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通向未来的题,江苏如何作答?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2024年09月30日 发布时间:2024-10-21 浏览量:56

走进江苏无锡吴越半导体有限公司,员工T恤上印着的“GaN”别样醒目。这是氮化镓的化学式,也是第三代半导体的代表性材料。

“十四五”规划中,第三代半导体被提升至战略高度。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正在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构建了“10+X”未来产业体系,第三代半导体正是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中的重要一员。

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未来产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营收超5000亿元、核心企业达到1600余家……江苏未来产业加速集群成势,正筑起通向未来的产业新版图。

 

构建“10+X”未来产业体系  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橙黄的机械臂上下翻腾,紧紧“握住”高速数字马达有序作业……吴淞江畔一座“黑灯工厂”内,被誉为智能家电“心脏”的高速数字马达正在生产中。

“10万转/分钟曾是国产马达的一道坎。”追觅科技中国区总经理郭人杰说,2015年开始,追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花了两年时间,突破了气动、电磁、驱动等领域难题,生产出10万转/分钟的产品。随后几年,该公司又研发出高达18万转/分钟的第四代马达,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8年,苏州在国内率先出**角兽企业培育奖励政策,对本地独角兽培育入库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成立至今,追觅科技共获得了超100种政策支持,有效缓解了研发资金压力。”郭人杰透露。

近年来,常州新北区把目光瞄准了被誉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的合成生物。在常州新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内,技术人员正在一粒粒种子上进行着精密操作。研发经理马宝鹏博士打趣说:“基因编辑工具就像一把剪刀,能对农作物进行基因种改造,从而改良其性状。”

拿玉米来说,经过基因编辑的玉米可按需求降低水分含量、降低植株高度、调节花期等。作为国内首家进行产业化开发的高蛋白玉米企业,该公司通过基因编辑能将玉米籽粒蛋白含量从7%提升至12%。

布局未来产业,江苏率先启航。在去年10月召开的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会上,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强调,要统筹推进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大任务”。一个月后,江苏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优先发展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氢能等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超前布局量子科技、深海深地空天、类人机器人、先进核能等一批前沿性未来产业,明确构建“10+X”未来产业体系。

今年4月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江苏省省长许昆林表示,江苏将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着力构建未来产业体系,在新领域、新赛道上抢占未来制高点。

 

立足地方特色和优势  产业发展利剑出鞘

产业“蓝图”有了,通向未来的路将如何打通?江苏的做法是:立足优势,因地制宜。

前不久,江苏对外发布了“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清单,涉及21个试点区域,覆盖苏州、南京、无锡、常州等地,涵盖第三代半导体、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等12个产业领域,试点的分布充分结合了地方产业特色和发展优势。

“我们主要面向肿瘤患者开展基因检测,目前已累计检测肿瘤样本超100万例。”据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医学官张宪介绍,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试剂盒是国内首个肿瘤高通量测序大Panel试剂盒,通过一次检测可同时指导晚期肿瘤患者进行免疫、靶向等治疗方案的选择。

依托南京生物医药谷等产业载体平台,南京江北新区初步构建了从基因检测、诊断、试剂到免疫细胞治疗、CAR-T细胞治疗、靶向药物细胞到基因技术的产业链。2023年,该区40余家细胞和基因技术创新企业营收合计近60亿元,全国排名前20的基因检测公司有1/3在南京江北新区布局。

无锡高新区则依托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集聚优势,其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已初步形成从衬底、外延、晶圆代工、封装测试、专用装备到器件应用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当地提出,力争到2026年末,集聚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企业30家,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

3年前,厚度1厘米的氮化镓单晶晶体在无锡吴越半导体有限公司出炉,打破了多年来业内氮化镓晶体“厚度超过6mm就要破裂”的定论。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海涛感叹:“无锡创业氛围好、产业基础雄厚,企业能够专心搞研发、一心一意谋发展。”

小场景汇成大图景。南京竞逐未来网络、细胞和基因技术等“新赛道”,苏州抢滩人形机器人等“新蓝海”,无锡布局第三代半导体等“新领域”,南通、徐州、盐城、扬州等地也都立足各自产业基础,在前沿新材料、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领域蓄势发力……放眼江苏全省,各地未来产业发展利剑出鞘。

人民网从江苏省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处获悉,截至目前,全省未来产业核心企业总数接近1700家,营收总规模超过5000亿元,约占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的8%。苏锡常城市群在生物技术、先进通信等细分赛道优势明显,位列全球未来城市(集群)前20强。

 

克服潜在瓶颈聚焦破题方向 产业体系初步成型

未来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更加具有技术前沿性的前端产业,将成为决定未来发展格局的关键变量。未来产业规模处于全国第一方阵,江苏将如何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江苏省发改委主任沈剑荣表示,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中之重,应梯度联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构建“10+X”未来产业发展体系,特别是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人形机器人、量子信息和低空经济等新产业,前瞻布局配套产业链。

江苏省社科院社会政策所所长、江苏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春龙认为,江苏需要在平衡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及加速成果转化等方面持续努力,以克服潜在瓶颈。“比如在产业结构上,需注意规避过度集中于某几类未来产业,导致资源分配不均与风险累积;在区域分布上,各地布局需进一步优化,明确各地未来产业发展定位,促进区域间产业差异化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的格局。”他说。

在张春龙看来,江苏的优势在于科教资源丰富,未来需要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科研投入体系,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基础研究;创新成果转化机制需更加灵活高效,缩短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路径,确保技术优势快速转化为产业优势。

数据显示,江苏拥有中科院南京分院等一批国字号院所,15所高校建有38个未来技术相关学科,超过75家重点研发平台开展未来技术攻关,人才总量超1560万人,研发人员超117万人……张春龙提出,与广东、上海等地相比,江苏基础研究投入仍需加大力度,特别是在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以强化原始创新能力。

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到明年,全省将建成一批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未来技术学院、未来产业科技园等平台载体,引育未来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涌现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应用场景和重点企业,“10+X”未来产业体系初步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