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产业同构水平高,需警惕行政分割对市场的影响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24-07-16 浏览量:21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日益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组成部分,不少报道关注到某些地区未来产业布局出现“扎堆”现象——抢风头时“一哄而上”,后续可能“一哄而散”。

这种在产业类型、数量比例、空间布局及相关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雷同和趋同现象,也称产业同构。专家普遍认为,盲目追求新兴产业而忽视地方实际情况,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要素低效配置,甚至可能造成产能过剩。

长三角是否存在产业同构现象?近年来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对产业同构的本质担忧是什么?澎湃研究所研究员通过梳理长三角41城市“十四五”产业规划和有关长三角产业结构论文中的最新数据,试图回答以上问题。

长三角41城均将高端装备列为重点发展产业

长三角产业是强竞争状态。据澎湃研究所统计(参考图1),在国家认定的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参见国家标准《战兴产业定义文件(2018)》),长三角41个城市均在“十四五”规划中把高端装备作为重点发展产业,该地区另有97.6%、92.7%和82.93%的城市把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作为重点产业。平均而言,每个战兴产业有28个城市布局。


澎湃研究所整理制图

从绝对值来看,这是一个较高的产业同构水平。不过计算时“产业”的“颗粒度”非常影响计算结果。比如都是高端装备,如果口径按细分的航空航运、轨道交通或智能制造等子行业计算,产业同构率或许会更低。

尽管如此,不同研究者基于不同计算方法,仍然得出了长三角地区城市存在产业同构的结论。如华东师范大学用区位商方法和国际比较法等计算长三角产业同构率,得出结论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类似经济区,长三角产业相似度偏高,制造业横向分工相似,纵向分工不足,各地区在有限的产业价值链区间同质竞争。

中小城市不甘做配角,拉高区域产业同构率

进一步数据显示,长三角产业同构率高和中小城市不甘做“配角”有很大关系。根据图2,“入局”战兴产业数量较多的城市除了有苏州、合肥等制造业底子和科技实力出众的中心城市之外,还不乏安庆、阜阳、连云港、徐州、宣城、铜陵等经济发展水平相对靠后的城市。而作为第一增长极的上海,布局战兴产业的数量(5个)甚至没超过长三角城市的均值(5.4个)。

注:本文采取统计宽口径,即只要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到《战兴产业定义文件(2018)》中规定的相关行业和产品,即被算入该市目标产业。

后发地区产业同构率较高的情况不只出现在长三角地区。吴意云和朱希伟、赵婷和陈钊发现地方产业政策与中央规划越来越相似的现象,而这一现象在全国后发地区(比如西部地区和行政层级更低的不发达地区)更为严重。

后发城市的产业规划体系比中心城市更全面,这是一个反直觉、反规律的现象。大城市作为高端产业的聚集地,拥有体量更大的市场,应追求多样化的战略性产业布局、更先进的技术和更高的组织灵活度。而中小城市由于人才和产业集聚的限制,应侧重本地资源和优势企业,发展战略性产业应更有聚焦性,通过与周边大城市的互补发展来获益。

澎湃研究所根据各城市“十四五”规划归纳整理

为何后发城市反而更多“押宝”热门产业?一个解释是地方政府竞争。在信息有限且想尽力避免风险的情况下,小城市政府往往会选择跟着别人已经成功走过的路,通过模仿别人“验证过”的经济发展方法来快速变现。

另一个解释是央地互动。后发城市通过发展中央重点产业,更可能获得来自中央的各种资源支持,比如获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选择发展中央选定的产业也能获得更高的政治关注度和可见度,能“刷一波存在感”。

两个机制殊途同归,导致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弱的边缘城市往往照抄中央政策或产业发达城市来制定自己城市的发展规划,从而提高了区域产业同构率(参见表1)。

长三角产业20年,先趋同再分工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中国最先发展起来的地区之一,其产业结构经历了先同化再分工的过程。 

注:产业结构相似指数(S)和改进克鲁格曼指数(MKI)为衡量产业同构水平的两个指标。如图所示,长三角地区两个指标的产业同构率年度均值变化呈现出2000-2015年上升的趋势,而2020有所下降。数据和图片来源:陈露 & 刘修岩. (2023). 长三角城市群产业结构相似度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5),55-66


自2000年开始,各城市经历了几乎同步的工业化和服务业升级过程,“由中心向外围的制造业空间扩散”导致城市间的产业结构迅速趋同(参考图3)。

在这个阶段,很多学者认为,产业同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长三角产业集群的发展,为各地加强协作、实现价值链分工提供了基础条件。同时,长三角城市资源禀赋较为相近,经济联系较为紧密,因此产业同构水平较高也有内在的必然性。

及至2015年左右,长三角城市群内部城市间形成了以上海为龙头、核心城市追赶与边缘城市跟随的典型“雁阵结构”,区域内城市的全产业体系以上海为标杆,产业结构相似度迅速提升。

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汪彩君发现这段时间长三角的一些产业集聚区域,已出现生产要素拥挤现象,产业效率下降明显。学者普遍认为,这个阶段的产业同构并非是自然的市场现象,而是由政府规划直接催生导致,这种不以经济禀赋为基础的产业同构会造成资源浪费和产能过剩,比如光伏产业过剩。恶性竞争、重复建设,导致了产业低水平同构。

不过,自2015年以来,长三角产业同构水平有所回落(参考图3,2020年是一个拐点)。有学者对此表示乐观,认为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开始逐步结合自身禀赋开展区域产业分工,进入差异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阶段。

但是,澎湃研究所研究员认为,这一变化是否为长期现象,还需要进一步观察。近年来针对科技产业的政策补贴增长迅速,且疫情后各地区对科创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期待更胜从前。这个背景下,地方政府对产业发展的直接干预更多,而政策同质化的趋势并无反转,所以新的产业同构数据可能会有所提高。 

产业同构与政策同质是“硬币的两面”

澎湃城市观察曾聚焦科技产业政策同质化的问题,与本文关注的产业同构现象息息相关。产业同构若源自市场自然规律下的产业集聚,实为经济常态。然而,当前众多产业深受地方政府规划驱动,愈发依赖导向性强的政策补贴,市场自主性弱化。

产业同构和政策同质,本质上关心的是同一件事,即行政竞争(央地及地方层面)对经济结构的影响,特别是这种影响是否逆反了市场发展的自然逻辑。当国家主导的产业发展缺乏坚实市场基础,如无真实竞争优势、市场需求或科技支撑,极易导致资源浪费、效益不彰。

(实习生毛潇锐、陈瀚睿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