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薄攻坚提升衢州跑出“加速度”

来源:衢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0-10-09 浏览量:19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作为我省亟待加快发展的衢州市,该如何在乡村振兴的难得历史时期里补足集体经济的“功课”,不负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的嘱托?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衢州聚焦聚力“党建治理大花园”建设,把消薄工作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来抓,跑出了带有衢州特色的消薄“加速度”。

选好“领头雁”带飞一个村

“初心是什么?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市主题办相关负责人说,“消除集体经济薄弱问题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我们最需要找差距抓落实的最现实最迫切工作。”据介绍,衢州的攻坚提升目标是在确保2019年全市775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面完成集体脱帽基础上,60%以上行政村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到2022年底全市所有行政村年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经营性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的行政村不低于30%。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书记。在农村,往往一个或几个能人就能带活一个村。集体经济消薄,同样遵循这样一个质朴的道理。衢州把“学三老、守初心、担使命”贯穿主题教育始终,为集体经济消薄注入了最生动与鲜活的力量。

清表、平整、开渠、砌坎……前不久的国庆长假,龙游县罗家乡荷村村的项目工地上一派繁忙景象。这片经整体流转、挂牌出让的320亩土地上将建成一个新的黄茶基地助力消薄。“一年时间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真是意料之外。”村党支部书记劳云根的意外在于,过去12年荷村村一直是个典型的后进村。省里下派的“第一书记”程毓来了以后,荷村村成立了后进村整转工作小组,制定出台了《荷村村“一村一策”整顿方案》,又以村两委的名义写了一封《致荷村全体村民的信》,号召全村村民共同参与美丽荷村建设。很快,全村170宗违法建筑在短短20天时间内全部拆除。荷村村还聘请了浙大设计院按照“多规合一”理念对村庄进行整体空间规划设计。此后,省财政厅400万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助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县住建局180万元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项目、投资212万元的黄茶基地项目等纷纷落地。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本地“和尚”同样可以念好经。衢江区周家乡上岗头村曾经是外人不愿多打交道的后进村,如今一跃成为社会资本纷纷想入驻的“网红村”,这离不开汪增富这个“领头雁”。在他的带领下,村集体经济收入一跃达到80多万元,现在不但每天都有外地人组团到村里参观,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业态也越来越完善。随着项目的快速推进,村内土地资源不断整合,发展后劲越来越足。

借势借力拧紧消薄一股绳

治病要找“病根”,村集体脱贫也要找准“贫根”。集体经济薄弱,成因往往不止一个,单靠村集体自身努力实现消薄困难重重。在当前中央、省委对“消薄”扶贫工作高度重视的有利契机下,通过多方面、多渠道的组织发动,找准需求、找准资源,拧紧一股绳,消薄才能更有成效。

“自从有了光伏项目,家家户户屋顶上的光伏板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真金白银。”10月27日,在常山县新昌乡茶源村,村民刘女士相告,自家的屋顶光伏每年可为她增收1500元。不仅如此,汪坞山茶园内的光伏还将每年为村里产生约30万元的电费收入。这是茶源村与浙能北仑发电有限公司村企结对的成果,也是该村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成效。

在“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行动中,浙能集团与常山县新昌乡四个村“结对子”。“背靠大树好乘凉”,现场会结束后,新昌乡积极对接,主动联系,持续深化与浙能集团的帮扶合作,聚焦村集体经济增收、村民致富开展一系列探索尝试。最终1872万元的光伏项目落户新昌乡。项目每年可累计为村集体创收130万元,收益期在20年以上。新昌乡党委书记林永周说:“‘消薄’项目为造福新昌乡,尤其是郭塘村、对坑村、輶輅村、茶源村当地百姓,助推乡村振兴注入了一股‘浙能动力’。”

薄弱村单打独斗闯市场困难重重,抱团发展不失为良法。不同的投资主体,不同的利益诉求,如何实现“众人拾柴火焰高”?关键还在于党建。“在联建的‘红色物业’经济园里,我们村厂房占地面积有4800平方米,按一个月一平方米6块钱计算,相当于一年有30万左右的收入。”江山市清湖街道蔡家村支委王善高说,村集体消薄以后,干事有保障也有底气了,一改原来为群众办事有心没力,出现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的尴尬局面。

在江山,有类似收益的村子共有31个,江山市合理利用政策扶持的资金,借助当地区域工业园区产业集聚的优势,为全市集体经济薄弱村,在清湖街道异地联建“红色物业”经济园,通过集中建设一批标准化工业厂房,以稳定的物业租赁收益做强集体经济薄弱村村级集体经济。项目采取村级入股、部门扶持、财政补助、结对企业捐助的形式筹措资金,总投资约3650多万元,31个经济薄弱村每村厂房租金收益可达到6.25万元。

打通自身“堵血点”

解决内生动力问题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致富终究要依靠村集体自己的辛勤劳动,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如何改变一个村,关键看干部;一个村变成什么样,主要看干部;一个村能走多远,还是看干部。只有打通自身“堵血点”,解决内生动力问题,消薄才能更为有效。

作为衢州主城区,柯城区坚持“三个三”基层党建工程为统领,做好农房整治后半篇文章,创新推出“一村万树”绿色期权模式,勇当“党建治理大花园”的排头兵。

“我把茶叶定位为惠及子孙的产业,一是解决村民本地就业,二是成片的茶林不仅带来了生态效益,茶叶的销售也带来了经济效益。”沟溪乡五十都村支部书记胡雪斌介绍,村集体利用闲置土地种植金钱柳,并由村集体控股、村民入股成立公司运营,产生收益后,村集体与村民按51:49进行分红。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村两委聚焦“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把金钱柳基地的管理维护与主题教育结合起来,要求全体在村党员划分田块认领金钱柳种植基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基地管理维护地更好,让老百姓受益、村集体经济壮大。

“党员干部就应该成为村庄发展的带头人,管理运营好金钱柳基地更是我们践行为老百姓谋福利的最好抓手。”提议在村党员大会上得到党员干部的一致拥护,20余名党员迅速划分田块,认领责任田。据了解,经过两年时间经营,截至目前金钱柳项目已经为村集体增收120万元。如今,村集体有稳定收益,老百姓有入股分红,村里还建起了居家养老中心,7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都能到养老中心集中供养,老百姓幸福感不断提升。

10月27日,在开化县大溪边乡上安村,30多个村民在村支委方献富的带领下,正在错落有致的梯田里种植油菜。“红高粱和油菜轮作,可以持续增加集体收入。”村支书余雄富介绍,今年上安村梯田里由村集体统一种植的140多亩红高梁,收获了2.5万多公斤红高梁,可酿1万多公斤高粱酒,销售额预计40多万元,村集体净收入可达10多万元。“我们今年又扩大了村集体种植规模,把村民零散的土地全部收储过来,扩大至全村的500亩。”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上安村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干事担当,把村集体增收和农民增收作为村两委干部干事担当的度量器,唱响了“党建+产业”的主旋律。今年,村集体又统筹各方面资金建设红高粱综合体项目,预计总投资600万元以上,年租金收益40万元以上。“目前一楼基础已经建好,杭州旅游公司,还有其它的民宿经营体已经在和村里洽谈投资民宿。”

截至10月份,全市1482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7.64亿元、经营性收入2.48亿元,村均集体经济收入51.56万元、经营性收入16.72万元;1067个行政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