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下山脱贫,如今是上山致富!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还能在山旮旯里赚到钱!”昨日(9月24日),丽水市松阳县四都乡西坑村村民丁朝来兴奋地说,近两个月来,他经营的农家乐和民宿每天的营业额有五六千元,净利润有两三千元。等第二期农家乐装修好,营业额肯定还要更高。
四都乡全乡平均海拔700余米,森林覆盖率达84%,一年有200多天可见云雾景观。除了自然生态环境好外,这里的古村落资源丰富。但是,受制于交通等客观条件的制约,这里也曾日渐凋敝,一度成为“整乡搬迁、下山脱贫”的对象。十多年间,陆续有1462人享受“下山脱贫”政策,住进了县城周边的安置小区,还有一些村民离乡谋生。
丁朝来就是下山移民中的一员,他和村民曾不止一次地感叹道:“在穷山沟里一天到晚就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也存不下多少钱!”
近年来,借助于传统村落保护的东风,那些曾经不起眼的小山村,转眼成为了绿色生态宝藏。2015年,看到村里游客越来越多,嗅到商机的丁朝来选择回到村里,开起了农家乐和民宿。去年,他又租下“云里听蛙”隔壁200多平方米的老宅改建成农家乐,提升就餐的环境。
如今,当好生态成为“香饽饽”,像丁朝来一样,不少下山移民和在外务工的村民,争相回到村里选择创业,发展生态农业、种养业、民宿、农家乐等产业,人流、物流、资金流纷至沓来,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大通道也随之打开。
常年在外经商的陈家铺村80后青年鲍朝火,从上海回乡被选为村支书,和村民一起改善村容村貌,帮助古村慢慢焕发了新的生机。
曾下山脱贫到安置小区居住了10多年的村民曾建海,回乡流转了20亩荒地放养高山土鸡,一年获得了20万元的收益,这个35岁的午岭村青年尝到甜头后,准备投入更多资金,大干一场。
手持“特一级厨师证”的西坑村村民丁坚根,也在3年前回到村里,开出了“观云阁”农家乐,每年营收超过50万元,真正实现了“上山致富”。
不少有情怀的工商资本也参与到这里的乡村振兴中来。于是,旨在复兴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先锋书店来了;集乡村美术馆、文化沙龙和办公度假功能为一体的云夕国际乡村文化交流中心来了……一时间,这里成了游客的热门网红“打卡点”。
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四都乡已完成外来工商资本投资1.4亿元,本乡村民投资3000余万元,吸引返乡村民200多人、新乡贤50余人,去年的旅游总收入超过2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