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创客频获赛事大奖 创客经济成温州发展新引擎

来源:温州商报 发布时间:2017-10-20 浏览量:16

今年20岁的颜益民,是浙江工贸学院大三的学生。这一年,他最忙碌的事就是参加各类创业创新大赛,凭借团队的共同努力拿到不俗的成绩。“我们赶上了创业的好时代。”颜益民发出了很多创客的心声,他深刻地感受到,政策环境、宣传舆论、社会资本和创业服务平台等多方全面助力创客项目落地孵化,为创客提供优越的生态发展环境。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温州蓬勃发展,温州创客们在各类创业大赛中崭露头角,创客经济正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创新亮点。

  温州创客在各类大赛中崭露头角

  上个月底,颜益民和团队以基于循环经济的DIY纺织项目——织造风尚,拿下“奇思妙想浙江行”创业大赛温州赛区的一等奖,将代表温州征战省赛。也是在前不久,他们团队在第三届浙江“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夺得金奖,随后又在全国总决赛中与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等全国高校项目同台竞技,最终捧得大赛铜奖。

  这两年,颜益民团队先后参加了从国家到省再到地方的十多场创业赛事,而温州也涌现出一大批像颜益民这样的创客团队,在各类创业创新大赛中揽获不少奖项。浙工贸的瓯王府项目获得浙江省电子商务大赛一等奖,温州医科大学和温州商学院均有项目拿到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温州技师学院的“一键式智能地漏”项目晋级2017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十强,同样是温州技师学院学生获得了“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二等奖。

  2015年“创客”一词提出以来,我市各地政府不断发起举办创业大赛系列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我市三年共举办创业大赛30余场。同时,温州市政府自2015年开始搭建温州创业创新博览会平台以展现创客的创业成果,每年吸引五六万人次观展。通过比赛、展览等活动形式,越来越多的群体开始关注创业、参与创业,形成了全民积极参与创业的浓厚氛围。

  创业孵化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生长

  “双创”浪潮中,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器、科技园区等各种平台,犹如雨后春笋,迅速拔节生长。据温州市科技局相关数据,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平台100多家,其中包括市级以上众创空间73家、市级以上孵化器22家,省级众创空间34家、省级孵化器10家,国家级孵化器3家、众创空间6家,共计吸引4000多个创业团队入驻。

  “民资进入参与众创空间建设,带动创业孵化平台井喷式增长。”温州市众创空间联盟秘书处负责人介绍,2015年我市创业孵化平台数量仅8家,其中2家为民资创办;经过两年发展,众创空间的数量递增至100多家,逾七成为民营性质。

  我市各种创业孵化平台都竭力为创新创业者提供资金、服务,以专项资金和政策补贴的方式,让创业者和企业有了更好的成长、发展空间。在运营和服务过程中,这些平台也发展出鲜明的特点,例如以培训见长的源大WE+社区、主打一站式运营服务的红连薪火工坊、突出资本孵化模式的维度创业工场、作为传统产业创新转型渠道的腾腾智能产业孵化基地等。

  随着“双创”实践的不断深入,创客教育的种子也在全市中小学里播撒开来。截至2016年年底,温州创客教育开展学校已覆盖全市所有县(市、区),现已建成创客教育基地学校61所,校园创客空间220个,开设创客教育课程的学校达300多所,教师自编教材20多套。温州创客教育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就业创业政策“护航”创客圆梦

  温州建设国际时尚智城,离不开创客的创新助力;而创客的成长发展,也离不开创业政策的保驾护航。随着国家及全省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的出台,我市制定出台了《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大众创业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以及《温州市区支持大众创业促进就业实施细则》等政策,以空前的力度推动各群体创业创新。

  在此基础上,市人力社保系统今年将推出一系列促进就业创业的举措,通过办好温州创博会、实施2017温州“创十条”、落实建立创业担保基金、举办创业大赛、推行终身职业培训制度等方式,打好创业创新带动就业组合拳。

  另外,《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等“新十条”政策(施行)》、《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众创空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的通知》等一系列配套政策,也将鼓励创业者和企业以科技创新为目标推进发展,也鼓励更多民资参与助力“双创”事业开展。2016年,市政府还专门设立了总规模10亿元的温州市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基金,以支持引进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和创新项目发展。

  创客经济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引擎

  “创客”的意义,不仅是创造一个产品,还在于他们能为产业转型带来创新理念,创客精神能带给社会向上的力量。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电子信息产业是创客最活跃的领域,积极探索“互联网+”相关领域,通过将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嫁接到医疗、教育、交通、文化、娱乐等产业,不断挖掘出创新创业机会。当然,在智能制造、文化创意、生物医药、现代农业、创意公益等方面,温州创客也都积极尝试,探索出自己的创新路径。

  越来越多创客项目的落地孵化,为我市孕育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颜益民从2015年发起组建项目团队,一开始只是将旧衣服回收再利用的简单想法,经历一次次的比赛和路演活动,逐步厘清项目思路,将传统纺织业与循环经济的理念融合起来,并完成2000万元融资在广州落地建厂投产,2016年实现毛利润2000万元。“创业过程中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通过比赛平台得到评委的专业意见,也认识了很多优秀投资人,获得了不少社会资源,对创业帮助很大。”他计划要将项目复制到全国纺织业发达的城市,未来三至五年内开设五家分厂,用以将旧衣服处理成纱线,其中就包括在家乡苍南设厂。

  作为首届“奇思妙想浙江行”创业大赛温州选拔赛的冠军项目,“小乔智跑”项目正以奔跑式的速度发展。据温州嘉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小乔智能跑步机创始人潘忠剑介绍,小乔智跑的系列产品已成为天猫、京东等平台家用跑步机系列的领先品牌,去年9月至今年9月就卖出了20多万台跑步机。项目目前已完成1亿多元的融资,接下来将依托苏宁、国美等渠道铺设线下销售网点,并已积极拓展韩国、印度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市场。

  特别能创业的温州,正凝聚越来越多创客落地成长,被视为新的风口的创客经济,将成为温州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新引擎。

  创客故事

  张潇:回国遇上创业好时代

  辞去银行高薪工作,义无反顾投身于互联网创业,张潇创办温州好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时,正值“创客”一词日渐火热。

  “那时全国上下都在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创业大潮对于年轻人创业起步而言,是非常有帮助的。政策、媒体、资源、资本等要素的聚集,相当于降低了年轻人创业的门槛。越来越多的众创空间为创业提供便捷服务,越来越多的大赛为创业指引方向。”毕业于法国马赛高等商学院,先后供职于法国汇丰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但创业的火种在张潇内心从未泯灭。回国后感受到创新创业氛围的极大鼓舞,开始汇聚众智,组建学霸团队创办了“民间”高品质手艺服务平台。

  前不久,黎明西路RE-FACE创意园里出现了一家叫“无料”的独立书铺,而幕后创始人就是张潇。取名“无料”,他其实想做一个有料有文化味的平台,作为“民间”的线下沟通交流场所,定期请来手艺师傅与爱好者近距离交流。打造“书店+文化”的复合空间,张潇的延伸创业项目又将为温州带来一股清新之风。

  傅智建:好政策助青年创业圆梦

  傅智建是从温州走出来的创新创业的佼佼者。在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就读期间,他就创办了温州阳光青年创业基地,2009年,成立了浙江海龟科技有限公司。当贵州省政府大力推动扶贫工作时,他毅然奔赴贵州投资电商,帮助建设农村电商平台,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2015年1月28日,荣获第九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十大标兵,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的接见。同年10月,被推选为第十届贵州省青联副主席。

  科技驱动创新,围绕互联网+科技园创业的主线, 2015年以来,“海龟科技”作为科技园区的一站式产业综合运营商,把总部迁到了杭州。从杭州梦想小镇的孵化器,到温州浙南科技城的海龟科技园,“海龟科技”在全国10多个省市运营着20多个科技园。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很多政策信息,对我们创业者来说,如沐春风,创新创业的大环境将更具开放力度、包容性。”傅智建相信,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将成就不计其数的青年人的创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