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的新“任务书”

来源:新浪财经 发布时间:2024-07-29 浏览量:17

■ 本轮《行动计划》为长三角未来三年工作重点明确了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向纵深推进

■ 结合三省一市实际提出9个方面共165项重点任务

■ 协同推进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

7月25日,合肥市庐江县引江济淮工程庐江船闸段,船舶缓缓向长江驶去。引江济淮工程全线贯通,引江济淮航道成为我国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第二条南北水运大通道。这条中原地区联通长三角地区的黄金水道将为沿线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本报通讯员 李红兵 摄

7月25日,沪苏浙皖主流媒体上几乎同步推出一条大消息: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发布。

作为第三次编制的行动计划,里面有哪些亮点和“干货”?能给2亿多长三角人带来哪些实惠和红利?

25日下午,记者在上海参加了由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三省一市的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深入解读了这项行动计划。

发布会上对《行动计划》意义的定调是:“为长三角未来三年工作重点明确了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向纵深推进。”

“独奏”变“交响”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一盘“大棋”。这盘“棋”怎么下,需要三省一市的协同发力。

滚动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是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共同落实国家战略,持续深入推进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

“它的关键作用是把‘独奏’变成‘交响’,要让大家产生同频共振效应。”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忠伟作了个形象的比喻。

今年是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前两轮计划结束后,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都做了复盘评估,第一轮三年行动计划320项重点任务、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217项重点任务,完成率均在90%以上。

比如,在第一轮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实施省际断头路打通计划”,纳入到计划里一共17条断头路,截至目前,17条断头路中已有16条建成通车。

再比如,“推进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目前已覆盖长三角全域41个城市,目前累计结算超3800万人次;“开通运行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长三角“一网通办”是于2019年5月正式上线,目前已有173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有40类高频电子证照实现了互认。

这些,对于长三角群众来说,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在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了“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截至2023年底,长三角高铁运营里程已经达到7100公里,这个数据,在2018年的时候是4150公里。也就是说,经过5年的持续推进,长三角高铁运营里程增加了71%。

就在今年6月15日,被称为“超级环线”的跨越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环线高铁开通,为旅客在“长三角包邮区”提供了更大的出行便利。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目标是到2025年底,高铁运营里程要达到8000公里。

四条原则

每一轮行动计划,都具有鲜明特点。

去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强调要抓好“四个统筹”和五方面重点任务。

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新的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一轮《行动计划》编制有四大原则,可以总结成这几个关键词。

一是全局与大局,注重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放到国家发展大局中去定位思考、放到引领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中去布局谋划,以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二是全球视野。注重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扩大制度型开放,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争取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

三是有效与有为。注重在需求发现、项目实施、制度创新等方面更好发挥经营主体作用,增强一体化发展内生动力,同时,加快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促进资源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

四是引领与示范。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先行探路,加强重大改革创新举措系统集成,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和发展能级,辐射带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协同发展。

165项重点任务

《行动计划》结合三省一市实际,提出了九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有十几至二十几条任务,共165项重点任务。

以长三角科技创新跨区域协同为例,《行动计划》提出了一些激励创新的新措施,比如探索设立长三角基础研究联合基金,协同开展跨学科交叉基础研究;大力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在机构注册、财政支持、评价激励、资产管理等方面实施更加灵活有效的政策;鼓励世界500强外资企业、国际知名科研院校等来长三角设立研发中心和联合实验室,与各类创新主体开展技术攻关等。

产业合作方面,“共建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再度被提及,可见该产业的重要意义。在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方面,《行动计划》特别提到,推动三省一市充电平台有效衔接和充电基础设施数据信息共享,打造区域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一张网,这意味着以后驾驶新能源汽车在长三角出行,车主能实时掌握充换电设施信息,充换电将更加方便快捷了。

组建长三角轨道交通运营公司,是今年在温州召开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确定的重要合作事项。该事项也写进了《行动计划》,并提出要建立轨道交通一体化运营推进工作机制,开行串联长三角重点城市的大环线列车。

在对外开放领域,《行动计划》支持三省一市自贸试验区在大宗商品资源配置、生物医药等方面进行差异化探索;成立长三角“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会;鼓励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民营企业在经济政策制定中的参与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等。

从“硬联通”到“软联通”,从项目协同到制度创新,从项目显示度到民生感受度,长三角一体化正在不断走深走实。

首提“大黄山”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安徽的最大机遇、最大势能、最大红利。

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同下一盘棋、提速一体化、利好三省一市,是确定无疑的。

《行动计划》在“积极探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一项中特别提到:协同推进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钟岚表示,今天的黄山,已成为中国旅游的亮丽品牌、中国文化的厚重符号,安徽正依托黄山、徽州两个顶流“IP”,联动宣城、池州、安庆、黄山4市,打造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这既为长三角“旅游+产业”发展拓展市场空间、投资空间,也是提高长三角现代服务业品质,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探索实践。

“大黄山”建设如何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合?

打造心灵休憩的休闲度假产业,发挥大黄山文化和生态优势,携手沪苏浙共同策划推出一批主题化、特色化、定制化的深度体验产品,打造一批休闲农业、富硒食品、文创小镇等休闲业态。

打造活力焕发的医疗康养产业,加快建设长三角(安徽)生态绿色康养基地。

打造向新而行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大黄山“国际会客厅”,形成高能级会展中心、对外交流基地、国际性会议论坛,塑造展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美丽窗口。

打造绿色发展的示范样板,协同推进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建设,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共建绿色美丽长三角。

可以说,长三角协同推进“大黄山”建设,不仅能带来大量的客源、发掘潜在的市场,更重要的是能引进沪苏浙的人才、资本等优质要素资源,整体提升当地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的产业能级和品质。

背靠长三角,携手沪苏浙,大黄山再出发。长三角将一起谱写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