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蜀山区:双“谷”联动 打造“全域科创”新生态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24-04-14 浏览量:31

地区生产总值1401亿元、同比增长5.9%,经济总量连续3年跨越百亿元台阶,全国百强区名次进至第14位……2023年,合肥市蜀山区用这样的成绩单交出了一张实力跃升的发展答卷。

近年来,蜀山区着力促进科创产业深度融合,科大硅谷、中国环境谷双“谷”联动格局基本形成,战新产业蓬勃发展,科创企业集聚涌现,科技创新指数稳居安徽省城区首位,在全省创新版图中占据重要一席。

 

“科大硅谷”“新”潮澎湃

拥有高等院校29所、科研院所162个、研发平台178个,汇聚超10万名科教人才和高校学生……合肥市蜀山区以“全域科创”建设为抓手,聚集高端人才,推进“科大硅谷”“中国环境谷”双“谷”联动,以创新链汇聚产业链,跑出“科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我们始终坚持科创立区,持续将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加速落地转化,实现‘一栋楼就是一个创新联合体,一栋楼就是一个产业链’。”蜀山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位于“科大硅谷”的安徽科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新材料、新器件及整机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批赋权试点持股企业,该公司自2022年10月入驻“科大硅谷”后,依托平台创新资源与政策支持,已研制出数十种气凝胶系列产品并成功推向市场。

“蜀山区为我们提供了包括场地、资金在内的多方面扶持,尤其是为企业产品开放了应用场景。”安徽科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尚权说。

据统计,仅2023年,蜀山区就与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为代表的高校院所对接合作,就地转化科技成果397项,新成立企业36户。

 

“中国环境谷”“新”欣向荣

依托产业集群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中国环境谷正成为全国知名的节能环保技术策源地和远近闻名的“环境医院”。谷内聚集企业自主研发的一项项专利技术、一套套高精尖设备,能为环境“体检”,并制定“诊疗方案”。这些节能、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固废处理等环境领域的科技成果,以及典型的环境治理技术方案,令人耳目一新。

作为安徽环保产业集群的先进样板、合肥市节能环保产业的主战场,“中国环境谷”依托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发挥规模效应和协同优势,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把“铺天盖地”的种子企业培育为“顶天立地”的经济支柱,走深走实建设具有全国竞争力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之路。

目前,“中国环境谷”已集聚以阳光电源(零碳基地)、泰禾卓海、蓝盾光电等为代表的环境领域重点企业400余家。2023年,中国环境谷营收突破450亿元,拥有30多个国家和省级环境领域科研平台,发展成为从环保技术研发到核心基础零部件生产到环保装备制造、环境治理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

“去年以来,‘中国环境谷’先后开展了‘巢湖综合治理’‘含氟废水治理’‘餐饮油烟治理’等各类场景对接会数十场次,向外推送环境谷集群的优秀技术、产品和方案供给,打造‘中国环境谷’品牌影响力。”蜀山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

 

“全域科创”推陈出“新”

从2019年首次进入千亿城区,到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400亿元大关,以全省第一名次上榜“2023赛迪百强区”榜单,蜀山区始终保持稳健增长的蓬勃态势。

为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蜀山区坚持不懈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坚持科创即产业,重点围绕“2+3+N”产业布局开展攻坚行动,打造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全省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产业高地,做大做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人工智能和软件信息、创意文化三大特色产业,加快布局未来产业。

构建“投促中心+招商公司+项目推进办”三位一体的招商体系,瞄准省市重大产业布局,精准对接长三角、珠三角的优质资源。注重涵养创新企业丛林,推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大力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完善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龙头、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主干、创新型中小企业为根基的企业生态格局。

做好“四个赋能”文章,即人才赋能、金融赋能、场景赋能和服务赋能,推动科研成果区内转化、孵化、产业化,营造利于新质生产力释放的一流创新环境,让蜀山不仅成为科技成果的萌发地,更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首选地。

“‘全域科创2.0’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更加紧密融入科大硅谷整体格局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统筹好各方主体,打造‘全域科创’新生态。”蜀山区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