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三角旅游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1.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加速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
一是提升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能级。2018年4月长三角城市经济协会完成第4次扩容,成员单位由15个增加为34个,长三角作为多层次体量与发展阶段城市的共同体,又一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根据《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将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推进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宁波都市圈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为长三角旅游业的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搭建了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合作新平台。2018年3月,长三角三省一市正式设立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新一轮合作机制的建立标志着一体化进入快车道。区域合作办公室作为统筹协调机制,实现了由“三级运作”到合署办公的重要突破,通过制定长三角协同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和重大政策建议,协调推进区域合作中的重要事项和重大项目,统筹管理长三角合作与发展共同促进基金、中国长三角网站等工作推进长三角实质一体化,也是引领长三角旅游一体化的重要体制机制创新①。
2.旅游业发展新战略推动长三角旅游业新变革
一是文旅融合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进入新阶段。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通过审议,决定不再保留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截至2018年底,各地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也陆续完成,文旅融合迎来新发展机遇。文化的本质是发现价值和创造价值,旅游的本质是体验价值和分享价值。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更高起点、着眼于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提高国家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以机构改革为契机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新时代破解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进一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重要途径。
二是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自2015年9月国家旅游局启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以500家创建单位为代表的全域旅游在全国遍地开花。截至2017年底,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区)创建单位增至7个,结合“1+3+N”综合体制改革,全国已有25个省(区、市)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共成立旅游警察205家、旅游巡回法庭280家、工商旅游分局132家②。2018为全域旅游年,李克强总理在2018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务院办公厅也于3月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就加快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走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路子做出了新的全面部署。
2.高铁网新进展完善长三角旅游业发展基础
从长三角高铁网络密度来看,在实现区域同城化效应的过程中,包括高铁在内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展迅速,长三角成为全国高速铁路(包括城际铁路)最为密集的区域。随着2016年安徽省8个城市被纳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将依托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以上海为核心,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和长江黄金水道为主通道的多层次综合交通网络。结合国家和沪苏浙皖四省市的规划,预计至“十三五”中期(2018年),长三角地区开通高铁将达20条,同时,在建高铁9条,规划建设高铁16条,“八纵八横”中将有“三横二纵”贯穿长三角,据此,2020年前运营以及2020年前开工建设的高铁线路运营里程已达3400多公里,至“十三五”末,长三角的高铁密集程度将居中国各大城市群之首,并位于世界前列。
(二)推进长三角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依托示范区推进旅游一体化,强化上海的引领地位和作用
根据2019年7月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将在上海青浦区、江苏吴江区、浙江嘉善县打造“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旅游是长三角区域合作中成效最显著、共识最多的领域。在明确“生态绿色”定位的基础上,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依托示范区加快文旅产业先行先试,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对于促进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长三角旅游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化,一是需要依托示范区不断落实区域旅游产品、公共服务、标准化、生态环境保障等协作分工;二是充分发挥上海对一体化的引领作用和示范效应,在区域合作机制上,突出上海在区域旅游合作机构的设立、区域旅游合作规则的制定、区域旅游产品的开发、区域旅游服务标准一体化和区域旅游公共服务保障标准一体化的制定等方面的龙头地位;在产业实践中,突出上海对区域旅游市场资源配置作用,以其在信息、技术、贸易、金融、投资和港口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加大长三角旅游经济和产业体系进行整合,不断凸显上海作为。
2.深化文旅融合,打造长三角区域旅游品牌体系
文旅融合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长三角旅游业挖掘特色资源、彰显特色魅力的重要抓手。结合当前发展实践,一是深挖长三角的文脉、水脉文化元素,将江南文化、红色文化等元素通过更多元的创意手段和表达形式、体验方式注入旅游业的各个环节,丰富“旅游+文化”的具体载体,以产品内容创新重构长三角旅游核心吸引力。二是注重长三角“江南水乡”品牌的建设,通过打造跨区域旅游产品、跨区域旅游品牌、跨区域旅游服务平台以及跨区域联合营销,加强整体推介力度,塑造区域旅游形象,并结合艺术性和创意性的长三角旅游纪念品和衍生品设计与宣传推广,共同建设区域整体特色IP和区域旅游品牌体系。
3.创新业态产品,促进长三角旅游业高质量一体化
2018年,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优质旅游”发展理念,即当前我国旅游业应当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高速旅游增长阶段”转向“优质旅游发展阶段”,从传统旅游转向“产品优、服务优、效益优、结构优、管理优”的高品质旅游发展阶段。要切实推动长三角旅游业实现从量到质、从粗放到集约的新突破,需要继续深入推行“旅游+”战略,从大旅游、产业融合、产城融合的角度谋划旅游发展、产品设计和规划编制。通过“旅游+创意”、“旅游+科技”鼓励旅游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鼓励传统旅游业态与文创、众创、科创的结合与衍生,通过延伸旅游产业链找准抓手,通过与城市更新、三产融合,提升旅游产业附加值和旅游业整体转型升级。随着新消费时代的到来,对接长三角区域旅游者较为明显的个性化、品质化、全域化旅游需求,更新旅游业态、产品,不断运用新手段、新模式丰富消费体验。通过对传统水上旅游、高铁旅游、自驾车和房车旅游、会展旅游、乡村旅游的创新,构建长三角内容丰富、层次多样的一体化旅游产业与产品体系。同时,结合长三角较好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基础,对接旅游产业的品质提升需求和全域化发展要求,进一步通过更完善的旅游便民惠民服务、旅游行政服务、旅游安全服务、旅游信息服务、旅游交通服务,完善多元化的公共服务发展政策,培育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扩大旅游公共信息覆盖面,不断提升旅游公共服务的人性化、智慧化、便捷化、共享化、全域化,塑造高品质、有温度的优质旅游环境和整体形象。
①凤凰网:《2018长三角旅游一体化高峰论坛在沪举办 业界热议主题公园模式创新与融合发展》,2018年9月30日. https://travel.ifeng.com/a/20180930/45185222_0.shtml, 2018年10月1日。
② 数据来源:国家旅游局《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
(撰稿:于秋阳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