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4-03-12 浏览量:26

——专访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区域经济学终身教授曾刚
未来的示范区必将成为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新标杆,不断刷新世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

2023年2月15日,理想汽车常州基地在加紧生产(杨磊/摄)

奋力打造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一市三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奋力开拓创新,一幅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新图景正加速绘就。

站在新起点上,长三角如何在“一体化”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如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聚焦这些问题,《瞭望东方周刊》日前专访了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区域经济学终身教授曾刚。

曾刚

五方面成效显著

《瞭望东方周刊》:2023年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的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大关,对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如何评价五年多来长三角一体化的各项成果?

曾刚:五年多来,在长三角这片热土上,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不断涌现,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地区科创能力进一步提升。除拥有全国1/4的“双一流”高校,长三角还拥有上海张江、安徽合肥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紫金、之江等多个国家实验室,拥有中科院研究机构19个、两院院士370余位。2021年6月成立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发挥了创新枢纽的作用,已累计与158家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16家在华外资研发中心开展战略合作,与长三角区域行业龙头企业共建317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达成技术研发合作460项。长三角地区研发投入强度高达3.01%,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三成,每万人拥有研发人员71.18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2倍。G60科创走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开创了企业为代表的创新集群新模式。长三角“感存算”一体化超级中试中心、“科技创新劵”等为长三角科创资源共享开辟了新途径。长三角地区已建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5个,上海光源线站工程(二期)超强超短激光10拍瓦用户装置、江苏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浙江“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安徽“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实验设施”等重大科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二、现代化产业体系初见端倪。2023年,长三角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全国31.1%;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分别占全国60%、1/3、1/3,新能源汽车产量约占全国2/5、全球1/4;在建和已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约占全国1/3,长三角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约占全国1/3,发明专利授权量约占全国1/3,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占全国26.4%。

三、互联互通跃上新台阶。截至2023年底,长三角高铁线路25条,高铁营业里程超7100公里,占全国比重超1/6,位居第一。2023年,长三角铁路年发送旅客突破8亿人次,创历史新高,“轨道上的长三角”已经成形。长三角机场群旅客吞吐量为2.3亿人次,货邮吞吐量为602.2万吨,稳居国内第一。高速公路网加宽、加密进展顺利,基本消除“断头路”,开通了97条省际毗邻公交线路。

四、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扎实推进。2023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空气PM2.5平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较2019年下降了11.6%。2023年1-5月,长江经济带水质优良断面(Ⅰ-Ⅲ类)比例为94.0%,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长江干流国控断面连续3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2023年,太湖水质藻情历史最佳,湖心区首次实现年度Ⅲ类水质,较2007年提升两个类别。

五、跨域公共服务成效显著。引领国内“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一卡通”社会保障卡新模式,建立了包含152个政务服务事项的长三角数据共享交换、管理系统与配套制度规范统一的工作体系,帮助长三角居民实现了跨省市线上“单点登录、无感切换、全程网办”,线下“收受分离、异地代收、就近可办”,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以及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异地养老的梦想。

2023年6月2日,安徽的辅警(左二)和江苏的民警(右二)在丹阳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为人们办理业务(杜潇逸/摄)

总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实施五年间,沪苏浙皖一市三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形成“上下联动、三级运作、统分结合、各负其责”的区域合作机制,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

示范区:一个新标杆

《瞭望东方周刊》:2019年11月揭牌成立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秉承“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的理念,截至2023年7月累计形成了136项一体化制度创新成果,其中38项面向全国复制推广。如何评价示范区这个一体化“样板间”?

曾刚: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示范区成立以来,制度创新度、项目显示度和民生感受度不断提升。主要表现为:

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高。建立了跨区域生态环境一体化管理制度体系,明确“生态环境标准统一、环境监测统一、环境监管执法统一”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制度保障以及三方面56项具体工作清单,彻底改变了生态环境治理相互推诿、散乱差的局面。建立联合河(湖)长制,推动“河长+警长+检察长”三长联动,实现了跨界共治一方水,示范区“一河三湖”水环境质量提前达到2025年标准。元荡水域监测发现锥囊藻属和小黄丝藻等典型的清水指示物种。

重点产业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得益于跨域建设工程项目一体化审批机制,四年来“一厅三片”重点区域已启动实质性开发;示范区开发者联盟已集聚64家高能级主体;华为青浦研发中心、恒力长三角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等145个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发布了首张示范区“跨省通办”营业执照、首张“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完成全国首单企业涉税信息跨省迁移业务;青浦区携手吴江、嘉善联合启动“云链通”行动,为长三角区域企业上下游精准对接提供支持。2023年7月31日诞生的全国首个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拉开了跨省联建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序幕。

民生红利不断释放。示范区着力推动民生服务事项“跨域无感”,打通两区一县政务服务接件平台,共计推出四批57项共建共享公共服务项目清单,以社保卡为载体的“一卡通”已覆盖283万居民,三地379个网点信息在“浙里办”“智慧吴江”“随申办”实现了同源发布,1000多个事项“跨省授权、全盘受理、一窗综合、同城服务”,8条示范区跨省公交线路累计发送乘客超307万人次。在实现跨省异地就医门急诊、住院费用、异地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的基础上,建立了示范区定点药店异地购药直接结算机制,85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872家定点零售药店实现跨省异地医保直接结算,惠及246万参保人员。

立足当下,占示范区土地总面积3/4的“蓝绿空间”赏心悦目,江南千年文脉令人流连忘返,执委会等服务机构推动的一体化制度方案吸引了国内外关注的目光;放眼未来,随着相关各方锐意进取、通力合作,未来的示范区必将成为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新标杆,不断刷新世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

破解深层次难题

《瞭望东方周刊》:长三角要进一步发挥全国“经济压舱石、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的作用,未来应如何从制度层面破解一体化发展的深层次难题?

曾刚:尽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受第四次产业革命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影响,长三角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发展质量效率、龙头带动作用等方面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因此,应顺应土地、劳动力、资本等消耗型三要素向当今科技、数据、关系等增量型三要素转变的潮流,进一步更新长三角区域发展认识以及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具体建议如下:

推进海外技术合作伙伴的多样化。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制定并启动海外创新合作伙伴计划,推动我国从全球生产网络单一网络重要合作者向全球生产网络、全球创新网络双网络重要合作者转变,实现我国在全球地域分工角色从生产者向生产者与创新者并重的跨越。

2023年7月29日,满载110个标箱出口货物的X8020次中欧班列从铁路义乌西站鸣笛启程

加大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力度。推动跨行政边界的产学研一体化,三链(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融合,提升产业链能级安全和国际竞争力。建立设立政府(教育、科技、经信、财政)扶持,企事业单位主导,总额5000亿元的长三角产业创新基金会,按国有非营利机构章程运行,为跨界创新合作提供可靠支撑。

实现新基建、城市群、产业体系三者之间联动。新基建辐射、溢出、联动效应巨大,也是中国在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领域,应尽快启动建设国际数据港联盟。应尽量避免长三角各城市在数字港、计算中心建设方面的无序竞争,充分发挥市场、社会等专业力量作用,以企业为投资主体,重视长三角城市群、新基建设施、产业体系三者的联动规划。

开启长三角产业园区合作新模式。应与时俱进,进一步彰显我国开发区建设的独特优势,推动开发区管委会向开发区开发运营集团公司转变,鼓励集团公司之间并购重组,真正发挥市场机制在开发区建设与运营效率方面的优势作用。借鉴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验,启动长三角各城市间联合开发与运营,优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创新合作网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创新长三角公共管理一体化体制机制。在制度环境方面,对现有沪苏浙皖有关一体化发展的法规规章和执法规范进行梳理、修改,形成简政放权、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统一的营商环境法规体系,实现区域制度供给一体化。市场环境方面,推动审批许可事项清单合一,证照资质互认,加快信用长三角建设,实现综合监管和智慧监管。服务环境方面,面向企业和群众的所有办事事项统一设立方式、数据格式、证明材料、办理流程、服务标准,建立指标对接、流程相同、要求一样、标准一致的服务环境,进一步完善“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探索“一证通用”,实现政府服务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