿水青山之间,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而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乱石岗。通过建新、创旧、做奇的手法根据地形地貌将自然山体、石林、竹海进行创意改造,游客纷至沓来,乡村文旅发展活力十足。
水东镇石林古寨(央广网发 宣州区委宣传部)
“荒山”变“金山”,在宣州,传统村落在活化中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案例还有不少。近日,央广网记者走访调研发现,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引入高校科技研发团队提供科技支持、盘活闲置资源推动农旅融合、艺术赋能乡村建设……一系列探索让当地农民增收致富,让乡村和美宜居宜业,汇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美丽答卷。
稻虾轮作,走上生态致富路
眼下,正是成品虾起捕和龙虾苗出售的好时节。连日来,位于宣州区洪林镇的念念虾稻轮作专业合作社“稻虾共作”基地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将沉在水里的虾笼提起,一只只鲜活的小龙虾滚落篮筐。
“以前既种田也打打零工,一年收入7、8万,现在一年收入有25万左右。”洪林镇七景村虾农李孝强高兴地说。每天,他都会与妻子来到虾田,时刻关注着小龙虾的生长情况。
念念虾稻轮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念念告诉记者,在合作社的带领下,目前洪林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形成了3万亩的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区,300余农户参与稻虾综合种养受益,户均增收6000元左右。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的赋能和支撑。为了不断提高宣城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科技水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宣城生态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2018年开始,上海海洋大学洪林科研中心筹建,与宣城市宣州区农业农村局、洪林镇人民政府等进行“产学研”的深度合作,根据皖南地区的土壤、气候和产业需求等,围绕宣城稻渔种养产业中“稻渔模式”“营养饲料”“种苗繁育”“种质筛选”“水质调控”和“品质提升”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集成、中试、示范、技术推广和培训。
“传统稻田养小龙虾,有个缺点,在高温时期,小龙虾会有‘五月瘟’,病害比较严重,而且高温会导致小龙虾种质退化。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们将高温期的那茬虾换成罗氏沼虾,沼虾在高温期产量好,价格也高。到今年为止,我们已经试验两年了,都成功了,我们是2月底至3月初放第一茬小龙虾苗,到了4、5月就卖虾。7月份放罗氏沼虾苗,9月底就可以上市,到10月中旬就全部卖完。”
周旋正在投放小龙虾虾苗(央广网记者 徐秋韵 摄)
周旋是常驻科研中心的一名科研人员,这两年,他几乎每天都是在实验田、塘口、河边和虾蟹一起度过的。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将成果留到百姓家,今年开始,科研中心领衔开展的“小龙虾+水稻+罗氏沼虾”轮作与共生技术将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
稻虾轮作与共生的经济效益怎么样?上海海洋大学洪林科研中心基地负责人张冬冬给记者算了笔账,小龙虾早虾亩产值约5200元,第二茬大规格罗氏沼虾售价平均50元/斤,亩产约60斤,亩产值约3000元,稻谷亩产约1000斤,亩产值约1200元,三者合计亩产值约9400元,净利润约4000元。“目前,在稻虾轮作的模式下,每亩稻田的效益可以提升3000多元。”张冬冬说。
“该模式还减少了化肥用量40%以上,减少农药使用量约60%,肥料、农药用得少,更健康环保,也利于传统稻虾模式的转型升级。”
如今,科研中心的研究和技术示范工作紧密结合产业需求已带动周边10万亩以上的稻渔种养产业发展,亩增收1000元以上,形成了5亿元以上的稻渔生态产业。
盘活资源,探索兴业富民路
初春时节,在宣州区水东镇祁梅村的亲心谷文化旅游度假区,游人如织。来自安徽省合肥市的自驾游游客王茜茹说:“节假日放松放松,带着家人来安静的山谷转一转,这里青山拥抱,空气清新,是度假的好地方。”
水东镇祁梅村坐拥旖旎的自然风光,地处江淮分水岭重要地带,自然形成的低山丘陵地形,使这里拥有了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地貌植被,亲心湖的湖水在山谷中缓缓流淌,构成一幅动静结合的山水美景。
“2015年之前,因为集体山场与村民组山场的产权纠纷,村民怨声载道,村两委头疼不已。”祁梅村党总支书记黄连洲告诉记者。
如何破局?在黄连洲看来,发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为此,祁梅村直面困难,探索出了一条群众增收、村集体增益、企业增效的新路子。
2016年,祁梅村迎来了发展的机遇,来自杭州的“亲心谷”文化旅游项目盘活了集体林地3100亩,让村里每年取得保底分红收益91万元。亲心谷景区以“养身、养老、养心”为发展主线,结合养老公寓、丛林探险、水上游乐等项目,该项目建成后,100多个用工岗位率先聘用当地人。
“亲心谷”旅游度假区(央广网发 宣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同样,今年元旦,祁梅村康养公社也正式对外营业。该项目游客接待中心于2022年7月与山屿海集团达成经营权出让,出让游客接待中心经营权让祁梅村集体每年多了30万元的保底收入和20%的公社纯利润分红。
“春节期间我们生意非常火爆,餐饮接待了65桌约700人次,住宿接待180人次,实现营业额近12万元。”公社负责人后其文告诉记者。
如今,祁梅村通过山场租赁等闲置资源盘活方式,为全村发展带来了资金,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超过125万元。这也吸引了不少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当地村民也利用这里的资源禀赋建起了农家乐、旅游民宿,吃上了“生态饭”。唐存富就是其中的一员。
老唐今年50岁,近几年,他瞅准商机在村里开起了农家乐。“这里有山有水还有大文旅项目,农家乐现在一年就有十来万的收入。”唐存富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党建引领、村企协作,实现同频共振,发展好康养旅游、农产品采摘等特色农旅产业,祁梅村一定会越来越美好!”谈起未来,祁梅村党总支书记黄连洲信心满满。
艺术融入,激活魅力乡村路
走进宣城市宣州区水东镇前进村,300平方米的“艺术空间”成了它的崭新地标。七彩的钢琴键盘造型装置像一条从山上流淌而下的音乐河,流向了山下大红的“心心相印”竹编景观。在保留村庄质朴风貌的基础上,前进村将艺术符号和元素充分融入其中,让传统村落迎来升级。
前进村是宣州区探索建设“艺术乡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区从乡村文化活动组织、乡村艺术创意设计、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乡土文艺作品创作、创意产业发展等方面逐步破题展开,挖掘乡村本地资源优势,用文艺为乡村铸魂、塑型、赋能。
水东镇前进村(央广网发 宣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青砖黛瓦,街巷幽深。离前进村不远的水东老街,早在唐代便有了繁华街市。如今,水东镇对水东老街进行艺术化、创意化改造,建成水东美术馆、家城图书馆、化石玉石馆、音乐小镇等,留住老街的同时,又焕发出新的活力。
音乐人郑小刚,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因为一部纪录片的拍摄走进水东古镇,如今,他有了一个新的身份——老街“音乐小镇”的策划和执行经理。傍水而建的水东镇让郑小刚想到了北京后海。“如果把人留下来,音乐也是一个吸引点。希望人们在这能找到自己的知音,可能是这儿的某一段音乐,某一句旋律。”
水东老街有一座皖南皮影民间博物馆,作为保护和展出皖南皮影的场所,皖南皮影博物馆深受游客青睐。“现代的乐器律动和歌曲旋律线跟这些老艺人的传统曲目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我们现在正在尝试吉他演奏流行歌曲和皮影人物的互动。”郑小刚说。
水东音乐小镇(央广网发 郑小刚摄)
依托老街的历史风貌和文化艺术气息,水东古镇每年都举办文化旅游节品牌活动,整合各类文旅业态资源,举办“夜嗨古镇皖美消费”系列活动,提振经济活力。2022年,全镇共接待游客约8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约90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动艺术服务乡村振兴实践中,宣城宣州区还加强文艺家协会与艺术乡村之间的共建,积极联系对接各级艺术名家和艺术院校驻村创作,文联成为推动基层文艺创新发展、文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