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长三角要带好头、布好局

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24-03-13 浏览量:15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

  长三角地区以4%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约17%的人口,创造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国内处于第一梯队,作为经济先发地区,长三角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带好头、走在前,这是责无旁贷的。

  长三角地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和创新样本,对于推动形成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而言,无疑具有重要的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长三角地区也要为全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探好路。

  从区域发展的规律看,长三角地区由于处在发展前沿,自然更多更早地面临技术供给、产业依赖、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瓶颈制约,在迭代发展中如何才能强者恒强?这是驱使长三角地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外在压力。

  从创新发展的实践看,长三角地区都是吃改革饭成长起来的,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形成新动能,这是长三角地区共有的特点和优势,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发展就是紧跟政策、抓住机遇、发挥特长并快速形成改革推动力的过程。这是推动长三角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动力。

  当然,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共同努力,也需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协同发力,长三角地区要探索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经验。例如,上海围绕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抢抓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机遇,源源不断形成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浙江已经提出,要促进金融资源向发展新质生产力、先进制造业集群、科技创新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倾斜,在原有的金融推动科创的经验基础上继续探路金融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

  围绕“高质量”“一体化”的要求,高起点谋篇布局,长三角地区势在必行,也志在必行。

  在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上,长三角要围绕“高质量”“一体化”的要求优化布局,让新质生产力在长三角既激荡澎湃,又竞合有序。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优势明显,基础和条件扎实,关键还在于各地要优势互补,不断形成新的合力。

  一方面要增强长三角地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协同性,加快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来自上海的全国人大代表权衡建议,设立长三角“科技创新功能区”,开展跨区域战略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试点。他还建议,围绕知识产权保护、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数据要素开放共享、产业与科技创新协同融通、公共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推动长三角区域各省市地方加强协同立法,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制度保障。此前已探索多年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也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卫星互联网、航空发动机等新质生产力代表产业陆续在这里落地生根。

  另一方面要增强长三角各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个性化,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锻长板、补短板,区域内错位发展,以“各美其美”实现“美美与共”。“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一刀切”,要客观清醒地认识到各地自身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并在此基础上稳扎稳打,提质增效,在长三角地区内部也要按照各自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激活最大发展动能。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也要辩证看待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长三角地区的很多传统产业在不断迭代发展中其实已经成为“经典产业”,注入了创新基因和科创活力,并不是落后产能的代名词。长三角地区传统产业基础扎实并且持续处于变革之中,比如江苏南通、浙江绍兴的纺织业就是最好的例证。眼镜、皮鞋、服装这些寻常日用品,涉及的都是传统产业,是长三角较有优势的传统产业。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院士表示,皮鞋制造是老行当,也是温州的传统产业,但从人体健康的角度看,我们对鞋子的研究还是“小学生水平”。这些年来,温州鞋企与科研机构合作,已经推出一系列富有科技含量的鞋子,比如走路不累的高跟鞋、穿着能跑的商务鞋。李校堃认为,“因地制宜”这个词值得好好琢磨。

  总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有久久为功的耐心,也要有只争朝夕的干劲,长三角应有新作为,也必有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