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效显现,协同发展推动产业强劲增长,协同创新催生更多科创成果。近日举行的2023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大会暨示范区全链接大会,传递出加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最新信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全力实现从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的跃升。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之际,近日举行的2023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大会暨示范区全链接大会,让各界目光再度聚焦这处全国首个实体化运作的跨省一体化发展区域。
践行国家战略,聚焦核心技术,紧盯行业前沿,共建产业生态,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向纵深发展……站上新的起点,本届大会传递出加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最新信号,下一步将全力实现从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的跃升。一幅聚焦构建新发展格局、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以及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奋进画卷,正在长三角徐徐展开。
协同发展推动产业强劲增长
在上海外高桥港区海通码头,大型汽车滚装船靠在岸边,一排排新能源汽车在码头前沿排起长队,在送车司机的驾驶下鱼贯而入。这些新能源汽车将从这里出发,走向全球。这份忙碌,即使是在“五一”假期也没有稍歇。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705.8万辆,其中长三角产量约290万辆,占四成以上。长三角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能何来?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是业内人士必然提及的关键之一。
集聚效应,是汽车产业发展的突出特性。在长三角,一家新能源车企可以在4小时内找齐所有零部件。从芯片、软件到动力电池,甚至是一体化压铸机,都被囊括在“4小时产业圈”内。产业链的集聚和完善,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相互成就,如今在长三角布局整车生产工厂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超过10个。
在长三角,正在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不仅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总营收占到全国60%以上;全国超3000家与生物技术、制药相关企业,近一半位于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在全国占比约为三分之一……越来越多的产业在协同发展中实现强劲增长。
2022年,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达到24.1%,今年上半年占全国比重达到24.2%。2022年长三角经济总量为29万亿元,今年长三角经济总量预计将接近31万亿元,5年的净增量达10万亿元。
协同创新催生更多科创成果
改革开放之初,“星期日工程师”在长三角兴起。上海的技术人员利用周末前往附近各地,为乡镇企业提供指导。常州与兄弟城市共创的“苏南模式”正是得益于此。
2018年,身处常州的潘正颐开始创业。短短数年时间,企业便成功研发出人工智能质检机器人,填补了市场空白。而这离不开长三角内的优势互补——企业将研发中心设在上海,总部放在常州。潘正颐这样比喻两地的关系:“工业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离不开生产场景,通过优势互补,好比让植物有了土地,鱼儿有了湖水。”
在长三角,像潘正颐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通过一体化形成的“平台效应”,各地得以让长板更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启一体化进程的长三角,科技创新成果不断。
皖沪创新合作产出的重大科研成果——“九章二号”和“祖冲之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于2021年10月成功问世,使得我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在超导量子和光量子两种系统都达到“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的国家。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长三角科创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堵点卡点逐步破除,“科创+产业”的道路越走越宽广。G60科创走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稳步推进,四省市推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加强协同合作,长三角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加快形成。
一体化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在2023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大会暨全链接大会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揭牌成立。这是全国首个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依托长三角区域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这里将重点发展数字产业、智能制造、绿色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总部经济、绿色科创服务两大特色产业。预计到2025年,跨省域高新区体制机制更加完备,基本建成长三角创新链产业链跨区域一体化的新园区。
一座区域协同发展、共建共享的“创新场”和孵化器已呼之欲出。大会上签约的9个重点产业项目聚焦示范区重点区域,涵盖生物医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关键领域。从业者纷纷表示,项目落地后将为示范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将对促进示范区产业升级、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提供强有力支持。
站上新起点,上海市相关负责同志表示,要更好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深入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海将与苏浙皖一道,强化基础设施、科创产业、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合作协同,强化能源、交通等跨区域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强化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重点区域建设引领,以更高质量一体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