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每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都是关注焦点。今年报告中,“长三角”再次被点名!
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优势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此外,报告中提到的就业、政务服务、数字经济等方面事项,长三角地区已经一起在做了!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 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 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长三角正形成新能源汽车“4小时产业圈”,即一辆新能源车从硬件到软件、从设计到制造均可在长三角4小时车程内完成。
截至去年6月,长三角区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线路总里程约2860公里,形成了以合肥、上海为核心节点,链接南京、杭州、无锡、金华、芜湖等城市的环网,采用自主研发的量子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及卫星调度系统,为星地一体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提供全方位保障。
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 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 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 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1月发布的《数字长三角发展报告(2023)》显示,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引领全国,2022年,长三角数字经济规模占全国数字经济规模总量近三成,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全国占比分别约1/5、1/3。乘着智能化、数字化的东风,数字相关产业的组织、联盟、合作如雨后春笋,推动着长三角区域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2022年,上海发布《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是国内首部人工智能省级地方性法规。此外,上海、江苏、浙江三省一市均已出台了数字条例,并对人工智能算法的创新与规制制定了相关政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内蒙古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机器人为观众表演《千手观音》
促进消费稳定增长
优化消费环境,开展“消费促进年”活动,实施“放心消费行动”,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满意消费长三角”行动正式启动。在“满意消费长三角”行动总体框架下,三省一市全域推进放心消费示范创建,累计培育放心消费单位34万家、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34.5万家,创建数量、规模均位于全国前列。以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为抓手,全国首推异地异店无理由退货行动,形成一批全国领先的制度性成果。
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增收
● 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分类完善灵活就业服务保障措施,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人才是第一资源,在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这样的背景下,长三角三省一市纷纷拿出“真金白银”、敞开怀抱,为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海内外人才落户、就业创造机会。
从新机会来看,长三角制造业基础雄厚,商贸往来频繁,就业市场潜力很大。同时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也催生了许多新兴行业和职业需求,比如供应链协同专家、AI模型设计师等。从新环境来看,长三角有众多的创新走廊、高新园区、双创基地,都为年轻人提供了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2月18日,湖南省湘西州凤凰县,无锡招聘团开启了第一场赴外招聘会
全面提高行政效能
加快数字政府建设。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提高政务服务水平。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5月,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正式上线。据上海市政府办公厅政务服务处介绍,几年下来,三省一市累计上线152项跨区域服务应用,全程网办超680万件,线下窗口服务超30万人次,一批示范性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医保领域,长三角异地就医门诊2460余万人次,结算费用超70亿元;公积金领域,实现居民异地购房提取公积金零材料、网上办,累计提取3.5万笔,金额超54亿元;公安领域,三省一市居民异地开具“户籍事项证明”43.3万件。新的跨省通办事项还在持续上线。
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 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强化固体废物、新污染物、塑料污染治理。
● 加强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持续推进长江十年禁渔。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开展固废危废联防联治,建立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利用处置“白名单”和“黑名单”机制;实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携手立法加强长江江豚保护……众多领域联防共治扮靓了长三角的生态底色。数据显示,长三角三省一市已有17个市县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8个区创建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22年,区域内关停“小化工”企业1477家,港口和水上服务区绿电使用率不断提升。
今年是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的第四年。长江禁捕三年多来,水生生物资源和多样性均呈现恢复向好态势,禁渔取得阶段性成效。长江江豚数量从2017年的1012头增长到2022年的1249头,实现历史性回升;胭脂鱼、长吻鮠、子陵吻虾虎鱼等珍稀濒危鱼种屡次现身;“四大家鱼”以及各类区域代表物种资源正在加快恢复。2022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监测到鱼类193种,比2020年的168种增加了25种,多数经济鱼类的平均个体重量普遍增幅在15%—30%。
长江南京段,长江江豚活跃于江中
新的一年
在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道路上
长三角将继续书写亮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