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入长三角 奋力把“最大红利”转化为“强劲动能”

来源:中安在线 发布时间:2024-11-07 浏览量:12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出并实施6周年,安徽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推动一体化发展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

本台记者胡君

  我现在是在位于合肥的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这个开发区近两年在招商引资、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指标的综合考评中,一直位居全省省级开发区的第一位。动力来自何处,我们从企业的一份落地建设的项目目录表上可以看到,在这里投产的企业6成以上都来自长三角地区。

立足已有的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集聚发展的优势,自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组建了5个招商专班,定期赴沪苏浙地区对接,承接产业转移。露笑科技就是开发区从浙江招引的重点项目之一,这家企业落户不到两年,就因为与园区整车制造商和合肥高校院所的合作,完成了适用于光伏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半导体碳化硅衬底材料的开发,并取得快速发展。

 合肥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投促中心负责人 张政

  与长三角重点经济发展的城市,我们加大在规划、土地、产业上面深度合作。为我们开发区的主导产业,更加强能极化的高质量发展,在(长三角)上下产业链上,我们起到了一个“补链”“延链”和“强链”的作用。

以省级乃至国家级开发区、省际毗邻地区和合作园区为载体,今年以来,安徽与沪苏浙产业协同效应持续增强。前三季度,沪苏浙在皖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3674个,实际到位资金6760.7亿元,同比增长16%,特别是与江苏、浙江交界的滁州、马鞍山、宣城、宿州、蚌埠利用沪苏浙到位资金的占比已经达到47%。

江苏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理事长 陈雯

  总书记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安徽抓住这样一个机会融入长三角,把这些优势资源和安徽自身的优势更好结合起来,能够发挥出自己特色跟功能,更加深入地推进长三角未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创新是安徽的“金字招牌”,也是安徽积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头戏。在长三角地区已发布的43项联合攻关任务书中,安徽立足自身优势,牵头承担了固态量子材料自旋信息测量仪、集成电路“揭榜攻关”项目等11项任务。与此同时,安徽企业还牵头组建了汽车轻量化技术、量子通信组网技术、多模态大模型技术3个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其中由科大讯飞牵头的多模态大模型创新联合体,就积聚起了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等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规划在3年内突破肌理研究、知识融合、模型评测等任务。

科大讯飞董事长 刘庆峰

  产业链的合作,还有创新链的合作,不光解决了相关设备的卡脖子问题,还可以极大地提升我们的安全生产的效率,下一步我们要在大模型上代表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第二种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安徽主动作为,携手沪苏浙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步伐加快。每天早上7点,芜湖的朱家桥码头都是一片繁忙,从这里发出的货轮将在48小时内抵达上海港,再从那里走向全球市场。

安徽港口集团芜湖有限公司党委委员 副总经理 王晓峰

  整合了上海芜湖两港资源,通过长江干线驳船共舱管理模式,使船舶出口装载率大幅提升到80%以上。

  不仅是要打通货物运输通道,安徽还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与沪苏浙成立了长三角自贸区联盟,探索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创新制度。“长三角海关特殊货物检查作业一体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一批新政策在三省一市同步推进。

绿色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底色,作为长三角重要的生态屏障,安徽为长三角贡献了1/3的森林面积,在持续深化新安江-千岛湖跨省流域生态补偿中,累积投入200多亿元开展流域治理,每年向千岛湖输送70亿立方米干净水,安徽打造的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更是成为了长三角区域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的后花园。安徽从“旁听生”到“插班生”到正式生,已经全面、深度融入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副主任 钟岚

  深入地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以我们的安徽的“三地一区”建设,来更好地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长三角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先行探路 、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我们来作出安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