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一家传统建材市场转型年产值70亿元、年税收超4亿元的“流金地”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7-23 浏览量:39

来源:上海市经信委

   2016年,杨浦区纪念路8号再一次站在转型路口。往前数100年,这里有过三次巨变,从农田到盛极一时的江湾跑马场万国体育会,新中国成立后改为车辆维修厂,之后又转型为建材市场。但产业能级低、安全隐患多、小商铺犬牙交错的市容业态,逐渐落后于城市高质量发展需求。

  按照常规思路,纪念路8号坐拥市区黄金地段,周边高校云集,盖几栋写字楼,效益再好不过。但管理者最终决定,改造成一座低密度的上海财经大学科技园。有专家质疑:上海产业园区众多,不少光占地就有数平方公里,几座厂房拼凑的科技园有何竞争力?

  六年之后,以纪念路8号为核心、管理载体仅10万平方米的财大科技园,交出一份企业年产值70亿元、年税收超4亿元,2021年在全市大学科技园考评中名列前茅的答卷。这方土地藏了什么财富密码?

  500米的价值

  提到园区特色,人们自然而然想到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这些先导产业在上海的布局,已初具规模。“一所传统意义上的文科院校要开办科技园园区有些难,但我们希望把握财经学科信息化、计量化和智能化趋势,聚焦财经与科技结合领域,追踪全球财经科技前沿,突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优势。”财大科技园总经理邓效表示,这一想法也得到了杨浦区委区政府、纪念路8号产权人、上海财经大学,以及上海地产集团、市科委等股东方的支持。

  相比传统产业和精密制造,财经科技企业对场地规模要求不高。只要服务做精做细,一样能筑巢引凤。

  一段500米的步行路程就此被做出了价值。上海金融体系有一套严格审批监管制度,获取一张私募基金牌照的难度系数远远高于外地。但财大毕业生张潇归国创办量化投资机构的第一选择,就是上海财大科技园,他很看重这里距离校园不到十分钟的步行路程。

  “做我们这行,需要依托高校的最新科研成果,距离越近,交流越密集。”张潇告诉记者,在他曾供职的波士顿某证券投资公司,举办“Harvard Club”已成传统。每周,哈佛大学教授会来企业分享新成果,确保公司与时俱进。受此启发,张潇也希望办一个中国版“Har-vard Club”,邀请财大教授定期办讲座,促进最新成果转化为投资模型。

  随着越来越多顶尖人才和资源加入,金融行业早就不是简单的“用钱生钱”。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深化,势必还将催生更多金融细分领域。越细分,越精专,越需要产学研合作,这在金融体系发达的国家已经十分普遍。

  “园区就是一座桥梁,嫁接企业和大学,实现资源开放共享,当好产学研的催化剂。”邓效表示,除了服务入驻企业,财大园区也追踪、孵化高校的潜力项目,引发、催生一批瞄准世界前沿的“新财经科技”。

  在运筹学领域颇有造诣的财大教授葛冬冬,作为创始人之一成立杉数科技,布局国内“求解器”新赛道,也就是基于运筹知识,帮助企业找到最优化决策。为了方便,他将公司安置在财大隔壁的科技园,不少财大教授在“杉数”担任专家顾问提供指导,并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

  不同渠道的科研力量注入,让“杉数”自主研发的国内第一款商用优化求解器(COPT)不断突破,求解速度位列全球第一。葛冬冬告诉记者,COPT已经在飞行器轨迹设计等多个国家重大项目中应用,帮助解决国家“卡脖子”问题。

  一顿午饭的效益

  数宿科技创始人钟承汐没想到,公司大客户是在园区食堂吃了一顿午饭“拿下”的。

  那天,园区投资总监找到他,和园区企业上海闻政管理咨询公司的负责人吃了顿便饭。一个从事大数据分析和治理,需要应用场景,一个是智库型技术服务机构,需要数据支持,在闲聊中双方一拍即合,促成了这次合作。

  合作背后的逻辑远不止这么简单。数宿科技成立不到六年,这两年才走上正轨,接到几个大客户。但这家在外界看来刚刚站稳脚跟的年轻公司,在园区引荐的各路专家的评估中已经迎来转型节点。

  “大家拿国外同类公司和数宿进行比对,很认真地研究了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也给了许多宝贵启示。公司拓展市场会接触很多具体业务,有的业务看似优质,却不符合自身发展方向。如果没有战略定力,只想赚钱,就会越来越短视,做不深也走不远。”在园区介绍的各路专家启发下,钟承汐开始把控战略方向,聚焦最具潜力的数据分析板块,加强研发。闻政就是在这个策略下谋求的合作方。

  “‘企业午餐’是很多园区都会提供的服务,而我们要把普通服务做到不普通。”财大科技园工作人员表示,数宿与闻政的合作,正是把园区“平台角色”做精的体现。依托财大人才资源,财大科技园招募了一批专业管理人员。他们深谙财经知识,熟悉公司经营,也有实操经验,能在园区“服务者”和企业“职业经理人”的角色之间自如切换。在积极介入之后,能精准把脉和解决初创企业的经营难题,避免企业走“弯路”。

  从公司设立阶段的工商税务服务、成长阶段的管理咨询、投融资对接,到成熟阶段的改制上市顾问,财大科技园搭建起一套矩阵式服务体系。

  上海傲鲨智能科技公司创始人徐振华是这套体系的受益者。这是一位外骨骼机器人研发专家,但并不擅长给产品做推广。了解情况后,财大科技园为其量身定制科创成果落地方案,帮助傲鲨对接下游资源打开市场。2021年,傲鲨已将产品应用于军队、机场、电网、汽车等领域内的大型头部机构。

  除了经营策略,“资金”更是企业可持续经营绕不开的词。财大科技园利用自身优势,打通各方渠道,搭建了专业融资平台,并参与包括杉数科技在内的多家金融科技企业融资中。园区注册了100多家面向小微科技企业的投资机构,管理资本规模近150亿元,资本集聚也反向加速企业进驻。截至目前,已有注册中小微企业1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80家。园区相关负责人透露,财大科技园正在牵头成立杨浦科技园联合创业投资基金,加速科研成果孵化和产业化,吸引更多优质投资机构进入园区。

  低密度布局逼出的新路子

  和许多园区相比,财大科技园紧凑的办公面积,反倒逼出一条新路子。

  去年,傲鲨因为业务拓展需要,办公面积从50平方米增加到500平方米。在园区里这算得上是一次大扩张,面对企业的申请,园区提前进行了一番评估。“有前景的优质企业,我们一定支持。”工作人员表示,正是因为办公面积紧凑,所以园区建立了一套严格的优胜劣汰机制。前些年,园区还清退掉一批不符合高质量发展和风险管理不合规的企业,不断腾笼换鸟,提高产业能级。

  然而对待优质企业,园区则不遗余力地张开双臂。近年来,上海金融和科技产业迅猛发展,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改变和重塑财经领域的内涵和外延。管理者敏锐捕捉到潜在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孵化细分领域新兴企业。年前,财大科技园刚刚引进一家创业公司,深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支付新技术等垂直领域。

  如今的纪念路8号,只能从建筑轮廓依稀辨认出早年的转型痕迹。十几栋由旧厂房改造的红色建筑散落分布在园区,街道和大学科技园联合运营的党群服务站、区校合作的图书馆、体育馆、步行街、咖啡馆、公共食堂、健身房、舞蹈室、人才公寓,还有校友服务中心、开放的投资者教育基地、共享办公空间等穿插其间。园区管理者秉持三区联动三城融合的理念构筑没有围墙的开放园区,吸引了众多周边居民在闲暇时光顾。

  生活化气息,吸引了一批年轻创业者。他们对办公空间的需求,不是贴着“高级”“商务”“繁忙”等标签的甲级写字楼,而趋向于休闲、轻松、安静、灵活多变的低密度园区,与此同时,租金价格也更具竞争力。“在园区工作能让我静下心来思考,在业务中作出正确的决策。”从事大飞机边缘计算的上海诸算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之一高冕说。

  园区配套不断升级,还吸引了优质企业回归。闻政咨询因业务需要,曾短暂搬离财大科技园。此后,科技园不断成长、优化配套,正处创新起飞期的闻政咨询也再次回到财大科技园的新基地,在园区全方位、多要素的集成服务下,迅速跻身绩效管理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