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六年来,本不接壤的上海和安徽却变得更近了。
“下午在合肥开完会,两个小时不到高铁就回上海了。明天一早再坐高铁来合肥开会,下午四点多高铁又回上海了,还能回家吃完饭。”今年3月,“上海、合肥双城通勤者”、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在网络上分享了一段自己在高铁站拍摄的短视频,为两地的通勤速度点赞。
频繁往来于沪皖之间的企业家,又何止李斌。据不完全统计,当前上海有400多万名皖籍奋斗者,皖籍企业超过20万家。
徽商纵横商界几百年,曾在中国商业文明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明清时期,徽商足迹遍于全国,而上海地区则是他们活动的一个重要区域。而到了当代,在沪徽商的发展壮大正是沪皖两地合作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缩影。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在长三角地区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如今的徽商、浙商、沪商,越来越像是一个整体的大家庭。
徽商如何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践行者?在长三角一体化六周年之际,沪皖携手又该如何抢滩长三角新增长极?
“百年徽商,孕育了开拓进取、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希望新时代徽商能勇攀高峰、守正创新、对标先进、博采众长,努力建设一流企业,加快完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不断提升治理效率,形成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国际领先的现代企业治理模式。”在5月11日召开的2024全球徽商上海论坛会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工商联主席、上海市总商会会长寿子琪对新时期徽商发展提出更高期望,同时肯定了徽商在促进沪皖两地深化合作协同上发挥的桥梁纽带作用。
本文图片均为“徽商总会”微信公号 图
当天,近千位海内外知名徽商代表相聚上海,和政界、学界的人士一起,共同分享对弘扬新时期徽商精神、发展新质生产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理解和思考。
一体化发展的徽商力量
上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老大哥”。
“20多万在沪徽商正以实际行动搭建更宽广的沪皖合作桥梁,助力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徽商总会执行会长、上海市安徽商会会长、景域集团董事长洪清华介绍,2023年以来,上海安徽商会开启新征程,立足上海、建设上海,深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与松江、闵行等多个区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参与上海市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活动,用实际行动为上海的发展贡献力量。
徽商总会执行会长、上海市安徽商会会长、景域集团董事长洪清华
在更大的市场、更强的竞争对手的激发下,许多徽商企业在借助上海这个大平台实现壮大发展后,纷纷开启了“二次生长”。以上海为中心,辐射长三角,触达全国全球市场。
2023年,上海安徽商会组织徽商以及长三角企业家,20多次走进安徽投资考察,一批批反哺家乡的优秀成果成功落地,让“考察安徽行”变成“投资安徽行”。商会还与10多个省市举行政企交流座谈,深挖各自优长,为会员寻找发展机遇,举办首届全球徽商上海论坛,凝聚各界力量,走好创新发展之路,发挥专业资源优势。
面对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新机遇,广大徽商群体如何通过跨区域联动积极融入一体化发展进程?
“近年来,安徽发展接连跑出加速度,而这些成效离不开广大徽商企业家的深度参与。”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工商联主席、省总商会会长王翠凤表示,长三角一市三省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历来是徽商最活跃的地域。她希望广大徽商提振信心、政企同心,携手同行、相互成就。也希望上海市安徽商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沪皖两地合作交流牵线搭桥,为深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工商联主席、省总商会会长王翠凤
拟筹建50亿徽商发展基金
今天的安徽已经成为全国风创、创投对接的热土。
过去十几年间,从设立单只产业基金,到发展基金群,拔地而起的“基金丛林”已成为安徽助推重点产业发展的重要出资人以及资本市场活跃的金融力量。
日益繁茂的安徽“基金丛林”有望迎来新成员。徽商总会会长、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论坛上透露,徽商总会正积极组建徽商发展基金,以资本为纽带将徽商企业紧密连接,并借助法律顾问团为徽商企业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真正把徽商总会打造成徽商的共同家园、新质生产力的孵化器。
徽商总会会长、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
这支由商会牵头发起的投资基金将采取怎样的运作模式?拟募集资金规模有多大?国内最大创投公司的前“掌门人”、深圳创新投资集团原董事长倪泽望为广大徽商带来了一份定制版的投资基金商业计划书。
倪泽望介绍,徽商发展基金将借鉴既往产业投资的成功经验,通过发挥徽商总会的平台作用,依托全球徽商,以资本为纽带形成业务合作,通过“精准投资+赋能投资”,支持皖籍人才创业,壮大资本市场的“安徽板块”,实现徽商企业共赢。
倪泽望透露,徽商发展基金的目标规模50亿元人民币,存续期12年,投资期4年,基金为有限合伙企业,同时设立专门的基金管理公司,委托管理公司进行投资和日常管理,管理公司股份向LP和战略资源方开放。此外,基金将引进安徽省内国有企业作为基石出资人。
“这支投资基金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是依赖于某一家徽商企业,而是依托徽商企业群体的优势,避免单一的企业业务波动的影响,所以实现了可持续性的项目挖掘。”倪泽望强调,基金将按照市场化原则,深度挖掘大型徽商企业的产业链关联企业,寻找高成长性的投资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2年底,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的《支持风险投资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里提到,要培育更多风投创投市场主体,到2026年末,力争全省风投创投等管理机构达到300家,风投创投等基金管理规模达到6000亿元,逐步形成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创新创业资本高地。
争当新质生产力发展先锋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路线图”已定,广大徽商企业家该如何向高而攀、向新而进?
杨元庆表示,对徽商企业而言,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既是更高的发展要求也是空前的发展机遇,徽商要勇当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的先锋队和生力军,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
在杨元庆看来,新时代与新形势下,徽商也面临着新课题与新使命。下一步,徽商总会将积极发挥服务功能和引领作用,赋能徽商高质量发展。他透露,徽商总会将成立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建设徽商信息服务平台。以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培训、科技创新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组建投融资、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青年徽商等专委会,还将组建徽商发展基金等。
汽车产业是安徽省的“首位产业”,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安徽正一路“疾驰”。徽商总会执行会长、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认为,新质生产力的“新”是创新,是品牌向上,是高质量。汽车产业是创新的大平台、科技的大熔炉,奇瑞始终把技术创新放在首位,做技术创新的“合伙人”,把从0到1的原始创新、颠覆式创新作为重中之重。
徽商总会执行会长、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
安徽省宣城市市长何淳宽表示,作为距离上海最近的安徽地级市,宣城地处长三角地理中心,被赋予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桥头堡的使命。今年下半年,沪苏湖高铁通车之后,宣城和上海的高铁通行时间会缩短到约1小时。
“目前,宣城已经形成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的‘2+3+4’产业体系,宣城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在全省排第四。去年沪、苏、浙在宣城投资实际到位资金915亿元。”何淳宽表示,宣城正在加速打造“新质生产力”集聚地,并规划了85平方公里的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作为徽商故里,将不断努力打造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把一切资源、平台和场景以最有竞争力的条件提供给徽商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