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据安徽发布,由安徽省通航飞行服务站协助省通航协调管理服务中心提报的《2024年度安徽省低空空域航线划设方案》顺利获批,低空航线较去年新增3条。
这是多地布局低空经济的一个缩影。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成为产业规划的关键词。
上海抢先布局“低空经济”
“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今年全国两会,“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将作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新增长引擎。
随着低空经济被写进“新质生产力”的框架下,上海也在这条资本追逐的赛道上发力。
今年初,上海明确提出,要打造未来空间产业集群,而以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为代表的“低空经济”,未来有望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今年1月,坐落于青浦区的长三角低空经济虹桥产业园揭牌。当天,青浦区发布低空经济“1+4”产业赛道,“1”即一个产业园(长三角低空经济虹桥产业园),“4”即四个低空经济细分赛道:电动飞行器制造、飞行器运营、培训及数据服务。
上海金山明确,计划到2025年无人机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达到100亿元、企业市场估值达到100亿元,形成50项体系化创新成果,打造“100+”应用场景,实现飞行服务“一网统管”。
金山区经委副主任周增表示,未来,金山区还将不断深化顶层设计,以金山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建设为基础,设计低空经济方案,抢抓低空经济产业密集创新和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为上海发展低空经济探路。
2023年12月27日,上海中心城区首条美团无人机航线开航仪式在杨浦举行。杨浦区方面表示,美团无人机航线开航标志着杨浦低空经济的起飞成功,下一步,杨浦将抢抓低空经济产业高速发展战略机遇,全力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拓宽无人机服务应用场景,构建低空经济融合发展生态,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通过对低空空域这一未被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的转化,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资源,成为我国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张英带来了《关于推动开展低空空域利用,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的提案》。提案指出,加强低空经济顶层设计,在国家层面统筹制定低空经济产业政策规划,加快研究低空空域管理法律法规。
张英建议,试点支持上海联动长三角区域成为国家级培育发展低空经济试验区:加快开通城市陆上航线、城际陆上航线、江河湖海水上航线,逐步推广社区配送、城际物流、低空文旅等应用场景;联动长三角区域,规划覆盖华东的“100公里30分钟”低空智慧网络群,打造常态化海岛无人机物流等商业航线,建设国家级民用低空海岛物流场景综合试验示范基地。
国产eVTOL抢占腾飞风口
当前,上海已经成长出了一批走在前列的初创企业。
在上海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有一家从租住的办公室里“飞出来”的民营企业——御风未来(上海)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创业八年来放飞了一架架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飞行器。直到2023年,随着自主研发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的首飞成功,未来在上海“打飞的”去上班的梦即将飞进现实。
“御风未来是一家空中出行创新企业,致力于打造高安全、高性价比、绿色智能的eVTOL。”御风未来副总裁岳婷婷表示,公司在上海设有研发中心、试制工厂,“上海有较好的产业和人才基础,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在上海的投入,扩充研发中心,将更多产能落地”。
“随着航空领域准入限制逐渐放宽,新型科技产品必将为人们未来的出行方式带来革命性改变。”御风未来创始人及CEO谢陵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从最基本的物理原理、第一行代码、第一个元器件开始,我们团队8年前就开始在独特的可收放旋翼垂直起降无人机上开发自己的飞控软硬件,并一直在产品实际几十万小时的飞行过程中,积累数据并优化算法和逻辑。”
“我们团队积累了几款产品在‘低风险场景、长时间飞行’中的关键数据,不断突破核心技术,最终打造出载人eVTOL。”谢陵说,2023年,2吨级eVTOL M1系列首架机在上海成功首飞。
不只是御风未来,早在2023年6月,上海时的科技有限公司就发布了5座载人电动飞机E20。当年10月26日,E20 eVTOL完成了首轮飞行测试,这也是中国首个倾转旋翼载人电动飞机的首轮试飞。
不过,业内人士也提出,目前国内eVTOL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要真正实现在城市里商用飞行,还需要一段时间,更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上海通用航空协会专委会主任任和直言,政策要发力,通过政策扶持,相关基础设施完善起来,市场才会起来,资金才敢进来,“如果政策支持不到位,产业就难成气候”。
对此,谢陵认为,现在全世界eVTOL企业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中国在传统航空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可能还存在一些差距,但在这一赛道上,目前基本上是中美欧三足鼎立。
“eVTOL已经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但也要清晰地认识到目前在适航审定探索、产业链构建、基础设施建设、大众接受度等方面仍有难点,这些都是行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逐步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谢陵说。
多地积极探索“低空+”场景
今年,长三角多地将“发展低空经济”列入工作重点,安徽、江苏等地不断探索“低空+”场景。
今年3月6日上午,合肥无人机医疗物资运输航线开通。一架载有血样的无人机从安徽省血液中心起飞,十多分钟后降落在安徽省妇儿医学中心西院。据了解,这条无人机运输航线是安徽首个医疗应用场景。
3月11日下午,亿航智能与无锡市交通局、梁溪区、梁溪科技城正式签署协议,共同打造亿航智能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低空经济产业基地及运营总部项目。据介绍,此次合作填补了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在江苏省内产业布局的空白,也为无锡低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此外,芜湖正在打造临空低空经济“新发地”。2023年,芜湖开通芜湖直达黄山、江西上饶、浙江建德三个旅游城市的全省首条低空短途运输航线;今年陆续开通区域物流配送航线。累计批复临时空域12批次、临时航线20多条,联动建设起降点、飞行营地,打造低空“走廊”,日平均飞行接近百架次,形成低空运营生态链。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近年来,以通航和无人机为主导的低空经济发展快速。目前已经进行商业化探索的应用场景有物流、旅游、农业、消防、巡检等。随着低空经济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后,政策+产业正不断推进“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落地,旅游、物流、城市管理、交通等重要场景的应用现状值得关注。
事实上,具备航空产业优势的长三角地区,多年前就积极布局低空赛道,相关产业及应用场景已“起飞”。
“低空经济不仅关乎航空制造业,更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从短途运输、应急救援,到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低空经济的每一个细分领域都充满了无限创意和商机。”江苏某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工程师范恒山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长三角地区在布局低空赛道时,不仅注重产业链的完善,更重视应用场景的拓展,这种全方位的思维方式,使得低空经济在这里得以快速落地生根。
在他看来,从政策层面,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为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从市场层面,长三角地区通过搭建平台、优化服务,吸引了众多企业和资本的加入,形成了良性互动的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