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杭州模式”:新旧更迭与文脉保护的张力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8-24 发布时间:2024-09-08 浏览量:29

杭州是中国南宋都城临安所在地。在杭州,以钱塘江为界,城是一半,湖山是一半。即使在大规模扩张阶段建设新城时,杭州也保留着一种有机更新态度:挖掘一些城市历史身份,例如“宋韵”文化,寻找一些可依托的精神空间,例如诗画山水。

而这,在杭州的南宋御街体现得特别清晰。8月22日晚上9点,杭州市上城区南宋御街上的福叁咖啡正准备结束一天的营业,这是福叁咖啡除北京外的其他区域首店。

福叁咖啡店主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杭州首店去年10月开张,选中南宋御街这个颇具杭州文化特色的位置,也设计了古朴的红色主调的中式风格装修。

南宋御街是杭州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保护、城市美学、文旅商融合是其特色。以南宋御街为核心的“中山路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工程”启动于2008年,2011年基本完成,由中国目前唯一的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建筑学家王澍牵头设计改造,在未影响原住居民的生活下重新规划,让古老的街区焕发活力。

面对文化历史传统,杭州在中国城市建设史上时常受到争议,较为彻底的城中村旧改和建设高楼大厦的犹豫心态,不断扩张的城区和新城民生配套的滞后……种种新旧交替矛盾在城市变迁中出现,老杭州人的闲适态度和互联网新贵的进取姿态,也时常让杭州展现多面性格。现如今,以南宋御街为代表的杭州也面临城市持续更新的命题,这也指向对未来城市如何构建的进一步思考。


城市老街区的改造与复兴

夜晚的南宋御街及其附近的清河坊十分热闹,沿着街道可以发现不少老建筑前立着“杭州市历史建筑”标识,有永泰百货店旧址、清河坊邮政局分局旧址、宏裕绸布庄旧址、叶种德堂、万隆火腿庄旧址、裕昌参号旧址……这是2008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开启“中山路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工程”留下的印记。

八百多年前,这里是南宋都城临安城中南北走向的主轴线御街,此后也一直是杭州重要的城市商业中心所在,是老城的中轴线。过去30余年,杭州商业中心向西湖偏移,上城区的老城已经衰落了。南宋御街的改造,是将中山路这块杭州剩下的历史街区里仅存区域中最大的部分进行有机更新。

一个充满活力的街区总是既有新建筑又有旧建筑。除了修缮明清遗留的老房子,保留近代西洋建筑、民国建筑等,南宋御街在有机更新中也建设了新建筑,中山中路108号是其中的代表,错落有致的窗户落在白墙黑瓦间,多了一些现代化的表达。

运用鼓楼至西湖大道1米多的落差,南宋御街的石板路两侧引入了水系,与人行通道相互穿插,走在路上能够听到哗啦啦的流水声。水池里摆设盆植荷花和奇石,景观空间带有诗意。再往远处看去,街道被古建筑包围,人群在店铺间穿梭,热闹但不显嘈杂。

真实不改变、绝对不可以做强制拆迁、假古董坚决不做,这是当时南宋御街改造的核心原则。这也体现杭州提出的“鼓励外迁,允许自保”的理念,后来该理念首次在小河直街拆迁改造中应用,原住居民依然能够在原址居住,避免在更新过程中对人们生活方式的破坏。

不过,2011年到现在,南宋御街的建筑特色、城市美学仿佛在商业化的冲击下逐渐削弱,文旅商业融合的模式也有一些挑战出现。

一位在南宋御街附近经营了19年百货店的店主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和以往相比,现在游客消费意愿没有那么强,单一业态的餐厅、咖啡店越来越难做,“对面一家餐厅花了几十万装修,不到一年就倒闭了。”

一位经营卤味的店主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自己在清河坊附近经营卤味门店8年左右,一些小零售生意还不错,但难以回到疫情之前热闹夜市的状态。

从南宋御街进入清河坊,一些“宋韵”主题临街建筑十分有特色,例如南宋书房、方回春堂宋韵今辉文创馆。

自鼓楼进入清河坊,一眼就能看到一座二层楼高的建筑玻璃黑瓦建筑,这是王澍设计的南宋书房,是一家复合式书店。除了与宋韵相关的书籍、文创,这里时常举办读书交流活动。多业态创新成为南宋书房近年来探索的新方向。

方回春堂宋韵今辉文创馆也主打文创、展览、交流和体验业态,将国医馆老字号进行多样化表达和消费内容重塑。方回春堂店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一宋韵主题文创馆今年过年期间正式开业,推出文创、茶饮、体验等契合年轻人的时尚消费场景,人气一直很旺,文创馆通道也连接到国医馆的诊间,也满足前来问诊的市民需求。

王澍在中国美术学院官方公众号曾发文提出,关注城市在美学上的创造力,避免建筑平庸,需要关注整个地方环境的特点、特殊的品质,整个城市整体性的建筑格局状态,城市生活的这种品质和它的多样性,城市历史文化积累的深浅,以及这个城市的创造力。

 

杭州城市更新思路

商业改造的历史街区拆迁行为时常受到诟病,但老街区衰败的事实也确实存在。为此,杭州城市更新的政策文件逐渐完善。今年3月,杭州市发布《杭州市全面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方案(2023-2025)》。此外,杭州市更新办(市建委)加快推进《杭州市城市更新条例》立法调研工作。

此前的2023年5月,杭州发布《全面推进城市更新的实施意见》,要求针对危旧楼房、老旧小区、既有住宅片区等落实安全隐患消除、功能设施完善、居住品质提升。

对于历史建筑保护方面,2006年以来,杭州相继出台了《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定》《关于加强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和危旧房改善工作的若干意见》等系列配套管理规定,并于2013年颁布实施了《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及《实施细则》。

其中,《关于加强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内保留建筑产权人自行保护修缮管理的若干实施意见》,主要围绕“鼓励外迁、允许自保”原则,重点解决历史文化街区内保留建筑产权人要求自行保护的问题。

2017年12月,杭州被住建部列入了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把城市更新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之一,主要原因是在追求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工作重点从城市建设变为城市更新,强调通过内涵方式挖掘城市发展潜力,实现城市规模扩张到高质量发展的跃升,推动城市交通网络优化、建筑功能升级,为提升城市的竞争力、辐射力提供可靠支撑。

“新时期下,培育城市新业态,需要对城市建筑及配套设施进行系统化升级改造,需要明晰城市更新的顶层设计。”曾刚说。

在城市发展的初期阶段,不少城市遵循大都市中心城区“退二进三”思想,通过把市民从市中心往郊区迁移,降低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建设15分钟社区生活圈,改善留在市中心居民的生活条件。

曾刚认为,当前,东部沿海大都市的人口压力在减少,城市人口增速放缓,城市向外拓展的动力降低,就地改造变得越来越重要。

老城区特别是有文化遗迹的老城区是城市更新的重点,因为不少历史建筑状态堪忧,需要抢救、保护、活化,考虑到部分老建筑损毁的速度在加快,对城市文化遗迹的保护、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把知名老建筑变成旅游景点,把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和旅游业发展融合在一起,既能增加人气、增加收入,还能吸引投资,刺激城市经济发展。

杭州的南宋皇城小镇、桥西历史街区都是这种思路,把老建筑集中区域变为历史文旅街区。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柯敏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好的历史街区首先是保留原真性城市历史文化与记忆的城市空间载体,理想化的是连续性保护,不是历史某一片段;其次,最好保留原住居民及生活方式,其中应当重视居民私有产权的保护,发挥他们积极参与性,但又是与当下生活方式居民需求新兴消费场景相结合,与时俱进的;同时在保护居民产权和文化原真性前提下,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建设,引入新模式新业态,为历史街区注入活力。

“但现实操作中,居民产权与生活需求与历史街区建筑保护和商业业态开发会产生矛盾冲突,很多历史街区开发模式会有取舍,搬迁居民,保护原有历史肌理,整体开发维护传统风貌成为大多数历史街区开发模式的选择,如何保护居民利益和传统生活方式,使之与时俱进,具有生命力是历史街区发展的重要课题。”柯敏说。

在这个层次上,杭州小河直街侧重原住居民及生活方式保护,桥西历史街区侧重工业遗产保护,吴山片区侧重传统商业中心老字号保护,是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展示窗口,是游客打卡杭州,寻找杭州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历史标签和文化记忆。杭州历史文化街区的每个物质载体和文化生活的细节都体现城市历史保护与开发间的平衡。

 

留下历史记忆和未来空间

放眼未来,城市有必要从老建筑保护、旅游开发,进一步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把历史建筑保护与整个城市功能升级密切结合起来考虑。

在曾刚看来,这种将老建筑保护和旅游业融合的方式是正确的,但层次不够高,“不仅可以把历史文化建筑作为旅游产品或项目载体,还可以借此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吸引创意企业,甚至一些国际高端奢侈品品牌入驻。”

“老建筑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一些创意人才在此工作会激发其灵感,同样,高端奢侈品供给是高品质生活的基础,与老建筑的文化底蕴也十分契合,以老建筑为支撑而形成的场景有助于引导精英阶层传承文化、延续家族的辉煌,进而推动城市消费升级。”曾刚说。

曾刚还提到一个方向,一些跨国公司或者研发中心愿意把总部放在更新改造后的老街区,例如上海淮海路附近的老洋房是不少跨国公司选定的工作场所,“对于这些企业而言,老建筑老街区对他们有特殊吸引力,企业入驻会继承原有的文化传统,也会赋予老建筑新的活力。”

在此基础上,存量改造阶段,如何处理好城市更新“新”与“旧”的关系?

在曾刚看来,国内新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建筑、规划同质化,没有因地制宜,“中国地大物博,东西南北自然条件不同,文化传统各异,但新开发的城区面貌、建筑风格却差不多,很不正常。”

未来,新城建设中如何加入一些本地要素,呼应当地优秀文化和特殊生活方式的需求,值得城市相关工作者继续探讨。

“一个城市要有国际影响力,新城和老城都要有,才能给新市民、老市民提供多元化的选择。”曾刚说。

在处理新与旧的关系上,也要看到特殊性和普遍性。例如,此前,为了引进企业,城市开发区建设是定制式的,针对特定主体的特殊需求,但城市发展必须为各类市民、各类主体提供多样化的发展空间、共享空间。

“因此,要提高城市更新的系统性,例如在产业园区注重公交、地铁、健身等民生设施,增加民生配套、文化休闲内容。”曾刚说。

“对于旧的内容,可以分类进行保留、改造和拆除,但保留的部分不能割裂城市历史,而是应注重历史的延续性、完整性,体现城市发展变迁的历史,而不是某个阶段的片段化记忆。”曾刚说。

建筑是城市历史的一种具象化表达。一座城市的辉煌、没落都是城市演化的故事,城市也无法一步到位实现发展目标,对所谓的非主流旧建筑也不能简单一拆了之。

“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科技发展,人们的思维、世界观也在发展,我们也要在城市更新中给未来发展留下一些空间,不能全部塞满,要给未来的城市居民留下创作空间。”曾刚说。

进一步延伸,关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空间的“新与旧”是城市更新需要持续思考、回答的命题,绣花针式“微改造”观念也意味着要细致入微地开展城市更新。

“老城是一个基座,新的内容在老城区铺开,发展新城则是城市拓展之所需,要秉承包容的精神,在城市更新中鼓励合作,应该邀请国际团队或者对当地文化有深刻感悟的工作团队参与城市更新设计。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应该‘开门搞方案’,集思广益,促进老建筑活化利用。”曾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