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笔挣出一台空调的利润 宁波制造实现新突破

来源:中国宁波网 发布时间:2017-10-25 浏览量:16

一年多以来,宁波先行先试,不断夯实工业基础、打造“3511”新型产业体系、紧抓智能经济发展机遇,以创新引领新常态,用实干谋求新突破,书写下从“制造”到“智造”的宁波实践样本。

  夯实“四基”,奠定制造强市之基

  一年前,谈及试点示范城市花落宁波之因,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田红旗院士指出:“相比于全国其他申报城市,宁波的制造业产业基础扎实,尤其在新材料、核心零部件等方面所形成的独特优势,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拥有较强的竞争力。”

  田红旗的话点明了宁波制造的最大优势——“工业四基”功底深厚。“四基”指的是工业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为强化“四基”,《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中提出“工业强基工程”,将其列入五大工程之一。

  “为何用于手机、电脑等所有电子产品的集成电路(芯片)成为目前中国第一大进口商品,每年进口额达1.8万亿元?因为从材料到元器件再到生产工艺与技术都被国外所垄断,这样的个案在中国的许多行业仍然存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宁波智能经济高级研修班上这样说。

  因此,夯实制造之基,不仅关系到“中国制造”的品质,更决定着制造业发展的潜力,甚至影响着国家安全。而在过去一年多,宁波在夯实制造之基的道路上继续迈开大步,突破着邬贺铨院士口中的一个个“个案”,再次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了示范样本。

  3315领军人才姚力军创办的江丰电子,扎根宁波十余年,一举将集成电路制造的关键材料——“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用溅射靶材”国产化,改变了世界靶材制造业的格局,结束了我国在高纯度溅射靶材领域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

  慈溪民企中大力德,投入大量研发资金,终于冲破国外巨头封锁,其生产的用于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行星减速器、摆线针轮减速器,无论产品性能、稳定性均可比肩德、美、日等国的老牌企业,逼得日本同行不得不降价一半以上,为中国工业机器人大规模国产化奠定了基础。公司也因此入选2017年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强基工程。

  据了解,自该工程推出以来,宁波市每年有项目入选,此前已有慈兴轴承、威孚天力、中车集团(宁波)等企业的10个项目相继入选,累计项目总投资达12.42亿元,已获得国家专项补助2.4亿元。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宁波市工业“四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及时、有效的顶层设计——围绕轨道交通装备、数控机床、海工装备、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需求,宁波市制定了《宁波工业“四基”发展指导目录》,为未来“四基”的发展重点和方向提供了保障。

  以“强基”延伸产业链,占领微笑曲线两端

  拥有出色“四基”的宁波企业正在改变着世界的产业格局。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市制造业累计实有企业9.7万户,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在此之中便诞生了140多个行业单项冠军,其中130多家是隐形冠军。

  而这些掌握关键制造技术、装备、工艺、材料的甬企正试图通过扎实的“内功”延伸产业链,占领微笑曲线两端。

  “以前一支笔挣几厘钱,现在一支笔可以挣出一台空调的利润!为什么?因为我们突破了高端圆珠笔的核心技术与材料,产品正在瓜分微笑曲线两端的利润。”“中国笔王”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表示。

  去年,贝发集团牵头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计划——“笔头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课题和“圆珠笔墨水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的中油墨水课题成功验收,一举突破了长期制约中国制笔行业向高端发展的三大瓶颈:不锈钢笔头、高端油墨工艺和相关装备。

  从杭州G20峰会的元首笔到厦门金砖国家峰会的专用笔,贝发价格高达几百上千元的高端圆珠笔正在世界市场上与万宝龙、派克等大牌一较高下。

  同样是北仑企业,原为模具制造企业的宁波旭升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由于掌握了高端汽车零部件模具的制造技术工艺,逐渐向上游延伸产业链,由模具制造商成为产品供应商,切入特斯拉全球供应链,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并在今年成功登入A股市场。掌门人徐旭东的个人财富也在近日出炉的胡润百富榜上一举超越李如成、茅理翔、郑永刚、郑坚江等老牌富豪,成为宁波制造业升级的创富代表。

  和创润、旭升、贝发一样,越来越多的宁波企业正在产业链利润分配的“纵坐标”上不断攀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描绘着中国制造业“提质增效”的宏伟蓝图。类似那个广为流传的“一只销售价40美元罗技鼠标,15美元归分销商和零售商,13美元给零部件供应商,仅3美元给中国装配厂”的故事在宁波将越来越少。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0.8%,高出全国22.3个百分点。

  从“零件”到“终端”,打造世界影响力的制造业中心

  2017年,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榜单上,一家叫“华为”的企业占据着冠军的位置;浙江民企制造业榜首的是一家名为“吉利”的企业;而在宁波制造业百强榜上,奥克斯占据了头把交椅。无论是手机、汽车还是家电,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商品属性——“终端”。

  有了关键的工艺、核心的技术、完整的产业配套,宁波制造业的目光正在望向一个更宏大的目标——打造有影响力的终端产品。

  在10月16日刚刚落幕的奥克斯全球商务峰会上,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200余位合作伙伴正见证奥克斯的蓬勃发展。高品质、高性能、高颜值的宁波智造空调正沿着看得见的“一带一路”与看不见的电商网路卖遍全球。在超过海尔、TCL后,奥克斯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空调生产营销商。随着今年12月投产的宁波智能新工厂的建成,奥克斯的年产能将扩大到2200万套。而2018年底,奥克斯将再建年产800万套的新基地。

  而在慈溪,老牌厨电巨头方太也正瞄准着“中产消费升级”的巨大新市场。方太水槽洗碗机就是代表性产品,不走传统家电模仿式创新和微创新的老路,勇于打破创新的边界,应用40余项原创技术,开辟出洗碗机的新品类,真正成为“消费升级带动家电创新”的一道分水岭。

  公牛用惊艳世界的设计捧回“红点奖”,赢得数以千万的消费者,入选中国最具价值品牌;广博创立“kinbor”品牌,用创意翻开传统文具行业发展的新篇章;雅戈尔、罗蒙、杉杉等服装巨头在本次宁波国际服装节上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再次擦亮中国服装之都的金字招牌——成名已久的宁波企业正迈上新征程。

  高新区一家不到50人的机器人本体制造商——智诚机器人刚刚造出了宁波历史上第一台出口美国的多轴工业机器人;中物科技园的智宇流体应用军用科技研发出了仅有茶叶罐大小的1.5匹空调外机……“双创”之中新生的弄潮儿正蓄势待发。

  从“强基”到“强企”,宁波制造业正从一项技术、一个零件、一台装备做起,改变着世界制造业的格局;从“制造”到“智造”,宁波的企业与政府正一起携手,打造着智能经济的新引擎;从“零件”到“终端”,宁波的品牌正抢抓消费升级机遇,不断扩大影响力。

  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宁波正试图形成更强更深更广的示范效应,为中国制造在新常态下实现新突破贡献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