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应向何处纵深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4-06-06 浏览量:22

6月5日至6日,2024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浙江温州召开。回看过去这五年,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取得了怎样的突破和成果?进入又一个五年的发展新阶段,接下来如何继续划好“同心圆”,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怎样当好探路和引领的先行者?《新闻1+1》连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共同关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第六年!

从具体指标

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突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 张燕生:我最看重的一个指标是研发投入的强度,也就是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以这个指标来衡量,我们可以看到长三角地区,像上海、江苏、浙江都是位列第一方阵,安徽虽然属于第二方阵,但是安徽在2022年已经移到了第二方阵的第一名。这个地区从整体看,它的动能转换、结构转换、模式转换已经进入到创新驱动的新阶段。

在温州举办,看温州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 张燕生:

民营经济是市场化改革和发展的主力军。2023年,温州在册的市场经营主体突破140万户,平均每7个温州人就会有1个在经商办企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有一句话我非常关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都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从这个角度来讲,下一步,通过提升民营企业所占有的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来提升民营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非常关键的。

民营企业最大的优势就是它最有活力,因此它在创造奇迹方面,总能做出令世界很难想象的一些事情。比如现在中国在世界上争论最大的问题是“新三样”,也就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光伏和锂电池,在新能源革命这一波浪潮中,中国的民营企业无疑是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

温州企业出海在全国各个地区都是最有特色的,而中国目前的阶段,就是企业出海,我觉得在这方面温州也有着先锋和示范作用。

长三角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

应向何处纵深突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 张燕生:长三角地区有一个非常好的组织方式——创新联合体。我们在长三角调研时看到,长三角很多创新模式,都是别的地方很难有的。我个人觉得对长三角地区来说,下一步的新突破,主要是在芯片和微电、人工智能和量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清洁能源这些领域,期待长三角能够取得世界级的突破,因为这些方面目前大部分还都是“卡脖子”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而要做到这一点:

长三角地区首先是要建立好创新联合体,打造好科创走廊。

借全球之力,把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发达经济体的科创力量和“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全球南方的科创力量,都能够通过开放的平台,吸引到长三角的新质生产力和科技创新集群中间,以及产业中间。既要科技的高水平自立自强,又要全方位国际合作。

连接3省21座车站

长三角高铁大环线如何助力一体化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 张燕生:长三角集聚全球性人才,特别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半小时通勤圈”。通过“超级环线”高铁,把21座车站联系到一起,就是很重要的破题方式。我们都知道高铁可以达到每小时300到350公里,甚至是更高的速度,而且我相信长三角地区下一步可能还会有像磁悬浮这样的列车,达到更快的速度,能够让人才用最短的时间从生活地到工作地,我觉得这一点对于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创新发展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人才,每天通勤的时间,绝对不应该超过半个小时,所以高铁大环线非常重要。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还有哪些有待破解的深层次问题?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 张燕生:对长三角地区来说,实现高标准的市场体系、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需要解决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我们经常讲“5统一”“1破除”。下一步在长三角,要做到在任何地方,市场经济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市场规则都是一样的。另外,它的一个突破口就是要素市场、服务市场、资源市场的市场化改革,和下一步怎么建立起治理能力现代化,真正把“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落地,在长三角蹚出一条新路子,我觉得这对于下一步的制度、法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