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带好头、走在前,对于推动形成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而言,具有重要的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长三角地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样本,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新篇章。
激发区域科技创新潜力。一要充分发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作用。构建联合投入等长期攻关机制,支持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打造一批世界级基础研究优势学科,强化数据处理平台等新型研究设施建设。二要协同制定核心技术攻关方案。建立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或创新联盟,强化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和企业在应用技术研究中的主体作用,支持跨区域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企—企合作。三要依托工业互联网打造长三角一体化技术市场。推动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支持政府、龙头企业、高校院所联合打造一批公共中试平台,加快应用研发、中试放大和产业化基地三大平台系统化链接,培育优质转移转化人才队伍。
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当前,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着力推动产业布局系统化,搭建良好的产业生态。其一,全面优化产业空间结构。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布局发展技术高密集的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着力发展数字经济,周边地区积极承接创新枢纽技术和产业溢出,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其二,加快建设世界级、国家级战新产业集群。围绕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优势产业成立跨区域产业发展联盟,共建产业集群一体化发展数据库,争取全球高水平企业及其供应链伙伴企业在长三角布局区域总部、功能总部等。其三,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空天信息、可控核聚变、先进生物医药等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建立健全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容错试错与尽职免责机制,推动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发展,构建未来产业企业培育库,打造未来产业新兴应用场景。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长三角地区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以绿色发展的新成效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首先,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从源头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三方面着手,加强节能减排降碳区域政策协同,积极发展先进绿色技术,全面赋能绿色制造业、绿色服务业发展,壮大绿色能源产业,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其次,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引导各类社会资本聚焦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培育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打造一批绿色制造先进典型,完善落实环境保护税、消费税、车船税、车辆购置税等与绿色发展高度相关的税收调节手段,深化对绿色低碳产业多元化投入。最后,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推进跨省流域上下游突发水环境事件联防联控,实现长三角区域非道路移动机械识别标志互认,推进重要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共同保护,在全社会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
持续优化要素配置。长三角人才、金融等要素高度富集,但呈现过度集中于相对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的发展态势,需以多元化交流合作化解发展不平衡问题。第一,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体系,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共同探索建立区域人才自由便捷的柔性流动机制和一体化便利化的人才服务机制,构建符合区域特点的人才评价体系,支持科研人员定期交流合作,统筹资源协同打造适宜人才发展的现代化城市群。第二,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充分发挥上海金融要素市场和金融机构体系完备的优势,用好国家战略叠加和金融改革试点机遇,构建多层次、多领域的区域金融中心,打通新格局下跨境融资通道,支持金融机构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用好货币政策工具,对重大产业项目等与新质生产力高度相关的重点领域提供资金支持,加强信息共享、监测预警,注重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第三,加快城市数字化、智能化治理能力建设。强化三省一市大数据交易所平台对接合作,完善产业数据采集规范标准,针对数据安全问题建立分级分类管理和全生命周期保护制度,构建安全便捷的大数据交易平台。
深化高能级改革开放。长三角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要深刻认识到区域发展在完善改革开放空间布局、引领我国参与全球合作和竞争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光荣使命,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动力。一方面,加强与京津冀、粤港澳等国内地区协作,加快新型基础设施互联对接,组建跨区域创新联合体和产业联盟,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力量,促进产业链、信息链、供应链、服务链高效对接。另一方面,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持域内高校院所加强与国际顶尖研究机构交流合作,围绕前沿基础理论和技术应用开展多元化合作,利用好“一带一路”、RECP、自贸区等平台,选取优质企业适时分梯次组团出海,建设海外开发区和产业基地,引进国外龙头企业在长三角落地。同时,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率先探索建立高标准一体化市场体系,深化浙江“最多跑一次”、上海“一网通办”、江苏“不见面审批”、安徽“一张网一扇门”等改革成果,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