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龙游开启文旅盛宴。3月13日下午,长三角“龙”游龙游主题推介暨“瀫石光·艺术生态走廊”发布会在上海举行,推广长三角艺术文旅新地标。
自2024年开年以来,文旅热潮涌动,各地大招频出,希望接住这“泼天的富贵”。有着“万年文化、千年古城、百年商帮”的历史底蕴的龙游会从哪方面“突围”,找到自己的“出圈”密码?从这场发布会上,不难看出,近年来,该地一直在暗暗下一盘大棋。
“台湾的地形、香港的面积、澳门的人口”,这是当地人对龙游的形象比喻。
龙游位于浙江省中西部,钱塘江上游,是衢州东大门,与杭州、金华、丽水接壤,公路、铁路、水运交通十分便利。县域总面积1143平方公里,跟香港差不多大;从地形上来看,南、北高,中部低,呈马鞍形,跟台湾非常相似;常住人口36.7万,接近原来上世纪90年代初的澳门人口数。
从内里看,境内荷花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人类走出洞穴后最早的地面构筑物,青碓遗址发现全世界迄今最早的稻作遗存。春秋时期,姑蔑古国建都于此,是浙江省历史上最早建县的13个县之一。县内拥有国家、省、县三级文物保护单位200多处,姜席古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龙游商帮是明清时期全国十大商帮之一,被誉为浙商之源。总投资超百亿元的龙之梦旅游度假区项目正加快建设,预计2025年年底营业……
立足文旅资源优势,龙游如何全盘谋划?
精准“落子”,需要掌握一个好时机。除了看中2024年旅游消费旺势外,今年也是甲辰龙年,一直以来,“龙游”都与“龙”有着不解之缘。据记载,龙游县名源自境内丘陵起伏如游龙状。“龙”也是这座城市的吉祥物,城市品牌标语为“衢州有礼·天下龙游”。县内建有以“龙文化”为主题的龙洲公园,每逢节日有板凳龙、稻草龙、滚花龙等舞龙表演。
在这样一个“含龙量”极高的年份中,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及城市内涵与“龙”一脉相承的城市,龙游隆重推出了一系列“龙”游龙游主题活动。尤其是“‘龙’游龙游免费游活动”,生肖属“龙”、“龙”姓的游客,可享受到龙游“景区免费游、酒店免费住、餐饮免费吃”的超大福利,让更多游客感受到龙游浓厚的龙年气息和蓬勃活力,进一步打响城市知名度。
玩法“上新”,配套也要“上心”,才能带动发展向欣。
与其他不少地方一样,龙游的文旅资源多在乡村,普遍存在碎片化、规模小、配套不完善等问题。为此,近年来,龙游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契机,立足打造龙游瀫这个空间平台, 串联起 6个乡镇(街道),87个行政村的资源,不断推进城乡风貌提升、功能业态植入、文化旅游融合。
“瀫”,字典上释义,特指浙江省龙游县境内的的一条江——而这条江,正是龙游的母亲河衢江。活动现场,首次公开发布的瀫石光·艺术生态走廊就是龙游瀫中的一个重要场景。
从当前“出圈”的文旅业态来看,好的旅游资源不等于产品,文旅业正在从“资源主导”转变到“创意驱动”,这意味着要营造差异化、独特的场景,才能“剩者为王”。在这场城市文旅“内卷”中,如何吸引消费能力最强的年轻群体,如何提前做好相关布局,拿下流量密码?
年轻人更懂年轻人。龙游早已深谙此道,布局起势,在2022年8月18日,启动瀫石光·艺术生态走廊集群设计项目。项目集结9位来自艺术、设计、建筑领域的专家大咖组成学术鼎力团,推荐并指导27组8090青年设计师、艺术家共同参与,从研讨创见到实践创造,最终以生态景观、构筑物、艺术装置、文化空间、在地联合等集群形式重塑龙游瀫畔的艺术新视野,开创以艺术赋能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以及城乡共生的发展新模式,开启青年发展型县域建设新思路。
“通过艺术的加持,如今的龙游瀫北岸实现了从荒野向优质滨水公共空间的转变,周边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得以极大丰富改善。”龙游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瀫石光·艺术生态走廊为有志青年施展才华、创造价值搭建广阔舞台,用艺术赋能城镇特色发展,助力龙游建设长三角艺术文旅新地标,打造青年友好型县域。
发布会上,龙游围绕龙游瀫,发布推荐的“多姿多彩的‘瀫乱游’”“穿越千年的‘文化游’”“跃动舌尖的‘美食游’”“美出天际‘女神游’”四条精品旅游线路受到游客追捧。“我们明天就会迎来首批上海游客龙游体验游团队,来自B站的龙游体验游团队也将于周末发车,畅游龙游。”龙游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胡炜鹏介绍道。
眼下正是出游踏青好时节,走进龙游瀫,滨水文化客厅、凤翔洲水文化公园、艺术生态走廊为网红打卡地,为这座城市注入无限活力。
随着龙游瀫空间平台的打造,场景日益多元化,带来的不紧紧是文旅产业的发展。
龙游瀫智慧产业园,深化与浙工大、浙江建设技师学院等院所合作;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通过文化传承、多业融合,让大南门在保护中活力复兴,让龙商文化在此续写上全新篇章;建立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平台,推动规模化经营和种养业现代化,建成“美丽牧场﹣士元养殖小区”、龙游国际花菇产业园……
如今的龙游,不仅因小吃而被“天堂”,因石窟而成“奇迹”,更是在城市发展战略上从沿江时代进入环瀫时代发展新阶段,实现从“大县小城”到“小县大城”的可持续发展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