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块木头到一把家家可见的木梳,需要多少道工序?在素有“木梳之乡”之称的安徽宣城市泾县榔桥镇,“宫庭木梳”品牌创始人吴国华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需经过切盘、切片、蒸煮、开齿、打磨等28道工序,不同品类的梳子,后期加工还要分别增添若干道制作工序。”
在中国“宣纸之乡”泾县的宣纸小镇,从事宣纸检验工作25年的张晓霞,正在宣纸文化园内展示制作工艺中的剪纸技艺。“从选草、切草到反复地蒸煮、日晒,再到捞纸、压榨、焙纸,剪纸、打磨、包装,整个生产过程有一百多道工序,而要掌握这一套复杂的技艺,不但需要靠师徒之间的传承,还要靠自己长期的实践和体悟。”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王蓓/摄
安徽宣城市泾县,文化底蕴深厚,辖区内有宣纸、木梳、龙窑制陶、油纸伞、宣笔、花砖等一系列独具徽风皖韵的传统制作技艺和非遗文化,也有独具徽风皖韵的人文景观。近年来,泾县充分挖掘地方特色,以“五美”集成,系统打造“山水茶道”特色产业示范带,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泾县样板”。
“五美”集成,美丽产业串珠成链
车行在泾县乡村,一条条平阔的道路两边,除了葱茏的绿树、青翠的远山,就是干净整洁的村庄。再往深处,潺潺流水,各具特色的古村、老街、民居、庭院,如缓缓打开的画卷,处处美景争相跃入游人的眼帘。
今年以来,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的决策部署,泾县创新实施乡村振兴“11442”行动计划,着力打造“五美”,用美丽公路串联起沿线美丽河湖、美丽村庄、美丽庭院,让特色产业串珠成链,助力美丽经济在乡村绽放。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王蓓/摄
秋日烟雨中的蔡村镇赵村里,星空营地、森林餐吧、泡泡屋、悬崖酒店、皖南院子……仿佛笼罩在一片迷朦的薄雾中。泡一杯茶,在村庄里走一走,来院子里坐半晌,就是一段休憩放松的旅程。
琴溪镇马头村,古树参天、依山伴水,古陶文化、陶艺工作室、个性化非遗文创展示……和孩子一起参加一次研学游,体验农耕文化,住住乡村民宿,就是一段温馨有趣的亲子旅行。
章渡古镇的“江南千条腿”是一处独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2020年起由上海海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整体修葺开发。穿一袭汉服、漫步老街、触摸“吊栋阁”,仿佛与古迹“对话”,与历史相拥。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王蓓/摄
据介绍,聚焦“五美”,该县近年来实招频出:出台《泾县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实施意见》,落实24项改革任务;开展“聚力优环境、打造全域美”全域旅游品质提升专项行动;以系统集成思维重点打造千年马头·追梦琴溪、红色云岭·宣纸故里、诗情画意·人文厚土、水墨汀溪·生态月亮湾四大乡村振兴示范片;出台茶产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林下经济等扶持政策,实现“四大产业”提升;持续推进收入培增计划,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拓宽村强民富价值渠道。
人才积聚,美丽经济异军突起
学习木梳制作技艺、经营木梳生产企业近三十年里,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国华,一直保持着最初的热爱与探索。
在她筹建的泾县木梳博物馆里,可纵览上下数千年木梳的演变轨迹。春秋时期的亚字形梳、自唐代沿用至明清的半圆梳……在这些古木梳上,可以看到岁月残留的痕迹。“非遗技艺需要传承,也需要让更多人看得见、摸得到、带得走。”吴国华告诉记者。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王蓓/摄
泾县榔桥镇,这个我国目前最大的木梳生产加工基地,一把把精美的木梳在这里制作完成,经过电商物流发往全国各地,甚至销往海外。“从过去的手工作坊,到现在规模化的加工厂,木梳加工企业承载了周边村镇留守妇女的就业。”泾县润发梳业创办人胡桂荣告诉记者:“企业女职工占比超80%,技术好的工人月工资可达万元,赚钱顾家两不误。”
记者在采访时注意到,“五美”集成,离不开人才这个最大的要素资源。
在宣纸小镇、宣纸大市场,正在捞纸的师傅气定神闲:“捞一张纸只需要十几秒,但捞出一张‘合格’的宣纸,至少需要三五年的勤学苦练,想要成为‘捞纸大师’,就得花上几十年的工夫。”
“这些大国工匠都是我们的‘宝贝’,”泾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加快人才积聚,加快赶超发展,去年,该县出台了“十条聚才措施”,确保人才落户有补贴、产业育才有创新、便捷安居有保障、青年创业有扶持、就业实践有基地、招才引智有平台、企业引才有激励、人才提升有途径、技能奖励有力度、人才服务有机制。
“挖掘地方特色,从‘一片美’到‘全域美’,引领‘泾’彩蝶变,全力以赴打造凸显‘泾’气神的山水人文之城。”泾县县长、县委副书记许立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