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动长三角 江海共潮声

来源: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4-11-25 浏览量:12

上海外高桥港区海通国际汽车码头地处长江口,是国内最大的汽车滚装码头,也是长江沿线各省份车企汽车出海的重要码头。图为码头繁忙景象。海通国际汽车码头 供图

一艘从上游重庆始发,途经武汉、芜湖、南京等地的江轮卸下满船汽车,准备返程。远远望去,上海外高桥港区海通国际汽车码头等待出口的数万辆汽车停满了整个堆场,一眼看不到边,装卸作业一派繁忙。在不远处,巨大的蓝白滚装轮将装载约5000辆汽车,前往澳大利亚。

上海外高桥港区海通国际汽车码头位于浦东新区,是我国最大的汽车滚装码头。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汽车从这里出发,走向世界。在港口工作20余年,海通汽车码头运营部总监赵治国最大的感触是“越来越忙”——港口汽车年吞吐量已从他刚工作时的4万余辆,增长到现在的超300万辆。“忙了好,忙说明咱发展越来越好。”望向宽阔江面,赵治国感慨,“这来来往往的货船,就是长江经济带跳动的脉搏。”

长江水自青藏高原奔腾而下,浩荡东流,在入海口润泽一片锦绣,孕育出沪苏浙皖合抱而成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这片不足全国国土面积4%的土地,创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早在1982年,国务院就决定建立上海经济区,覆盖上海与江苏、浙江的多个地市。历经多年探索与实践,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印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以改革创新为引擎,推动城市群协同发展。

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3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明确提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赋予长三角新的历史使命。

回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产业协同是一扇重要的窗户。尤其是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六年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发挥比较优势,各展所长,凝聚合力,推动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为区域经济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是长三角地区的代表产业集群之一,全国四成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产自这里。在长三角“造车版图”中,上海提供大脑“芯片”和智能网联设备,江苏常州提供“心脏”动力电池,浙江宁波提供完成“身体”的一体化压铸机,安徽再把它们组装起来……一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可以在4小时车程内,解决所需配套零部件供应,形成“4小时产业圈”。

检验检测是筑起新能源汽车质量安全防线的关键环节之一。上海通敏车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为全球新能源车企提供从动力电池到整车的检验检测服务。走进公司实验室,待检测区铺满了各家新能源车企的电池组件,测试人员正在操作智能设备,进行电池性能、安全等各方面测试。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成本占整车成本的三成甚至更多,是决定新能源汽车迭代的重要因素之一。”上海通敏车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马云介绍,近几年,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这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和机遇。公司落地浦东,既受益于当地先进的制造业基础、完善的产业布局以及优质的政府服务,也通过和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补链固链强链。“前不久发布的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共建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这让我们进一步坚定了发展方向。”马云说。

提速“一体化”,同下“一盘棋”。如今的长三角,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一批产业集群加速形成,深度融合的产业协作将长三角更为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江海同频共潮声。连接起长三角的,是产业链,也是创新链。

时光倒回20世纪80年代,在上海的车站、码头,一群身着蓝卡其布中山装、拎着人造革包的“星期日工程师”穿梭于长三角各县市,带动新技术和先进理念的跨区域交流。伴随改革开放,创新在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愈发明晰。进入新时代,长三角正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为笔,浓墨重彩书写一体化发展“大文章”。

全国5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2家坐落在长三角地区——上海张江和安徽合肥;策源于上海松江的G60科创走廊,已发展为覆盖长三角9座城市的科创承载区,推动人才、技术、资金等科创要素畅通流动;长三角一体化科创云平台上,一系列已成功“揭榜”的联合攻关需求映入眼帘,涉及领域涵盖大模型、合成生物、复杂工业场景机器人系统等众多面向新质生产力的未来产业。

在刚刚闭幕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上海清宝引擎机器人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人形机器人能说会唱,还可以挥舞双手跳舞,引起观众广泛关注。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公司生产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已出口至多个国家,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文旅、教育等领域。

“落地上海,背靠长三角,我们发展有底气。”公司董事长王磊告诉记者,人形机器人供应链和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有较大程度的重合,比如传感器、激光雷达等。而长三角地区在这方面基础雄厚,具有明显产业优势。此外,机器人的功能性非常重要,作为新兴产业,人形机器人产品必须围绕具体应用场景进行设计。长三角地区的协同创新生态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应用天地和开放场景,将有助于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提升。产业共兴、要素共享、科研共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正在让长三角成为新质生产力的“试验田”。

大江奔流,聚势向前。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步入“第二个五年”的当下,三省一市加速奔跑。江河见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长三角发展协奏曲越来越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