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在建设海洋经济中提出实施“985”行动,为舟山指明了发展方向,播下了高质量发展的“蓝色种子”。因海而兴、向海图强的舟山着力构建九大现代海洋产业链,做强八大高能级发展平台,抓好重大基础设施、海岛共富先行、生态环境治理、城市有机更新、除险保安五件事关全局的大事要事……海洋经济发展已成为舟山大跨步迈向新蓝海的坚定脚步。
找准新路径,促进海洋渔业再升级
在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惠群码头,轮船汽笛声、车辆喇叭声、人群交流声、叉车吱吱声,成为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特有的交响曲。
今年上半年,基地核心区远洋渔业经济总产值117.94亿元,同比增长24.66%,占舟山市远洋渔业经济总产值的54%。其中,远洋捕捞及相关服务业产值37.48亿元,占舟山市的45%;远洋水产品加工产值13.21亿元,占舟山市的37%;远洋水产品贸易额67.25亿元,占舟山市的68%。
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新上线的“远洋云”供应链服务平台
“这里每铲车大概运送一吨左右,我们这个仓库内能够存放4000吨货物,现在里面堆放了3500吨左右,这里就像一个‘鱿鱼银行’,可以随时取放。”舟山惠群远洋渔业发展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副部长张旭东说,基地核心区冷库库容已突破52万吨,形成浙江省密度最高的冷库集群。
做深做实全产业链,数字赋能成为提升“一条鱼”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中国远洋鱿鱼交易中心,新上线的“远洋云”供应链服务平台,正在接入“浙农云仓”智慧冷链系统,该平台通过线上交易、线上结算、供应链融资等方式,形成完整的商业闭环。
“今年成交额突破5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超过30%,远洋自捕鱿鱼交易量占到全国的50%以上。”浙江舟山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杰说,平台已吸纳上下游企业千余户,遍及全国22个城市。
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海平介绍,从强化捕捞运输及配套保障能力,到创新线上贸易服务场景,从打造现代海洋食品产业园,到扎实推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基地始终围绕“一条鱼”全产链各环节持续创新。
填补空历史,服务长三角一体化
今年以来,舟山交通领域传来好消息: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合建大桥5号主墩已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金塘海底隧道宁波侧完成首段全断面英安岩地层掘进,项目整体推进较为顺利,浙江最后一个设区市不通铁路的历史,也将在2028年前结束。
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合建大桥5号主墩上部结构施工情况
甬舟铁路项目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地区,线路西起宁波东站,经宁波市鄞州区、北仑区,舟山金塘岛、册子岛、富翅岛至本岛,终于舟山(白泉)。项目跨金塘水道采用隧道方案,跨西堠门、桃夭门、富翅门水道,采用与甬舟高速公路复线公铁合建桥梁方案。项目初步设计总概算269.89亿元,建设工期6年。
2022年10月31日,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正式开工。大桥连接舟山群岛的金塘岛与册子岛,所处海域风大、浪高、水深、流急,须同时满足高铁、汽车通行以及船舶通航要求。
主跨1500米级的公铁两用大桥,在中国桥梁建设史上从未有过。我国已建成的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桥为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主跨为1092米;已合龙的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桥为常泰长江大桥,主跨为1208米。这两座公铁两用桥,均采用斜拉桥体系。“对斜拉桥而言,跨度1200米级已到极限。”中铁大桥局西堠门公铁大桥总工程师王东辉说,随着跨度加大,构件规模、施工风险将呈几何式增长。
甬舟铁路建成,对于构建浙江省"1小时交通圈",形成大陆与舟山岛间最为便捷的客运通道,推动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和沿线地区旅游业发展,实现宁波舟山一体化发展,促进长三角一体化、“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落地,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新科技,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形成
打造什么样的科研队伍?传承什么样的科研文化?做出什么样的科研成果?根据“三支队伍”建设新要求,东海实验室在年初发起了“东海三问”,东海实验室党委委员宋春毅说,结合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及实验室科研实际,东海实验室逐步提炼出了“胸怀家国、担当拼搏、超越自我、敢为人先”的共同价值观,这种共同价值观指引着我们心无旁骛做科研、脚踏实地攻难关,奋力打造一流海洋科技创新平台,为推进海洋强国建设贡献更多东海力量。
东海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讲解长三角空天地海数字孪生系统数据
东海实验室是由舟山市政府举办,联合浙江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共同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是浙江省重点建设的智慧海洋省实验室。实验室以海洋环境感知为主攻方向,重点聚焦海洋智能感知技术及新质装备攻关、工程应用和产业转化。目前已形成一支以“全职为主、专兼结合”的科研队伍近200人,承担或实施国家、省级重大(重点)项目近30项,包括微纳电子技术重点专项、“大型水下无人航行器”重点专项等国家级项目,实验室总体发展不断呈现“向上向好”的态势。
“整个实验室都是围绕海洋环境感知这个领域来做研究,学科相互交叉,也可以互相学习。东海实验室方向明确、任务聚焦,和我的研究方向很契合。”来到东海实验室之后,曾玉明最大的感受就是聚焦海洋。作为东海实验室海空电磁感通装备技术研究所科研人员,目前曾玉明主要研究雷达在海洋领域的应用。
李娜雨是东海实验室招收的第一位博士后,也是实验室成为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首位出站的博士后,2022年从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博士毕业后选择留在舟山继续从事科研工作,研究方向是高能效多波束相控阵芯片与系统设计技术,切合国家战略需求和集成电路发展方向,将引领芯片、封装和阵列一体化设计变革与技术创新,是B5G/6G通感一体化信息装备的关键核心技术。
肩负“服务海洋强国战略、赋能智慧海洋工程”使命,未来,东海实验室计划将通过5—10年努力,在海洋智能感知技术及新质装备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打造一流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成为海洋智能感知技术领域国家重要战略科技力量。
释放舟山船舶工业新潜力
全球航运市场需求持续旺盛,浙江造船业开足马力,上半年浙江省造船完工量增长近六成,位列全国第三。而舟山是浙江省近八成船舶修造行业产值的区域。
近年来,舟山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行业高质量发展,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强化项目招引和重点工程推进,行业规模快速增长,安全生产和绿色环保水平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
据舟山中远海运重工负责人介绍,该公司与丹麦马士基、法国达飞、挪威库纳森等航运巨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累计建造并交付120余艘各类型船舶,其建造交付的15.4万吨穿梭油轮项目涉及的9项核心建造指标中有7项跑赢韩国同行。
今年1-7月份,舟山市上交出一份抢眼的“成绩单”:舟山市规上船舶工业实现产值244.3亿元,同比增长27.0%,占浙江省70%以上。为引导企业向高端绿色节能产品发展,今年舟山市综合运用首台(套)、技改补助等惠企政策,落实资金超1000万元。
一个小技改,折射了沿海发展的“大生态”。作为海洋特色产业发展,如何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普遍性难题。舟山市委市政府充分考虑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严守生态环境底线和生态保护红线。
舟山市计划通过2-3年时间,实现船舶工业布局得到优化,船厂生产基础、环保水平、安全生产和亩均效益等显著提高,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不断推动船舶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安全化,为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到2027年,产值有望达到600亿元。
培育新增长,激活创新创业新引擎
近年来,舟山在挖掘海洋资源优势、新能源布局上亮点频频,逐步构建起风力、光伏、氢能、甲醇、潮流能等低碳能源体系,成为激活区域经济发展的绿动力。
新奥公司从需求侧入手,在舟山自有LNG接收站率先探索与实践,因地制宜,打造的全国首套LNG气化冷能双环发电系统,具有发电效率高、能耗低等特点,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为LNG接收站低碳化、智能化建设及商业模式创新等提供了发展新路径。
新奥舟山LNG接收站三期项目储罐穹顶吊送浇筑作业现场
新奥舟山LNG接收站项目是国家能源局核准的第一个民营企业投资的大型LNG接收站项目,是国家重点互联互通工程之一,该项目一、二期分别于2018年8月、2021年6月建成投用。
新奥(舟山)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工程项目部主任刘建锋介绍,三期项目于2023年开建,预计2025年9月份建成投产。届时,新奥舟山LNG接收站的罐容,将由目前的64万立方米增至152万立方米;年处理能力有望超过1000万吨,将有力提升接收站LNG资源承接和周转能力,推动华北、华东、华南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助力早日实现“双碳”目标。
依托海洋资源禀赋的舟山,正在构建“一岛一功能”海岛特色发展体系和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提升至68%,成为全国海洋经济比重最高的地级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