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30日,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在上海召开。时隔一年,12月4日,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三省一市的新变化。
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主任、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顾军指出,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总量从2018年占全国比重23.9%提升到了2023年的24.4%,今年前三季度增速5.4%,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长三角“万亿城市”从2018年的6个增加到9个,占全国比重超1/3。
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对长三角明确的五方面重点任务中,第一大任务是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一年来,这一任务进展如何?
2021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省(市)长共同揭牌成立了长三角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四个长三角重点领域产业链联盟。
这四大产业,是长三角范围内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各个生产环节较为成熟、内生创新动力强劲的重点产业领域。如在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3900家,占全国1/3。
目前,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已初具雏形:全国每生产10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4辆来自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企业可以在短短4小时车程内获得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等所需的要素保障,形成体现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征的“4小时产业圈”。
以汽车为“首位产业”的安徽,汽车产量从2022年的全国第7位跃居至2023年的全国第2位。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副主任、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钟岚介绍道,今年前10个月,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84.1%,汽车出口量居全国第1,奇瑞控股跻身世界500强。
“一辆合肥造的新能源汽车,其软件可能出自上海企业之手,动力电池产自江苏常州,而车身一体化压铸机则来自浙江宁波。”合肥市工信局工作人员介绍道。
基础设施方面,据顾军介绍,长三角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一张网”加快构建,年度新建公共充电桩超12万个,车桩比达1.55,提前完成年度1.9以内的目标。
金融支持方面,三省一市国有企业发起设立了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据顾军介绍,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两期累计投资了47只子基金、52个直投项目,覆盖底层项目近1000个,为长三角地区培育了31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柳指出,“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总体上沿用与地方政府母基金合作的模式。这种模式对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需要在对各地产业的协同作用,尤其是在促进产业分工、缓解区域产业过度竞争方面加强。
在产业创新的背后,科技创新是支撑力量:长三角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018年的2.81%上升到2023年的3.34%;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GII)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排名中,上海-苏州集群位列第五,南京集群排第九,首次跻身前十。
目前,三省一市已建立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以跨区域“揭榜挂帅”等项目布局和组织方式,推动面向产业创新的科研任务、资金、管理跨区域联合、联通和联动,探索攻关实施路径。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屈炜介绍道,2022年以来,共组织实施项目43 项,三省一市财政投入1.8 亿,联动社会投入共计11.5 亿。2024年,联合攻关共征集企业技术需求134项,发布重点揭榜任务41项,并首次将未来产业纳入支持领域。今年6月,以联合攻关项目为牵引,启动首批12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建设。
此外,在我国已批复的4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长三角有上海张江、安徽合肥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大科学中心正协同攻关,如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承担合肥先进光源关键设备研制任务,合肥国家实验室上海基地已启动建设。
为打造区域协同开放创新生态,三省一市科技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券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券在区域内互联互通。截至目前,长三角科技创新券已支持企业购买创新服务超7000次,支持金额超1.7亿元。
金融支持方面,长三角已启动建立长三角基础研究联合基金;G60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已投项目17项,投资额达5.4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