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制造业计划”,杭州吹响制造业再出发的“集结号”。与此同时,一场围绕优化服务和营商环境展开的保障行动也拉开序幕。
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奋进。眼下,杭州各部门正围绕土地、资金、环保、人才等影响制造业发展的要素积极部署,着眼技术、科研等发展内生动力重点突破,打出一套推动杭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磅“组合拳”,旨在让制造业在杭州有舞台、有地位、有奔头。
创新驱动
推动杭州制造做大做强
“‘新制造业计划’是杭州打造新引擎、打好翻身仗的根本指引。”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未来将聚焦“高精尖”,聚焦创新驱动,在打好制造业攻坚战中表率争先。
市经信局将牢牢把握杭州产业发展的“新春天”,以项目为载体、以创新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全力做好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传承经典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四篇文章”,加快实施制造业数字化改造专项行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市经信局将持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牵头抓好百家企业派驻百名“政府事务代表”和“走亲连心三服务”工作,深化服务体系建设,以经信人的“阳光雨露”服务企业的“茁壮成长”。
推进“新制造业计划”,实施新一轮质量提升行动,必须紧盯技术创新。接下来,市科技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支撑杭州新时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结合杭州科技工作,市科技局将瞄准未来产业,以更加开放的视野谋划高新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一是集聚创新资源,建好高能平台。积极争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发挥之江实验室、西湖大学、阿里达摩院等科创重器作用,有效集聚国内外优质科技资源,布局各类高端产业平台,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孵化成果转化园和制造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共享,进一步打造新制造业创新高地。二是加大技术研发,提升创新能力。围绕突破新制造业核心技术瓶颈,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建设国家、省和市级企业研发中心、企业研究院等,加快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进一步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三是培育创新主体,助推产业发展。围绕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深入实施国高企倍增、“雏鹰计划”培育工程,落实科技型企业研发补助政策,形成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壮大顶天立地与铺天盖地有机结合的企业群。四是做强科技金融,优化营商环境。做强市高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扩大创业投资、天使投资、跨境投资引导基金和科技担保规模,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综合、系统、专业的全周期科技金融支持。
优化服务
破解发展痛点、堵点、难点
“我们将通过立足存量工业,编制专项规划,确保300平方公里用地总规模,向各区(县、市)分解落实新增工业用地空间,并按照亩产论英雄导向,综合研究确定出让起价,以不高于长三角同类城市标准实行动态管控,尽可能降低制造业企业用地成本。”作为全市空间资源保障部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围绕最重要的土地要素保障问题理出了初步工作思路。
“我们还要支持企业‘零土地’技术改造,在符合规划和相关技术规范、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将工业用地容积率和绿地率适度放宽,鼓励各类园区采用先租后售方式提供工业标准厂房;对现有工业用地进行存量锁定,赋码管理,确需改变用途的,应根据规定程序报批,按照‘改一补一’‘先补后占’的原则确保工业用地总量动态平衡。”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通过守住底线、控制地价、放宽限制、确保存量等举措,在大力推进新时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将空间资源保障工作落到实处,全力助推“新制造业计划”。
为打好这场制造业“翻身仗”,杭州正在出实招、亮硬招,全面优化服务模式。市生态环境局将全面推动“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在原省、市级产业平台改革基础上,继续向区县(市)产业平台、小微企业园区延伸。已完成区域规划环评审查的各类产业平台(园区),改革实施方案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平台(园区)内具体项目可享受“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政策(环评审批权限在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以及高污染、高环境风险和严重影响生态的项目除外)。
其次,衔接工业项目环保许可和规划实施时间,对规划已由“工业用地”调整为“非工业用地”但五年内暂不实施的区域,评估后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小且环境风险可控的工业企业技改项目,以及省市重点新建、扩建工业项目,经属地区、县(市)政府同意,各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可按规定办理环保手续。
强化保障
为企业提供“雨露”与“活水”
作为全市财政资金“管家”,市财政局将扎实做好财政资金统筹保障、产业政策兑现落实,为“新制造业计划”的实施当好家、理好财。
好钢用在刀刃上。市财政对以往26个政策文件的80余个条款涉及资金进行逐条梳理,归并压缩,加强资金整合,腾出资金空间重点支持“新制造业计划”。
市财政将把资金聚焦用于制造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和核心领域,对全市实施“新制造业计划”所需资金进行逐项测算。统筹资金,通过财政产业政策的加力增效,用于“新制造业计划”的产业政策资金从原来不到30亿元扩大到5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筹集总规模将达到300亿元、首期规模100亿元。做强市高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将注册资本金增加至50亿元。
为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难度,市财政建立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鼓励担保机构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的支持力度,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统筹组建市级国有融资担保机构,已到位注册资金52亿元。
金融,是浇灌制造之花的“活水”。“新制造业计划”进行时,市金融办也已初步明确工作思路。
“市金融办将以大力实施‘融资畅通工程’、落实‘凤凰计划’、高质量推动企业上市为抓手,为全市包括制造业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市金融办负责人表示,一方面,金融办将以“融资畅通工程”中的牛鼻子项目——杭州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突破,扎实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金融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等难题,并力争在12月底前推出升级后的平台2.0版;另一方面,将以开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服务活动为突破,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在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将持续优化拟上市企业梯队培育,推动更多制造业企业成功登陆境内外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