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1月20日)上午,在宁波宁海梅林街道花园社区会议室,社区干部围坐在一起,举行班子会议,商量标准厂房提升、垃圾分类等工作。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想法和意见都说出来,“摆”在桌面上。
“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班子会议讨论后,还要经党员会议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张榜公布。”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李伟东感到现在事情好办多了,他说:“照着村级小微权力36条清单去做,村干部的压力大大减轻了。”
社区绿化、放心厨房建设、文化礼堂建设……临近年底,花园社区今年实施的十项实事工程也快要收尾了。“这么多项目,要是在以前,可能一件都做不下去。”李伟东深有感触地说,老百姓认为村务都由村干部说了算,他们不知情也不支持,还有人阻挠甚至上访。
基层权力缺少监管、没有约束,村干部就有可能“乱开车”。老百姓的想法不无道理。2014年,宁海在全国首创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共36条,大到村级资产管理、项目投标,小到便民服务事项,一目了然。
花园社区设有两个村务公开栏,建设项目、账目、党建等内容都张榜公布。“有的居民看后有疑问,会找社区干部反映。”花园社区居民邬荣成说,公开、公正、公平,不仅使老百姓心里明白了,也还了干部一个清白,干群关系更融洽了。
在梅林街道,公交站台、房屋墙面上,“村级权力清单36条”的宣传标语和漫画随处可见,“36条”已根植于村干部和群众心中。梅林街道纪工委书记童仁省告诉笔者,街道今年又推出了“问题清单”制度,把巡察、专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梳理,对村干部进行约谈,压实主体责任,扎紧制度的篱笆。
随着形势的变化,小微权力36条不断调整、深化。去年下半年,宁海县村级小微权力36条智慧运行系统框架搭建完成并投入使用,围绕农村治理重点难点问题,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农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36条智慧运行系统分县级监管平台、乡镇基础平台、移动端、数据大屏平台四个子系统,设置的57个栏目涵盖重大决策、工程管理、三务公开、救灾救助、资产资源等。工作人员说,村民可随时对本村工程项目、资产资源处置、村务事项进行在线查询,监督更直观。
截至本月,36条智慧运行系统共录入村级工程项目619个,涉及工程项目投资总额8.83亿元;收录村级资产资源1124个,涉及村级资产资源总额72.62亿元;公开基层党务847项、村务841项、基层财务904项。系统上线以来,通过对村级工程项目程序规范和闲置集体资产及时处置,为村集体挽回损失300多万元。今年以来,宁海各乡镇街道接待群众信访123件,比去年同期下降36%。
“十九届四中全会报告指出,要明晰权力边界,规范工作流程,盯紧权力运行各个环节,压减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宁海小微权力清单36条制度正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基层的鲜明写实。”宁海县纪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今后要从智慧化、标准化、法治化入手,完善制度体系,让“36条”照亮乡村治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