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乡村要振兴,文化须先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文旅融合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头戏”。为了全面展现江淮大地乡村振兴的新面貌,安徽乡村振兴**别开设《乡村振兴看江淮·文旅》专题,聚焦文旅融合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和积极影响。邀请您一同走进江淮大地的美丽乡村,感受文旅融合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本期推出《安徽铜陵:农林村与她的文旅“内卷”》。
在农林村采访的时候,许多本地人都表达了希望家乡好的愿望。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挂职干部和村“两委”的到来,整个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这还不够,他们希望通过努力,农林村能通过文旅“C位”出道,
从高铁铜陵站下车,驱车十分钟即可抵达。车子穿越村口两边茂密的丛树,伴随着溪水声,桃园、茶园、花卉、苗圃到处可见,这就是离主城区仅一步之遥的乡土秘境——农林村。
2023年,农林村委托南京金埔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整合村落自然人文资源,将其打造成一个留得住人的文旅村落。自此,属于农林村的文旅“内卷”开始了。
如果说过去人们离开家乡,是为了远离一种可以想象的生活,希望创造一种新鲜的可能。现在,返回农林村同样提供了这样一个选项。
回乡:凭直觉做的一件事
严宏芳,2016年已经在铜陵市开了一家咖啡店,正当生意起色的时候,她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离开城市,回农村去。
她在农林村长大,很多时候,她都感觉自己和这座城市之间有着巨大的疏离,这种差距时常让她感到局促。
对于村里的人来说,离开农村去大城市,才是“往前走”。这个逆向的选择她也犹豫过,但相比于别人眼中的成功,严宏芳更怀念在村里的日子。孩童时代的记忆,晚饭后,村子里的老人喜欢坐在院里唠家常,她坐在一旁,看着天色渐渐暗下来,这样的情景令她安心。
2017年,严宏芳回到农林村,从一家土菜馆开始。
事实证明,凭借直觉做出的选择是正确的。不仅仅是功利意义的正确,而是她的确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归属感。从土菜馆到农家乐,2023 年规划建设了儿童游乐园、采摘园,打造花卉盆景、垂钓于一体的多生态旅游集合地,来的游客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她向我们说起农林村,从土地性质审批手续到当地政府乡建不断提升,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以及文旅品牌逐渐叫响,吸引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她的语气止不住得上扬。
这个当初犹豫的决定,却让严宏芳成为农林村第一批回乡建设的返乡人,如今她的“金蟾望月”农家乐依然选择活跃在乡村振兴一线,像她一样逆世俗眼光而行的人越来越多。
走进农林村深处,几栋山林树屋错落有致,树屋的主人叫毕欣,农林村人,借着宅基地资源的优势,2018年她返乡建起了维景农庄,开办了乡村民宿。
维景农庄的每一道菜,每一处装饰,都融入了农林村的特色和毕欣对乡村生活的理解。从开业起,游客就络绎不绝。
如今的农林村一片接着一片的果园 ,一条一条的沟沟渠渠,修好的马路,建起的居民房。“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我们希望归乡的游子们回来看到变化感到欣慰。”
家乡:全新的面貌接纳他们的归来
王利宏,村里的村支书。他所带领的团队是铜官区里寄予厚望的一届班子,需要在壮大集体经济和维护村民个体利益间艰难寻找平衡。
产业振兴是他的重中之重。
见到他是在规划白姜建设的田间,“白姜种植只是一部分,重点在研学文旅的打造。”
除了传统白姜,农林村的地理环境生长出一种叫“野雀舌”的绿茶,是当地的特色茶叶,每年春茶季,络绎不绝的订单量让邓艾虎应接不暇。
“野雀舌”外形微扁,形似雀舌,色泽翠绿,对气候、土壤及炒制等方面有着严格要求,所摘的鲜叶上都必须是一片芽一片叶,俗称“一芽一叶”,被称为江南佳茗。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赢得了市场的青睐。
邓艾虎是龙行山家庭农场负责人,他和妻子计划扩大种植面积近100亩,进一步提升茶叶产业的规模和效益。
今年,村里还将大力发展盆景、草莓、蓝莓等特色产业,采用直播带货的形式,带动全村盆景产业的发展。同时,草莓大棚、蓝莓采摘园和葡萄园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为农林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王利宏有了更多的参与感。从一片荒地开始,一点点搭建设备。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他的能力可以带来真实的改变,这让他找到了被需要和被信任的感觉。
自2015年上任至今,农林村的集体经济发展翻了一番不止。而这一切改变的背景,是基础建设、数字物流在农林村的发展,使得这些年轻人能够找到施展所长的空间。家乡,这个他们曾经离开的地方,以全新的面貌接纳了他们的归来。
故乡:为了更多的年轻人
“铜艺小镇,诗意农林”。农林村境内群山环绕,溪水长流,地势南高北低,森林覆盖率高,植被丰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跟随水流方向,走几步就是当地特色餐厅,以私房菜、音乐餐厅、当地土菜为主题,前前后后已经有四五家店了,每家生意都不差,这在一个小村落里并不常见。
除此以外,从村部出来,接连看到铜陵西湖铜艺小镇客厅、铜艺广场、以铜文化为主题的廉洁文化展馆……项目带动的改变,可谓是高歌猛进。
酒香不怕巷子深。乡村振兴有了更具体的图景,农民丰收节、农民运动会、音乐节越来越多,研学基地、实践基地、茶叶生态园逐渐成熟,地道的农林村特产好物正通过物流织就的网络源源不断地从各地飞上消费者餐桌,推动农特产好物销售和实体商家的增长,实现助农增收。
这些回到故乡——农林村的“新乡人”,在不断变化的农村生态中,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选择亲近自己的家乡和土地,发展文旅,真正踏入了一种广袤的生活。
他们与正在进行“和美乡村”建设的农林村,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