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融、更绿、更新——探访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五周年发展新面貌

来源:央视网 发布时间:2024-12-24 浏览量:15

今年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立五周年。近日,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工作推进会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记者跟随与会者一起探访示范区,感受长三角一体化核心区域更深融合共治、更加绿色生态、更有创新活力的新面貌。

江南水乡,湖荡连绵。高空俯瞰六边形的苏州南站,宛如一朵蔷薇盛开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五年前还是一片水边洼地,现在这里将成为长三角的新枢纽。”苏州市吴江区发改委主任张伟华介绍。

穿行示范区,可见车船如梭、水陆并进。与会者感慨,高效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正是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底座。

吴江与嘉善交界处,浙江骏晨货叉制造有限公司经理王永胜谈到示范区的优势感受很深:“受益于跨省配电网的联通,公司生产用能更加稳定。”近年来,江苏苏州联合上海青浦、浙江嘉善等地的供电公司,打通配网“断头路”,让示范区里的电力可以随时互助互济。

 居民在嘉善县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业务。新华社记者杨绍功 摄

看得见的连通与看不见的交融都在深化。在嘉善县政务服务中心,企业办事人员远程连线吴江区行政服务中心,只需刷身份证、上传资料,就可以异地办理企业设立变更等手续,最快只需几分钟。嘉善县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主任徐玉琴说,作为示范区跨省通办综合受理窗口,这里已实现1000多个事项的跨省通办,让示范区居民和企业可以“进一扇门,办三地事”。

“没有围墙”的养老等公共服务,也是示范区融合发展的缩影。吴江区七都镇悦心公寓是首批长三角异地养老机构之一,这里入住的70多名老人中有20多名来自上海等地。地缘人缘相亲的氛围、太湖边优美的环境,让三地老者共享颐养之乐。

绿色生态是示范区的基因,也是示范区持续增长的魅力所在。

西起太湖、东到黄浦江的太浦河,是示范区的行洪通道,也是航运的黄金水道。河畔驿站里,人们可以一边喝着咖啡一边了解这条河的变迁——卫星图上,2017年沿河的码头、工厂、养殖场如今早已清理腾退,示范区的人们以壮士断腕的果决修复了岸线生态,护着一江清水向东流。

太浦河吴江段岸线风貌。新华社记者杨绍功 摄

工作人员轻点鼠标,无人机离巢起飞,沿着太浦河自动巡查:白天,水草、船只、水面异物等被一一识别标注;夜晚,红外成像技术让偷倒偷排无所遁形。这样的智慧巡查已应用于太浦河等示范区关键水体,可实现三地实时数据共享。

环保部门同志告诉记者,示范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的成效正持续显现,今年1至11月,这里的地表水一二三类水质断面比例达到了96.2%。

来到青浦练秋湖边,华为全球最大的研发中心已经投入使用。中建四局江苏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刘志远向入驻的工程师们介绍设计建造的巧思——信息机房被建成一座32米高的小山,让这片园区与水乡风貌融为一体,为研发人员提供更贴近自然的工作空间。

3.5万名华为研发人员陆续落户,显示了示范区创新动能的加快集聚。记者从推进会上获悉,目前示范区正重点打造跨省域高新区,将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绿色新材料三大优势产业。预计到2030年,示范区将形成超2300亿元规模的高端产业集群,集聚各类优质企业1200家以上。

做实一小片,引领一大片。据了解,5年来,示范区已累计形成154项制度成果,并陆续复制推广。不少与会者认为,持续深化制度创新,引领动能更新,示范区建设还将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