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全面提升能级 2023年金融业增加值超八千亿元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24-05-22 浏览量:16

东方网记者5月22日报道: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当前,上海正迈向全面提升能级阶段。在5月22日举行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情况介绍会上,中共上海市委金融办副主任陶昌盛介绍了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

  上海金融市场发展格局日益完善,中外金融机构集聚效应明显

  陶昌盛介绍,2023年上海金融业增加值达8646.86亿元,同比增长5.2%;今年一季度2096.7亿元,同比增长5.1%。经过多年发展,上海金融市场发展格局日益完善,集聚各类全国性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2023年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3373.6万亿元,同比增长15%;今年一季度866.13万亿元,同比增长15.6%。“上海金”“上海油”“上海铜”等价格影响力日益扩大。

  陶昌盛介绍,上海的中外金融机构集聚效应明显,各类持牌金融机构达1771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占比近三分之一。持牌资管机构近200家,资管规模占全国比重近30%。

  随着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金融开放创新不断深化,自由贸易账户适用范围已实现银证保三类机构全覆盖。2023年上海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20万亿元,在全国结算总量中比重超过43%。

  构建全链条科技金融体系,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

  陶昌盛介绍,上海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科创深入推进,截至2023年末,科创板上市企业566家,其中上海89家,排名全国第二;首发募集资金、总市值排名全国第一。上海“专精特新”专板开板运营,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等稳步推进。

  此外,上海还推出了“沪科专贷”“沪科专贴”再贷款、再贴现专项产品,高企贷、专精特新贷、人才贷、研发贷等科技专属信贷产品持续完善。截至2023年末,上海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余额和户数较年初增长均超50%。

  在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上海加快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沪启动上线交易,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在沪设立。陶昌盛介绍,在沪金融机构陆续组建服务绿色金融发展的专业部门或专营团队,截至2023年末,上海金融机构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近1.2万亿元。首单“碳中和”专题“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首只“碳中和”债券指数等在沪发行,上海绿色金融服务平台也正式上线。

  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加大对长三角一体化的金融支持

  上海普惠金融整体实现“量增价降”。陶昌盛介绍,截至2023年末,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累计投放无缝续贷、纾困融资金额均突破万亿元。上海普惠贷款、民营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均处于历史低位,也是全国最低的地区之一。此外,上海已成为国内最主要的金融科技头部企业集聚地,金融基础设施和持牌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在沪集聚。

  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上海加大对长三角一体化的金融支持,促进长三角资金畅通流动,推动银行以协同授信方式向长三角企业发放贷款。截至2023年末,271家长三角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占比近50%。

  陶昌盛介绍,下一步,上海将从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等方面,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