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新区连民村 挖掘乡村势能 树立振兴标杆

来源:中国农村网 发布时间:2023-11-08 浏览量:26

连民村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区域面积4.62平方公里。骨干河道五纵五横交织穿梭,131条水体星罗棋布,1737家农户依水而居。连民村是传统的江南水乡,有白墙黛瓦的建筑,有余音绕梁的丝竹,也有底蕴深厚的农耕文化。自2019年纳入上海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以来,经过几年的建设,连民村获评“中国十佳小康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形成了“水乡花村,宿游连民”的独有特色,成为新时代上海乡村振兴的标杆示范。

  筑牢产业基石 汇聚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连民村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在传统农业上大胆创新,在新兴领域里积极探索,成功导入新业态,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创业,逐渐成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实践平台。

  引进一产龙头企业。上海乒乓响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与连民村农业合作社等共同组成生鲜产业联合体,通过提高农产品收购价、销售利润反哺等措施,让连民村经济合作社和农户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引进二产龙头企业。援疆闽龙实业将新疆玫瑰种植基地和本土玫瑰精油生产、加工、展示、体验相结合,在连民村深入挖掘玫瑰花的高附加值开发,为乡村增色,为农民增收。

  培育三产龙头企业。五星级“宿於”民宿按照“一栋一品一故事”模式整体有序开发,在“民宿+互联网”“民宿+合作基地”“民宿+农业合作社”三个方向齐头并进。目前,全村已建成别具风格的民宿18栋,带动了运动、文创、综艺等多个团队入驻,为连民村吹来了时尚风、国际范,成就了特色鲜明的“宿游村”。

  勾勒自然肌理 凸显乡村新风貌

  近年来,连民村在建设过程中,没有搞大拆大建,对原有生态资源进行优化提升,建设成本不高,成效则非常明显。

  一是落实“一管”。进一步明确农村环境综合管理事权,以清单化方式,做到责任到点项目到人,确保管理无盲区。二是实现“两增”。增绿和增彩,聚焦公共休闲场地、乡村道路、河渠堤岸、房前屋后,打造百亩玫瑰园及小花海种植、小景小品衔接等,使村庄五彩缤纷、四季有景。三是实施“三完善”。完善基础设施,完成村内“四好农村路”建设、道路“白改黑”和亮灯工程建设;完善建筑风貌,邀请浦东建筑设计院分类分析存量建筑风貌,在保持主要建筑群落风格肌理的基础上,引导新增建筑装修实施新江南风格设计,为村落再添清雅韵味;完善村容村貌,引导村民自觉开展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建设,通过梳理小、杂、散农业,以石、木、垂直绿化等点缀,实现大小三园有机衔接,打造清静淡雅的田园建筑风貌。

  此外,连民村还充分利用水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增强水功能、修复水生态、营造水景观,呈现了浓郁的田园风光和大气灵秀的独特气质。

  把握时代机遇 激发文化新活力

  连民村坚持乡风文明,在“文”字上有提升。连民村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屹立百年的符氏老宅,也有非物质文化江南丝竹的传承团队,村域内沿道可见氨水池、渡槽、纺织机等农耕文明遗迹,乡村文脉得以传承。

  借力于产业优势,连民村多层次、多维度地挖掘绿色循环经济中的文化价值,开发配套书屋、主题民宿和衍生产品等,建成了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事体验、休闲观光、旅游配套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多主体的乡村文化复合生态系统。

  连民村充分整合与本村相关的抗日历史、传说故事,并配合开展“最美连民人”“百人全家福”等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以丰富的精神内在涵养文明乡风,为现存的乡村建筑和景观赋予更深厚的底蕴和更深远的意境,进一步增加了广大村民对乡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提升了连民村文化的粘合度和影响力。

  近年来,作为上海桃花节六大会场之一,连民村成功举办“寻桃之旅”“古风体验”“草坪音乐节”等活动,为游客献上“桃花大餐”,成为上海唯一入选2023年全国春季“村晚”的示范展示点,用一台“村晚”演出激发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文化活力。

  塑型铸魂并重 展现和美新魅力

  近年来,连民村既注重硬件建设,也注重软件提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注重高品质服务的供给。

  一是发挥村民自治作用。通过村规民约和各项微制度,引导村民积极投身美丽庭院、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形成乡村建设的强大内生力和聚合力。二是发挥专业运营公司作用。由镇集体经济公司整体运营村内资源,对接市场主体,吸引优质企业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驻,通过市场化运作破解乡村振兴示范村持续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三是发挥家门口服务中心作用。严格落实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空间最大化,把更多的空间用在服务群众的功能性建设上,目前本村7个家门口服务点已成为服务群众的功能性平台,村民礼堂为村民文体娱乐活动和老年人用餐、日托服务提供了有效空间。

  赓续奋进精神 绘就致富新图景

  近年来,连民村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和增收优势,“连民人”作为连民村的主人,富了脑袋,也鼓了口袋。

  一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大部分村民仍然留在本村,分享乡村振兴发展成果。几年来,“宿游村”的开发运营为村民累计带来房租收入1120余万元,就业收入300余万元,农产品销售收入270余万元,采摘体验收入100余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8年的2.58万元增加到现如今的5.5万元,实现收入翻一番。二是多渠道繁荣村级经济。村集体经济通过多种形式和社会资本合作,实现互利双赢。乓乓响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预计年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按照协议,销售利润的30%返还给村级集体经济,销售利润的50%返还给经济合作社成员,力争增加农民净收入800万元,壮大集体经济200万元。“宿於”民宿也将2%营业额返还给村级集体。

  随着玫瑰工坊、格乐利雅等项目不断入驻,将导入更多客流,带来更多税收,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三产融合激活了乡村有机体的“造血功能”,也实现了农村单向输出人口到城乡双向流动的转变,为乡村增添了发展动能与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